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64|回复: 2

[诗词赏析] “郑伯克段于鄢”与“虞师晋师灭下阳” ——关于《春秋》的注解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4 21:25: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特别说明:此文系本人阅读叶嘉莹诗词著作读书笔记]


“郑伯克段于鄢”与“虞师晋师灭下阳”
——关于《春秋》的注解


1. 《左传》是解释《春秋》的一本书。
由于《春秋》等五经记载的内容太古老、太简单,后人看不懂,于是就有了解释经书的书,叫“传”。后来“传”也变得古老难懂了,于是就又有了专门解释“传”的“注”。所以经书里有很多“传”与“注”。
2. 一般地,解释经书只要把字面意思说清楚就可以了。但由于《春秋》是孔子记载鲁国的史书,所以除了要对具体历史事件解释得真实详尽之外,还要注明作者对历史事件的褒贬态度,因为《春秋》包含了孔子的褒贬意思。
3. 比如《春秋》第一篇第一段只用六个字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发生的一件事件:“郑伯克段于鄢。”
“郑伯”是郑庄公,“段”是庄公弟弟,“克”是攻克、征服,“鄢”是地名。
字面意思,是说郑庄公在鄢这个地方打败了他的弟弟公叔段。但“克”的对象一定是敌国,是用在敌对两国交战上的。孔子用“克”就含有责备庄公的用意,孔子认为郑庄公不应采取对待敌人的手段来对待自己的弟弟。
4. 又比如《春秋》记载了一件事件,只有七个字:“虞师晋师灭下阳。”
“下阳”是虢国的都城。
《左传》的解释是:僖公五年,晋国向虞国借路,以便攻打虢国。
《古文观止》里的《宫之奇谏假道》,说的就是《左传》记载的这段故事:主动攻打虢国的是晋国,虞国只是借了一条路给晋国,自己没有参与攻打。但孔子认为,虞国不应该借路,借路就是给晋国灭虢开方便之门,就等于虞国参与了攻打虢国。所以孔子在记载这件事时,把虞国放在晋国之前,说“虞师晋师灭下阳”。
“唇亡齿寒”就出自这个故事。虞国国君要借路给晋国伐虢,虞国大臣宫之奇劝谏国君,他说:虢国与我们虞国同属小国,本应相互联合共同抵御大国侵略,就像唇齿相依、互相保卫才对,可如今你要让出一条路让晋国把虢国灭了,这就像我们的嘴唇没有了,牙齿裸露出来一样暴露在外,虞国会成为晋国的下一个讨伐目标。果然,晋国灭了虢国之后,返回的路上顺便把虞国消灭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8-25 14:0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请楼主注明转载。例如:本篇转载于《叶嘉莹说初盛唐诗》读后感10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3-28 20:47 , Processed in 0.12597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