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3035|回复: 49

[议论散文] 父亲节后随想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8 15: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风萧^易水 于 2019-6-18 23:23 编辑


父亲节后随想

文/四面八方


    今年的父亲节已变成先父节。
    先父是在去年11月走的,享年83岁。
    父亲在世时,为儿女们操碎了心。我们弟兄仨在父母的抚育下先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相对满意的工作,就算小有成就吧,并且整个大家庭历经磨难,和和睦睦,一片温馨。先父临走那阵已经四世同堂,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孙女及女婿和重孙辈总共17人。其中共产党员的8人;大学毕业5人,研究生毕业1人,博士生毕业2人。
    先父在两年前身体还是不错的,曾经为有今天的幸福晚年感到满意,每天空暇时间或者骑单车外游;或者回到家里伏案写诗。
    然而,说什么也没想到突然间得了不治之症,当感觉出来去医院检查时已入晚期,从动手术到撒手人寰仅一年的时间。我们做儿女的曾经无法接受,老母更是痛不欲生。
    先父刚走后的那段时间里,我们既觉得无愧,也有点内疚。
    说无愧是因为父亲在世的那些日子里,我们从没与父亲红过脸,每当父亲偶尔发火批评我们,也是本着“顺者为孝”的原则,先接受下来,再寻时机慢慢解释。内疚的是,年年参加体检的父亲也没在病的初期被发觉,没让父亲享受更多的晚年幸福。
    大家知道,近些年来,人民群众提倡简朴的红白形式,倡导党员及领导干部首先带头。先父走的时候就是这么留言的,我们也是这么做的。首先绝不大操大办,另一方面遵从当地民俗,简单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埋葬于我区统一修建的南陵园公墓。
    先父走后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兄弟仨又按照较为传统的祭祀方式,每到期日或民俗日,祭扫墓地,烧纸进香。

    按照墓区的统一设计,每家的墓坑上可以立碑刻字。石碑的位置、规格、用材都是一致的。碑文的内容当然先有后代子女起草,上交管理处,审核批准后再加工、砌立。
    今年清明节,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墓地,我把准备好的碑文稿上交给管理处。碑文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刻在正面的,写着先父和所有立碑人的姓名;再一部分是先父生平简介。墓地管理人员对碑文正面的姓名部分看得特别仔细,是为了理清关系,确保用字无误。但对于先父简介部分,只是粗略过目,弱弱的提醒:“简介也刻上吗?”
    是啊,其实,我在起草父亲的个人生平时,就曾多次自问:刻哪些内容?多少字?更要命的是反反复复问自己:有这个必要吗?果然,在这里又一次被落实这个问题。
    我们弟兄仨当场“办公”,做后决定:父亲的生平不再刻上了。
    从此以后,我每次上山扫墓,总是一边祭父,一边观察周遭墓地:碑文的反面有多少刻文的?如果刻有碑文又是怎么写的?
    我在心里,曾经暗暗地,不知恬耻的比对过那些碑文,如:毛泽东、盛习友、赴越参战忠骨、海外归来者的碑文;也比对过游览景点的孔子、李清照等碑文,暗自庆幸弟兄仨的决策是对的。

    或许是父亲走的时间还短吧,期坟要上供,民俗祭日要扫墓,一年到头次数真是不少。这不,上周刚上过一次——麦坟。
    还是夏季的松树苍劲,绿的浓情,绿的深沉,几乎把整个山的北坡淹没起来,过路人在墓区之外的通道上,似乎看不清里面的世界。只有走进墓区,才有可能看到那一方又一方的墓阵。究竟这里具体多少个墓区(或称方阵),多少个穴位,我没细数,反正一大片。
    里面除了墓区,墓穴,还有供人们烧纸烧钱的火炉。曾记得去年的烧炉十多个,每到大型民俗扫墓日,烧纸者需要排长队。今年开春以后,一下子增加到四十多个,烧纸基本不用排长队了。
    虽然指示牌上写的是“烧纸炉”,但实际烧的还有其他,如死者的衣物、被褥,曾经使用过的可燃物品等。当这些物品塞进炉内时难免狼烟滚滚,一腾青云。

    中古古代思想家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抗战时期,毛主席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进一步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此段经纶好像前些时段被人淡忘,我在今天却又想起来了。   我不是思想家、政治家,也不是文学家,更不晓得人生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只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看到层出不穷的花花世界,更有那些风流人物沉浮过程来看,主观的以为,以下两点肯定成立:
    1.人生价值论是一种客观存在;
    2.每个人的一生过后,经过“盖棺定论”,对这个社会的影响确实各不相同。有的是正影响;有的是零影响;还有的是负影响。
    我们已经发现,有些人当马上就得离开这个社会的时候,表现出一种“恋恋不舍”,试图晚一些,再晚一些,说句不好听的实话就是“没活够!”可是,……,没有可是,只有无奈,唉!
    这个人死了吗?有人说“死了”;也有人说“并没死”。相悖的说法怎么讲?
    哲学家、思想家们有解释:一个活生生人有两部分组成,躯体和灵魂,躯体是可以死的,灵魂可以死,也可以不死。当然这里的灵魂不是医学意义的灵魂,其实就是他给社会留下的影响。有的人灵魂与躯体一起死,“人走灯灭”。也有的人虽然躯体死了,但他的灵魂没死,会永远的留给后人,留在这个世界,继续影响这个永不停息的世界,甚至成为人类史中永远不倒的丰碑。
    呀!这里说的是“丰碑”——记录了他在活着的时候给社会带来的丰功伟绩,是大德、大善、大美。这是无形的,虽然你肉眼看不到,却在生活中感受得到。
    可,我们家墓地埋葬的是“石碑”,或许是老人家临终时的安排,是遗嘱;或许是子孙们的一番孝心。不管咋说,是刻意的,是自说自听,一厢情愿。他家人从这里擦身而过,真的一眼不撇,最多看过以后抿嘴一笑,成为咋牙的话柄。

   今年清明节给先父扫墓时,我特地走近与办公室面对着的、最南边的几幅宣传栏。通过粗读,对国家近些年来提出的新殡葬观念,形式方法又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比如:树葬、花葬、水葬(海葬、河葬)等。显而易见,无论是从节余土地、保护环境角度,还是从移风易俗、厉行节约的角度,的确比墓葬文明,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为什么新的殡葬方式推行的步伐如此缓慢呢?因素很多,有的因素是显性的,还有些因素是隐形的,不可说穿,在这里只能捡点大家都认可的因素胡说几句。
   比如,传统观念中,有人为了表明修坟立碑的必要性,就自我圆说“死得有尊严”,我死后儿孙们好有个“上坟的地方”。可是,我依然觉得这种“圆说”最多算对“一半”。
   “死得有尊严”,何为尊严?你已经过世了,后人无论用什么方式处理你,你能怎么样,难道你能左右得了吗?
   其实,活着的人怎么收你的尸体,怎么举行各种殡葬仪式才“规范”、“正确”,的确是咋说咋有理,也是一直在变革中自圆其说。往往是“活人体谅活着的人”、“活着的人理解活人”。活人的好多思想,是藏在心里的,而烧纸进香是做给活人看的,有句话说是“鬼知道!”难道你就是鬼?是怨鬼还是饿鬼?
   “上坟的地方”就那么固定吗?真不一定,你在世的时候就经常看到好些“迁坟”、“并骨”等事例。我还小的时候,在农村老家到处是坟茔,占用了大量农田,后来的“破四旧,立四新”以及农业学大寨高潮阶段,那些大大小小的坟茔通通平掉了。平掉以后,我们根本就不可以去已经不是自家的地片烧纸点香,二是随便在某个马路的十字路口,象征性的烧点纸,嘟囔几句,做个样子。
   假如你走了,我发现能出来为你烧纸的也就膝下两代,重孙辈分的基本无概念。到了孙子的孙子,成为零概念。这是事实,你不承认也得承认,你就老老实实的睡你的长觉吧!
   或许你会说,平坟什么的那是“文革”时期“极左”的产物。得了吧,这点破事与政治没有必然的联系。事实上,任何国度,无论什么社会意识形态,都不会认可让一片又一片的坟茔、墓碑,布满自己的国土大地,更不可能容忍长期占据国家的自然资源。
   你终于明白了吧,亲爱的读者朋友。人死了就这么回事罢了!死了就是死了,一了百了。不该带走的你是带不走的,千万别在临近断气的时候,盘算如何代走本该属于活人的财物和资源。既然如此,何不做个人情,做个开明人士,延续你活着时那敞亮的胸襟,你那无私奉献的精神。
   趁着明白,做好遗嘱:儿孙们,我死后不要搞毫无意义的墓葬,无需树碑立传;不要高消费随葬;希望你们在我身上载棵树,植上花。就像我们的好总理那样,把骨灰撒入波澜壮阔的大海。
   儿女与父母,只要活时来尽孝,无需死后去作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17:3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好!欣赏佳作!祝工作愉快!

点评

谢谢版主首赏,问好夏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9 13:4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2:0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儿女与父母,只要活时来尽孝,无需死后去作揖。
所言极是

点评

谢谢老师共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9 13:4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的父亲节已变成先父节。
    先父是在去年11月走的,享年83岁。
    父亲在世时,为儿女们操碎了心。我们弟兄仨在父母的抚育下先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相对满意的工作,就算小有成就吧,并且整个大家庭历经磨难,和和睦睦,一片温馨。先父临走那阵已经四世同堂,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孙女及女婿和重孙辈总共17人。其中共产党员的8人;大学毕业5人,研究生毕业1人,博士生毕业2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4: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知道,近些年来,人民群众提倡简朴的红白形式,倡导党员及领导干部首先带头。先父走的时候就是这么留言的,我们也是这么做的。首先绝不大操大办,另一方面遵从当地民俗,简单举行了遗体告别仪式,埋葬于我区统一修建的南陵园公墓。
    先父走后的这些日子里,我们兄弟仨又按照较为传统的祭祀方式,每到期日或民俗日,祭扫墓地,烧纸进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墓区的统一设计,每家的墓坑上可以立碑刻字。石碑的位置、规格、用材都是一致的。碑文的内容当然先有后代子女起草,上交管理处,审核批准后再加工、砌立。
    今年清明节,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墓地,我把准备好的碑文稿上交给管理处。碑文内容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刻在正面的,写着先父和所有立碑人的姓名;再一部分是先父生平简介。墓地管理人员对碑文正面的姓名部分看得特别仔细,是为了理清关系,确保用字无误。但对于先父简介部分,只是粗略过目,弱弱的提醒:“简介也刻上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5: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此以后,我每次上山扫墓,总是一边祭父,一边观察周遭墓地:碑文的反面有多少刻文的?如果刻有碑文又是怎么写的?
    我在心里,曾经暗暗地,不知恬耻的比对过那些碑文,如:毛泽东、盛习友、赴越参战忠骨、海外归来者的碑文;也比对过游览景点的孔子、李清照等碑文,暗自庆幸弟兄仨的决策是对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或许是父亲走的时间还短吧,期坟要上供,民俗祭日要扫墓,一年到头次数真是不少。这不,上周刚上过一次——麦坟。
    还是夏季的松树苍劲,绿的浓情,绿的深沉,几乎把整个山的北坡淹没起来,过路人在墓区之外的通道上,似乎看不清里面的世界。只有走进墓区,才有可能看到那一方又一方的墓阵。究竟这里具体多少个墓区(或称方阵),多少个穴位,我没细数,反正一大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里面除了墓区,墓穴,还有供人们烧纸烧钱的火炉。曾记得去年的烧炉十多个,每到大型民俗扫墓日,烧纸者需要排长队。今年开春以后,一下子增加到四十多个,烧纸基本不用排长队了。
    虽然指示牌上写的是“烧纸炉”,但实际烧的还有其他,如死者的衣物、被褥,曾经使用过的可燃物品等。当这些物品塞进炉内时难免狼烟滚滚,一腾青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6: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古古代思想家司马迁曾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抗战时期,毛主席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进一步指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此段经纶好像前些时段被人淡忘,我在今天却又想起来了。   我不是思想家、政治家,也不是文学家,更不晓得人生价值论的理论体系,只是通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看到层出不穷的花花世界,更有那些风流人物沉浮过程来看,主观的以为,以下两点肯定成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呀!这里说的是“丰碑”——记录了他在活着的时候给社会带来的丰功伟绩,是大德、大善、大美。这是无形的,虽然你肉眼看不到,却在生活中感受得到。
    可,我们家墓地埋葬的是“石碑”,或许是老人家临终时的安排,是遗嘱;或许是子孙们的一番孝心。不管咋说,是刻意的,是自说自听,一厢情愿。他家人从这里擦身而过,真的一眼不撇,最多看过以后抿嘴一笑,成为咋牙的话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6:59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清明节给先父扫墓时,我特地走近与办公室面对着的、最南边的几幅宣传栏。通过粗读,对国家近些年来提出的新殡葬观念,形式方法又有了新的理解与认识,比如:树葬、花葬、水葬(海葬、河葬)等。显而易见,无论是从节余土地、保护环境角度,还是从移风易俗、厉行节约的角度,的确比墓葬文明,其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7:21 | 显示全部楼层
趁着明白,做好遗嘱:儿孙们,我死后不要搞毫无意义的墓葬,无需树碑立传;不要高消费随葬;希望你们在我身上载棵树,植上花。就像我们的好总理那样,把骨灰撒入波澜壮阔的大海。
   儿女与父母,只要活时来尽孝,无需死后去作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8 23:29:16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欣赏,感同身受,真情流露,情感饱满,分享精彩,高亮共赏,遥祝老师夏祺笔丰,祝老师佳作连连

点评

感谢超版细读细赏,厚爱鼓励,问好夏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9 13:4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9-6-19 07:58:3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充沛,内容精彩;欣赏佳作,遥祝问好!

点评

谢谢版主雅赏留言,问好夏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9 13: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9 09:36:13 | 显示全部楼层
父亲在世时,为儿女们操碎了心。我们弟兄仨在父母的抚育下先后组建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相对满意的工作,就算小有成就吧,并且整个大家庭历经磨难,和和睦睦,一片温馨。先父临走那阵已经四世同堂,儿子儿媳,孙子孙媳,孙女及女婿和重孙辈总共17人。其中共产党员的8人;大学毕业5人,研究生毕业1人,博士生毕业2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9-6-19 09: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创作辛苦了。

点评

谢谢版主赏读分享,问好夏祺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6-19 13: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44:36 | 显示全部楼层
竹林康 发表于 2019-6-18 17:35
下午好!欣赏佳作!祝工作愉快!

谢谢版主首赏,问好夏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儿 发表于 2019-6-18 22:06
儿女与父母,只要活时来尽孝,无需死后去作揖。
所言极是

谢谢老师共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9-6-19 13:47:4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9-6-18 23:29
拜读欣赏,感同身受,真情流露,情感饱满,分享精彩,高亮共赏,遥祝老师夏祺笔丰,祝老师佳作连连{:handsh ...

感谢超版细读细赏,厚爱鼓励,问好夏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4-17 05:30 , Processed in 0.172238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