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半山人 于 2015-9-26 08:49 编辑
[转帖]楹联修辞概说
谷向阳
楹联的创作离不开修辞,楹联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修辞活动。通过修辞,使楹联的音韵和谐,语言精炼,简明、准确、形象、生动地“达意传神”,以动人心弦的[url=]艺术[/url]魅力启迪和感动读者,同时让读者在美感享受中将楹联进行主动而有效的传递。 楹联作为语言文学艺术中的一个独立文体,除兼有其它文体所使用的修辞手段和方法外,自身还具有一些特殊的修辞手段和方法,因此楹联修辞的手段和方法异常生动丰富、灵活多变、新奇巧妙、多趣多姿。 第一节 语音修辞 语音包括声、韵、调三个方面,语音修辞就是在楹联制作中运用这三方面的因素,有意识有目的地遣词造句,运用文字的谐音、迭韵、押韵、同音、异音、摹声、绕口、变读等修辞手段,造成读音上的巧、奇、趣,形成特殊的音乐感、节奏感,从而增强楹联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一、谐音双关 谐音双关即运用字词的同音或近音的条件来构成双关意义。联中某些字、词表达一个意思而与这个字、词的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词表达的又是另一个意思,含蓄委婉,幽默诙谐,耐人寻味。 明代陈洽八岁时与父同行,只见水中两舟一快一慢驶于江中,父出句,子对句: 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八音齐奏,笛清难比箫和。 从字面看,摇橹的船速不如帆船快,笛子的声清难比箫音婉转平和。但“橹速”谐音东吴都督鲁肃,“帆快”谐音西汉大将樊哙,“笛清”谐音北宋大将狄青,“箫和”谐音西汉相国萧何。实际上借助谐音评论历史人物:三国的鲁肃不如汉初的樊哙;北宋的狄青难比汉代的萧何。上联说文不如武,下联说武难比文。 风吹罗汉摇和尚, 雨打金则淋大人。 此联为明代高僧姚广孝与林御史路遇风雨而互相赠答的一副谐音双关联。“摇”谐音姚,“淋”谐音林。表面说的是两种自然现象,而深层意思则在相互称颂。 因荷而得藕, 有杏不须梅。 这是明代文学家程敏政早年与其岳父李贤属对时的一副趣联。“荷”谐音何,“藕”谐音偶,“杏”谐音幸,“梅”谐音媒。宰相李贤爱其才华,欲招为婿,借桌上之物即兴出句,语意双关:荷为藕之花,藕为花之实,两字皆为草字头,以此难句试程的才智,又明借谐音暗探程的心理。而程的即兴对句同样语意双关:杏、梅二字都含木字,同属草木类,与对句巧合天然。且借谐音示意:有幸(杏)蒙大人厚爱,以女相许,小生愿为婿,无须托媒(梅)说亲。上下联珠联璧合,妙趣横生。 明兵部尚书徐晞衣锦还乡,因徐不是科举出身而受地方黉门秀才、举人轻蔑和不敬。徐借物为喻,作联讽之,妙语双关: 劈破石榴,红门中许多酸子; 咬开银杏,白衣里一个大仁。 “红门”谐音黉门,指古代[url=]学校[/url];“大仁”谐音大人,指徐晞自己;酸子指腐儒秀才、举人;白衣指出身微卑。上下联构思巧妙,谐音双关,含而不露,却辛辣地讽刺了无实学者,并告诫世人,勿以出身贵贱来衡量人的学问。 有时谐音和同字异义结合,即借字义不同形成双关表达联意。 清末宣统年间,摄政王掌权排汉,革命党人朱执信撰上联在《[url=]中国[/url]日报》上征对,共征得对句十万余条,香港刘一伟获第一名。 未离乳臭先排汉, 将到毛长又剪清。 “乳臭”、“排汉”、“毛长”、“剪清”俱为双关。乳臭暗指溥仪登基时仅三岁。“汉”谐音“汗”,排汉既指吓得排汗,又指排挤汉族人。毛长既指毛发之长又指清朝谓太平军曰“长毛”,借指革命党。剪清既指剪除毛发,又暗指推翻清朝。 光绪年间,民不聊生。合肥人李鸿章权倾朝野,相当于宰相;翁同和为常熟人,任户部尚书,相当于古代大司农。时人作联讽之: 宰相合肥天下瘦, 司农常熟世间荒。 巧借二人的籍贯做文章,而玄外之音:瘦了天下肥了宰相,荒了世间熟了司农。“肥”与“瘦”,“熟”与“荒”借音同义不同形成鲜明对比,有力讽刺了清政府的腐败统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