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209|回复: 54

行走的家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09:5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王勤1 于 2018-8-2 09:55 编辑

                                                                                                                                      行走的家
                                                                                                                                              王勤
      写下这一标题,你会问:家是人栖身的地方,是固定的,怎么能行走呢?是的。可我说的行走的家,还真真实实的在行走,而且走得是那样的得意,那样的稳健,那样的豪迈。它用行走忠实地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农村发展,农民扬眉吐气的巨大变化。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小时候那祖祖辈辈能挡风遮雨的泥土墙茅草盖的老祖宗遗产家,把我们一家人搂在温暖的怀里,经久不变。我在这家里长大,24岁那年我与妻子结婚成家,原来那三间土屋和两间橱房里,居住着祖母和我父母及我们兄妹五个,实是无法挤居,我结了婚必须分开居住。
      1978年,我们夫妻俩搭了两间泥草棚子,与父母分居另住,走出了老祖宗的老土屋,我们一无所有艰难地撑起家。那时我们奢望有个砖墙瓦盖的高大明亮住所,也就不得不节衣缩食,处处精打细算,为之而奋斗。1982年,我经几年的积攒,购买了19000块红砖和1200片青瓦,借了些债,到集中居住的庄上新建了3间空斗墙的砖瓦房,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家。
      1982年秋农村实行大包干改革,把捆绑在土地上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民不再常年绕着土地转了,不少农民农忙种地,农闲外出打工做生意挣钱,农民手头上有了活便钱,更有在外创业做生意的有志农民就专心干他们的主业了。我家也与广大农民一样,我在家种责任田的同时,还承包了生产队里的果园,后来因自己爱好写作,被党委抽调去镇里做专职新闻宣传工作,家里的责任田一直耕种着。我们夫妻俩就这样苦干了20多年,在儿子22岁时,我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在县城买了住房,便进城居住。我的家从农村走进了县城,圆了我儿时的进城梦。我想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得的机遇,我遇上了这一社会发展的机遇,往后我的后辈们就成了城里人了!满满的获得感,心里那个甜啦!
    进城后,儿子成了城里的打工仔,后来儿子谈了女朋友,24岁时他们结了婚,生了孩子。当时我家的经济比较拮据,买房借了一些债,姑娘还在读书,又生了孙子,后来我的母亲又生了病,经济一时转不过来。为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让儿子媳妇他们居住县城,我们老夫妻俩返回老家,边种地边打工,一家人个个挣钱,经济收入好了高了,全家人觉得这日子有奔头。生活,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
    我们一家人平安地从事着各人的职业,我在机关工作还帮着妻子耕种着9亩多地,每到农忙时儿子媳妇也回来帮衬,收入稳当,生活舒坦。随着我们的年龄增大,耕种土地的事越发力不从心,土地流转改革给我们家带来了福音,把自己耕种不了的土地流转出去,不但解放了自己、消除了孩子们农忙时对家的牵挂,还能拿到一份固定的土地流转金,真是天大的好事。
     俗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家庭收入的稳定提高,孩子们干事创业又有了新的规划。2014年,儿子到苏州城里买了住房,把小孙子送进了苏州城里读书,他们夫妇在苏州城里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成了苏州城里人,苏州城里有了我们的家。
    我的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从乡旮旯里起步,走进村庄,走进县城,既而又跨过长江,走进了苏州城。它的行走,见证了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富裕奔向小康的进程,见证着祖国山河的巨变和祖囯的繁荣强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0:09:59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下这一标题,你会问:家是人栖身的地方,是固定的,怎么能行走呢?是的。可我说的行走的家,还真真实实的在行走,而且走得是那样的得意,那样的稳健,那样的豪迈。它用行走忠实地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农村发展,农民扬眉吐气的巨大变化。
好一个别样的开门见山!

点评

谢谢好汉老师临帖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6:5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0: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从乡旮旯里起步,走进村庄,走进县城,既而又跨过长江,走进了苏州城。它的行走,见证了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富裕奔向小康的进程,见证着祖国山河的巨变和祖囯的繁荣强盛。
这个家,名副其实的行走着。

点评

谢谢好汉老师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6: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0: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平实的叙述,真实的发展,确实的行走,独特的家!

点评

感谢好汉老师高抬鼓励,祝写作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0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0:34:05 | 显示全部楼层
     写下这一标题,你会问:家是人栖身的地方,是固定的,怎么能行走呢?是的。可我说的行走的家,还真真实实的在行走,而且走得是那样的得意,那样的稳健,那样的豪迈。它用行走忠实地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农村发展,农民扬眉吐气的巨大变化。开门见山!

点评

谢谢林老师临帖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0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0:36:11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

点评

谢谢林老师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0:39:2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从乡旮旯里起步,走进村庄,走进县城,既而又跨过长江,走进了苏州城。它的行走,见证了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富裕奔向小康的进程,见证着祖国山河的巨变和祖囯的繁荣强盛。一路行走一路歌,家的变化见证了国的巨变。佳作美文!

点评

感谢林老师置评鼓励,祝老师康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0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8-2 11:37:18 | 显示全部楼层
生活,我们不求大富大贵,只求平平安安。

点评

谢谢香儿老师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05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8-2 11:37:2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从乡旮旯里起步,走进村庄,走进县城,既而又跨过长江,走进了苏州城。它的行走,见证了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富裕奔向小康的进程,见证着祖国山河的巨变和祖囯的繁荣强盛。

点评

谢谢香儿老师临帖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0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8-2 11:39:0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小家的美满,映射出大家(国家)的兴旺。欣赏楼主的文采,创作愉快。

点评

感谢香儿老师抬举鼓励,祝老师工作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0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1:41:17 | 显示全部楼层
  1982年秋农村实行大包干改革,把捆绑在土地上的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农民不再常年绕着土地转了,不少农民农忙种地,农闲外出打工做生意挣钱,农民手头上有了活便钱,更有在外创业做生意的有志农民就专心干他们的主业了。我家也与广大农民一样,我在家种责任田的同时,还承包了生产队里的果园,后来因自己爱好写作,被党委抽调去镇里做专职新闻宣传工作,家里的责任田一直耕种着。我们夫妻俩就这样苦干了20多年,在儿子22岁时,我拿出了自己的积蓄,在县城买了住房,便进城居住。我的家从农村走进了县城,圆了我儿时的进城梦。我想这是我人生中最难得的机遇,我遇上了这一社会发展的机遇,往后我的后辈们就成了城里人了!满满的获得感,心里那个甜啦!

农转非,扬眉吐气了,,,

点评

谢谢叶子老师临帖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0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1:43:35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家庭收入的稳定提高,孩子们干事创业又有了新的规划。2014年,儿子到苏州城里买了住房,把小孙子送进了苏州城里读书,他们夫妇在苏州城里找到了自己理想的工作,成了苏州城里人,苏州城里有了我们的家。

可谓 芝麻开花节节高

点评

谢射叶子老师临帖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1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8-8-2 11:46: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寅叶子 于 2018-8-2 11:48 编辑

我的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从乡旮旯里起步,走进村庄,走进县城,既而又跨过长江,走进了苏州城。它的行走,见证了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富裕奔向小康的进程,见证着祖国山河的巨变和祖囯的繁荣强盛。

改革开放40年的小康生活,老师的小家与大家共盈,“与时俱进”,让人欣喜,欣赏佳作

点评

感谢叶子老叶一直关注支持鼓励,祝老师写作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12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8-2 15:4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小时候那祖祖辈辈能挡风遮雨的泥土墙茅草盖的老祖宗遗产家,把我们一家人搂在温暖的怀里,经久不变。我在这家里长大,24岁那年我与妻子结婚成家,原来那三间土屋和两间橱房里,居住着祖母和我父母及我们兄妹五个,实是无法挤居,我结了婚必须分开居住。

那个年代住房确实紧张,哪里都一样

点评

谢谢陈老师临帖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8-2 15:50:15 | 显示全部楼层
  1978年,我们夫妻俩搭了两间泥草棚子,与父母分居另住,走出了老祖宗的老土屋,我们一无所有艰难地撑起家。那时我们奢望有个砖墙瓦盖的高大明亮住所,也就不得不节衣缩食,处处精打细算,为之而奋斗。1982年,我经几年的积攒,购买了19000块红砖和1200片青瓦,借了些债,到集中居住的庄上新建了3间空斗墙的砖瓦房,才算真正有了自己的安身之家。

欣赏老师的奋斗精神

点评

谢谢陈老师临帖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1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8-2 15:5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从乡旮旯里起步,走进村庄,走进县城,既而又跨过长江,走进了苏州城。它的行走,见证了农村改革发展农民富裕奔向小康的进程,见证着祖国山河的巨变和祖囯的繁荣强盛。

是的,我也是农村走出来的,只要努力去做,不忘初心,该有的总会有的,赞

点评

谢谢陈老师点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14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8-8-2 15:5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老师精彩佳作,文章充满正能量,置顶共享,问好夏祺!

点评

感谢陈老师一直关注抬举,祝老师工作愉快.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8-2 17:17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6:58:38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8-2 10:09
写下这一标题,你会问:家是人栖身的地方,是固定的,怎么能行走呢?是的。可我说的行走的家,还真真实实的 ...

谢谢好汉老师临帖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6: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8-2 10:18
我的家在改革开放的40年里,从乡旮旯里起步,走进村庄,走进县城,既而又跨过长江,走进了苏州城。它的行走 ...

谢谢好汉老师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8-8-2 17: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8-2 10:19
平实的叙述,真实的发展,确实的行走,独特的家!

感谢好汉老师高抬鼓励,祝写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4-27 00:15 , Processed in 0.158816 second(s), 3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