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511|回复: 4

[长诗] 吴兵:孔子(长诗)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7-28 06: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吴兵:孔子(长诗)
  
  孔子(长诗)
  作者:吴兵
  一
  对渤海湾构想鱼虾的图画,
  只是一次幻觉。
  被围捕过无数次的鱼虾,
  正在石油与钢铁之间假寐。
  向南,临近微山湖,
  便临近了一位智者。
  两千五百多年前,
  那里另一群鱼虾的畅快让湖水动容。
  石油与钢铁是远未到来的轰鸣,
  诸侯群争,专权、奢靡,
  青铜的版图,
  美玉叮当着争霸与杀伐。
  二
  再好看的纸也不过是一张纸,
  无论雕版还是铅印,
  白纸黑字,
  翻过去就等于结束,
  但竹简坚硬,内心柔软,
  时空相隔,
  省略斑斑锈痕,
  澄明与清纯,
  鱼虾的快乐,是群体
  生存的无忧和自由。
  三
  能省略的都省略掉,
  唯有那些温情的手臂,
  自古至今,
  春麦一样铺展着。
  天空低些,大地抬升,
  公元前五百五十一年的一天,
  海拔只有三百四十多米的尼丘,
  老夫少妻叔梁纥和颜征在的祈祷,
  得到回应,
  孔丘,孔仲尼降生了。
  四
  将历史和经验不停翻检,
  力图将传统秩序置于最高处。
  一个将仁与礼当作双拐行走的人,
  一个为周礼回归奔忙的殉道者,
  最终埋首于书案。
  那些编撰整理的典籍,
  与他同在,
  那些典籍,
  为他绵延了智者的峰峦。
  五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从尼丘出发,
  漫漫复漫漫,
  慨叹望川而出。
  且不说先辈,
  由宋至鲁的逃离;
  且不说诸侯间征伐,
  剑光背后泪光重重;
  且不说三岁失父十六岁失母生活贫且贱,
  更不说十五岁志学之苦辛,
  逝去的继续逝去,
  长河滔滔依然故我……
  六
  河之逝者亦河之生者,
  河中之鲤,
  二十岁的孔仲尼得到鲁昭公的礼物。
  这一次没有祈祷,
  儿子降生因鲁昭公送来的鲤鱼,
  取名孔鲤字伯鱼。
  或许这是一个象征,
  不管顺水而下还是逆流而上,
  漫游将是一次对未来的期待,
  或是一次次,
  不得不重新做出的选择。
  七
  从儿时陈俎豆、设礼容的游戏,
  到太庙事无巨细的问询,
  再到向郯子请教少昊时代的情状,
  学而思,见贤思齐,
  礼被一双温厚的手反复触摸,
  遗存的面貌不再斑驳。
  八
  小吏就小吏吧,
  且低头吃饭,抬头走路。
  库房物品的进出丝毫不差,
  牛羊管理井然有序,
  委身于气焰压君的权臣季氏家族,
  并不意味着,
  看不到柳丝在春天里飘摇。
  九
  离开了季氏家,
  孔子在柳丝下席地而坐。
  越来越多的学生围拢过来,
  他们目光明亮。
  教授着礼乐射御书数六艺,
  脸上闪着春光,
  体内跑着一匹快马,
  而嘶鸣只有孔子自己能听到
  ——三十而立。
  十
  面要精,
  肉要细,
  鱼肉要新鲜,
  烹饪要美味,
  端正的坐席上,
  孔子仿佛生活烹饪师,
  抚琴而吟。
  十一
  博学好礼,
  孔子被国人称许,
  声名益隆。
  鲁国大夫孟釐子卒前,
  嘱咐两个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
  师事孔子。
  文化之桥是平等的,
  无论官宦后代还是平民子弟,
  都可在其上行走。
  十二
  以周礼的秩序和崇敬,
  收束霸权的野心,
  何以将旧有的安定,
  重新召回?
  散乱起伏的芦苇,
  像是攒动不定的人群。
  十三
  举目四望,
  晋与楚霸权相峙小国两依,
  鲁国除此,
  身边还立着一个庞大的齐。
  火山口上,
  忐忑,
  小心度日耐不过季氏擅权,
  鲁昭公逃亡。
  封建的人治,
  权力或被撕扯出血迹,
  或被捂得烫手。
  十四
  历史的瞬间,
  让多少瞬间的历史值得玩味。
  面对季氏的骄纵,
  孔子的是可忍孰不可忍,
  如秋叶飘零,
  与秋叶一同飘零的,
  还有叵测的觊觎。
  十五
  没有护照,
  更不需要签证,
  出入国境,
  像一只蜻蜓飞来飞去。
  自由给了所有人开放,
  开放也给了所有人自由。
  去往齐国,
  故国回首,
  不一样的浮云却是一样的月亮。
  十六
  第一次离开鲁国,
  避乱而行,
  孔子并不像蜻蜓那样轻盈。
  路过泰山,
  一位妇人的悲啼令他驻足。
  妇人的公公、丈夫和儿子,
  都已丧命虎口。
  “为什么不离开这里?”
  “这里没有残暴的政令啊!”
  对话过后,
  孔子让弟子们记住,
  他发自肺腑的一句话:
  苛政猛于虎!
  十七
  在齐国,
  《韶》乐让孔子的心,
  骤然明亮。
  学习舜时遗留的《韶》乐,
  陶醉、痴迷,
  三月不知肉味,
  仿佛一个童子,
  迷恋上自己最初的游戏,
  暂忘其他。
  十八
  游戏都是暂时的,
  君不是己君,
  臣不是己臣,
  世袭的网,
  君臣有时已经,
  找不到各自的绳扣。
  十九
  在齐国的宫廷里,
  孔子对问政的齐景公,
  倾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一堆碎片,
  模糊的光影,
  旧有的秩序遥不可及。
  各有担当,
  孔子的君臣父子说,
  让君王心动,
  而宫廷外面,
  清风和鸟鸣早有归依。
  二十
  晏子对孔子的质疑,
  又让齐景公回到现实。
  怜惜,抑或劝慰,
  齐景公对孔子说:
  我老了,不能用你了。
  齐国大夫意欲对其加害,
  孔子返回鲁国。
  二十一
  齐景公托词老了,
  而四十不惑的孔子热情不减。
  守着一座政治理想的空城,
  通往那里的马车,
  已经毁弃;
  制度的大道,
  不见踪影。
  二十二
  在现实的城中,
  孝父母,亲兄弟,信友朋。
  有人祭祀,
  他不会吃饱,也不会歌乐。
  一己之操行,
  孔子的双脚,
  始终没有离开世俗的泥土。
  道德在乱世中,
  就像一棵被任意砍伐的树,
  而他一直都在仰望。
  二十三
  仁啊,
  人与人待之以礼,
  相互悲悯与体恤,
  内心的苦痛才不漫堤。
  仁啊,
  君王对待百姓,
  像对待祭祀祖先那样敬畏与敬重,
  国家才能得到百姓的信任。
  二十四
  抱怨的永远都在抱怨。
  舍弃了平等与公正,
  仁和礼都是奢谈。
  贪婪扭曲人性,
  鹰隼飞过,
  置身于仁爱河流中的孔子,
  顾影自怜。
  二十五
  若人世澄明,
  何谈鬼神。
  成人之美,
  仁之君子,心中的花朵从不枯萎。
  良善、宽容、诚恳,
  文化浸润的文质彬彬,
  是纯净的凝望、淡定的呼吸。
  二十六
  纯净而清醒,
  淡定而无惧。
  将仁德与法律惠及百姓而不是某个人,
  作为怀德怀刑的君子,
  孔子的高度是文化累积的高度,
  孔子的超迈是诗人洒脱的超迈。
  二十七
  阳货与公山弗扰先后拉拢,
  企图借孔子名望,
  助己反叛。
  除私利,
  对于有社会政治理想的人,
  出仕是大餐。
  享用大餐,
  有人赏舞乐,
  有人动剑戟。
  二十八
  卿大夫罔顾君王,
  家臣罔顾卿大夫。
  季孙氏的费邑宰,
  似睥睨的虎。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回过身,
  继续与弟子们一起,
  推心置腹,喜形于色。
  二十九
  将露珠比作一颗心,
  不怕被任何人看穿,
  坦荡荡谓之君子,
  不怕触碰。
  道义、谦恭、诚实,
  不怕触碰,
  坦荡荡哪怕如一块山石。
  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君子的行囊里,
  有一只安稳的枕头。
  三十
  言不由衷的说辞,
  见风使舵的脸色,
  唯唯诺诺的假象,
  岂止是左丘明认为可耻,
  岂止是孔子认为可耻,
  生命被污染,
  凡君子,皆耻之。
  三十一
  一条陋巷深居,
  一个人的落寞;
  一箪食一瓢水,
  一个人的寡淡。
  修养从来都来自清疏,
  亦步亦趋的颜回,
  在孔子心中,
  已然开出忠恕的花朵。
  三十二
  经久打磨的理性,
  非斧钺,非箭矢。
  道的模型,结构规整,
  靠近中庸,
  也许就靠近了星辰。
  光无处不在,
  祖先的光,子孙的光,
  而靠得最近的,
  最先是一缕舒适的炊烟……
  三十三
  水,
  静动,缓急,
  高低,清浊,
  皆由之自然。
  万物的本性如水,
  如同四季不可更改。
  人为的规范之外,
  是非的言说之外,
  是大道。
  老子的话,
  为孔子打开了自然的大门。
  三十四
  不讨论时间和空间,
  对行为的迷惑,
  大于对死亡的恐慌,
  将内心规范等同于社会规范。
  颠簸的道路,
  困厄只是困厄吗?
  一切尚不所知,
  远方的树,
  理想之鸟还没有起飞……
  三十五
  权力如同气球,
  膨胀着同时也被挤压着。
  企图谋杀季氏取而代之,
  阳货谋叛,
  鲁定公与季氏合讨之。
  阳货兵败逃之齐、逃之宋,
  终至晋国赵简子门下,
  追杀恶狼于东郭先生面前的赵简子,
  却接纳了另一条奔命的“狼”。
  三十六
  琴瑟低鸣,
  美匏高悬,
  多少有些累了。
  无欲无求,
  或乘木筏漂浮于海上,
  没有阻隔,
  目光随意停留,
  水波取代人影憧憧,
  或远居僻壤,
  尘世的评判消弭。
  三十七
  富如何,
  贵又如何。
  享老人之安,
  粗粮白水,
  枕臂而寐。
  有没有过失眠?
  现实是凋敝的现实,
  孔子是忧虑的孔子。
  三十八
  将学问的玉石不停打磨,
  藏其于身,
  而不对外炫耀夸饰。
  一以贯之,
  自己早给过自己答案。
  君子的光芒源于心——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三十九
  久有学养名声,
  并未被当政者任用。
  不为阳货之钓饵所动,
  却被当政者看中,
  孔子得到权势的垂青。
  五十一岁出仕,
  孔子登鲁国政坛。
  毁灭与复兴,冷眼与热望,
  谁在旁观?
  四十
  是翩翩礼遇,
  还是谦恭而治?
  懂得循循善诱的孔子,
  一年的中都宰,
  把一个小县治理得井井有条。
  百姓富安,
  美誉四起,
  “四方皆则之。”
  四十一
  一年后,
  由中都宰任司空,
  再任大司寇,
  孔子位列三卿。
  久有的苦闷暂一扫而去,
  朝堂之上似步青云,
  众人眼中的朝服,
  或掩着幽远的孤独。
  四十二
  齐国与鲁国夹谷会盟,
  鼓噪的齐国,
  暗中将手握住剑柄。
  鲁国的相礼孔子,
  盾牌一般,
  以礼仪之威,
  让对方握住剑柄的手抽回。
  以礼仪之威,
  鲁国不但没有变为齐国的附庸,
  反而将被侵占的汶阳之地索回。
  四十三
  进朝堂之门,
  孔子恭敬得像无法容身;
  朝堂之上,
  行走时提衣敛身屏气。
  国君召之,
  快步而进像鸟儿张开翅膀,
  那是对权力的依傍;
  出朝堂走下台阶,
  又一次鸟儿般张开翅膀,
  那是自由天性的舒张。
  四十四
  病卧家中,
  鲁定公来看望。
  面向东,
  孔子把朝服和绅带,
  铺在床上,
  以尽礼。
  孔子在言说中行动,
  在行动中言说。
  四十五
  一句话以概之,
  何以兴国?
  何以丧国?
  鲁定公直问。
  孔子回答得委婉:
  一句话的回答没有,
  但接近这样的话有。
  知道做君王难,事事认真对待,
  国家离兴盛也就不远了。
  如果君王以别人不敢违抗己言为快乐,
  而君王说的又是错的,
  国家离丧亡也就不远了。
  四十六
  曾经被蔑视的,
  僭越臣礼的季孙氏,
  而今孔子对其恭敬有加,
  频频屈身进见。
  宰予的劝说未能奏效。
  重国事轻己尊,不久
  孔子在大司寇任上“摄相事”。
  四十七
  在政治巅峰上,
  孔子出手“堕三都”。
  季孙氏、孟孙氏、叔孙氏皆居曲阜,
  僭越国君主政,
  其各处封地内的城邑由家臣把持。
  季孙氏的家臣阳货,
  曾祸起费邑;
  叔孙氏的家臣侯犯,
  曾祸起郈邑。
  四十八
  叔孙氏的郈邑、季孙氏的费邑被拆,
  孟孙氏却暗结家臣用兵拒拆成邑,
  鲁定公率兵攻而不破。
  季孙氏、叔孙氏也对自己,
  盘踞已久的势力范围的消失,
  幡然悔悟,
  “堕三都”难以为继。
  克己复礼,
  孔子的梦想停留在了梦想。
  四十九
  孔子在鲁国参政使齐国恐慌。
  齐国送来女乐,
  季氏迷醉,三日不朝。
  孔子的不满,
  只是一缕轻烟可有可无。
  冷落,失落,
  长夜柔软,
  寂静的月,
  仿佛一个人寂静的面庞。
  五十
  礼乐在大地上一次次奏响,
  秋雁在碧空中一次次飞过。
  慎终的敬畏,
  哀恻与黄土同在;
  追远的渴念,
  尊慕与岁月并行。
  五十一
  春祭的烤肉,
  国君分发给了大夫们,
  孔子并没有得到应得的一份。
  一切都过去了,不必暗示。
  走吧,走吧,
  虽众多弟子跟随,
  他却仍像一只孤雁。
  “迟迟吾行也,
  去父母国之道也。”
  五十二
  五十五岁的孔子,
  离开了故土去往卫国。
  不甘,无奈,
  政治的内伤很痛,
  他并不能像大雁一样,
  于空中饱览山河。
  “优哉游哉,维以卒岁。”
  或是挫折后的自我宽慰,
  或是梦醒后的释然。
  五十三
  为人用世,
  坚守不会像冰一样融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世俗道理明明白白。
  既是冲浪者,
  又是旁观者,
  茫茫人海啊,崇高人格啊,
  西行,
  路途漫漫,心事重重……
  五十四
  治国者三。
  次第去其一为军备,
  去其二为粮食,
  最终高于钟鼎的是百姓信任。
  不可遏制的潮水,
  失去信任,
  滔天之涌,
  任何大船都将倾覆。
  五十五
  “俸粟六万。”
  卫灵公给与孔子任职鲁国时同样的俸禄。
  对知识与文化名望尊崇,
  以布衣与官职对接,
  孔子坦然。
  孔子依然是可以游走的孔子,
  只是故乡,渐行渐远……
  五十六
  礼束君子,
  还是君子自束于礼?
  苛求于己,
  还是苛求于人?
  卫灵公夫人南子不可不见,
  见的不是美人,
  而是权力的帷帐。
  子路不悦。
  激愤,
  孔子只有向天诉说。
  五十七
  蔡事吴,
  陈事楚。
  吴国征伐陈国,
  楚国出兵相救。
  陈、蔡路上的绝粮、危难,
  丧家之犬的调侃,
  所有都改变不了心的方向。
  或冰冻三尺,
  或焚为灰烬,
  一切原本已经不能重来。
  接舆的歌声不是预言了,
  孔子却像在寓言中。
  五十八
  对等级的一味尊崇,
  让人身心俱疲。
  没有权力拥有者,
  在他面前感到羞愧。
  路途漫漫,
  匡地的围困,宋地的威胁,
  等待多么苍白,伤害多么直接。
  五十九
  追赶,不停追赶,
  停下脚步,
  也可以是被欣赏的湖水,
  弟子们即如涟漪轻漾。
  能暂停一下吗?
  暂停一下人世的纷繁,
  赞美一句湖水般的蓝天,
  或夜空中的繁星点点。
  六十
  以考古者的眼光打量现世,
  以雕刻者的心态端详人生。
  祖先礼仪的秩序和庄严,
  已被膨胀的欲望车轮碾碎。
  在仁道的高地上,
  一个人的自治,
  至死不渝。
  理想者的巅峰,
  只有理想者占据。
  六十一
  磨损,破碎,向往,
  困苦付与礼乐。
  仁者爱人,
  爱永远是暗夜里的火种。
  怀揣火种的孔子,
  六十一岁仍散射青春之光——
  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六十二
  居卫国不定。
  过宋往陈,过蔡往楚,
  如晃动的水珠。
  出出进进,
  不得已,
  还是久留在卫国那片荷叶上。
  世道动荡,
  荷叶此起彼伏,
  以礼定邦的孔子,
  此时显得比水珠还轻。
  六十三
  争霸的洪水泛滥,
  逃避无道的权力冲动,
  生命的存在高于一切。
  躬身耕种,
  向土地致敬,
  与庄稼温存,
  长沮、桀溺、荷蓧丈人,
  心无旁骛。
  六十四
  仕鲁,仕卫,仕陈,
  再仕卫。
  并不因抱负而步青云,
  却因抱负而五味杂陈。
  还记得那个沂水之梦吗?
  一个很大也很小的梦,
  一个让生命变得具体的梦——
  河水中洗净身体,
  享受暖阳,微风轻拂,
  唱着歌回家……
  六十五
  曾经的梦都画形于周公,
  对于一个平静和谐的时代,
  一生心驰神往,
  但衰老必然。
  衰老,先顾己而后才能顾他,
  衰老,哀婉于梦的黯淡。
  归去必然。
  虽然季桓子相邀,
  但孔子惦记的却是那些,
  曾教授过的鲁国弟子。
  六十六
  一簇簇火花,
  藏之于身,
  身边,都是火花。
  颜回、闵损、子路、冉雍、公冶长,
  冉求、子贡、有若、曾参、言偃……
  问答与琴音相随,
  生老病死的途中,
  所有的火花,
  于众声喧哗中,
  都独自闪烁着迷人的光亮。
  六十七
  不学诗,
  何以更好表达心愿?
  不学礼,
  何以更好立身处世?
  对儿子伯鱼,
  孔子多像是一位严师。
  “天丧予!”
  相处半生的弟子,
  痛不欲生,对逝去的颜回,
  孔子多像是一位慈父。
  六十八
  原野深处,露水仍在,
  熟悉的黑夜和黎明,
  天命已知。
  征战杀伐,血色岁月,
  子曰子曰,像一贴贴止血剂。
  风吹过来了,
  一只鸟飞走,
  还有一只鸟飞走。
  缠绵,久远的鸣叫抚慰着耳膜,
  透过冷漠抵达。
  六十九
  归来——
  为道担当,一以贯之。
  齐国陈恒弑君,
  孔子逐一面见提请讨之,
  鲁国君臣不予理会。
  知其不可而为之,
  故国心寒,
  取暖的只有一盏灯了。
  七十
  罢了,
  所有的颠簸一一搁置,
  所有的沉重一一卷起。
  竹简上耕作,
  韦编三绝,
  儒者风范如临风之竹。
  始于大地草木的生命,
  终止于大地草木。
  西狩获麟,
  孔子《春秋》绝笔。
  七十一
  群雄纷争的舞台,
  道何为道?
  落寞归根的孔子,
  七十三岁悄然离去。
  鲁国都城北边,
  泗河之滨,
  弟子们相拥而泣,
  他们遍植树木,
  守丧三年。
  群鸟归林,啁啾,
  抚慰着那个琴瑟鸣响的灵魂。
  七十二
  有限的话语,无限的宽慰,
  子曰声中,祭奠远方。
  后世的舞台,
  一个人的思想被一次次重温,
  一个人的言说被一次次复制,
  一个人的行迹被一次次描画。
  坚忍与抗争,良知与安详,
  大幕一次次重启荣光。
  至圣先师的光环可以忽略,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辞可以忽略,
  但人们不能不,一次次地回望。
  七十三
  安然相顾,
  今朝,仲尼先生,
  你不会拒绝清茶一杯,
  再与众生同坐。
  人群中不乏颜回、子贡,
  也不乏子路、宰予……
  来吧,让喜怒哀乐,
  把忧苦与荣耀深埋。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在广袤的大地上,
  我们期盼,以人性的温暖,
  你再敞开广博纯真的胸怀……
  2017.6.13(历时七年写作修改完成)
  作者简介:
  吴兵:诗人,文化学者,资深出版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个人诗集多部,还创作有800行长诗《孔子》和大量散文及儿童文学作品。作品入选《诗刊50周年诗选》等众多选本。主编出版了《经典情诗99首》《写给父亲的诗》《写给母亲的诗》《国殇》四种诗选。
  孔子年表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历纪元前551年)
  孔子生。
  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
  孔子三岁。父叔梁纥卒。
  鲁昭公七年(前535年)
  孔子十七岁。母颜氏卒在前。
  鲁昭公九年(前533年)
  孔子十九岁。娶宋亓宫氏。
  鲁昭公十年(前532年)
  孔子二十岁。生子鲤,字伯鱼。
  鲁昭公十七年(前525年)
  孔子二十七岁。郯子来朝,孔子见之,学古官名。其担任鲁之委吏乘田当在此前。
  鲁昭公二十年(前522年)
  孔子三十岁。孔子初入鲁太庙当在前。琴张从游,当在此时或稍前。孔子此时始授徒设教。颜无繇、仲由、曾点、冉伯牛、闵损、冉求、仲弓、颜回、高柴、公西赤诸人先后从学。
  鲁昭公二十四年(前518年)
  孔子三十四岁。鲁孟釐子卒,遗命其二子孟懿子及南宫敬叔师事孔子学礼。其时二子十三岁,其正式从学当在后。
  鲁昭公二十五年(前517年)
  孔子三十五岁。鲁三家共攻昭公,昭公奔于齐,孔子在这年到齐,在齐闻《韶》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鲁昭公二十六年(前516年)
  孔子三十六岁。当在这年返鲁。
  鲁召公二十七年(前515年)
  孔子三十七岁。吴季札从齐返,其长子卒,葬嬴博间,孔子自鲁往观其葬礼。
  鲁定公五年(505年)
  孔子四十七岁。鲁阳货执季桓子。阳货欲见孔子,当在此后。
  鲁定公八年(前502年)
  孔子五十岁。鲁三家攻阳货,阳货奔阳关。这年,公山弗扰召孔子。
  鲁定公九年(501年)
  孔子五十一岁。鲁阳货奔齐。孔子始出仕,为鲁中都宰。
  鲁定公十年(500年)
  孔子五十二岁。由中都宰为司空,又为大司寇。相定公与齐会夹谷。
  鲁定公十二年(498年)
  孔子五十四岁。鲁听从孔子主张堕三都。堕郈  ,堕费,又堕成,不克。孔子堕三都之主张遂陷于停顿。
  鲁定公十三年(497年)
  孔子五十五岁。去鲁到卫。卫人端木赐从游。
  鲁定公十四年(496年)
  孔子五十六岁,去卫过匡。晋佛肸来召,孔子欲往,最终不成,重返卫。
  鲁定公十五年(495年)
  孔子五十七岁。始见卫灵公,出仕卫,见卫灵公夫人南子。
  鲁哀公元年(前494年)
  孔子五十八岁。卫灵公问阵,当在今年或明年,孔子遂辞卫仕。其去卫,当在明年。
  鲁哀公二年(前493年)
  孔子五十九岁。卫灵公卒,孔子在其卒之前后去卫。
  鲁哀公三年(前492年)
  孔子六十岁。孔子由卫到曹又到宋,宋司马桓魋欲杀之,孔子微服去,到陈。遂仕于陈。
  鲁哀公六年(前489年)
  孔子六十三岁。吴伐陈,孔子去陈。绝粮于陈、蔡之间,遂到蔡,见楚叶公。又自叶返陈,自陈返卫。
  鲁哀公七年(前488年)
  孔子六十四岁。再仕于卫,时为卫出公之四年。
  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
  孔子六十八岁。鲁季康子召孔子,孔子返鲁。自其去鲁到卫,先后共十四年而重返鲁。此后便开始其晚年的教育生活,有若、曾参、言偃、卜商、颛孙师等人皆先后从学。
  鲁哀公十二年(前483年)
  孔子六十九岁。子孔鲤卒。
  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
  孔子七十一岁。颜回卒。齐陈恒弑其君,孔子请讨之,鲁君臣不从。是年,鲁西狩获麟,孔子春秋绝笔。春秋始笔在何年,则不可考。
  鲁哀公十五年(前480年)
  孔子七十二岁。仲由死于卫。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
  孔子七十三岁。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7-28 09:53:3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遥祝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7-28 17:5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那些编撰整理的典籍,
  与他同在,
  那些典籍,
  为他绵延了智者的峰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7-28 17:5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还记得那个沂水之梦吗?
  一个很大也很小的梦,
  一个让生命变得具体的梦——
  河水中洗净身体,
  享受暖阳,微风轻拂,
  唱着歌回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7-28 17:55:17 | 显示全部楼层
竹简上耕作,
  韦编三绝,
  儒者风范如临风之竹。
  始于大地草木的生命,
  终止于大地草木。

身为齐鲁大地的女儿,读这篇孔子的诗篇,倍感亲切,遥祝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3-29 23:16 , Processed in 0.14547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