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梁山好汉

[记叙散文] 水乡“茶”礼

[复制链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0-7-19 22:32: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圆子”一般是在春节等重要节日祈福“敬菩萨”,蕴含新年大团圆的吉祥寓意,或者是建房子招待重体力劳动者的实惠美食。有纯糯米粉和水拌成湿团后,双手用力紧揉捏压成圆球状的实心大圆子,也有用温开水和成面团,做成小碗状将芝麻、豆沙、荠菜等馅心放入后揉搓成包心大圆子。通常一碗盛上两只大圆子,有团团圆圆、成双成对、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点评

感谢超版老师临帖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22:33:1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圆子”一般是在春节等重要节日祈福“敬菩萨”,蕴含新年大团圆的吉祥寓意,或者是建房子招待重体力劳动者的实惠美食。有纯糯米粉和水拌成湿团后,双手用力紧揉捏压成圆球状的实心大圆子,也有用温开水和成面团,做成小碗状将芝麻、豆沙、荠菜等馅心放入后揉搓成包心大圆子。通常一碗盛上两只大圆子,有团团圆圆、成双成对、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点评

敬请总监老师多多赐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22:3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圆子”一般是在家人过生日、乔迁之喜、婚嫁之喜等活动时,用温开水和面团,再摘成小块搓成精致的小圆子,放在镂空的筛子或者簸箕里,在到客时根据人数确定下锅的数量,很快就能煮熟了,方便快捷容易熟,一碗盛上“六六顺”的六个小圆子,一波又一波的客人随到就能受到热情的接待,一派热气腾腾的好氛围。

点评

感谢总监老师关注,遥祝夏祺笔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0-7-19 22: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圆子”一般是在家人过生日、乔迁之喜、婚嫁之喜等活动时,用温开水和面团,再摘成小块搓成精致的小圆子,放在镂空的筛子或者簸箕里,在到客时根据人数确定下锅的数量,很快就能煮熟了,方便快捷容易熟,一碗盛上“六六顺”的六个小圆子,一波又一波的客人随到就能受到热情的接待,一派热气腾腾的好氛围。

点评

感谢超版老师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22: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期盼“早生贵子”的小红枣子茶、白糖果子茶,敬重老人的“藕粉圆子”茶、“红糖莲子”茶……

点评

感谢总监老师关注鼓励,遥祝写作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0-7-19 22:34: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期盼“早生贵子”的小红枣子茶、白糖果子茶,敬重老人的“藕粉圆子”茶、“红糖莲子”茶……

  现在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了,喜欢在招待客人时泡一杯绿茶或红茶,既敬客养生又修心养性。

  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特有的“茶”礼,喜欢那浓浓的水乡情味。

点评

问候超版,感谢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19 22: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特有的“茶”礼,喜欢那浓浓的水乡情味。


欣赏老师乡土文化和美食结合的精彩篇章,学习了,遥祝老师夏日清凉!

点评

感谢总监老师留评鼓励,遥祝写作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86.57%

发表于 2020-7-19 22:39:5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的家乡各具特色的“茶礼”大荟萃,令人回味绵长!遥祝老师创作愉快!

点评

感谢超版老师留评鼓励,遥祝夏祺笔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乡在苏北里下河福地,那里民风淳朴、崇尚礼仪,人们在平日的亲情交往中,流行着种种水乡特色的“茶”礼。

点评

问候风飞扬老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3:5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汤糕”——里下河水乡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盛产晶莹剔透的优质大米,在将稻谷加工成米的碾米过程中,会产生一部分的细小碎米,人们喜欢将这些碎米磨成米粉,储存在家中的坛坛罐罐里,在家里到客人时好“做人”——烧一碗“清汤糕”茶来招待客人。

点评

感谢风飞扬版主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汤糕”的做法很简单,将碎米面用冷水和成米糊状,在铁锅里倒点菜籽油烧热,把米糊放入微热的铁锅里,摊压成一大块厚厚的面饼,文火加热将面饼烤熟变微黄,再翻过来烤熟,待菜籽油在面饼上吐着金黄的小油泡时,舀上一勺清水倒进锅里,再用铜铲子把熟米饼切成一块块四方形的米糕,等水烧开了起锅,一碗热气腾腾带着菜籽油香的清清爽爽的米糕就成了,那就是一碗表面逸糊香里面雪白的待客“茶”——“清汤糕”。

点评

感谢风飞扬版主临帖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麦面皮子”——用里下河水乡黑土地上长的冬小麦磨成小麦面,直接倒入铁锅里搅和成糊,用稻草文火悠悠加热,铜铲子贴着锅底慢慢地向上摊压成薄薄的麦面皮,再将透亮的菜籽油沿着锅边倒进与面皮之间的缝隙,随着火力增加面皮烤熟后,翻过来再烤成金黄,待起微糊疤子的时候倒进清水煮开,一碗氤氲着面糊香与菜油味的“麦面皮子”茶就出锅了,那种“津拽拽”的口感忒爽滑、带劲。

点评

感谢风飞扬老师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鸡蛋碧子”——上世纪我们里下河水乡的经济条件相对较差,多数人家是没什么钱的,家里养几只鸡生蛋,多数是用来换一些盐巴、针头线脑的。只有当家里来了贵客,才舍得用鸡蛋烧茶的。

点评

问候风飞扬版主,感谢关注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做“鸡蛋碧子”茶是有讲究的,先将水烧开后停火,打一个鸡蛋放在小碗里,顺着锅沿慢慢将鸡蛋倒入开水里,再打第二个鸡蛋倒进去,等一会功夫,看到蛋白把淡黄完整包裹起来,再起火烧开,这碗洁白的“蛋碧子”茶,加上一勺细白糖,飘着土鸡蛋的香,一定会让贵客很感动的。

点评

感谢风飞扬版主临帖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7:0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要记住鸡蛋的数量是有讲究的啊,一个不好看——小气,两个是“忌讳”——你懂的,三个挺尴尬——吃一个不尽兴,吃两个“不作兴”,全吃了难堪,通常是煮四五只鸡蛋,吃三个留一两个,既客气又大气,还可以让躲在旁边早就哈喇子泛滥的“相食鬼”也解解馋。

点评

感谢风飞扬老师细阅指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7:35 | 显示全部楼层
“圆子茶”——糯米制成的又称“汤圆”,是我们里下河水乡在隆重节日或是重大活动时待客的茶礼,有“大圆子”和“小圆子”之分。

点评

感谢风飞扬老师关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圆子”一般是在春节等重要节日祈福“敬菩萨”,蕴含新年大团圆的吉祥寓意,或者是建房子招待重体力劳动者的实惠美食。有纯糯米粉和水拌成湿团后,双手用力紧揉捏压成圆球状的实心大圆子,也有用温开水和成面团,做成小碗状将芝麻、豆沙、荠菜等馅心放入后揉搓成包心大圆子。通常一碗盛上两只大圆子,有团团圆圆、成双成对、好事成双的美好愿望。

点评

感谢风飞扬版主临帖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5: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圆子”一般是在家人过生日、乔迁之喜、婚嫁之喜等活动时,用温开水和面团,再摘成小块搓成精致的小圆子,放在镂空的筛子或者簸箕里,在到客时根据人数确定下锅的数量,很快就能煮熟了,方便快捷容易熟,一碗盛上“六六顺”的六个小圆子,一波又一波的客人随到就能受到热情的接待,一派热气腾腾的好氛围。

点评

问候风飞扬老师,感谢关注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0-7-20 16: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期盼“早生贵子”的小红枣子茶、白糖果子茶,敬重老人的“藕粉圆子”茶、“红糖莲子”茶……
  现在人们生活的节奏加快了,喜欢在招待客人时泡一杯绿茶或红茶,既敬客养生又修心养性。
  不过,我还是喜欢家乡特有的“茶”礼,喜欢那浓浓的水乡情味。


拜读老师佳作,描写细腻,让读者了解了当地的美食与风土人情,创作辛苦,遥祝老师佳作连连!

点评

感谢风飞扬版主老师留评鼓励,遥祝夏祺笔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0-7-20 19: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20-7-20 19:37:28 | 显示全部楼层
若新63 发表于 2020-7-18 22:11
好文!长知识!长见识!
老师的文字很有代入感!跟着老师的笔“尝”到了各种“茶”礼。

感谢老师关注鼓励,遥祝写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6-6 05:21 , Processed in 0.179309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