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01|回复: 6

[诗歌赏析] 《蜘蛛》点评欣赏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7-9 16: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蜘蛛
  作者:赵飞
  一丝回忆释放了我。
  可我知道那黑黝黝的蜘蛛网
  并未得到拆除。
  它遍布全身,越来越稠密
  形如五花大绑把我往下拽
  我一起身,低血糖便窃笑
  脑袋被缠成一个沙漏
  几日来漏光了我所能举起的意志
  我行走如一个空瘪的水袋
  却怎么也拧不开一个盖子
  倾注
  怎么办?
  蜘蛛。蜘蛛。
  我听见你的尖叫
  却不敢朝那毛骨悚然的节肢动物
  投去一瞥。
  2017.5.17
  路云点评:
  匿名读诗有一个好处,排除声名带来的干扰,读者将注意力集中到诗行上。挑出的这首《蜘蛛》,关涉到写作观念上的一个问题:对于类似蜘蛛这样的实体观察,理性主义要求剔除主观的残余物,力求客观。这首诗的写作,从字面上看,没有一句所谓的客观描述,从效果上看,却同样带给读者真实、精确的感觉。为什么?
  这涉及对实在的认知。巴什拉对此有过深刻的反思:实在主义最坚固的部分就是其“天真性”。当然,巴什拉在加强对量子力学和化学元素的研究之后,认为科学摒弃了原先认为抽象是对已知实在提炼的理论,并以抽象通过技术创造了实在这一新理论取而代之。这个思考的推进,帮助诗人理解他对实在的尖锐批评,不能将实在视为既成事实并作为认识的出发点,进而理解他提出的想象力不再像以前那样被视为科学的障碍。
  通过技术所创造的实在,再次成为科学与诗的观察对象,并服膺于巴什拉所提出的重要观点:认识就是为重新发现而描述。《蜘蛛》一诗的写作,符合这样的认识论。蜘蛛和人的身体,作为一种天然的实在,在没有意识的参与下,处在各自的位置上,蜘蛛躲在一隅独自织网,人生活在同样的网状空间,做着相同的努力,两者并无交集,当蛛网进入诗人的一瞥之中,两个图像迅速结成一个图像: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种种束缚。这两者发生关联,在创造中完成了一个实在之物,诗人描述的是这种发现。比如孤独,并不在网外,而就是那只蛰伏在那儿的一只蜘蛛。人的痛苦,可能是被蛛网粘住的一只蚊虫,即将被吞食。一幅蝇营狗苟的生活图像,最终进入寂静之中,而寂静,同样能在这个规定的游戏中得到理解,是危险的残余部分。人的思考,不能作为拆除蛛网的工具,仅仅是获取一种警觉。
  倒过来阅读这首诗,可以明显看出这种创造和描述。最后四行构成收束部分,创造之物在呼告之中出现:蜘蛛。蜘蛛。尖叫一词表明它是新的造物,可以理解为诗人在惊恐之中看到的一团不明之物,外形上有点像蜘蛛,有别于诗人平常所观察到的那个小动物。在诗人的体悟中,它活生生的,突然闯入眼中,与日常表达的眼前一黑所描述的相近,诗人借助低血糖的体悟作了交待,但并没有晕倒,而是异常清醒,不敢投去一瞥,是有意让正在进行的描述,止于这种慎重。诗行中你的尖叫,是一个双关语,将问题拓向身外,巧妙构建出诗意的空间,一瞥最终的指向正是这个生存空间。这个超越让描述变得有力,受缚的主题不再囿于蜘蛛的出现,而是对这个空间的反思。这个空间是寂静的,诗中的尖叫在诗人的想象中出现,呈现出的是图像的效果。语言在描述中所带来的清晰,更多由图像去实现。
  中间部分是一个长句,从第3行到第11行。这是全诗赖以成立的基础部分。这个8行的跨行长句,将痛苦转换为受缚,避开诸多痛苦之诗所确立的范型。更妙的是,诗人进一步将这个受缚的感受,转换成一个具体的形象,空瘪的水袋,将问题落实在盖子上。倾注一词,表明迫切的愿望,而首要的举措是拧开这个盖子,正是这个发问,将蛛网所对应的现实落实到人的身体上,现实比想象中的蛛网更严重,受缚的感受在间接表达中深入到绝望之中。诗人和读者几乎同时意识到这种意外,诗人着力描述的是,生命处在无力和无助状态的切身感受,这种感受通过两次转换,有了波澜不惊的效果。结尾部分的惊呼变得自然,正是这一个有力的长句所激起的浪涛,全诗的语言顺应这种思考的节奏,带来一股巨大的冲击力。驱动这个长句的其实就是想象力。它没有对描述构成障碍,而是相反。诗人所描述的问题——怎么办——把读者自动纳入这个描述出的空间,共同完成对写作意义的建构。
  回到起始部分。释放一词,用得精妙。表明诗人的认识论,不再受缚于身体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论观点的纠缠,而是直接进入发现之境,语言随之变得简单直接,贴着这个图像进行描述。事实得以合成与确认:蜘蛛正在吐丝织网,回忆正在理出头绪,两者合成为一丝回忆,注意,回忆一词的词性自动修改为名词。诗中的未拆除,确认一个受缚的事实。对应于信息时代,人的肉身受缚于种种羁绊,写作的意义落实到读者的心灵上,便是轻轻一颤,这一颤相当于按下静音键,进入诗人在描述中所创造的实在,多出一分警醒。诗歌写作对主体反思的意义也在这里,止于其描述的边界。令人称奇的是,这首诗的三个部分,可以由读者自行拼贴,其图像都能释放出同样的信息。语言作为成像的技术,受制于观念的同时,也受制于自身,比如对于成语的慎用,五花大绑和毛骨悚然,简单去说,就是一种惰性。漏光了我所能举起的意志,这行诗提供给读者的,是一个模糊的图像,从写作技术而言,可进一步去提炼,清晰意味着处理得更彻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7-9 17: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下午好!欣赏佳作!祝写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7-9 19:14:5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分享精彩!祝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7-10 22: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它遍布全身,越来越稠密
  形如五花大绑把我往下拽
  我一起身,低血糖便窃笑
  脑袋被缠成一个沙漏
  几日来漏光了我所能举起的意志
  我行走如一个空瘪的水袋
  却怎么也拧不开一个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7-10 22:2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技术所创造的实在,再次成为科学与诗的观察对象,并服膺于巴什拉所提出的重要观点:认识就是为重新发现而描述。《蜘蛛》一诗的写作,符合这样的认识论。蜘蛛和人的身体,作为一种天然的实在,在没有意识的参与下,处在各自的位置上,蜘蛛躲在一隅独自织网,人生活在同样的网状空间,做着相同的努力,两者并无交集,当蛛网进入诗人的一瞥之中,两个图像迅速结成一个图像: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种种束缚。这两者发生关联,在创造中完成了一个实在之物,诗人描述的是这种发现。比如孤独,并不在网外,而就是那只蛰伏在那儿的一只蜘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7-10 22: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到起始部分。释放一词,用得精妙。表明诗人的认识论,不再受缚于身体与自然,主观与客观的二元论观点的纠缠,而是直接进入发现之境,语言随之变得简单直接,贴着这个图像进行描述。事实得以合成与确认:蜘蛛正在吐丝织网,回忆正在理出头绪,两者合成为一丝回忆,注意,回忆一词的词性自动修改为名词。诗中的未拆除,确认一个受缚的事实。对应于信息时代,人的肉身受缚于种种羁绊,写作的意义落实到读者的心灵上,便是轻轻一颤,这一颤相当于按下静音键,进入诗人在描述中所创造的实在,多出一分警醒。诗歌写作对主体反思的意义也在这里,止于其描述的边界。

感谢老师的精彩呈现,也感谢老师对散文学院一路的支持,敬茶,遥祝夏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63.44%

发表于 2017-7-11 08: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评点,尤胜本身。点赞祝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4-20 06:23 , Processed in 0.104975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