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99|回复: 2

青青河畔柳 —— 漫话古诗词中的杨柳(三)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4-9-24 18: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崔长平 于 2014-9-24 18:10 编辑

青青河边柳.jpg
青青河畔柳(三)
—— 漫话古诗词中的杨柳
■崔长平



    四)伤情深深的台城柳
    台城,位于建康(今江苏南京)西南部,原本是三国时代吴国的后苑城,东晋成帝时再行改建。从东晋到南朝结束,一直是朝廷台省(中央政府)和皇宫的所在地,也是六朝时代的后宫禁城。由于这里距建康宫不远,通常称之为台城。因此,它既是东晋和南朝诸代政治、军事、文化的统治中心,也直接见证了“六朝金粉”的兴衰存亡。
    登临城头,东望钟山虎踞龙盘、晴翠掩映、林木苍郁,西览鸡鸣青瓦黄墙、晨钟暮鼓、香烟缭绕,南观九华山抹微云、佛光依稀、塔影婆娑,北赏玄武十里烟柳、波光潋滟、莲叶叠翠。从东吴至东晋,再至宋、齐、梁、陈,都在这里大兴土木,建造宫室园囿。三百多年间,整个台城宫殿俨然、楼台错落、阁宇相接、亭榭相连、回廊穿游、花木相杂。然而,在为时不长的历史中,台城屡遭兵燹、历经沧桑、阅尽兴废。梁武帝太清二年(548年),因“侯景之乱”,叛军攻入京城建康,将皇宫紧紧围住。第二年,攻破皇城,困死梁武帝萧衍。这个一心向佛、虔诚修道的短命帝王,最终在台城忍饥挨饿、活活致死。
    六朝帝王,多以荒淫奢靡而著称,最后的那一位陈后主陈叔宝尤甚。在位期间,他在金碧辉煌、奢侈豪华的台城里,营建了结绮、临春、望仙三座高达数十丈的楼阁,穷土木之奇,极人工之巧。窗牖墙壁栏槛,皆以沉檀木雕就,再饰以金玉珠翠。门口漫垂珍珠帘,房间里设有宝床华帐。服玩珍奇,器物瑰丽,皆举世罕见。阁下积石为山,引水为池,植以玉树琼花。每当微风吹过,香飘数十里。他生活腐化,不理朝政,日夜与嫔妃、文臣游宴,飞觞醉月,制作艳词,酣饮狂歌,习以为常。他还自谱新曲《玉树后庭花》,填上糜烂淫词,令数以千计的江南佳丽载歌载舞。其词曰:“丽宇芳树对高阁,新装艳质本倾城。映户凝娇乍不进,出帷含态笑相迎。妖姬脸似花含露,玉树流光照后庭。花开花落不长久,落红满地归寂中。”“玉树后庭花,花开不复久”随即成为往者诚可鉴、来者犹以训的亡国之音。陈后主祯明三年(589年),隋军攻破建康,陈叔宝藏身于胭脂井内,但终被隋军生擒,后病死于洛阳。六朝金粉就在这靡靡之音中香消玉殒、寿终正寝了。
    世事如烟,人生似梦。迨至中唐时期,昔日的灯火楼台、笙歌院落已是“流水落花春去也”,“万户千门成野草”;及至唐末,这里就更加荒废不堪了。正如李煜在他的《子夜歌》中所感叹的:“高楼谁与上,长记秋晴望。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而今,台城早已荡然无存、无处可觅,然而,含烟凝碧的“台城柳”和亡国之音“后庭花”依然在唐风宋韵里任人凭吊、流连不去。譬如:
    《刘禹锡·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刘禹锡·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刘禹锡·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刘翰·石头城》:“离离芳草满吴宫,绿到台城旧苑东。一夜空江烟水冷,石头明月雁声中。”
    《韦庄·金陵图》:“谁谓伤心画不成?画人心逐世人情。君看六幅南朝事,老木寒云满故城。”
    《贺铸·水调歌头》:“南国本潇洒,六代浸豪奢。台城游冶,襞笺能赋属宫娃。云观登临清夏,璧月流连长夜,吟醉送年华。回首飞鸳瓦,却羡井中蛙。访乌衣,成白社,不容车。旧时王谢,堂前双燕过谁家?楼外河横斗挂,淮上潮平霜下,樯影落寒沙。商女蓬窗罅,犹唱后庭花。”
    《周邦彦·西河》:“佳丽地,南朝盛事谁记?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断崖树,犹倒倚,莫愁艇子曾系。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酒旗戏鼓甚处市?想依稀、王谢邻里。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而流传最广的,当属韦庄的《台城》一诗,诗曰:“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由此相传,终古如斯、堆烟拢翠的台城柳,成为了兴亡相系、伤时感事的情感寄托。
    五)赤情昭昭的寒食柳
    农历三月的上旬,有三个中国传统的节日,即:上巳、寒食和清明。后世又把上巳节定在“三月三”,故而,在我国有些地区,“三月三”至今仍然是一个颇具文化内涵的民间节日。在三国曹魏以前,上巳节必定在农历三月上旬的第一个“巳”日。据《后汉书·礼仪志》记载:“是月(三月)上巳,官民皆挈(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挈。”每至此时,人们都要到溪边河滨去洗濯,称之为祓禊。这种除灾祛病祈福的活动可以上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上巳祓禊已相习成风。曹魏以后,才把上巳节固定在“三月三”。《宋书·礼志》有载:“自魏以后,但用三日,不以巳也。”明代的《五杂俎》说得更清楚:“三月三为上巳,此自魏以后相沿,汉犹用也,不以三日也。”在古代,上巳节和寒食节往往是同一天。类书《白孔六帖》曰:“寒食多与上巳同时”。寒食节在清明节之前的一、两天,亦称“禁烟节”、“熟食节”、“冷节”。这个节日的主要节俗就是禁火,不得生火煮食,只能吃事先准备好的熟食与冷食,故而得名。《荆楚岁时记》有载:“去冬节(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造饧、大麦粥。”唐宋时期,寒食节吹箫卖饧的商贩颇多,“粥香饧白杏花天”(李商隐),“箫声吹暖卖饧天”(宋祁)这样的诗句聊可佐证。后来,由于上巳、寒食、清明三个节日的时间临近,而且古人的消灾祛病祈福活动又延续到清明节的祭祀先祖、郊野踏青一类的户外活动,久而久之,这三个节日也就融为一体了。
    古时的清明节前后,流传着很多民间习俗,如:寒食赐火,水边祓禊,祭祖扫墓,芳郊踏青,曲水流觞,草上蹴鞠,斗鸡拔河,荡秋千,放风筝等等,然而随着岁月的赓续、世事的嬗变,有些习俗已经消失殆尽,不过,“清明插柳”这一风俗仍然流传至今。大致说来,“清明插柳”的来由有三:一说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耕始祖神农氏的;一说是为了驱鬼辟邪的。古人以清明、七月半、十月朔为三大鬼节,是鬼魂到处游荡讨索之时,人们为了免受侵扰与迫害,因而插柳戴柳以避之,因为柳在人们的心目中有驱灾辟邪的功用。渐渐地,受佛教的影响,人们普遍认为柳可以却鬼镇妖,据此,把柳称之为“鬼怖木”,即便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也是以柳枝蘸水来普济众生的。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一书中讲到:“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而寒食节禁烟火、清明节插柳枝却有着另一个不仅可信而且极为悲壮的传说:
    春秋时期,晋国发生了“骊姬之乱”。深受晋献公宠爱的骊姬,想把自己的亲生儿子奚齐立为太子,以便荫袭君位。于是,她首先施计离间了晋献公与申生、重耳、夷吾之间的父子关系和手足情分,谋害太子申生,继而,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迫于情势危急与万般无奈,重耳由蒲城出逃狄国,夷吾自屈城亡命于梁国。这就是所谓的“骊姬倾晋”。
    重耳在外流亡期间,终日跋山涉水,四处漂泊,风餐露宿,惶遽不安,一路历经千难万险,备受屈辱和折磨,原来跟随他一道出奔的臣子一个个分道扬镳、自寻出路,最后只剩下几位忠心耿耿的臣子追随其侧,而介之推就是其中之一。在他们逃亡途中,随从里凫须于绝望之中心生歹意,寻机将所带资粮全部盗走,随即逃入深山,致使重耳断粮被困,饥寒交迫,不能成行。情急之下,忠肝义胆的介之推舍命相保、割股事君,终使已经饿昏的重耳渡过难关、逃过一劫。在重耳落难之际,介之推能如此忠贞不渝、披肝沥胆地效忠于他,实属大忠大义、恩德并有、难能可贵。十九年后,重耳在秦国的襄助下,返回晋国即位,当上了晋国的国君。他就是“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晋文公初登君位时,正值周运衰微、内乱频仍、礼崩乐坏,他“未尽行赏”,便出兵勤王。后来,文公大力封赏逃亡中与之同甘共苦的随从臣属,狐偃等人恃功邀赏,就连那个里凫须都在重赏之列,受封骖乘,但却没有赏及介之推,因为他不会居功自傲、邀功请赏,认为晋文公返国实属天意,自己的所作所为乃为臣之道、竭诚报国而已,不足以授之以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狐偃等人夸大己力,无异于“窃人之财”的盗贼,故“难于处矣”。因而,介之推决意归隐,以保持高风亮节。《吕氏春秋》上说,介之推不肯受赏,曾赋诗一首,诗曰:“有龙于飞,周遍天下。五蛇从之,为之丞辅。龙反其乡,得其处所。四蛇从之,得其露雨。一蛇羞之,桥死于中野。”临归隐之前,其母嘱咐他去和文公道别,他不以为然,对母亲说道:“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随后,介之推携母隐入绵山。
    后来,有人在晋文公面前替介之推鸣不平,他这才猛然忆起旧事,心有愧歉,意识到自己漏赏了这位功臣。当他得知介之推归隐绵山时,随即派人前去搜山,几番搜查未果,便采纳了烧山焚林的建议,意欲逼迫介之推出山。熟料介之推秉性刚毅,决意隐退,宁死不就。据传,在漫天烈火之中,有百鸦绕烟而噪,围在介之推四周遮挡烈焰。三天三夜过后,介之推仍然没有走出绵山。晋文公带人上山寻找,这才发现介之推母子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去,而且又在树洞里找到了一片衣襟,上面书写着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晋文公将血书纳入袖中,又命人将介之推母子安葬在那棵烧焦的柳树下。为了褒扬这位有功之臣,文公下令将绵山更名为介山,并在其上建立祠堂,把烧山焚林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以示追怀之意。他晓谕全国民众:每年的这一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如若火禁不严,就会有风电之变。这便是我国沿习两千多年的寒食节之由来。相传,晋文公离开绵山时,曾截取一段烧焦的柳木,在宫中做了一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曰:“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使用的尊称,据说即源于此。
    翌年,晋文公率群臣至介山,素服徒步登山祭奠,以示无限哀悼。此时,介之推母子坟前的那棵柳树已经复活,枝条鲜嫩,随风摆荡。他睹物思人,不禁潸然,赐名这棵柳树为“寒食柳”。自此之后,“寒食”、“清明”和“寒食柳”也在古诗词中灿然可见。例如: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贾岛·清明日园林寄友人》:“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孟云卿·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杜牧·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伍唐珪·寒食日献郡守》:“入门堪笑复堪怜,三径苔荒一钓船。惭愧四邻教断火,不知厨里久无烟。”
    《张继·闾门即事》:“耕夫召募爱楼船,春草青青万项田;试上吴门窥郡郭,清明几处有新烟。”
    《宋之问·途中寒食》:“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王禹·清明》:“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高翥·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六)豪情烈烈的左公柳
    一百多年前,一道郁郁葱葱、浓荫苍翠的绿色走廊自潼关蜿蜒西去,经由沃野千里、美丽富庶的关中平原,跨过干燥少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穿过重峦叠嶂、地广人稀的雍梁之地,绵亘在戈壁瀚海、西北大漠,直至吐鲁番附近的哈密,并最终到达西北边陲的喀什葛尔。这道用杨柳构筑的“绿色长城”就是清代末年的陕甘新大驿道,而那些苍劲古拙、吐绿流翠、巍然屹立的“道柳”则被后人亲切地称为“左公柳”。
    左公者,即清末著名儒将、靖边大臣、左文襄公左宗棠是也。十九世纪末叶,蓄谋已久的沙俄帝国公然出兵侵占我新疆伊犁,大英帝国也在当地扶植傀儡政权,妄图分割吞并我西北疆土。而满清政府腐败无能,摄于他人淫威,一味退让求和,不敢发兵抵御。大敌当前,国难当头,左宗棠(1812.11—1885.9,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挺身而出、力排众议、请缨西征。他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提旅出关、抬棺御敌、平息叛乱,誓言“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经过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浴血奋战,战事终于告捷,清军消灭了分裂主义分子阿古柏,挫败了沙俄和大英帝国裂我疆土之阴谋,从而维护了国家主权和领土的独立与完整。而钢筋铁骨、伟岸参天的“左公柳”却一直傲然挺立在西北大地上,成为华夏西部历史的纪念碑和里程碑。
    左宗棠在出任陕甘总督期间,领命督办平息西北各民族起义并筹办入疆远征沙俄侵略军事务。作为熟读兵法、雄才大略、运筹帷幄之中的大清宿将,他深知西北用兵“筹饷难于筹兵,筹粮难于筹饷,筹转运难于筹粮”之境况,于是,基于全局战略的考虑,他决定标本兼治,把整修道路、屯田戍边、防风固沙三者统筹兼顾。他所指挥修筑的几乎连贯整个大西北的军事交通大动脉,覆盖了古代的“丝绸之路”,代替了人走驼行、时断时续的漫漫驿道。与此同时,兵士们沿路栽植柳树、杨树、红柳、沙棘、榆树等适合于荒漠地带生长的树木。大道两侧,因地制宜,多则五六行,少则一两行,迤逦西走,绵延数千里,气势雄浑,蔚为壮观。据左宗棠本人记载,单是从陕甘交界的长武县境起到甘肃会宁县止,成活的“道柳”就多达二十六万四千多株。他在一封书札中写道:“兰州东路所种之树,密如木城,行列整齐。栽活之树,皆在山坡高阜,须浇过三伏,乃免枯槁,又不能杂用苦水,用水更勤。”(《左文襄公全集》)由此可见,在雨水稀缺的黄土高原,在满是盐碱沙砾的不毛之地,在风沙弥漫的西域大漠,植树,该是何等艰难啊!后来,在离开西北返京途中他看到:“道旁所种之柳业已成林,自嘉峪关至省(兰州)除碱地砂碛外,拱把之树连接不断。”(《左文襄公全集》)。这些“道柳”,冬日固沙保路,夏天遮荫挡雨;满足军备,便通商旅;利国利民,造福后代。谭嗣同在他的《别兰州》一诗中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喟:“两行出塞柳,一带赴城山”。与左公同时代的清末重臣杨昌浚曾以王之涣的《凉州词》反其意而用之,写下了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诗曰:“上相筹边未肯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对左宗棠和万千湖湘弟子抵御外侮、屯田戍边、平叛戡乱、精忠报国之功绩予以高度的褒赞。
    而今,在西北三省区这片热土上,残存的“左公柳”已是屈指可数、寥寥无几。饱经百年风霜尘沙的“道柳”,即便存活至今,大部分枝干也早已枯衰亏空,树冠也是老朽稀疏,尽管如此,每到春天,“左公柳”依旧生机勃发、绿意盎然、迎风漫舞,她用自己周身的血液,在广袤无垠的西北大地上,洒下一片片清凉的绿荫!
    伟哉,文襄公!巍哉,左公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4-9-24 22:3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精湛,旁征博引,欣赏佳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4-9-24 22: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加精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3-29 23:47 , Processed in 0.12234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