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621|回复: 7

[学习工具] 对联的含义及分类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5-9-23 22: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对联的含义及分类
半山人(摘编)

对联,又称楹联,俗称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简意深,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的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它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春节时挂的对联叫春联。
对联又称楹联、对偶门对春贴春联、对子、桃符等,是一种对偶文学,起源于桃符。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撰写的一种民族文体。一般不需要押韵(律诗中的对联才需要押韵)。对联大致可分诗对联,以及散文对联。对联格式严格,分大小词类相对。传统对联的形式相通、内容相连、声调协调、对仗严谨。 
  随着唐朝诗歌兴起,散文对联被排斥在外。散文对联一般不拘平仄,不避重字,不过分强调词性相当,又不失对仗。
  春联源远流长,相传起于五代后蜀孟昶。他在寝室门桃符板上的题词:“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谓文“题桃符”(见《蜀梼杌》)。这要算中国最早的对联,也是第一副春联。
后经谭嗣同考证,中国的第一副楹联,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刘孝绰在罢官后书写的.联曰: "闭门罢吊庆;高卧谢公卿" .这副对联,充分反映出这位"彭城才子"的"乖忤"性格.谭嗣同 的考证,不仅把楹联的历史上推了 400 多年,而且引证出徐州是中国楹联故乡的重要史实. 现在,刘孝绰作为"中国楹联第一人"的论点,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同.
对联特点(中楹会---对联通则内容):
第一条 字句对等。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
    第二条 词性对品。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
    第三条 结构对应。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  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
    第四条 节律对拍。上下联句的语流节奏一致。节奏的确定,可以按声律节奏“二字而节”,节奏点在语句用字的偶数位次,出现单字占一节;也可以按语意节奏,即与声律节奏有同有异,出现不宜拆分的三字或更长的词语,其节奏点均在最后一字。
    第五条 平仄对立。句中按节奏安排平仄交替,上下联对应节奏点上的用字平仄相反。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如犯本通则第十条避忌之(3),  或影响句中平仄调协,则从宽。上联收于仄声,下联收于平声。
    第六条 形对意联。形式对举,意义关联。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统一于主
发展阶段
但从文学史的角度看,楹联系从古代诗文辞赋中的对偶句逐渐演化、发展而来。这个发展过程大约经历了三个阶段。
    对偶阶段
  时间跨度为先秦、两汉至南北朝。在中国古诗文中,很早就出现了一些比较整齐的对偶句。流传至今的几篇上古歌谣已见其滥觞。如“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之类。至先秦两汉,对偶句更是屡见不鲜。《易经》卦爻辞中已有一些对偶工整的文句,如:“渺能视,跛能履。”(《履》卦“六三”)、“初登于天,后入于地。”(《明夷》卦“上六”)《易传》中对偶工整的句子更常见,如:“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系辞下传》)、“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则各从其类也。”(乾·文言传)
  成书于春秋时期的《诗经》,其对偶句式已十分丰富。刘麟生在《中国骈文史》中说:“古今作对之法,《诗经》中殆无不毕具”。他例举了正名对、同类对、连珠对、双声对、叠韵对、双韵对等各种对格的例句。如:“青青子衿,悠悠我心。”(《郑风·子衿》)、“山有扶苏,隰有荷花。”(《郑风·山有扶苏》)《道德经》其中对偶句亦多。刘麟生曾说:“《道德经》仲裁对之法已经变化多端,有连环对者,有参差对者,有分字作对者。有复其字作对者。有反正作对者。”(《中国骈文史》如:“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八十一章)、“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二十二章) 再看诸子散文中的对偶句。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武成》)、“乘肥马,衣轻裘。”《论语·雍也》)、“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论语·述而》)等等。辞赋兴起于汉代,是一种讲究文采和韵律的新兴文学样式。对偶这种具有整齐美、对比美、音乐美的修辞手法,开始普遍而自觉地运用于赋的创作中。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中有:“击灵鼓,起烽燧;车按行,骑就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22:3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骈偶阶段
  骈体文起源于东汉的辞赋,兴于魏晋,盛于南北朝。骈体文从其名称即可知,它是崇尚对偶,多由对偶句组成的文体。这种对偶句连续运用,又称排偶或骈偶。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评价骈体文是“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初唐王勃的《滕王阁序》一段为例:

  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层峦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披绣闼,俯雕甍,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轴。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全都是用对偶句组织,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是千古对偶名句。这种对偶句是古代诗文辞赋中对偶句的进一步发展,它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对偶不再是纯作为修辞手法,已经变成文体的主要格律要求。骈体文有三个特征,即四六句式、骈偶、用典,此其一。二是对偶字数有一定规律。主要是“四六”句式及其变化形式。主要有:四字对偶,六字对偶,八字对偶,十字对偶,十二字对偶。三是对仗已相当工巧,但其中多有重字(“之、而”等字),声律对仗未完全成熟。

    律偶阶段
  律偶,格律诗中的对偶句。这种诗体又称近体诗,正式形成于唐代。但其溯源,则始于魏晋。曹魏时,李登作《声类》十卷,吕静作《韵集》五卷,分出清、浊音和宫、商、角、徵、羽诸声。另外,孙炎作《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他是反切的创始人。一般的五、七言律诗,都是八句成章,中间二联,习称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句式、平仄、意思都要求相对。这就是标准的律偶。举杜甫《登高》即可见一斑: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的颌联和颈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对仗极为工稳。远胜过骈体文中的骈偶句。除五、七言律诗外,唐诗中还有三韵小律、六律和排律,中间各联也都对仗。

  律偶也有三个特征:一是对仗作为文体的一种格律要求运用;二是字数由骈偶句喜用偶数向奇数转化,最后定格为五、七言;三是对仗精确而工稳,声律对仗已成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22:39:06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联的分类  

谷向阳主编的《中国对联大典》(2000年第一版)将所收联作分为道德人伦、警世格言,岁次纪年、婚寿贺赠、缅怀悼挽、书院学堂、政务衙署、名胜园林、厅堂居寝、姓氏联珠、岁齿衔华、春联撷英、时令佳节、行业商肆、艺海拾联、集字集句、碑帖串骊、诗词裁锦、地理联话、基督圣教、谚语趣话、海外联萃、名家题赠、联苑故实、征联求偶共计25大类。

1995年公布的《中国对联集成》编纂方案中,要求把所收对联资料分成以下14个类:山水类、园林类、古建类、宗教类、居室类、行业类、题赠类、喜庆类、哀挽类、巧妙类、文艺类、集名类、故事类、杂题类。

在各种联书及相关理论性书籍中,对联的分类方法还有以下几种:

一、按对联字数的多寡分,分为短联、中联、长联和超长联。但以多少字为标准,多少字为短,多少字为长,长短的界定标准不一,尚未形成共识。

二、按文辞性质分为诗句型、词句型、文句型、口语型、混合型等。

三、按表达功能分为叙事联、状物联、抒情联、勉志联、论理联、讽刺联等。     

四、按创作方式分为撰联、仿联、改联、集联、征联等。

五、按针对性分为通用联和专用联。

六、按写作方法或说按联意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无情对等。

     正对:对偶的两项在意思上是相似或相近的。如: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郑板桥)

     反对:对偶的两项在意思上一正说,一反说。如:满招损,谦受益。(尚书·大禹摸)

     串对:对偶的两项在意思上是前后相承一致的关系。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焕)

     自对:对偶的上句和下句中本身就有对偶的成分。但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只须句中自对,上联和下联之间不必求工。

七、按联的数量分为单联、双联、三柱联、套联等。

八、按应用范围分为胜迹联、节日联、婚联、寿联、挽联、题赠联、行业联、庆贺联、广告联、游戏联等。

九、按对联的内容分为写景状物联、叙事述史联、抒怀勉志联、格言哲理联、讽刺戏谑联等

十、按对联的立意分为祷祝、颂扬、矜饰、品评、警儆、通悟、戏乐、愤嫉、恬适、遣怀、迎送、装点、讥刺、自白、遣兴等。

对联发展到当代,品种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应用广泛,应以科学的态度审视历史和现实,抓住主要特点进行综合分类。几乎每一副对联都可能有多种的属性,而按相应的属性,一副对联可分入多种类别中且都存在其合理性。如梁启超赠冰心联:世事沧桑心事定;心中海岳梦中飞。也有人按其它标准分类。如在“文学编“中,根据文学的普遍特性,其下分成“说理类”、“写景类”和“抒情类”。

“说理类”包括:励志联、修身联、处世联、治学联、惜时联、勤政联、治家联、交友联。

“写景类”包括:山水联、园林联。

“抒情类”包括:自题联、赠人联、杂题联。

在“实用编”中,根据具体的实用领域,其下发成“时令类”、“行业类”、“庆吊类”、“古建类”和“宗教类”。

“时令类”包括:春联、节令联。

“行业类”包括:文化联、教育联、公共事业联、商业联、服务业联、工矿企业联和农业联。

“庆吊类”包括:婚庆联、寿诞联、挽联。

“古建类”包括:衙署联、书院联、会馆联、戏台联、陵墓联、故居(纪念馆)联、居室联。

“宗教类”包括:佛教联、道教联、基督教联、伊斯兰教联、民间人物祭祀联。

在“谐巧编”中,收录以谐趣和技巧为主要特征的联语,讽刺本是文学的功能,但讽刺联大多依靠文字上的技巧或戏谑的语言来达到讽刺的目的,所以也归入此编中。计分“谐趣类”、“巧妙类”、“集联类”和“诗钟类”。

“谐趣类”包括:讽剌联、滑稽联、无情对。

“巧妙类”中以“字义”、“字形”和“字音”分别统领各种文字技巧联语。

“集联类”包括:集字联、集诗句联、集词句联、集文句联、集俗语联、杂集联。

“诗钟类”包括:嵌字格、分咏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3 22:3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用途分类
  1.通用联——春联

  2.专用联——茶联、寿联,婚联,喜联,挽联,行业联,座右铭联、赠联,题答联

    按字数分类
  1.短联(十字以内)

  2.中联(百字以内,有人说40字以内不等)

  3.长联(百字以上)等。

    按修辞技巧分类
  1.对偶联:言对、事对、正对、反对、工对、宽对、流水对、回文对、顶针对。

  2.修辞联:比喻、夸张、反诘、双关、设问、谐音。

  3.技巧联:嵌字、隐字、复字、叠字、偏旁、析字、拆字、数字。

    按联语来源分类
  1.集句联:全用古人诗中的现成句子组成的对联。

  2.集字联:集古人文章,书法字帖中的字组成的对联。

  3.摘句联:直接摘他人诗文中的对偶句而成的对联。

  4.创作联:作者自己独立创作出来的对联。

  对联的种类[1]

  1.节令联:是指有特定的应时性或纪念性、内容多为一般的咏物、抒情、议论、祝愿的对联。严格来看,可将其区分为节日联和时令联,但鉴于二者往往合一,这种区分已无实际意义。一般可直接将节令联划分为春联、元旦联、国庆联等若干子类即可。节令联中,最主要的是春联。所谓春联,就是用于春节的节令联。大多数春联可以通用。

  2.喜庆联:又称贺联,是指除节日庆祝以外的、内容上带有某种特定祝贺性质的对联。按其内容和对象,可划分为婚联、寿联、新居联(乔迁联)等若干子类。喜庆联突出的特征是带有特定的喜庆、祝贺性质,其内容必须是表示良好祝愿、喜庆吉祥的。喜庆联有通用的,也有专用的。是否通用,要因联而异,不可简单地照搬照抄,以免出现张冠李戴的笑话。

  3.哀挽联:又简称挽联,指的是用于吊唁亡人的对联。其内容限于对亡人的吊唁、缅怀、评价、祝愿,其风格一般是哀痛、肃穆、深沉、庄严的。也有为未亡人作挽联或未亡人作自挽联的,则另当别论。挽联可从多种角度来划分,如挽老年人联、挽中年人联、挽青少年人联等,或者挽长辈联、挽同辈联、挽晚辈联等。另外,还可分出挽名人联、自挽联等,还可将祭祀联作为挽联的一个子类。挽联的内容所指一般有较具体的对象,虽然同样有通用的和专用的,但在实用中更要注意区分。

  4.名胜联:是指张贴、悬挂、雕刻于风景名胜处的对联。其内容大多为题写该名胜景观(如山水楼台、文物古迹等),或者与它密切相关(有关的人、事等)。这类对联往往成为名胜景观甚至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名胜联可分为山水园林、寺庵庙观、殿阁亭台、院舍堂馆、碑塔墓窟等若干子类,不一而足。

  5.行业联:是指其内容为针对某一行业、部门或领域的对联。由于时代的变迁,对联在行业上的运用虽已不如以前,但仍旧可观。从其适用范围和内容特色看,它仍不失为对联的一大种类。行业联可按行业、部门来划分子类。

  6.题赠联:是指题赠给他人的对联。虽然许多对联都带有某种题赠性质,但这里所说的题赠联,仅限于人际关系交往(或向往)的题赠之作,不包括挽联与贺联之类。其内容一般带有某种赞颂、祝愿、劝勉性质。从对联的运用情况来看,题赠联不失为一大种类。根据题赠对象的不同,题赠联一般可分为题长辈联、题同辈联、题晚辈联等若干子类。

  7.杂感联:是指没有特定对象,而内容包罗比较广泛的对联。这种对联往往带有比较单纯的文学创作特色,如哲理言志联、咏物抒情联、劝喻讽刺联等。

  8.学术联:是指带有某种学术性质的对联。这种学术性质指的是在内容和用途上不属于上述几大类的某种专业性质。其内容往往比较专门,带有某种学科或宗教特色,如科普联、佛教联、道教联等。从对联的运用范围及发展空间而言,有必要将学术联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如作者所撰写的《触闻集----佛教对联1200副》一书,就以对联的方式将许多佛教人物与佛教义理比较系统地写成了一部学术专著。推而广之,也可将许多科学知识或其他学问道理用对联的方式加以撰写,并且在内容上突出其学术或专业性质。

  9.趣巧联:是指比较突出趣味或技巧而相对不注重内容的对联。如各种谐趣联、技巧联等。这类对联的内容,要么是突显某种风格的独特性(谐趣联),要么是相对不太重要(技巧联),从而显得别具一格。从这个意义上,可将其作为单独的一大种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5-9-24 08:44:4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供!问好!{:soso_e160:}

点评

问好! 欢迎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7 08: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5-10-1 22: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致谢半山人老师。

点评

问好! 欢迎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7 08: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08:44: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qq 发表于 2015-9-24 08:44
谢谢提供!问好!

问好!

欢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10-7 08: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三醉 发表于 2015-10-1 22:09
学习了,致谢半山人老师。

问好!

欢迎关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11-26 02:54 , Processed in 0.301437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