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81|回复: 3

[散文随笔] 感谢我的老师——杨新乔

[复制链接]

升级   14.67%

发表于 2016-1-30 21:07: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感谢我的老师——杨新乔
原创:钟会勤
在我蹒跚学步的文学道路上,要特别感激一位老师——杨新乔。他是五华县《琴江文艺》的主编,也是五华文联主席。
记得1989年,我还在五华龙村中学读初中,学校离塘湖村的家比较远,只能住宿在学校。五月份的一个傍晚,吃完晚饭后,我和要好同学去龙村圩镇买生活用品,当来到一个书摊前,我和同伴停了下来,我把目光从上到下扫了一遍,发现了一本新杂志——《琴江文艺》,是五华县文联主办的,我当即买了下来。回到学校后,我认认真真的看了一遍又一遍,我很羡慕那些文章发表在《琴江文艺》上的作者。我的作文语文老师总是打高分,我写的作文经常会被老师当作范文在班上朗读,有时还当作范文张贴到墙报栏供同学们阅读。
“我要是也能在上面发表文章多好呀!我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对,我为什么不学着投一下稿呢?”于是,我偷偷地写了一篇《琴江飞虹》,笔名钟琪,还写了一封信给编辑,偷偷地投到《琴江文艺》,如果无回音,就当自己没投过,在同学们面前,我只字不提文学,写作也是躲躲闪闪的,我怕他们笑话,怕他们说我“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我在忐忑不安中等了一个多月,想不到《琴江文艺》的主编杨新乔老师,竟然给我回了信,说我写得还可以,修改一下在第三期上发表,还鼓励我好好读书。突如其来的喜讯让我体会到了什么是幸福,让我浑身充满了写作的激情,对自己的能力也稍稍自信了起来。198981日,我收到杨新乔老师寄给我的信,以及第二期《琴江文艺》上面发表的我的处女作《琴江飞虹》,这是我有生以来看到自己写得文章变成铅字。虽然这篇《琴江飞虹》不是很成熟,但我还是喜欢它,并且感激它,从它在宿舍的木板床上诞生到印成铅字发表,这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刊物的主编对一个微渺的写作者的扶持和关怀的过程。我珍惜着的,正是这样的一份情感。
我开始勤快地写日记,宿舍的木箱上,教室的书桌上,都留下了我的身影。1989年8月5日,我和堂姐做车到水寨县城,一路问人去了杨新桥老师在友爱楼的家,他和他的爱人很热情的接待了我们,期间杨老师问了我的学习和写作的情况,他和他的爱人很热情的挽留我们在他家吃午饭,。临走时,杨老师还送了一本《飞鹰》杂志给我,这本杂志上发表了他的大作《蔑匠“状元”巧遇薄命女》,杨老师如此鼓励我,信任我,我很受感动。
翻开以前的日记,记得1989年9月22日,收到杨新乔老师的回信,他很关心我,他在信中说:“钟琪:你是能写文章的人,文思敏捷,文字流畅l,这么小年纪能写出这样的作品,是我少见的。前途是不小的,不过,你由于年轻,社会阅历很浅,所以写出来的东西内涵很浅。待年长一些之后,一定能写出一番有深度的东西来,但愿!另外,我看你身体不太好,有点林黛玉式的样子,是否过于用功,把身体搞垮了?还是因为生后拮据,营养不良?你还在长身体的时候,这一点是要注意的。”读着,我的泪水就流出来了,当时学校住宿条件差,没肉没青菜吃,只能从家里带些萝卜干、咸菜干就饭,人自然显得瘦。
杨老师的鼓励和对我身体的关心,让我心潮澎湃,思绪翻滚。
我每天秉烛夜读,学习上狠下苦攻,除了应付繁重的课业,我还积极投稿,1990年我又投了一篇《忘不了妈妈的情和爱!》这篇散文,再次发表在《琴江文艺》上,同学们开始对我刮目相看,我不但不自卑了,反而更加自信了。
1990这年暑假农忙时节,一个堂叔公知道村里三湖粮所要招一个临时煮饭的人,堂叔公跟粮所负责人很熟,也知道我家的困难情况,就介绍我去做暑假工,帮粮所煮饭1个半月。
1990年8月18日,十二点钟吃完中午饭,我有事请假回家去了,差不多二点钟时我才急急忙忙骑车回粮所上班。意想不到的是,当我回到三湖粮所公路三叉路口时,竟然看到杨新乔老师,龙村镇文化站的张让兰老师,另外还有一个和杨老师从五华县城一起来镇上挑选山歌手的男人,坐在路口的石头上等我。
“杨老师,您怎么知道我在这里做事?”我好不纳闷,真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突如其来的幸福让我不知所措。
“我们上龙村镇挑选山歌手,是文化站的张让兰告诉我,你在这粮所做暑假工,特意来看看你。”杨新乔老师笑着说。
原来,镇文化站的张让兰老师会经常下乡到三湖粮所检查工作,知道我不但喜爱文学,而且还在《琴江文艺》上面发表过文章,并且认识杨新乔主编。
今天杨新乔老师代表县文联从县城来龙村镇挑选山歌手,镇文化站的张让兰老师就负责这件事。哦,原来是这样。他们三人从龙村坐车回县城,特意在三湖粮所下车来看看我。我一个农村女孩,仅仅在《琴江文艺》上发表过二篇不成熟的习作,却让他这样记挂在心,我当时感动得想流眼泪。
是呀,杨新乔老师人真好,他谆谆善诱教导我:“孩子,文学是要靠耐心和下苦功夫的,不要泄气,不要一时受到挫折,就悲观丧志,好好写,写好文学是有出路的,贫穷不可怕,要有志向,每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继续你的梦想,不要轻易放弃……。”杨老师的鼓励和教导,使我信心更足了,感觉生活是那么的美好。时至今天,杨老师当年对我说的话,仍犹在耳边回响。
1991年以559分的高分考取了梅州市工业学校读中专,命运终于向我露出了笑脸。1991年我又一次在《琴江文艺》的第三期上发表了一篇微型小说《绿宝石》,这年十月份,我在市区《梅州日报》上发表了《认识父亲》这篇习作,这更加坚定了我写作的信心。杨伯伯再次鼓励我:“钟琪,你的文笔细腻,感情丰富,努力下去,一定会有成就的!我看好你。”
竞争的环境,沸腾的生活,紧张的工作,弹指一挥间,二十年过去了,我经历了结婚、生子的过程,一度把文学搁浅,我已经有几年的时间深陷在矛盾里,我一直在考虑是不是应该把文学放弃,努力扎根在城市里赚钱养家。就这样,我到广州13年,同样也和文学藕断丝连了四年。我会在文学的路上坚持走下去吗?我会经得住那一次次投稿却又一次次石沉大海的考验吗?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是杨老师的鼓励,让我看到了希望,并一路跟随着走到了今天。现在,杨老师80岁还是一如既往的活跃在文坛上,探索文学创作的心,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跳动,他是我们五华文学的“常青树”。
捧着杨老师送给我的《世事云烟》和《当代警世歌》这两本书,我的思绪如琴江河浪涛般起伏:我感谢杨老师给了我在文学起步时的扶持和帮助,还有给我的鼓励,我才得以不断的进步和前进,在文学上,我也小有成就,在报刊和杂志上陆续发表了一些作品。最后,让我虔诚的说一声:谢谢您——杨新乔老师,我永远感谢您!
附:文章题目: 感谢我的恩师——杨新乔
作者:钟会勤(曾用名:钟琪)
通信地址: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大道旭景东街7号1206房
邮编:510660
联系号码:13711583726
电子信箱:z61209377@163.co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6-1-30 22:34:3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尚需校对。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4.67%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23: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王子 发表于 2016-1-30 22:34
欣赏佳作,尚需校对。问好。

谢谢老师,辛苦老师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4.67%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23: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王子 发表于 2016-1-30 22:34
欣赏佳作,尚需校对。问好。

谢谢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4 03:14 , Processed in 0.1730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