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324|回复: 9

割麦

[复制链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6-5 16:5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金沙江 于 2017-6-5 17:00 编辑



割麦(散文)

原创文/金江



      前几天还昂首“趾高气扬”的小麦,这些天却放下“身段”低下了傲慢的头颅。这是小麦成熟的标志。


      站在田间小路上,放眼望去,无垠的金黄麦浪随风起伏,前浪推后浪,一浪高一浪。这又是一个丰收季。见此,打心眼里最高兴的,莫过于挥汗如雨、不分昼夜伺候这些小麦的主人——全体社员了,他们的心,随着麦浪的起伏飘荡,简直都快吊到嗓子眼儿了!这是高兴的,人一兴奋,心跳加快那是自然的了。这是三十大几年前我老家黄骅农村麦收时的景象。那时,以队为单位,土地都是成方联片的,统一耕种,所以,才有如此壮观的“麦海”。现在联产承包,分片单干,各家想种什么没有限制,再复制这种场景,也只有到回忆中去找了!


      麦子大丰收,喜不自禁的男女老少社员们,随着生产队长开——镰——喽一声吼!兴高采烈地扛着红旗,打着锣鼓,赶着马车,推着小车,拿着镰刀,浩浩荡荡奔赴“战场”(麦田),倾刻,一场让人筋疲力尽的割麦“大战”就此打响。


      收割开始了。队长打头阵,每人两垄,以次排开,很快形成斜的雁阵形状。队长弓马步,深弯腰,右手持镰刀,左手轻揽熟透的麦秆,他右手熟练地一送一拉,“唰唰唰”镰刀与麦秆摩擦,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此时,队长身后地上卧倒一大片麦子。社员们紧随其后,个个步伐稳健,镰刀如飞,一会儿功夫,已“窜出”上百米。此时,豆大的汗珠从人们的额头滾下,衣服也湿透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这时却都就鸦雀无声了,只有“嚓嚓”镰刀割麦声了。刚才整齐的斜雁阵队形,也变成了W形了,有割得快的,有割得慢的,所以队形就不像起步时那样整齐了。五百米长的麦田,割一个来回,快手大约需三、四十分钟,慢的得要一个小时。割一个来回就要休息十几分钟,地头上放着的两大桶白开水,让口渇难忍的人们眼前一亮,扔掉手里的镰刀,争先恐后地用大水舀子舀起,“咚咚咚”的一口气喝下。不一会儿,两大桶水不见了踪影。喝过水后,只见刚割过的麦茬地里,忽拉拉四仰八叉躺倒一片人,草帽盖在脸上遮阳,不大的功夫,就有鼾声发出。看来,当地老百姓总结的“挑河、打堤,割麦子、脱坯”《四大累》顺口溜,还真是恰如其分,千真万确。


      麦收期间,中午饭也是在地头吃。平时干活松软的人,这时却沾了大光,因为他们干不了整劳力的活,所以就被派做当送饭员了,当然工分也挣不了满分(满分十分)。上午,送饭员就在饲养室用最大号的铁锅,把绿豆汤熬好,然后拿一根铁棍敲打队部墙头上挂着的一块铁道轨。闻此,各家赶紧用屉布将饭包好送到队部。有送饭任务的妇女,可提前一小时回家做饭。收齐后,送饭员把饭和绿豆汤装上小推车,然后送到地头。每家的饭大同小异,有的是烙饼炒鸡蛋,有的是烙饼卷咸鸭蛋,还有是蒸馒头煎咸鱼的。这几种饭在当时是最好的饭食了。直径三十厘米的大饼,有人能吃两张,同时还喝二、三大碗绿豆汤,这是体力消耗大的结果。饭后稍息继续干,直到晚上八点后才收工。


      而负责往回拉运小麦的马车队,不管天多晚,直到把当天收割下来的麦子,全部运到打谷场上才能收工。 这样紧张的超强体力劳动持续不到一周,那一眼望不到边的“麦海”踪影不见了,而地里如“棋盘”般整齐的麦茬却更加显眼。小麦收割完后,付出超强体力的社员们,个个都变成了“包大人”了,他们嘴里的牙齿这时显得更白了。


      写到此,猛然间,让我想起唐朝诗人李稹写得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至今,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无不来自伟大农民的血汗劳动!我们应倍加诊惜粮食,尊重劳动,尊重农民!


                                        2017年6月5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6-5 20: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站在田间小路上,放眼望去,无垠的金黄麦浪随风起伏,前浪推后浪,一浪高一浪。这又是一个丰收季。见此,打心眼里最高兴的,莫过于挥汗如雨、不分昼夜伺候这些小麦的主人——全体社员了,他们的心,随着麦浪的起伏飘荡,简直都快吊到嗓子眼儿了!这是高兴的,人一兴奋,心跳加快那是自然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6-5 20: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麦子大丰收,喜不自禁的男女老少社员们,随着生产队长开——镰——喽一声吼!兴高采烈地扛着红旗,打着锣鼓,赶着马车,推着小车,拿着镰刀,浩浩荡荡奔赴“战场”(麦田),倾刻,一场让人筋疲力尽的割麦“大战”就此打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17-6-5 20: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写到此,猛然间,让我想起唐朝诗人李稹写得那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自古至今,人们赖以生存的食物,无不来自伟大农民的血汗劳动!我们应倍加诊惜粮食,尊重劳动,尊重农民!

欣赏老师的精彩,也向有着大地一样淳朴情怀的农民致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6-6 08: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遥祝问好!祝创作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6-6 09:47:18 | 显示全部楼层
豆大的汗珠从人们的额头滾下,衣服也湿透了,刚才还有说有笑的,这时却都就鸦雀无声了,只有“嚓嚓”镰刀割麦声了。刚才整齐的斜雁阵队形,也变成了W形了,有割得快的,有割得慢的,所以队形就不像起步时那样整齐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7-6-6 09:4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麦收割完后,付出超强体力的社员们,个个都变成了“包大人”了,他们嘴里的牙齿这时显得更白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1:36:47 | 显示全部楼层
谢刘老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1:37:1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邓老师的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7-6-6 11: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梁山好汉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4-20 15:27 , Processed in 0.1433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