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半山人

[学习工具] 对联通

[复制链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2:44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巧 辞
  巧辞,是对联的写作技巧之一,但又不同于一般的写作技巧。它运用不同寻常的思维方式,使联意达到一种妙不可言的境界,但就字面来说,是找不出什么特殊标志来的。巧辞常见的手法有两种。
  借助某种特殊的逻辑推理以求其巧者,此其一。下面一例属于此类。
  三国时关羽的夫人为何许人也,谁也不知道。但过去某地爱屋及乌,居然给她也建起庙来。祠庙建好后,得写副对联在大门上,请了许多人,都无从下笔。最后有人挖空心思想了这么一联:
  生何氏,殁何年,盖弗可考矣;
  夫尽忠,子尽孝,岂不谓贤乎!
作者在上联中,承认对关夫人的情况实在是一无所知,于是下联就只好这样说:她丈夫那么好,儿子也那么好,自己还能不好吗?这个推理,要仔细想来,也恐怕未必;但是,世人既敬重关氏父子,对关夫人自然不会往坏处想,这样一来,本来成问题的逻辑也就不成问题了。
  玩弄诡辩的把戏以显其巧者,此其二。下面一例属于此类。
  明代,福建莆田有个戴大宾,幼年即以才气著名。13岁时有位客人找他父亲,见他在庭院中玩耍,想试试他到底如何,便以对子考他。出句曰:
  月圆。
对曰:
  风扁。
客问何以风是扁的,答云:风见缝就钻,不扁怎行?客认为有理,于是又出曰:
  凤鸣。
对曰:
  牛舞。
客问牛何能舞,答云:《尚书》言“百兽率舞”,牛亦兽,自在其中。客人大加赞赏。
  戴大宾的两个对句,说是亦是,说非亦非,于似是而非之间令其似非而是,非高手也不能为。
  运用巧辞这种技巧的对联,文辞一般都比较朴实,但其别出心裁,能产生巨大的艺术感染力,这正是它高出一般对联的地方。
(十一)用 数
  七里山塘,行到半塘三里半;
          
  九溪蛮洞,经过中洞五溪中。
          
这副对联见于《唐伯虎纪事》,全联包含六个数。上联三个:七、半、三;下联三个:九、中、五。“中”表示一半,“半”和“中”分别用了两次。从这里可以看出,数的运用,在对联中也是很经常的。
  对联的用数,在通常情况下,与普通文章的用数,没有什么不同。但普通文章的用数,比较自由,而对联的用数,却要受到限制。比如上联用一个数,下联一般(自对或两个名称只一个含数而又避不开者除外)也必须而且只能用一个数;上联的数字在哪个位置,下联的数字也只能在哪个位置,否则就不能成对。这样一来,对联的用数,就不能不作一些特殊的处理了。
  这种处理有种种方式,下面择要谈一些。
  省并——省略和并写。例如:
  收百八景于目前,数山水林峦,万叠芙蓉环薄雾;
   
  登卅六峰之顶上,看画图烟雨,半天楼阁启凌云。
   
这副对联题于四川灌县青城山山门。上联“百八”表示“一百零八”,就省略了“一”和“零”。下联“卅六”表示“三十六”,“三十”就用了“卅”这样一种并写形式。这类并写形式,还有“廿”(表示“二十”)和“卌”(表示“四十”)等。
  取整——只取整数。例如:
  奉东晋大亨,瑰宝增辉三百字;
            
  称南滇小爨,石碑永寿二千年。
            
这副对联说的是云南曲靖《爨宝子碑》。该碑共388字,立于东晋大亨四年(405),距今不到1600年。为便于对仗,且合平仄,这里用“三百”、“二千”,就只取整数。
  化零——将一个整数变成零散的数来说。例如:
  七鸭游湖,数数三双一只;
        
  尺蛇出洞,量量九寸十分。
        
上联的“七”和下联的“尺”都是整数,而“三双一只”和“九寸十分”,就是零散了的数了。
  积算——两数相乘,意用其积。例如:
  二七慈悲喜舍身,感湘土群声持诵;
  
  四八庄严微妙相,应麓山万众瞻依。
  
这副对联题于长沙岳麓山古麓山寺观音阁。上联“二七”,即“一十四”,指观音出家的年龄。下联“四八”,即“三十二”,指观音的化身。“二七”、“四八”都是用其两数相乘之积。
  代名——以数字代名称。例如:
  虎贲三千,直扫幽燕之地;
  龙飞九五,重开尧舜之天。
    
“九”和“五”,本为《易经》中的两个卦位名。九,阳爻;五,第五爻。《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术数家释为人君之象,后即以“九五”指帝位。因直接用“帝位”二字与“三千”对不上,便以“九五”代之。“龙飞九五”,这里指洪秀全登基。以“二八(‘二元’、‘八恺’的省称)”指贤臣,以“三九(‘三公’、‘九卿’的省称)”指公卿,亦属此类。
  有人对数的认识,常常局限于一、二、三、四之类,因此,一见联中有这样的数,而另一联相应的位置上没有类似的数,便认为“对得不工”。那是不知道有些隐含着一定数量的词语,也是可以拿来当数使用的。下面几类就是这种情形。
  某些表存在的词:
  姊妹花残,青草湖边双断雁;
  珮环月冷,紫藤墙外有啼鹃。
           
这副对联题于岳阳小乔墓。“有”在这里至少含有“一”的量,所以能同“双”相对。
  某些表限度的词。例如:
  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会心不远,欲登绝顶莫辞劳。
         
这副对联题于南岳半山亭。“绝”,在这里含有一个“不能再大”的量,所以能与“半”相对。
  某些所带的数为“一”的量词。例如:
  青冢芳魂留片石,
       
  白波明月照双娥。
这副对联题于湘潭雨湖双女墓。在汉语中,“一”在量词之前虽然常常省去,但数量仍包含在量词中。“片”即一片,所以能同“双”相对。
  某些习语。例如: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又多一个春秋。
  
花甲,专指六十岁。古稀,专指七十岁。这两个都是习语。这副对联是乾隆皇帝在乾清宫开千叟宴时为贺一位老人一百四十一岁而作,除习语而外,还用了积算。花甲重开,即两个六十。三七,即二十一。古稀双庆,即两个七十。两联说的都是一百四十一岁。
  某些替代性的词语。例如:
  笛弄一声,八百洞庭秋月冷;
  酒经三醉,大千世界故人稀。
       
这副对联题于岳阳楼。下联的“大”是个形容词,一般情况下,根本不能同数词相对。但考虑“大千世界”即“三千大千世界”之省,也常说“三千世界”,“大千世界”与“三千世界”完全同义。为避同联重字,这时便借“大”替代“三”来同“八”相对。“大”字本身从程度上说亦隐含有数。
  此外,像唯、诸、独之类都隐含有数。
  只有在各联自对等情况下,数在上下两联才可不以数对。如:
  三分水,二分竹,一舟屋;
        
  前听钟,后听笛,里听书。
        
  数字用得好,可给对联增添许多色彩。杭州西湖“三潭印月”有这样一副:
  三面湖光,四围山色;
      
  一帘松翠,十里荷香。
      
全联用了四个数字,把三潭印月“三面”、“四围”、“一帘”、“十里”的“湖光”、“山色”、“松翠”、“荷香”,组成了一幅优美的图画,给人以十分清新的感觉。
  某地十佛寺的一副,也别开生面:
  万瓦千砖,百匠造成十佛寺;
        
  一舟二橹,三人摇过四仙桥。
        
对联由“十佛寺”写到“四仙桥”,上联“万”、“千”、“百”、“十”逐步递减,下联“一”、“二”、“三”、“四”逐步递增,两事多物,静动相生,又显出一种交错和谐而又自然古朴的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衬 托
  为了突出某事物的特点,把有关事物拿来同它作参照,就叫衬托。
  帆远浮天阔;
  江空得月多。
题于江苏镇江西北金山寺的这副对联,上联以“帆”之“远”作参照来突出“天”之“阔”,下联以“江”之“空”作参照来突出“月”之“多”,用的就是这种手法。这副对联衬托的事物与被衬托的事物,都已在联中出现。这种情形在诗文中很常见,在对联中却不多。在对联中,被衬托的事物常常不出现,但是结合联意或对联所题的地点等,可以看出来。
  远看疑画,近看似诗,及至身到其间,又觉诗画都无着手处;
  善者敬神,恶者敬鬼,究竟皆非异物,须知鬼神出在自心头。
过副对联题于闽浙交界处枫岭关五显庙。上联用诗画之美作参照来突出枫岭关风景之美,而“枫岭关风景”这样的字眼联中就没有。
  衬托,有陪衬和反衬两种。
  用具有相同特点的事物作参照,叫陪衬,亦叫正衬。例如:
  功在睢阳,昔尚咬牙思啖贼;
  荫垂蠡水,今犹挽手欲回澜。
这副对联题于江西吉安文天祥祠。功在睢阳,谓功可同张睢阳相比。张睢阳,即张巡,唐开元进士。安史之乱中,由河南雍丘移守睢阳,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仍坚持数月不屈。城破被俘,骂贼而死。文天祥于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在江西被元兵所败,退入广东坚持抗元。次年于五坡岭(今海丰北)被俘。旋解至大都(今北京),囚兵马司四年,守节不屈,1283年被杀。这里将文天祥与张巡并提,就起到了突出文天祥的作用。再如:
  立品于莘野渭滨之间,表读出师,两朝勋业惊司马;
  结庐在紫峰白水以侧,曲吟梁父,千载风云赴卧龙。
这副对联题于河南南阳武侯祠。莘野,伊尹初耕之地,此指伊尹。商汤三聘始出,相汤攻灭夏桀。汤去世,佐卜丙、壬仲。壬仲死,又佐太甲。太甲乱政,伊尹放之于桐宫,俟其悔过,始接归政。渭滨,姜子牙遇周文王前隐居之地,此指姜子牙。姜被请出不久,文王死,又佐武王灭商纣。后封于齐。伊尹和姜子牙,皆以贤明著称。这里将诸葛亮比此二人,也同样突出了诸葛亮。
  用具有相反特点的事物来作参照,叫反衬。例如:
  孙曹固一世雄也!何以吴宫魏殿,转眼丘墟,怎若此茅屋半间,遥与磻溪而千古;
  将相岂先生志乎!讵知羽扇纶巾,终身军旅,剩这些松涛满径,如闻梁父之长吟。
这副对联亦题于南阳武候祠。孙,孙权。曹,曹操。磻溪,即渭滨。孙、曹确是“一世之雄”,但他们的宫殿已成废墟,而诸葛亮的半间茅屋却像姜子牙的隐居之地一样长留千古,这就从反与正两个角度突出了诸葛亮。磻溪为陪衬,孙曹为反衬。再如:
  今尚祀虞,东汉已无高后庙;
  斯真霸越,西施羞上范家船。
这副对联题于浙江上虞虞姬庙。高后,即汉高祖刘邦之妻吕后。此人曾助刘邦杀韩信、彭越等。刘邦死,辅惠帝。惠帝死,临朝称制,大封诸吕为王。前后掌政凡十六年。虞姬,项羽姬妾,常随羽出征。《史记项羽本纪》言羽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而慷慨作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又《彤管录》云:“项王悲歌,美人(虞姬)和之,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和罢自刎。”上联谓吕后地位远在虞姬之上,但虞姬至今尚有庙祀而吕后却无,吕后何曾及得虞姬!这也是用吕后反衬虞姬的。
  有的对联,事物间的参照不很明显,但手法仍是衬托。清戏剧家李渔题于庐山的一副就是如此:
  足下起祥云,到此者应带几分仙气;
  眼前无俗障,坐定后宜生一点禅心。
这副对联并未直接讲庐山的高,也没有表现高的事物作参照,但起祥云、带仙气、无俗障、生禅心这些特征,却完全把庐山的高衬托出来了。
(十三)夸 张
  通过张皇铺饰扩大事物的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就谓之夸张。夸张在对联中很常用。
  玉帝行兵,雷鼓云旗,雨箭风刀天作阵;
  龙王夜宴,星灯月烛,山肴海酒地为盘。
这副对联,上联为清乾隆皇帝所题,下联为冯成修所对。讲龙王夜宴,以星作灯,以月为烛,菜肴像山一样堆着,酒像海水一样多,装东西用大地作盘子,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但又不给人以不可能的感觉,这样说就是一种夸张。夸张不但不失真,反而使事物的特点更加突出、鲜明。“星灯月烛”这几句,就更加突出了龙王夜宴的丰盛、排场和气魄。
  夸张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扩大事物本身的特征,二是用他事物进行衬托。下面五个例子就属于两种类型。
  直接扩大事物本身的特征,即直接从本身的程度上去说的,举三例:
  三万卷书轴无存,入室追思名宰相;
  九千丈云山不改,凭栏细认古烟霞。
这副对联题于湖南衡山邺侯书院。九千丈,有三万米,而珠穆朗玛峰还只八千八百多米,邺侯书院的位置当然没有这幺高,这里不过极言其高而已。
  千万劫危楼尚存,问谁摘斗摩霄,目空今古;
  五百年故侯安在,只我倚栏看剑,泪洒英雄。
这副对联题于广州镇海楼。如果说邺侯书院所在的位置还有尺可量的话,那么,站在镇海楼上,可以摩着天,还可以把北斗星摘下来,那高度就无尺可量了。
  门辟九霄,仰步三天胜迹;
  阶崇万级,俯临千嶂奇观。
这副对联题于山东泰山南天门。如果说“摘斗摩霄”还比较具体,那么说门开在“九霄”,即九重天上,那就有些虚无缥缈。这么说似乎又高出了一层。
  用他事物进行衬托,通过将其他事物相对缩小来加大其程度的,举两例:
  修祖庙以大门闾,恢复南楚名家,西江名族;
  登宗亭而小天下,遥知洞庭非阔,衡岳非高。
             
这副对联题于旧时湖南某地一祠堂上。说站在它的宗亭上,天下就变小了,八百里洞庭不显得宽,南岳衡山也不显得高,这个祠堂砌得还不巍峨吗?
  高阁俯南溟,看九万里鹏飞,无数云澜生眼底;
  重湖通左蠡,听卅六湾渔唱,大千风月入怀来。
这副对联题于湖南望城靖港紫云宫。说站在紫云宫上,可以看到南溟,还可以看到“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的大鹏向南溟飞去。鹏飞九万里,仍未超出人们的视野,那紫云宫之高更是可想而知。
  这五个例子都是通过夸张说明事物的高的。由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即使对特征相同的事物进行夸张,不仅方式可以不同,程度也可以有异。对特征不同的事物进行夸张,那就更不用说了。
(十四)譬 喻
  譬喻,就是打比方,也就是利用乙事物与甲事物间的类似点从而用乙事物来比譬甲事物。有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对联都经常使用。
  明喻,常用“乙像甲”这一形式来表示,只是对联中多以“如”、“似”之类来代替“像”罢了。
  江城如画宜初霁,
    
  风月无边似旧时。
这副对联题于武昌黄鹤楼。上联的“如画”,就是明喻。
  长与流芳,一片当年干净土;
  宛然浮玉,千秋此处妙高台。
  
这副对联题于浙江温州瓯江孤屿江心寺。“宛然浮玉”,也是个明喻。宛然,意即好像;浮玉,比譬孤屿在瓯江中的样子。
  若将“像”这类词语直接用成“是”之类的词语,就是暗喻了。暗喻又叫隐喻。
  撼江上石头,抵不住迁流尘梦。柳枝何处,桃叶无踪,转羡他名将美人,
燕息能留千古迹;
  问湖边月色,照过了多少年华?玉树歌馀,青莲舞后,收拾这残山剩水,
莺花犹是六朝春。

这副对联题于南京莫愁湖。末句“莺花犹是六朝春”就是一个暗喻,是直接用“是”来表示的。
  水作青罗带,
  
  山为碧玉簪。
  
这副对联题于广西桂林阳朔画山。“水作青罗带”和“山为碧玉簪”,中间的“作”和“为”,意思相当于“是”,也是两个暗喻。
  暗喻也可完全不用“是”之类的词语作标志。
  宝塔七层,高举金鞭对白日;
  长城万里,倒生牙齿啃青天。
这副对联传为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所题。两联就是两个暗喻,后句在比譬前句时,都没有用“是”之类的词语。
  有时,暗喻不但没有“是”之类的词语作标志,连被比譬的事物在联中也不出现,全联仅剩下用来作比譬的事物。这种暗喻,俗语谓之“借题发挥”。
  竹笋出墙,一节须高一节;
  
  梅花逊雪,三分只是三分。
  
这副对联,据《雪涛谐史》载,乃一秀才送人节仪只用三分银子而起,后来则附会为过去一师一生的题答。说上联乃老师嫌学生所送三分银礼太少而以“竹笋出墙”喻题,下联乃学生表示一分也不能再加而以“梅花逊雪”喻答。“竹笋出墙”和“梅花逊雪”,都只是用来作比譬的事物。
  暗喻一般都可以换成明喻。已有“是”之类的词语的,可换成“如”、“似”之类的词语。如“莺花犹是六朝春”,就可说成“莺花犹似六朝春”,“水作青罗带”和“山为碧玉簪”也可说成“水若青罗带”和“山如碧玉簪”。没有“是”之类的词语的,可以加上“如”、“似”之类的词语。如冯梦龙联就可说成“宝塔七层,如高举金鞭对白日;长城万里,似倒生牙齿啃青天”。师生题答一副,两联首也可加上“如”、“似”之类。只是暗喻换成明喻,虽然譬喻的性质更加明显,但两事物之间的关系却不如用暗喻来得紧切,而且有的对联在结构上也随之松散下来。至于既不可换也不可加的,那就不是用的暗喻而是判断了。
  借喻,是直接用乙事物取代甲事物,表达两事物之间的关系,比暗喻还要紧切一些。它和“借代”的不同,在于借喻也可以换成明喻。例如:
  水从碧玉环中去,
    
  人在苍龙背上行。
    
这副对联题于河北赵县赵州桥。上联完整的说法当为“水从碧玉环似的桥洞中去”,下联完整的说法当为“人从苍龙背般的桥面上行”。但这样说很罗嗦,直接用“碧玉环”取代“碧玉环似的桥洞”,用“苍龙背”取代“苍龙背般的桥面”,比譬犹在,语言大大简炼了。因此,如果说暗喻因为联语必须十分凝练而在对联中的使用比明喻更经常一些的话,那么,借喻在对联中的使用自然还要经常。
  使用借喻,有时还可以取得些特殊效果。例如:
  树大根深,不宿无名小鸟;
         
  滩干水浅,难藏有角蛟龙。
         
这副对联传为塾师拒绝一游士投宿时两人的题答。上联为塾师所出,下联为游士所对。“无名小鸟”和“有角蛟龙”实际上均指游士。但若都直接写成“游士”就重复了,各自的态度也显示不出来。这里分别用两个借喻,既避免了重复,两人的态度也显得十分鲜明。
  譬喻在对联中有时平行连用。江苏扬州新月楼有一副就是如此:
  蝶衔红蕊蜂衔粉,
  露似珍珠月似弓。
  ---
这副对联,下联就是由“露似珍珠”和“月似弓”两个譬喻组成的。这样连用比喻,可同时表现多个事物。
  譬喻在联中有时还相互套用:
  九龙绕郭而来,一颗明珠,宛在芙蓉烟雨;
          
  万马窥江已去,半规浮玉,依然杨柳楼台。
这副对联题于江苏无锡县西北运河中流的黄埠墩。《常州府志》云:“(运河)水势直下而益广,须此以砥之。……墩圆而小,中有佛寺,风帆左右,带以垂杨,风景颇胜。”因此地景色佳丽,故上联首先把它比作“一颗明珠”,然后又把这“一颗明珠”比作“宛在芙蓉烟雨”。这样一个譬喻又套一个譬喻,就使一个事物得到多方面的表现,形象更加生动,特征更为突出。
(十五)借 代
  不直接说某事物,而借相关的事物去代替它,就谓之借代。
  借代,不外代物和代人。而在对联中,代物、代人又有种种代法。下面只举例性地谈谈。代物的:
  无丝竹之乱耳,
   
  乐琴书以消忧。
这副对联,上联出自刘禹锡《陋室铭》,下联出自陶渊明《归去来辞》。丝竹,本指琴弦和箫管,此代乐器,是部分代全体。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已十年间。
宋人洪平斋刚考取进士,便上书史卫王批评当朝宰相。大略云:昔之宰相,端委庙堂,进退百官;今之宰相,招权纳贿,倚势作威而已。而且,每作一联,均末具“而已”二字。当朝宰相闻之甚怒,使十年不得升迁。洪于是作了这副对联。“之乎”本为文言虚词“之乎者也”之省,此代学问,是具体代抽象。
  小子暗藏春色;
      
  大人明察秋毫。
明人解缙读私塾时,一日于座上玩花,猛见先生进来,连忙藏于袖中。先生早已见到,是有这副对联。上联乃先生所言,下联乃解缙所对。春色,本泛指万紫千红之态,此代解缙手中之花,是以抽象代具体。
  代人的:
  用之则存,舍之则藏,溯尼山邹峄而还,五百年必生名士;
             
  为一不义,杀一不辜,虽千驷万钟弗受,三代下犹见斯人。
这副对联题于河南南阳武侯祠。尼山,在山东曲阜,此代孔子。邹峄,即峄山,在山东邹县东南,乃孟子出生之地,此代孟子。这是以地代人。
  杖策喜重来,看风涛滚滚、流不尽云影波光。天外更昂头,岂须览南浦清江、
西山白雪;
  临轩空四顾,怅今古茫茫、历多少佳人才子。蜀中甚屈指,复何数吴宫花草、
晋代衣冠。
  
这副对联题于成都望江公园濯锦楼。衣冠,本指古代士以上的服装,后来就用以称世族、士绅。此代才子,是以穿着代人。
  红拂有灵应识我,
  青山何幸此埋香。
        
这副对联题于湖南醴陵红拂墓。红拂,隋朝宰相杨素侍姬,不恋相府荣华而私奔布衣李靖。唐初,李靖受命平广西,红拂随之,病故于醴陵。香,乃古代妇女日常用品,常用以称妇女。此代红拂,是以用品代人。
  八千子弟随流水,
  百二山河委大风。
       
这副对联题于某地项王庙。公元前195年,刘邦讨伐英布叛乱后回师长安,途经故乡时,置酒沛宫,与父老子弟饮。酒酣,击筑而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此歌后入乐府,史称《大风歌》。此代刘邦,是以歌代人。
  借代常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也可使文字简练,用“香”代红拂就很明显。但在对联中,用借代还有其特殊功用,请看:
  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卷千堆夜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心伤两地风波。
     
这副对联题于杭州于忠肃公祠。下联既要把于谦同岳飞一起讲,在与上联“钱塘”相对的位置上,又只能用两个字,而他们名字各异,谥号不同,都不好用。此联抓住他们先后都做过“少保”这个官这一点,来个以职代人,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十六)比 拟
  以人拟物,以一物拟另一物,或者以物拟人,就叫比拟。比拟的几种形式在对联中的作用是不均衡的。
  以人拟物,所见不多。
  鱼所肉所麻将所,所内者甜,所外者苦;
  猪公狗公乌龟公,公理何在,公道何存!
  
这副对联传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郭亮,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读书时题于长沙(今属望城)铜官乡公所的。联中将当时把持铜官乡公所欺压百姓的一些地主豪绅,称作“猪公狗公乌龟公”,作畜牲看待,就是以人拟物。
  以一物拟另物,所见多一点。例如:
  金殿凤凰鸣晓日;
  玉阶鹦鹉醉春风。
这副对联题于云南昆明市东的金殿。金殿在鸣凤山上,鸣凤山亦称鹦鹉山。“凤凰”和“鹦鹉”本为山名,这里说它“鸣”、“醉”,就把它们由无生命之物拟作了有生命之物。
  以物拟人,比较常见,许多也是将无生命之物直接拟人的:
  洞辟几时,问桃花而不语;
  亭蹲一角,对潭水以怀情。
这副对联题于湖南桃花源水源亭。说“问桃花而(桃花)不语”,“亭蹲”在那里对潭水“怀情”,就把“桃花”和“亭”人格化了。
  江声犹带蜀,
  山色欲吞吴。
这副对联题于镇江焦山关庙。带蜀,显出对蜀国的情感。“犹带蜀”与“欲吞吴”,也使“江声”和“山色”具有人一样的感情。
  无生命之物可以直接拟人,有生命之物就更不用说:
  鹊噪鸦啼,并立枝头谈祸福;
  燕来雁去,相逢路上话春秋。
“鹊”、“鸦”、“燕”、“雁”都是动物,说它们在一起便“谈”便“话”,也是赋于它们人的特征。
  比拟,一般都能收到生动形象的效果。而在寄托作者鲜明的立场和爱憎时,尤其有比较强的感染力,前面郭亮题的一副,就表明了作者对地主豪绅的无比憎恨,连用三个拟物,读起来令人痛快淋漓。再看下面一副:
  洞口开自哪年?吞不尽潇湘奇气;
  腹内藏些何物?怕莫是古今牢骚。
这副对联见于湖南株州狮子岩,题于辛亥革命前夕,是由那里濒临湘江的一个岩洞而发的。口吞奇气,腹藏牢骚,表面上指那个岩洞,实际上是指作者——湖南武侠兰仙果——自己。作者用这种方式巧妙地表达他对清王朝统治的不满,虽然隐晦,仍使许多人产生共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七)假 称
  故意把要讲的意思让有关对象用自己的口吻叙述出来,就叫假称。
  借以假称的,可以是“神仙”:
  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
  庙遏烟云,堂列钟鼎,堪笑人供此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
这副对联题于旧时某庙庙门。本意在叫人不要迷信,就是借“神仙”之口来讲的。好像是“神仙”自己而非作者在对人们说话,听起来感到十分真切。凡假称的对联,都有这个特点。
  借以假称的,也可以是死者:
  事父未能,入庙倾诚皆末节;
  悦亲有道,见吾不拜也无妨。
这副对联题于浙江上虞曹娥庙,传为明书画家徐渭所作,就是以死者曹娥的口吻来写的。曹娥,东汉上虞人,其父失足堕江溺死,曹娥年方十四,沿江号哭而寻父尸,七日不得,投江而死,时人以为孝女。对联叫人行孝要真,不要只做样子,讲得入木三分。但曹蛾行孝的方式不可效法。
  借以假称的还可以是活着的人:
  入吾门千差万错,
  要我诊九死一生。
这副对联为嘲一庸医而作。作者以庸医愧悔的口吻,叫病人不要再登门找他治病,讽刺异常辛辣。
  上面几副,神仙也好,死者也好,活人也好,假称的对象都只有一个。有没有两个的呢?有。看下面一副:
  公公问:“哪里放炮?”
  婆婆说:“他们过年。”
1945年春节出现于湖南湘西某县城郊一土地庙的这副对联,是用土地公与土地婆一问一答的方式来写的。炮,爆竹。他们,指地主豪绅。全联生动地表现了穷苦百姓在过年时的凄凉景象和他们的不满,读来很有风趣。
  有时,联中虽然没有明显的表问答的词语,但仍属此类: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无老贼不到今朝!
清道光年间,阮元曾在杭州重铸秦桧夫妇跪像于岳飞墓前。一游人题了这副对联,上联挂在秦桧颈上,是用秦桧抱怨王氏的口吻来写的;下联挂在王氏颈上,是用王氏不服,回答秦桧的口吻来写的。两贼一丘之貉的本质,暴露无遗。
(十八)用 典
  能知付丙者。
  便是识丁人。
这是清人孟瓶庵题在惜字炉上的一副对联。上联中的“付丙”,意为烧。古人以天干配五行,丙丁属火,书札或文稿如不愿给别人看到而烧掉者,便叫付丙,亦叫付丙丁。下联中的“识丁”,意为识字。语出《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这“付丙”和“识丁”就是用典。一般说来,有了典的地方,都要把典弄清楚,否则意思就不会十分明白,甚至完全不明白。
  有时候,典用的是历史故事:
  鹿野舟沉王业兆,
  鸿门斗碎霸图空。
这副对联题于某地项王庙。鹿野舟沉,讲项羽于巨鹿(今河北平乡县)破釜沉舟大破秦军事。《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已杀卿子冠军(宋义),威震楚国,名闻诸侯。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求巨鹿,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鸿门斗碎,指鸿门宴事。据《项羽本纪》载,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秦都咸阳后,派兵守函谷关。不久,项羽率40万大军攻入,进驻鸿门,准备消灭刘邦。经项羽叔父项伯调解,刘邦亲赴鸿门会见项羽。宴会上,范增命项庄舞剑,乘机刺杀刘邦,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掩护。最后,樊哙带剑执盾闯入,刘邦始得乘隙脱险。刘邦脱险后,张良代刘邦以白璧一双献项羽,项羽受纳,又以玉斗一双献范增,范增“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巨鹿之战,显出项羽将成王业的兆头;而在鸿门宴上放走了刘邦,最后终为所灭。这里就用了这样两个历史故事。
  有时候,典用的是名人或典籍中的话语:
  天下太平,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
  乾坤正气,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
这副题于杭州岳庙的对联,上联便是引岳飞说过的一句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只次序颠倒了一下;下联便是引文天祥《正气歌》“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在下为河岳,在上为日星”这四句诗中的三句,只是为了避免与上联重复改动了两个字。但还不规则重一“下”字。
  有时候,两联都用典,却不一定在同一位置上:
  顾曲有闲情,不碍破曹真事业;
  饮醇原雅量,偏嫌生亮并英雄。
这是一副题于岳阳周瑜墓的对联。顾曲,意为欣赏音乐,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亮,指诸葛亮。《三国演义》说,周瑜心地狭窄,平日忌恨诸葛亮的才能,临死前还叹息:“既生瑜,何生亮!”“偏嫌生亮并英雄”,说的就是这件事,但此事乃小说家言,《三国志》并无记载。这两个典,在联中的位置,就一前一后。
  有时候,也只在一联内用典:
  古阁几登临,让我放开千里目;
  名山唯仰止,有人传授五车书。
这副对联题于湖南望城唐代大书法家欧阳询父子读书处书堂山书堂寺。名山唯仰止,指欧阳询父子受人景仰,由《诗小雅车舝(xi)》“高山仰止”句而来。五车书,指欧阳询父子读书、?龆啵??斗岣唬?锍觥蹲?犹煜隆罚?span>“惠施多方,其书五车。”这两典都集中在下联。只在一联内用典,是对联的一种正常现象。如果见只有一联用典,就认为是对得不工,硬要在另一联里也搞出一典来,那就是对对联用典的情形缺乏了解。
  有时候,联中表面看来没有用典,而实际上却是用了典的:
  湘灵瑟,吕仙杯,坐揽云涛人宛在;
  子美诗,希文笔,笑题雪壁我重来。
这是一副题于湖南岳阳楼的对联。子美诗和希文笔,乍看起来都好像是泛指,其实都不是。子美诗,特指杜甫《登岳阳楼》一诗。希文笔,特指范仲淹《岳阳楼记》一文。像这样的情形,就不要忽略过去了。
  《文心雕龙丽辞》说:“言对为易,事对为难。”事对就是用典。用典其所以难,是因为文意两方面都不易配合妥当。用典过多,过于冷僻,常常会使对联晦涩难懂,妨碍人们的理解。但用得好,也可以丰富对联的内容,增加对联的色彩。赵朴初先生题岳庙的一副,典就是用得很好的:
  观瞻气象耀民魂,喜今朝寺宇重开,老柏千年抬望眼;
  收拾山河酬壮志,看此日神州奋起,新程万里驾长车。
这副对联一共用五个典。老柏,指岳飞墓前的“精忠柏”,传为岳飞忠魂所化,实为几段木化石。抬望眼、收拾山河、壮志和驾长车,均出自岳飞《满江红》词。这些典用得不露一丝痕迹,即使未读过《满江红》词的人,也不难理解。
  对联的用典,有被同音字弄得面目全非的,某书所录成都武侯祠的对联,有一副就出现了这种情形:
  曰宫曰殿曰幸且曰奔,诗史留题,千古犹存正统;
          
  书吴书魏书汉不书蜀,文公特笔,三分岂是偏安!
上联中的“奔”,当为“崩”,指帝王(此为刘备)死。“宫”、“殿”、“幸”、“崩”四字,均出自杜甫《咏怀古迹》五首之一:“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翠花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碰到这种情形,就要仔细考察。像这一副,若不找到这个出处,单在“奔”字本身兜圈子,联意就不可理解。
(十九)隐 切
  讲隐切,先得讲分咏。分咏,乃做诗的一种方式。若以五七言律句为限者,叫做诗钟。其方法,据清徐兆丰《风月谈馀录》所云,乃文人墨客汇聚一处,分事分字为题,“构思时以寸香系缕上,缀以线.下承盂,火焚缕断,钱落盂响,虽佳卷亦不录”。亦说以敲钟为限,当场完卷,评定甲乙。分咏所规定的字,可以嵌在句里,也可以不嵌;规定的事,可以直接言明,也可以用相关的话去暗指,只看怎样要求。若不将要讲的事物言明,而只用相关的话去暗指,这就叫隐切。以“尺”、“峰”为题,做成的“灯下量衣催五夜(尺),房中酿蜜正三春(蜂)”,就是一个隐切的例子。只是隐切可以用分咏而成,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产生,不见得每做一联都非得燃香或敲钟限时不可。
  对联的隐切有两种表示法。
  一是欲说偏藏。例如:
  有客如擒虎,
  无钱请退之。
这副对联系宋时京口韩香所题。擒虎,乃隋朝大将韩擒虎。退之,乃唐代文学家韩愈。两人都姓韩,作者想切的也是“韩”,但“韩”字都没有在联中出现,这就是“欲说偏藏”。“欲说偏藏”的结果,是“欲盖弥彰”。
  二是描述特征。例如:
  中土岂能客久住,
  醉乡何得复横行!
上联言“中土”不得“久住”者,自非“中土”之人,即指帝国主义分子无疑。下联“横行”,当为螃蟹,喻帝国主义分子的侵略行径。螃蟹乃下酒之物,中国又是“醉乡”,岂能听其横冲直闯!帝国主义分子和螃蟹,都是通过描述特征来表现的。再如:
  瘦骨临风真秀色,
  小心怯月故来迟。
清时有童氏女名珊珊,声为南徐第一。这副对联,上联写其形貌,下联写其“小心”、“怯月”、“来迟”,均为珊珊特征,乃取成语“姗姗来迟”之意。全联隐切“珊珊”,也是通过描述特征来表现的。
  隐切当然是既隐又切。切而不隐,会使人读起来索然寡味;隐而不切,又会使人不知所云。若作隐切对联,这两种偏向都要防止。
(二十)对 反
  把意义相对或相反的词放在一起使产生一种矛盾统一的趣味,就叫对反。
  大小姐提圆扁篓掰青白菜,
      
  高矮子拿长短棍赶黑黄牛。
      
这副对联传为古时一县官微服出访时见一姑娘在园里取菜的情景而题。因姑娘个子高而年纪轻,故云“大小姐”,亦说因小姐排行第一;篓子口圆体扁,故云“圆扁篓”;所取的品种为白菜但颜色是绿色的,故云“青白菜”。下联为一牧童所对,所说就是自身。他在矮子里头要算高的,故云“高矮子”,亦说其姓为高;手里拿的赶牛棍子时长时短,没有一定,故云“长短棍”;所赶的黄牛毛色是黑的,故云“黑黄牛”。联中的“大小姐”、“圆扁篓”、“青白菜”、“高矮子”、“长短棍”、“黑黄牛”都是对反。它们乍看起来都是矛盾的,而实际上却非常和谐统一。
  旧时乡间演戏,戏将开场之时,演员常以此类联语插科打诨,以活跃观众。
  相传乾隆登基不久,曾到京郊微服私访。某日,偶见一家门上有这样一副对联:
  家有万金不富,
  膝下五子无儿。
横批:
  寡人在此。
乾隆初见联语,颇觉奇怪;见横批竟敢称孤道寡,便发起怒来。他叫从人把屋内的人找出来问个究竟。谁知屋内只有一个老妇人。她听了乾隆的询问,解释说,人称戈儿是千金,我生了十个女儿,不是“家有万金”?这“万金”已不是财,她们出阁我还得赔嫁,“富”从何来?女婿又叫半子,我十个女婿等于“五子”,但女婿并非亲生,这不是“膝下无儿”?我丈夫死了,自己孤身一个寡居在这个地方,不是“寡人在此”?乾隆听了,深觉有趣,于是称扰而去。
  1936年,前北洋政府总理熊希龄同上海复旦大学教师毛彦文结婚,时熊66岁,毛33岁。毛彦文有一同学,平日常出入二人之门,称毛为“姐”,称熊为“伯”。二人结婚之日,她利用自己对熊、毛而今在称谓上出现的戏剧性变化,玩笑地送了如下一联:
  旧同学成新伯母,
  老年伯作大姐夫。
  “万金”与“不富”、“五子”与“无儿”是矛盾的统一,“同学”与“伯母”、“年伯”与“姐夫”也是矛盾的统一。将这种矛盾统一的现象有机地组织成联,让人拍案叫绝,这是要费一番心计的。只是赠毛、熊之联重了一个“伯”字。
  又韩复榘任山东省主席时,一次上某山游玩,山上一些碎石拌脚。他心血来潮,便出了如下一联要秘书和警卫们对:
  山上石稀烂崩硬。
秘书和警卫们面面相觑,都对不上来,韩自己一时也对不上。上山之后,见山北黄河滔滔东去,触动思虑,于是得了下联:
  黄河水滚开冰凉。
稀烂,若指质地便非常之软,与“崩硬”矛盾,但此指碎石之形,便又矛盾又统一了。滚开,若指温度当在100℃,与“冰凉”矛盾,但此指河水滔滔之状,与“冰凉”也又矛盾又统一。此联亦有谓上联为乾隆所出,下联为纪晓岚所对者。如此,则韩氏仅袭用而已。
  以上几副都非常典型。
 
二 组句的技巧
  组句的技巧,指的是使对联在文句组合上表现出某些特色,以获得某种艺术效果的方法。
  属于组句的技巧的,有换位、嵌名、串组、分总、缺如、重言、两兼、同出、连珠、越递、虚字、拆词、回文、列品、互文、绘态、歧义、巧辞,等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换 位
  过去,宫廷门外或帝王陵寝之前,常立有许多威武的石人,名曰翁仲。清乾隆皇帝有一次到十三陵游览,见陵道石人,想考考随行人员,便问:“这叫什么?”有一翰林匆忙脱口而出:“这叫仲翁。”乾隆见他将“翁仲”说成“仲翁”,立即借题发挥写了一首诗,曰:“翁仲缘何作仲翁?十年窗下欠夫工。从今不许房书走,去到江南作判通。”这位本为“上书房行走”的翰林,因此便被赶出宫廷,到外地做芝麻官去了。
  乾隆在这首诗中,故意把“工夫”说成“夫工”,把“书房”说成“房书”,把“通判”说成“判通”,用的手法就是换位。
  换位,就是把句中词语的位置加以对换以适应某种需要。在对联中也可以找到许多例子。例如:
  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
                   
  忧乐关天下,愿今人砥砺奋起,都学这秀才先生。
这是冯玉祥题于山东益都范公亭的对联,意在通过称道范仲淹对西夏的斗争,以鼓励人们起来抗日。联中的“范小老子”,本为“小范老子”,乃西夏人送给范仲淹的尊号。这里为避免“小”意过于突出,将其移于“范”字之后。
  换位有三种情况。
  一是一联单换,即两联中只有一联有换位。上面一副就是如此。再看下面一副:
  五风十雨梅黄节,
      
  二水三山李白诗。
这副对联下联没有换位。上联中的“梅黄”,既可作梅子黄时解,亦可作“黄梅”解。若作“黄梅”解则是为使“梅”同“李”相对,“黄”同“白”相对,才将“梅”字换到“黄”字之前。
  二是各联自换,即上下联均有换位,但都只在本联内进行。例如: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这副对联是彭孙遹于1790年重九随乾隆巡行热河驻跸万松岭时,出给纪晓岚对的。上联“十八”,恰好是“八十”换位而成。十八公,即“松”。下联“重九”,也换位作“九重”,与之前后相对,可说是非常恰切。
  三是两联互换,即换位在上下两联之间进行。这种换位的特点是:上下两联都用了某几个词语。但在相同位置上,上联用甲的地方,下联用乙;上联用乙的地方,下联又用甲,刚好相反。尽管只是一联对另一联的换位,但看起来却像是两联互相换位。例如:
  子将父作马,
   
  父望子成龙。
   
这副对联相传是清代书法家何绍基儿时骑在父亲头上去上学,一日答塾师的戏词所作。下联的“父”与“子”就是上联的“子”与“父”的换位。
  这种两联互换的对联,南岳祝融峰舍利塔也有一副。联曰:
  白云飞去青山在,
  ——  
  青山常在白云中。
    ——
互换的词语为“白云”、“青山”。但联语对得不工,“在”字亦犯重。
  又湖南长沙周伯政先生题国庆40周年联,亦用此法:
  举国腾欢,毋忘卌载前,拼两千万先烈头颅,出生入死,陷阵冲锋,始迎来十一
              ——                   
这天,九州解放;
  全民发愤,争取几年内,集十一亿后生心眼,遗大投艰,分工合作,则不到两千
                                 ——
之岁,四化完成。
 
此联是“两千”与“十一”互换。
  一个词语的换位.有时可以多次进行:
  过苦年,苦年过,过年苦,苦过年,年去年来今变古;
     
  读好书,好书读,读书好,好读书,书田书舍子而孙。
     
这副对联乃钟耘舫所题。上联前四句,乃“过”、“苦”、“年”三个词语反复换位而成。下联前四句,乃“读”、“好”、“书”三个词语反复换位而成。每换位一次,就出一层新意。
  换位,多半是为适应对仗的需要而进行的。前面讲到将“黄梅”换作“梅黄”、将“重九”换作“九重”是如此,下面将“上海”换作“海上”也是如此。
  艳色天下重,
  秋声海上来。
    
这副对联题于著名京剧艺术家程砚秋由上海赴北京演出之时。艳秋,乃程砚秋原名。程以演青衣著称,青衣属旦角,故联中有“艳色”、“秋声”之语。将“上海”换位作“海上”,是为求与“天下”相对的缘故,亦与乘船走海路有关。
  但是对联的换位也并非全为对仗。这从下面两副就可以看出来:
  吹吹打打,打打吹吹,虽隔壁邻居,一圈花轿十里远;
   
  笑笑啼啼,啼啼笑笑,本青梅竹马,片时装演众宾欢。
   
这副喜联中的“吹吹”和“打打”、“笑笑”和“啼啼”的换位,就是为描写一种热闹而幽默的气氛。
  今日到南苑,明日到北海,何时再到古长安?叹黎民膏血全枯,只为一人歌庆有;
                                   
  五十割琉球,六十割台湾,而今又割东三省。痛赤县邦坼益蹙,每逢万岁祝疆无。
                                   
这副对联传为章太炎先生在西太后庆祝七十寿辰时所题。据胡毅雄君辨析,当为其时《中国白话报》主编林白水作。林抓住西太后只顾个人享乐而不管国家存亡、百姓生死的罪恶行径,将寿词里常用的一人有庆”、“万寿无疆”这句话中的“有庆”和“无疆”加以换位,使成“庆有”和“疆无”,对西太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二)嵌 名
  嵌名,是对联常用的一种技巧。其特点,是把某些人名、地名、事物名等等,嵌入相关的地方,并保持其相对的独立性,使对联意中有意。
  嵌名可分为整嵌和分嵌。
  所谓整嵌,就是一个名称在每联中只占一个位置,不拆开,完全保持其整体性。看四川剑阁姜伯约祠的一副:
  九伐竞无成,心师武侯,能继祁山六出志;
             
  三分不可恃,计诛邓艾,已复阴平一败仇。
             
武侯,乃诸葛亮谥号,连同邓艾为两个人名,祁山和阴平为两个地名,嵌入这副对联中,都没有拆开。
  所谓分嵌,就是把一个名称拆开,分别嵌入有关位置。这又有横嵌(竖写则为竖嵌)、竖嵌(竖写则为横嵌)和递嵌之分。
  一个名称在一联内分别嵌完的,叫横嵌:
  季子敢言高,仕未在朝,隐未在山,与吾意见偏相左;
                      
  藩臣多误国,进不能攻,退不能守,问他经济又何曾?
                      
这副对联乃曾国藩与左宗棠戏谑而作。上联为曾国藩所题,内嵌“左季高”二字。季高是左宗棠的字。下联为左宗棠所题,内嵌“曾国藩”三字。两联都是横嵌。
  一个名称分嵌于上下联,叫竖嵌。竖嵌又有首嵌、腹嵌、尾嵌和插嵌之分。
  只嵌在两联开头的,叫首嵌。例如:
  杨妃春色,西子秋波,妆成媚态娇容,看今世有几双醒眼;
  
  林下樵歌,溪边渔唱,弹到高山流水,想古来无二个知音。
  
这副题在湖南湘阴县杨林寺的对联,“杨林”二字就嵌在两联的开头。
  首嵌又称藏头或丹顶。称藏头者,是谓所嵌之名藏于两联的开头,不注意就看不出它们自成系统。称丹顶者,是取其与全身洁白、仅头顶上现一块红色的丹顶鹤颇为相似这一点。由于首嵌可以把一个名称显示出来又别具一格,所以,许多建筑物或店铺的门联常常采用。
  只嵌在两联中间的,叫腹嵌。例如:
  无风烟焰直,
   
  有月竹荫寒。
   
这副题于某地“风月亭”的对联,“风月”二字就嵌在两联中间。
  只嵌在两联末尾的,叫尾嵌,亦称藏尾或脱靴。例如:
  聪明会艺双星巧,
        
  珍重应量十斛珠。
        
这副称赞一个名叫巧珠的女子的对联,“巧珠”的名字就嵌于联尾。
  分别有规则地插入联中的,叫插嵌。例如:
  元后亶聪明,二百载继继承承,顺天心,康民物,雍和其德,乾健其身,嘉惠普
                   -   ━    ┄    ┅
群生,道统昭羲农尧舜;
   …
  维皇臻福寿,亿万年绵绵翼翼,治功懋,熙绩勋,正直在朝,隆平在野,庆云辉
                   -   ━    ┄    ┅
五色,光华联日月星辰。
   …
这副寿联是1844年前后,朝臣们送给道光皇帝的。内容当然是歌功颂德,可以不必管它。但从第三句起,将上下两联每句的头一个字连读,正好是清朝自开国到道光的六个皇帝即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的年号。也就是说,作者在写这副对联时,就有意将这六个年号有规则地插入其中。这就是插嵌。像这样一连插入这么多名称,还要充分地表达联意,是很不容易写好的。
  一个名称,上联横嵌一部分,下联又横嵌一部分,两联横嵌之名合起来才成系统者,叫递嵌。例如:
  民犹是也,国犹是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
      
这副对联系湘人王闿运1914年应召到北京任文史馆长时,题赠袁世凯的。上联嵌“民国”二字,下联嵌“总统”二字,合起来称袁世凯为“民国总统”,就用的这种手法,其联意,有人说是恭维,有人说是讽刺袁世凯挂民国之名而行清朝之实。王闿运又在这副对联后面分别添上“无分南北”和“不是东西”八个字,对袁世凯的鞭挞就十分明显了。
  嵌名还有省嵌、迭嵌和暗嵌。
  省嵌,就是一个名称只嵌入其主要部分。例如:
  天下名山僧占多,还须留一二奇峰,赠吾道友;
  世间好话佛说尽,又谁知五千道德,出我尊师。
             
这是清戏剧家李渔为保护庐山简寂观而题于该处的一副对联,后又移于武昌老子祠。下联的“五千道德”,就是“五千言《道德经》”之省。
  迭嵌,是一联中重迭嵌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称。例如:
  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
          
  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
          
这副对联见于《痂留编》。上联嵌入“春”、“夏”、“秋”、“冬”四季和书名《春秋传》,“春”、“秋”二字,两名共用。下联嵌入“东”、“南”、“西”、“北”四方和书名《北西厢》,“北”、“西”二字,两名共用。
  暗嵌,即所嵌之名是在改头换面的情况下出现的。例如:
  少目焉能识文字,
  
  欠金休想望功名。
  
这副对联在“析字”一节中曾经谈到过。联中本来嵌的是“省钦”二字,但“省”字拆成了“少”和“目”,“钦”字拆成了“欠”和“金”,“省钦”二字的面目就完全变了。
  嵌名可以对嵌,也可以单嵌。两联都嵌名的谓之对嵌。前面所举的例子,都是对嵌的。只一联嵌名的,谓之单嵌。下面一副对联就是单嵌:
  公本识字耕田人,为感殊遇驱驰,以三分始,以六出终,统一古今难,效死不渝,
遗恨功名存两表;
  世又陈强古冶子,应笑同根煎急,谁开诚心,谁广忠益,安危天下系,先生以往,
    
缅怀忠义拂残碑。
 
这副称颂诸葛亮的对联,就只下联嵌入了“陈强”和“古冶子”两个人名。
  有时候,几种嵌法可以综合使用。看下面一副:
  陶潜善饮,易牙善烹,饮烹有度;
  -   
  陶侃惜分,夏禹惜寸,分寸无遗。
  -   
这副对联题于广州陶陶居茶楼。“陶潜”、“易牙”与“陶侃”、“夏禹”,都是人名整嵌。但联首两字竖读,恰好是楼名“陶陶”,这又是分嵌中的竖嵌了。
  陶陶居茶楼这副对联的嵌法,亦可以视为一种纵横连环嵌。这样的例子台北县接云寺还有一副:
  开是一是二之慧门,南海普陀,北淡摆接;
                  -
  登累万累千于觉岸,东垂法雨,西极慈云。
                   
联中“摆接”是地名,嵌于上联;“接云”为寺名,嵌于上下两联。“接”字既属“摆接”,又属“接云”,纵横连环的特点,非常明显。
  递嵌先横后递,看起来好像也是一种综合使用,其实不然。在递嵌中,没有横就没有递,横和递只是一种手法的两个步骤而已。综合却是两种或多种手法的套用,彼此之间同有依存关系。就拿上面一副来说,“陶潜”、“易牙”和“陶侃”、“夏禹”,彼此互不依赖,横竖都不能连起来像“民国总统”那样自成系统;“陶”和“陶”虽可自成系统,但每个“陶”字又都只占一个名称的一部分,这就只是两种手法的套用。若不限于“陶”和“陶”而是“陶潜”、“易牙”和“陶侃”、“夏禹”横竖都能连起来自成系统,彼此不可分割,那就应当作递嵌看待了。
  嵌名,一般说来都是从右到左(以竖写而言)、从上到下顺嵌。但有时候也不规则。曾国藩和左宗棠戏谑而用的那副对联,上联顺读为“季高左”,下联顺读为“藩国曾”,就属这一类,这种对联又叫散嵌。下面一副也是散嵌的:
  四壁图书三尺剑,
     
  半肩行李一张琴。
      
这副对联内嵌“张三李四”四字。横顺读为“四三李张”,竖顺读为“四李三张”,只反倒读才能把“张三李四”读出来。
  一副对联到底按哪种方式嵌名,嵌在什么地方好,应根据内容的需要来决定,不能单纯搞文字游戏。而且,字光嵌入还不够,要化入。也就是要同前后文水****融,浑成一体。钟耘舫《拟题江津县临江城楼联》“北褰莲盖”、“东敞牛栏”中的“莲盖”和“牛栏”,若没有“南依艾村”、“西撑鹤岭”中的“艾村”和“鹤岭”与之并列,就很难知道是地名。像这样嵌得不露痕迹,就是“化入”的结果。为嵌而嵌,只嵌不化,就会显得生硬。在运用这种艺术技巧时,这一点应当十分注意。
  刘振威先生在《对联中的“镶嵌格”》一文中,根据诗中嵌名的规矩,列举十几种“镶嵌格”(即“嵌名”)的名称。这些名称是: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一字者,叫鹤顶格(即上文所谓“丹顶”)。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二字者,叫燕颔格。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三字者,叫鸢肩格。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当中一字者,叫蜂腰格。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五字者,叫鹤膝格。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第六字者,叫凫胫格。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下联的最后一字者,叫雁足格。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联第一字、下联最后一字者,叫魁斗格。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联最后一字、下联开头一字者,叫蝉联格。
  将所需要镶嵌的字,列在上联第二字、下联第六字者,叫云泥格。
  若所镶的人名或地名是三个字,镶嵌时上联首尾各嵌一个,下联中间嵌一个,或者相反,下联首尾各嵌一个,上联中间嵌一个字者,叫鼎峙格。
  将所嵌的人名或地名分散嵌于联中而不拘一定位置者,叫碎锦格(即“散嵌”)。“罗峰玉雪岩前舞,岗洞书香院外飘”一联,其中就散嵌有“萝岗洞萝峰玉岩书院”和“萝岗香雪”两个名称,这个例子尤其典型。
  将所嵌的字在上联暗示,下联明嵌,或者在下联暗示,上联明嵌者,叫晦明格。例如“阶前举杯邀月饮,蓠边信步赏花天”一联,上联暗示“酒”字,下联明嵌“花”字。又如“携酒与鱼游赤壁,随蜂伴蝶赏东篱”一联,上联明嵌“酒”字,下联暗示“花”字。
  上面十三种(兼用的亦算)镶嵌格,都是以七言句为基础来谈的。但从前文已举的例子来看,对联的嵌名,比这还要自由得多。为此,能用这些传统名称,当然好;若不用,也没有关系,只要在实际上懂得嵌名是怎么回事、怎么嵌法就行了。
  以上讲的,都是名称嵌在一副对联之中。有一种跨联嵌,就是将一个名称嵌入两副或两副以上的对联之中。
  跨两副对联者,如下例是:
  天高地厚千年业,
  
  源远流长万载基。
  
┈┈┈┈┈┈┈┈┈┈┈┈┈┈┈┈┈┈
  酱佐盐梅调鼎鼐,
  
  园临长安胜蓬莱。
  
此例出现于清同治年间,见于1980年4月12日《北京晚报》之《天源酱园注》一文。四句由两副对联组成。第一副对联首嵌“天源”二字,第二副首嵌“酱园”二字。将两副首字连读,就是“天源酱园”的名称。
  跨两副以上的对联者,如下例:
  新民事业图无逸,
  
  福地人家产有恒。
  
┈┈┈┈┈┈┈┈┈┈┈┈┈┈┈┈┈┈  
  州里桑麻开禹甸,
  
  总网财产学周官。
  
┈┈┈┈┈┈┈┈┈┈┈┈┈┈┈┈┈┈
  公刘曾画生民策,
  
  司稼常担粒食忧。
  
此例见于《楹联报》总第2l期胡毅雄君文。据该文介绍,1902年,我国民主革命者黄乃裳在今马来西亚的沙捞越成立新福州垦场公司,上文六句也为黄氏所撰。此六句由三副对联组成,句首一字连读,即为“新福州总公司”之名。
  跨联嵌,不过是嵌名的一种比较特殊的方式——以两副或两副以上的对联作为一个承嵌体而已,除了承嵌范围比一副对联有所扩大而外,其他与一般嵌名没有本质区别。
  常江君在《中国对联谭概》中有“套联”一节。一例即上文之所谓“天源酱园注”,另一例为如下四句:“红心已结胜利果,碧血再开革命花,倘若魔怪喷毒火,自有擒妖打鬼人。”若论“天源酱园”一例,入嵌名即可;若论后一例,因仅前两句对仗,后两句不对仗,即前两句可视为一副对联,后两句不能算是对联,实无联可“套”。这样一来,“套联”之说能否成立,就还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5: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串 组
  把一些本来没有逻辑联系的事物名称,按对联的规则连接起来,表示一定的意思,就叫串组。串组有两类。
  一类是事物名称之间不加其他词语,彼此直接连接。例如:
  帝女 合欢,水仙 含笑;
  牵牛 迎辇,翠雀 凌霄。
这副对联乃名许宾衢者某年七夕于广州所撰。“帝女”、“合欢”、“水仙”、“含笑”、“牵牛”、“迎辇”、“翠雀”、“凌霄”都是花名,是八个花名分别直接连接起来的。“合欢”、“含笑”、“迎辇”、“凌霄”作动宾词组用。再如:
  中国 捷克 日本,
  南京 重庆 成都。
这副对联乃成都一进步人士题于抗战胜利之时。上联由三个国名直接连接而成,“捷克”作战胜解。下联由三个城市名直接连接而成,“重庆”作重新庆祝解,“成都”作为成为首都解。全联表达了作者的喜悦,又对围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作了辛辣的讽刺。
  这类串组有两个特点:一、它只是零散名称而不完整句子的结合,这就可以同“集句”区分开来。二、它单独成联而不是只作联中的一部分,这又可以同“列品”区分开来。
  另一类,也是最常见的一类,是在事物间的适当位置上加进个别或少数词语进行连接。例如:
  金线吊灯笼,老照 四方 八角;
  玉带缠如意,连升 一步 三台。
这副对联由湖南长沙一些比较古老的地名和街道名连接而成。上联的“金线(街)”、“灯笼(街)”、“老照(壁)”、“四方 (塘)”、“八角(亭)”之间,仅加进一“吊”字。下联的“玉带 (街)”、“如意(街)”、“连升(街)”、“一步(两搭桥)”、“三台(凤凰台、定王台、百善台)”之间,仅加进一“缠”字。再如:
  白头翁,持大戟,跨海马,与木贼 草寇战百合,旋复回朝,不愧将军 国老;
  红娘子,插金簪,戴银花,比牡丹 芍药胜五倍,从容出阁,宛若云母 天仙。
这副对联由一些中药材名连接而成。上联的“白头翁”、“大戟”、“海马”、“木贼”、“草寇”、“百合”、“旋复”、“将军”、 “国老”之间,加进了“持”、“跨”、“与”、“战”、“回朝”、“不愧”等几个词语。下联的“红娘子”、“金簪”、“银花”、“牡丹”、“芍药”、“五倍”、“从容(即苁蓉)”、“云母”、“天仙”之间,加进了“插”、“戴”、“比”、“胜”、“出阁”、“宛若”等几个词语。
  这类串组的特点是:连接的名称,必须多于乃至大大多于加进的其他词语,否则就不是串组而只是“嵌名”了。
  串组所成的对联,自然也必须表达一定的意思。像前面第一副,上联讲织女结婚了,水仙们都很高兴;下联讲牵牛去迎接花轿,翠雀在空中飞舞。两联合起来,就展现了一个十分生动的迎亲场面。这样的表达就很好。其余几副的表达也不错。如果词语连接起来不表达一定的意思,那就完全没有意义,成为对联也谈不上了。
第七章 对联类叙(上)
  对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把对联分为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佳话、挽词、集句、杂缀等九类,就不是按照一个标准作一次划分的结果。这样的划分,尽管在当时有一定的道理,但现在已不完全适用,比如应制对联,而今就没有了。光绪年间出的《楹联汇编》把对联分为万寿、寿诞、职官、廨宇、故事、佳话、神庙寺观、应制、胜迹、人品、人事、格言、四书、店铺、俗语、戏名、春联、新婚、哀挽、屋宇(厅堂、山居、田家、门窗、园林、书室)等20类,分得非常细,除了也有一些过了时而外,还显得繁琐和紊乱,而今更不适用。这几年来,一些书籍和文章对对联种类的划分,比较切合现在的情况,可取的成分增加了,但也还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根据功用,现在最常见的是将对联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胜迹联和普通联等。  
一 春联
  每年除夕前后,为庆新春的到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   春联发端于桃符。《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桃符也。”所谓桃符,就是悬于门上的桃木。要弄清它同春联的关系,得从一个神话传说谈起。据《淮南子》说,东海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株大桃树,蟠屈纵三千里。树下有一鬼门,由“神(shēn)荼(shū)”与“郁垒(lǜ)”二神把守。遇鬼怪作恶,则以苇索系之喂虎,鬼怪见而畏之。由此,每年除夕,人们便以桃木悬于门户以辟邪祟。  这种习俗,相传从周代开始,此后就一直沿续下来,但古时悬的是桃梗或桃人。汉应劭《风俗通》卷八《典祀·桃梗》:“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仙木。”又《晋书·礼志》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桃人、桃梗,都是指将桃木刻削成的木人,用以象征神荼、郁垒二神。但要刻桃人,实非易事,于是人们渐渐改用了桃木板。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这里的“桃符”,即桃木板,虽未提及在桃木板上写什么,不过绝不会是两块光木板。《说郛》卷十引马鉴《续世始》:“《玉烛宝典》曰:元日造桃著户,谓之仙木……即今之桃符也。其上或书神荼、郁垒之字。”在上面写的是神荼、郁垒,这就说得很明白了。看来,在桃木上写字,至迟不得晚于南朝。而用的是木板,每块板上又只写两个字,这就简便得多了。  由桃符到春联的发展过程,据陈驹《春节话春联》所言,大致是这样的:由于桃符是在一年送旧迎新之际用来消灾灭祸的,就不免惹动某些文人墨客的诗兴。他们在上面随兴题两句诗,于是就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也就是所谓楹帖(亦叫春帖子)。再往后,楹帖又从桃符中分离出来,另立门户;桃符仍被分于两扇大门之上,也仍专司祓除不祥;楹帖则分贴于大门两旁,专任述志抒怀,祈福志庆。于是楹帖脱胎成了楹联。因为它原为春节所专用,所以又叫春联。  人们有意识地把两个对仗的句子写在房门两边的桃木板上,史书记载是在五代。《蜀梼杌》云,五代后蜀主孟昶有“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一联,题于蜀末归宋前一年除夕。到宋代,题桃符者仍以宫廷和士大夫居多。苏东坡在黄州,一日遇岁除,访王文甫,见其家方治桃符,戏题一联于其上:  门大要容千骑入,
  堂深不觉百男讙(xuān)。   京口韩香请客,作桃符曰:   有客如擒虎,
  无钱请退之。   洪平斋自署桃符: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己十年间。   这些题联者多属士大夫之列。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推广,春联才在民间流行开来。   春联由写在桃木板上转而写在红纸上,也自明初始。其所以用红纸,据说是因为过去有一种叫“夕”的猛兽,每年除夕就出来虐人害物。但它畏惧红色,人们便用大红纸来吓唬它。由题桃木板改为写红纸,简便多了,所以一般都乐于接受。只是其意义,人们当初可能清楚,渐渐便不甚了然。后来人们用红纸写春联,不过取个吉祥如意,而今则多表示喜庆。  春联所题的位置,没有一定。一般在大门,也可以在寝门、书房门乃至灶门。黄修复《茅亭客话》云:“蜀后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宫门就是宫廷的大门。“新年纳馀庆”一副,则是题在寝门上的。《楹联丛话》讲清代“紫禁城中,各宫殿门屏槅扇,皆有春联,每年于腊月下旬悬挂,次年正月下旬撤去”的情形,不过是一个代表。民间稍有不同的是,一则没有宫庭那么大的排场和数量,二则春联贴后就不撤。  春联,过去也并非都在除夕写。明代,杭州人于除夕就只在门的两边贴两条大红纸,直到初五才把联语补上去。有些地方,贴春联的习俗还推及其他节日。福州旧时就有一种乡俗,不但春节贴对联,端午也贴。每年五月初一,便悬蒲插艾于门庭,五日午时,再用红笺写对联,贴于楹柱,谓之“午时书”。这是由仿春联之制而来的,故梁章钜称之为“桃符之别调”。   清代,京师宦宅所制春联.每喜以本岁干支分冠联首。例如乙未年一副:  乙近杏花袍曳紫,
  ·
  未匀柳色绶拖黄。
  · 古代一品到四品官穿紫袍。绶,印带,黄色。丁酉年一副:   丁岁观光惭国士,
  ·
  酉山采秘识奇书。
  · 这类对联,大多内容空泛,且见拼凑痕迹,加之民国时起即用公历而不用干支纪年,而今已很少有人模仿。  还有专切姓氏的春联。这种春联的内容,主要是隐切同姓中有名望的人物,以使其受联者感到荣耀。如上文“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之”即是。又如:   秋水落霞惊四座,
  桐花栖凤服群贤。   切王姓。上联指王勃作《滕王阁序》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令四座惊叹。下联写清诗人王士祯以“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一语,倾倒一时,人谓之王桐花。而今也还有人仿写这种春联。   春联中有一种“数九迎春联”,比较特别。旧俗冬至以后,就以数九来推箅节令。每过一九,气候发生一些变化。民谚说:“一九二九,袖中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衫;八九七十二,牛在田中呃;九九八十一,农夫戴斗笠。”这个民谚可以清楚地看出由寒变暖的过程。但某月某日,到底已入了哪一九,不记得冬至日,又没有记录,常常说不准。于是,便产生了《九九消寒图》。据明代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介绍,这种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但因花瓣排于枝上没有按九间隔,每个九不易明辨,《九九消寒图》才被“数九迎春联”取而代之。这种春联,每边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请看下面一副:   柔柳秋咽囿柯風恃勁,
  院庭春染幽巷草重盈。 这副对联乃旧时所写,“風”、“勁”均是繁体。“草”本作“□(上++下早)”,十画,这里把“++”,连笔写成了“艹”,与今同,故为九画。这种对联,笔画都要写成双钩中空,如“柔”就要写为“□(柔字中空)”。从冬至后一日起,依顺序每天将上下两联同位置上的字各填实一笔,待两联各填完一个字时,就表明已过了一九。这样,某月某日,已进人哪一九,乃至哪一九的第几天,都一目了然。而今数九的习俗还在,“数九迎春联”却早成了历史。   春联的内容十分广泛,下面略举几例,即可见一斑。  元代杨瑞给寓所自题的一副,颇有寄情山水之意: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明嘉靖年间,南京城守门宦官高刚,感海刚峰(瑞)、林念堂(润)谏德,于中堂书春联赞云: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清人吴让之,不愿为官家书屏,弃家宿庙,岁除之日,题联庙门以叹曰:   有子有孙,鳏寡孤独;
  无家无室,柴米油盐。   清人范文甫,宁波名医,一生以救人为己任,虽家境贫寒而其志不改。某年春节,题联自慰: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国民党统治时期,民不聊生。某年春节,重庆传出这样一副对联: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一九四九年元旦,重庆解放在即,渣滓洞志士欢欣鼓舞,于狱中题联寄慨: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解放后,祖国景象长新。某地农村一副春联写道: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新春之际,祖国人民格外思念台湾同胞。有人题联寄意曰:   新岁雪晴,祖国红梅争怒放;
  故园春满,台湾紫燕好归来。  
二 喜联
  为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作的对联,叫喜联。喜联始于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包括《续话》和《三话》)一书中,所见五副,都是婚嫁方面的。   出于乾隆年间的一副,记在《丛话》里。时有冯诚修,即相传上京应试时以“夕阳反照桃花洞”句续救“柳絮飞来片片红”句而名声大噪者。冯与其夫人同庚,乾隆四十七年(1782)80岁,结婚亦正好60年。结褵(lí)周甲之日,“亲友门生,骈集称庆”。冯与夫人“重行花烛交拜之礼”,并自题联曰:  子未必肖,孙未必贤,屡忝科名,只因老年娱晚景;
  夫岂能刚,妻岂能顺,重谐花烛,幸邀天眷锡遐龄。 这副对联题于二老“重谐花烛”之时,这个内容亦占主导地位,因此它是一副喜联。但联非他人所送,连高寿也一起讲了,从这一点上看,又不大纯粹。也许这正表现了喜联初起时的原始特征。  出现于乾隆、嘉庆年间的一副,录于《二话》中:   绣阁团圞同望月,
  香闺静好对弹琴。 这副对联乃天津太守牛稔文为子娶妻时,纪昀所题。上联暗切“吴牛喘月”,下联暗切“对牛弹琴”,说牛而不见“牛”字,虽有玩笑意味,但单从字面上看,全联讲夫妇和谐,已是一副十足的喜联。  出现于嘉庆、道光年间的三副,两副见于《丛话》,是程春海在京续娶时友人送的。黄左田所赠联云:   调羹定识威姑性,
  洒翰应增吕子书。 调羹,调制羹汤以奉公婆。威姑,即君姑,丈夫之母。洒翰,写作。吕子书,指宋吕祖谦撰《东莱左氏博议》一书。相传(其实不确)成于蜜月之中,故多引作新婚佳话。又陈石士所赠联云:   博议书成临月按,
  合欢酒热对花斟。 博议,亦指《东莱博议》。按,察究。   一副见于《续话》,为侯理庭子新婚时,严问樵代曹氏所拟:   雀屏妙选今公子,
  鸿案清芬古大家。 侯理庭,某郡太守。雀屏妙选,取唐高祖李渊得窦皇后故事,谓女婿是百里挑一的。《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窦毅)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以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李渊)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鸿案,盛食的有足木盘。取东汉孟光对梁鸿相敬如宾的故事,赞新娘贤德。《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联中引用这两个故事,都同婚嫁密切相关。   从乾隆至道光年间,婚嫁喜联当然并非仅此五副,但因未经搜集而散失了,一时无从查考。  光绪十六年(1890),光绪皇帝举行结婚大典。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送给他一封贺信和一座自鸣钟,那钟上也刻有一副用中文书写的喜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 日月和天地,都是指皇帝和皇后。光绪帝结婚,外国女王也送喜联,喜联的使用和影响,到此时已比较广泛,这一点已无庸置疑。  几十年来,婚嫁喜联大为普及,而今青年们结婚,常常贴得满房都是,确也使热烈的气氛和喜庆的色彩增添不少。就写法上来就说,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格调。例如:   邀得空中比翼鸟,
  来看枝上并头莲。 某单位两个青年,原是大学同学,彼此相爱已有一段时间。结婚时,在当地工作的其他两个同学也刚结婚不久。大家得到通知,都双双前去祝贺。其中一位,见墙上一幅荷花水墨画,遂得这副喜联。联语内容比较严肃。  但也有些婚嫁联很诙谐。这又有雅俗之分。前面所引纪昀题贺牛稔文之子娶妻之联,上下联各含一个成语,风趣又不伤人,就雅得可以。清末林庆铨题贺江西李岱阳之父续弦一联,亦属此类。李岱阳之母不幸早逝,其父晚年孤寂,重娶一寡妇,以相依为命。林庆铨得知,遂为题如下一联:  阿婆学作新嫁娘,争看螺髻盘青,有绕膝孙曾戏呼少妇;
  而翁本是美男子,倘把虾须濡墨,使比邻妯娌错讶檀郎。 檀郎,旧时对夫婿或所爱男子的美称,因晋代潘岳是个美男子又小名檀奴而来。   而今喜联之诙谐者,则多是伙伴们故意逗趣而作,文辞上就未必有纪、林二人那么讲究了。例如:  娘子官人,平日无非演戏剧;
  生哥莺妹,今宵真要做夫妻。 这是观众朋友为两演员结婚而作的一副喜联。联语从他们平日合演《西厢记》上来立意,写得很有意思。再如:   巧师傅勤快跑布店,天晓得是不是看顾客们喜欢什么花色;
  秀货员热情待访者,无须问有没有给同志哥说点弦外之音。 这副喜联,一看就是在同新郎新娘开玩笑。新郎姓“乔”,是某绸缎厂花样设计师,以“巧”谐音,是极言其技艺很高。秀者,售也。以秀谐售,是极言新娘长得漂亮。  这类喜联,而今已比较常见,这同人们生活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是分不开的。不过,也有过分恶作剧的情形,即把喜联的内容弄得低级庸俗,即使是开玩笑,因有背于高尚的情操,也是不足取的。  上面所举婚联,都是别人题贺的。有些地方别开生面,由男方与女方自己题对,这就颇具传奇色彩。   由新郎和新娘直接对对联者,至迟明代就有这种情形。旧小说《苏小妹三难新郎》,讲苏东坡之妹在新婚之夜,要夫婿秦少游答得三个问题,才准进入洞房。这第三个问题就是需要秦少游属对的一个上联:  闭门推出窗前月。 最后秦少游以如下一联相对:   投石冲开水底天。 于是两人花好月圆。   冯梦龙说的是宋代的事。宋代是否确有这类事情,无有佐证,苏小妹和秦少游是绝无此事的。但若明代尚无这类事情,冯梦龙恐怕就无从附会了。  也有男女两家对对联者。李曼馨先生在《庚柬对联的代作》一文中说,苏北旧俗,男女订婚都要写庚帖。庚帖上除了写生辰八字而外,还要写一副表示吉庆的对联。按规矩,是由男家出上联,女家对下联。对联都是请人代作,内容也通常是“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荣”之类的话。但有时也有佳对。如潘、何二姓联姻,潘家的出联是:  喜潘家有田有水兼有米。 此联将“潘”字拆为“水”、“田”和“米”三字。何家的对句是:  庆何氏添人添口又添丁。 此联将“何”字拆为“人”、“口”和“丁”三字,对得极工。又某地东西两庄一亲戚再次结亲,男家的上联是:  先是老亲,后是新亲,亲上加亲,亲亲嫡嫡。 一连用了六个“亲”字。女家的对句是:  乾为男子,坤为女子,子又生子,子子孙孙。 也一连重言六个?/span>子”字,对得极工。  据梁柱华先生《有趣的婚礼插曲——轿对》一文介绍,江西崇仁、永丰一带,也有类似的风俗习惯。所不同者,只对联是贴在花轿上而不是写在庚柬上。而且,男家出联太易,会被认为对婚事不重视;女家对不上来,也会被男家看不起,因此,两家对此事都非常认真。特别有趣的是,男方把上联贴在花轿上迎亲,新娘快上轿时也把所对的下联贴在轿上,这时,围观者便喊:“对上了!”“对得好!”既夸对联,又夸新郎新娘。在结婚时让双方对对联,看来正是为了达到这种双关的目的。  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婚联,当然是好的见多。比如有一迎亲的上联是:   今月乃古月,美景良辰心像意。 此联用析字和嵌名两法,把新郎“胡美意”的名字写了进去。女方的对句是:   新人真可人,妙龄佳偶竞蝉娟。此联也用相同的方式,写进了新娘的名字“何妙娟”。梁文讲的这种风俗而今尚在,只是代替花轿的已是喜车罢了。  大厦落成或迁入新居,人们也纷纷以对联道喜。这类喜联和其他喜联,当起自婚嫁喜联之后。   民国年间,有一私塾先生于某地山边建一茅屋,落成之日,乡人以联贺曰:  有竹有松,凤翔鹤住神仙地;
  无尘无扰,水绕峰环处士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某地过去一困难户,两年打了翻身仗,除还去积年全部欠款外,还建了一栋砖瓦屋。乔迁之日,有人送了这样一副门联:  一屋新成,水增气象山增色;
  四邻同庆,男颂方针女颂勤。   某地某姓,姐妹失散四十余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终于取得了联系。重新团聚之日,正值八月中秋。一方所在单位送联致贺云:  月朗心甜人聚日,
  情亲泪热话长时。   贺学会成立,贺商店开张,贺老年得子等,也具有喜联的性质。要归到喜联里来,未尝不可,但这些对联,通常都以交际联(本书入“普通联”)视之,这里就不再列述了。  由于喜事并非时时皆有,而且一办即过,所以喜联都带有临时应景的性质。喜联的内容也因事而定。但不管哪类喜联,都是为贺喜而作的,而且要使人家觉得有可喜之处,否则就不能叫喜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5:5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七章 对联类叙(续)
六 普通联
  在春联、喜联、寿联、挽联和胜迹联之外,为平常各种需要而作的对联,叫普通联。
  普通联,自宋以来,历代都有,内容也随遇而出,没有一定的框框。
  北宋时,便有人以对联进行交际。“春联”一节所讲东坡访王文甫并为之戏题桃符即是一例。南宋朱熹也为自己的朋友赠过这样一副:
  水云长日神仙府,
  禾黍丰年富贵家。
  用于交际的对联,有人专门给它一个名称,叫交际联。交际联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交际联,指一切送人的对联。狭义的交际联,仅指朋友之间平日互赠的对联。这类对联没有“类”的特色,所以这里归入普通联项下。普通联当然不只是交际联,后面一些例子就都不是用于交际的。
  李贽,明进步思想家。因认定《六经》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被统治者以“敢倡乱道,惑世诬民”罪迫害致死。他曾作过云南姚安知府。赴任途中,看到各处一片荒凉,为使自己不负民望,题如下对联以自勉:
  从故乡而来,两地疮痍同满目;
  当兵事之后,万家疾苦早关心。
  清道光间,林则徐到广东查禁鸦片,受到种种阻挠和压力。为表示一定要去掉私欲,做一个刚直不阿的硬骨头,自题联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左宗棠出身湖南湘阴贫家,少时生活清苦,曾题联曰:
  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亩,或作“文”。
  武昌会馆,为清代湘人于武昌互相救助、彼此联络之所,清末学者李篁仙有联:
  画船烟雨下潭州,会此间檀板金尊,乐府翻成望乡曲;
  瑶瑟空波延帝子,并隔岸梅花玉笛,仙风吹送过江来。
潭州,长沙。檀板,音乐演奏时打拍子用的檀木板。帝子,尧之二女、舜之二妃蛾皇和女英,即湘水女神。过江来,亦曲调名。
  旧时,人们因种种原因,离家远游,是为游子。有的在外十年八年乃至半生一生无力归乡,其情自可想见。下面这副对联即一游子所题:
  人立断桥,形影不随流水去;
  客眠孤馆,梦魂常到故乡来。

  1919年,英、美、法、日等帝国主义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军阀政府代表屈从帝国主义压力,准备在严重损害中国人民权益的“和约”上签字。消息传来,群情激愤。五月四日,北京学生数千人集会天安门,要求“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是为“五四运动”。六月初,上海等城市纷纷响应,对联也成了一种宣传手段。下面一副题于上海跑马厅:
  哪有心神看跑马,
  正应筹策补亡羊。
补亡羊,语出《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此指挽救时局。
  解放前某年春天,湖南大旱,百姓抗灾无力,纷纷祭天求雨。下面这副对联题于长沙某地所设祭坛之上:
  亢阳灼万里山河,叹黄土成焦,白沙尽赤;
  大雨洒无边世界,看龙塘水涌,虎岭云腾。
黄土,指黄土岭;白沙,指白沙州。与龙塘、虎岭,皆地名。
  盖叫天为我国著名京剧艺术家,尤以演武松著名。有观众题联赞曰:
  燕北真好汉,
  江南活武松。
  旧时戏台很多,且两边多有对联。其中一副是这样的:
  见几多世态人情,触目惊心,莫道戏中无益;
  做尽他声音笑貌,出风入雅,都从空里传神。
  有为官者,任人惟驯。湘人颜家龙题联讽之:
  精通拍马控,无能无德升腾易;
  不谙关系学,有识有才畅达难。
  1981年,长沙市教育局召开颁发二十年教龄证书大会,省市领导到会祝贺,长沙市第十四中学送了一副会场联:
  卅载立言立德,解惑释疑,有志英才同受范;
  十年树木树人,春风化雨,无言桃李自成蹊。
范,榜样的启示。树木树人,指为国家培养人才。语出《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俗谓“百年树人”,是说人才培养不易;此云“十年”,称其快速。无言桃李,喻指这些对教育事业勤勤恳恳的老教师。自成蹊,言他们深受学牛爱戴。语出《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七 格言联
  由可作为准则的警语组成的对联,叫格言联。这是以含教育意义的深刻程度作标准来划分的。明代以来,格言联所出甚多。梁章钜《楹联丛话》卷八,就是专录格言联的。
  明初杨士奇,江西泰和人。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有子横行乡里,友人自泰和进京者,每述其子罪恶,士奇于是题联一副示子曰:
  不畏官司千状纸,
  只怕乡民三寸刀。
士奇子不知改悔,终因事被杀。这副对联言众怒难犯,不可等闲,时人皆谓“可为巨族药石”。这就是一副典型的格言联。
  过去一些为官作宦的人,为警戒自己或劝喻他人,常作此类对联。清人王玉池为山东金乡令时,曾题厅柱云:
  眼前百姓即儿孙,莫言百姓可欺,当留下儿孙地步;
  堂上一官称父母,漫说一官易做,还尽些父母恩情。
这副对联言为官当爱护百姓,其理也是颠扑不破的。
  清人吕璜因冤案入狱达15年之久。遇赦后得中进士,初知庆元县时,题大堂云:
  我也曾为冤枉痛入心来,敢糊涂忘了当日;
  汝不必逞机谋争个胜去,看终久害着自家。
这副对联乃切身经验教训的总结,似乎字字均血和泪凝结而成。
  清人俞樾官南京江苏臬署时,曾题署衙联两副。其一曰:
  听讼吾犹人,纵到此反平,已苦下情迟上达;
  举头天不远,愿大家猛省,莫将私意入公门。
“听讼吾犹人”一语,出《论语颜渊》。听讼,审理诉讼。吾犹人,我同别人差不多,这副对联言断案必须公正,否则将遭到上天的报应,对人的告诫,可谓至诚至正。
  李大钊烈士赠友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作为述志或者对人的一种要求来看,这副对联也是格言性的。
  因格言联均饱含哲理,故可从多方面给人以启发和教育。再看下面两副:
  传家有道唯存厚,
  处世无奇但率真。
  酒能成事,酒能败事;
  水可载舟,水可覆舟。
 
八 轶事联
  轶事,指未经史书记载的事迹。凡含有这种事迹的对联,叫轶事联。这是以有无轶事作标准划分的。
  轶事联由宋至今,各代都有。而有关轶事,有的在历史上确曾发生过。
  明末李邦华,闻京城外已被李自成起义军包围,便弃家移宿于文天祥祠中。李亦江西吉水人,和文天祥同乡,他在文天祥位前三揖,曰:“邦华乡邦(家乡)后学,合死国难,请从先生于九泉矣。”遂以白缯系于龛柱自缢而死。后其乡人换题新额为“二忠祠”,又题楹柱云:
  后死虽知无二道,
  先生岂愿有忠名。
查李邦华,乃万历进士,崇祯时初为兵部侍郎,后为左都御史。上述情况,人事皆确。他为反农民起义军而死,与文天祥之为抗元而就义,实有本质不同。但这副对联也说他的死是出于不得已,不能按旧的传统思想去理解。
  有的轶事联,其轶事只是神话和传说。这些神话和传说,有可信的,也有不可信的。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一日游金山寺,寺里和尚开头只随便招呼他:“坐。”冷冰冰地对小和尚说:“茶。”后见郑板桥气概不凡,又上前说:“请坐。”重新吩咐小和尚:“敬茶。”当得知来者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板桥时,便笑容可掬地说道:“请上坐。”郑重地传呼小和尚:“敬香茶。”老和尚拿出纸笔,请郑板桥留点墨迹。郑板桥见他转服工夫便换了三副脸孔,于是信笔写道:
  坐,请坐,请上坐;
  茶,敬茶,敬香茶。
是否实有此事,众说纷纭。但从郑板桥的为人来看,他题这样的对联是完全可能的。因此,把这副对联说成是郑板桥所题,也没有什么不可以。所谓“不可信”者,在于所讲的仙佛鬼怪之类,本身是不存在的。这又有两类。
  下面一类是虽不可信,但还可以给人们某种美感的。
  传说,吕洞宾一天来到岳阳楼,看过墙上的许多字画,顺手挂上两只甲鱼(鳖),写上“虫二”两字,便飘然去了。游人不解何意。这时,谪仙李白神游过此,沉思道:“虫二,虫二,不是‘风(風)月无边’吗?”心里一亮,立即挥笔写下这样一副对联:
  水天一色,
  风月无边。
刚一落笔,便听得“啪”的一声,两只甲鱼掉到了地下。这个故事就很优美。
  下面一类却既不可信,又不能给人以美感。
  清阮葵生《客馀丛话》言孙尔周主宰浙江时,一日独行杭州城外荒村中,但见累累土坟间有粉墙,即往索茶。一小婢搬竹椅出,请孙坐,并送苦茶一盏与饮。不久即去,呼之不出。孙见门上联云:
  两口居山水之间,妻太聪明夫太怪;
  四面皆阴磷所聚,人何寥落鬼何多!
其实,这副对联在孙之前早已有之,乃明代文学家归震川的曾孙、明末清初抗清志士归玄恭抗清失败后愤世疾俗而题。联曰:“两口寄安乐之窝,妻太聪明夫太怪;四邻接幽冥之地,人何寥落鬼何多!”归玄恭乃顾亭林一流人物,世称“归奇顾怪”,这副对联可见一斑。看来,孙尔周不过是将归联略加改动并进行附会以显其高雅而已。
  有的轶事对联,传说不一。下面有一副就从宋代讲到清代,不仅作者屡换,说法各异,联语本身也不尽相同。
  有人说是宋人苏东坡事:一次,苏东坡陪高丽(今朝鲜)使者出游汴京(今河南开封)郊外,于一古庙前观赏玉塔。一老丈从旁经过,使者急忙上前作揖:“某以此塔为题,偶得一语:‘独塔巍巍,七级四方八面。’敢请老丈赐对。”老人听罢,摆手掉头而去。使者对东坡笑而不语。东坡亦含笑问道:“大人,老丈对得如何?”使者惊问:“何来下句?”东坡拈须说道:“此属‘哑谜对’。老丈摆手,正是告诉大使,下句是:‘只手摆摆,五指两短三长。’”使者深知此乃东坡急智,对东坡的敏捷才思,十分折服。
  有人说是明人杨升庵事:有年云南永昌卫乡试,主考官因宝山城南有座八方高塔,为一邑胜迹,便以此为题,出“孤塔高耸,四面八方一座”要考生对。考生不是不会对,便是对了也不妥。阅卷时,主考官大发脾气。杨升庵在旁笑着说:“别这么躁,考生其实都给你对上了。”“对在何处?”主考官莫名其妙。杨升庵于是写出下联:“众手频搔,五指两短三长。”两人相视大笑。
  有人说是清嘉庆间刘权之事:刘权之,长沙人,体仁阁大学士。有年乡试,他嘱咐考官留意长沙人才。乡试完毕,尚未放榜,刘权之也到了长沙,见面就问考得怎样。考官说平常,但补充了一个情况,说他有一天到岳麓山游览,几个长沙考生到江边送行,他见江边有一高塔,便出“孤塔耸耸,七层八方四面”一联要考生对。大家都未来得及回答,船就开了。开船之后,一考生不停地向他挥手。刘权之听了笑笑说:“他已给你对上了。对你摇手,意即‘一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考官若有所悟,便把这位考生取为第一。
  有的又说是道光间何绍基事:何绍基当编修时,有一年正告假在家,文渊阁有位校理去看他,总是夸他才学好。何绍基谦逊地说:“道州是濂溪夫子(北宋哲学家周敦颐)故乡,吟诗作对,孺叟皆能,我不过从他们那里学到一点而已。”校理听了付之一笑。过两天,他们去虎子岩游宝塔山,塔下碰见一位拾粪老人,校理便出“宝塔尖尖,一耸七层八角”一联要他对。老人摆了摆手,表示不会。校理立刻对何绍基说:“仁兄言道州百姓皆能吟诗作对,如何?”何答道:“这老人是个哑巴,他已用手势给你对上了。那意思是:‘手掌平平,五指两短三长。’”据说,那位校理信以为真,还把这件事传到了京城。
  像这样一副对联几种说法,自然并不都可靠,只要不宣付国史馆作为作者立传的依据,作为文学作品,都有其存在价值。但人们常常喜欢是此而非彼,把话说得很绝对。1980年11月19日《湖南日报》所载《火神庙巧对》一文,言几百年前湖南宝庆(令邵阳)城内修一座火神庙,监工是个中军。为显示自已有才学,便出“水冷金寒,火神庙大兴土木”一联征对,内含金、木、水、火、土五行。工人们深恨中军平日的跋扈,几个人在一起凑出了“南腔北调,中军官甚么东西”这个下联,内含东、西、南、北、中五方,把中军骂了一顿,故事完全合乎情理。但过了一段时间,有人却搬出《履园丛话》和纪晓岚来,说故事应当是这样的:1788年,京师工部(亦称水部)衙门失火,皇帝命大司空金简主持新造。有人出“水部火灾,金司空大兴土木”一联,许久无人对出。同朝某中书一日来找纪晓岚对。纪云:“要对不难,只是对足下有此妨碍。”中书说没关系,纪于是对道:“南人北相,中书君什么东西!”纪晓岚之借中书入联,出于不得已,故事也合乎情理。既然两种说法都合情理,联语也不尽相同,毋需一定要臧甲而否乙。这两副对联也可能一副是由另一副脱化而来的,这种情形在对联中并不少见,但哪一副在前,哪一副在后,很难说,说不定宝庆火神庙那一副还在前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述事联、状景联、抒情联、晓理联和论评联
  根据内容,对联可分为述事联、状景联、抒情联、晓理联和论评联。
  对联若是直接陈述某件事情的,叫述事联。例如:
  奇花龙马传千古,
  名士高僧共一楼。
这副对联题于云南大理感通寺,上下联各陈述一件事。明洪武十七年(1384),感通寺住持法天,到金陵朝见明太祖朱元璋,献白马一匹、龙女花一株、诗二首、《征南赋》一篇。传说在朱元璋受礼时,白马嘶鸣,龙女花开放。朱元璋大喜,认为这是祥瑞之征,即赠袈裟一领与法天,并赐号“无极”。“奇花龙马传千古”就述此事。明正德十七年(1522),杨慎因“议大礼”案充军云南永昌卫(今保山)。后七年到大理,与翰林李元阳结伴游点仓山时,夜宿感通寺。闻寺僧颂佛经,韵脚错乱,随即提笔为之校改。为此,李元阳题匾,命二人所住之所曰“写韵楼”。明末,诗人唐大来出家感通寺,因慕杨慎“临利不敢先人,见义不敢后身”的为人,重修写韵楼居住,直到去世。“名士高僧共一楼”就述此事。再如:
  木匠做枷枷木匠,
  书生写状状书生。
这副对联陈述了这样一件事:从前有个木匠专门给官府做木枷戴在囚犯颈上。后来这个木匠得罪了衙役,被抓进牢房,也戴上自己做的木枷。邻近一个书生见了说:这真是“木匠做枷枷木匠”。不久,这个书生因一案受牵连也坐了牢,并同木匠关在一起。书生过去专门替人写状子打官司,而今觉得受了冤枉,又每天写状子为自己辩护。木匠见了笑道:你也是“书生写状状书生”啊!
  述事联与轶事联的同异是:述事联所陈述的,可以是轶事,但不限于轶事。轶事联也并不都是对轶事本身进行陈述的,像“轶事联”一节所引的第一副“后死虽知无一道,先生岂愿有忠名”,就是论评性的;第三副“水天一色,风月无边”,也只是状景。这说明述事联不一定是轶事联,而轶事联也不一定是述事联。
  对联若是描写景物的,叫状景联。如广东潮州竹竿山联:
  千载画图山色景,
  四时佳节鸟声中。
广东新会叱石山联:
  月喧穿石水,
  风折断岩烟。
云南蒙自南湖联:
  十里平湖堤柳合,
  一庭清景藕花香。
潮州竹竿山联,只是笼统地描绘那里的优美景色;新会叱石山联,则写的是山区夜景;而蒙自南湖联,又写的是湖上夏景。由于景色各地不同,四时不同,昼夜也不同,同样是状景,也并非千篇一律。
  对联若是寄托或者抒发感情叫抒情联。如贵阳城西通济桥桥头联:
  送别河头,说一声去也。叹万里长驱,过桥便是天涯路;
  迎来道左,盼今日归哉,喜故人见面,执手还疑梦里身。
这副对联,上联一“叹”,下联一“喜”,分别由一“别”一“来”而起,感情非常真挚。若不是经受过长期离别之苦的人,是写不出来的。
  贵州长顺青龙山联:
  壮志尚未酬,空向全城悲绿柳!
  前身得何孽,欲搔短发问青天!
这副对联系《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所题。蒲一生屡试不第,71岁始为贡生,其境遇与墙边绿柳十分相似。上联悲绿柳有意而金城(墙)无情,一腔热血,无从报效。下联对“青天”给他的这种不公正待遇,表示了极大的不满。
  四川新都桂湖联:
  故里望魂归,岂知仙客回翔,两地云山皆若寄;
  羁臣犹血食,谁念敬皇父子,二陵风雨不胜寒。
仙客,指杨慎。杨贬云南永昌卫达三十余年,直至老死。两地,指新都和永昌。寄,客居之所。羁臣,罪臣。敬皇父子,指明嘉靖皇帝之生父兴献王和嘉靖皇帝本人。武宗无子,以其弟兴献王之子朱厚熜继嗣皇位,是为世宗嘉靖皇帝,嘉靖即位后,欲奉其生父而非武宗为皇考,杨慎力谏不可,因而被贬云南。《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崤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避风雨也。”二陵风雨,典出此。二陵,此指兴献王和嘉靖皇帝之墓。
  对联若意在告诉人们某种哲理的,叫晓理联。格言联多属此类。如广东肇庆鼎湖山半山亭联:
  到此处才进一步,
  愿诸君莫废半途。
这副对联告诉人们,凡事要不断努力,向更高的目标攀登。
  贵阳图云关联:
  两脚不离大道,吃紧关头,须要认清岔路;
  一亭俯看群山,占高地步,自然赶上前人。
这副对联告诉人们,遇事越在关键时刻,头脑越要保持清醒;而要想取得比前人更大的成绩,必须站得更高,有更远大的目光。
  昆明龙门联:
  高山仰止疑无路,
  曲径通幽别有天。
这副对联表面看来是状景的,实际是通过状景来晓理的。说的是不要被一时的假象所迷惑,对前途应充满信心。
  对联若是对某个人物或事件进行评价的,叫论评联。如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这副对联充分肯定了诸葛亮对孟获“七擒七纵”以稳定蜀国大后方的经验,指出只有像诸葛亮那样使人心归服,才能保持安定局面,而不按实际情况办事,不管是宽是严,都不能解决问题。
  安徽当涂采石矶太白楼联:
  荐汾阳再造唐家,并无尺土酬功,只落得采石青山,供当日神仙笑傲;
  喜妃子能谗学士,不是七言招怨,怎脱去名缰利锁,让先生诗酒逍遥。
汾阳,郭子仪。传郭子仪为平民时,犯法当斩,李白出面相救,并将其推荐给朝廷。后来,郭率兵平定安史之乱,使唐王朝免于覆灭,封汾阳郡王,而李白却未得任何封赏。上联就在这件事情上为李白鸣不平。李白做供奉翰林时,一次唐玄宗陪杨贵妃赏牡丹,命李白做新词畅意。李白乘醉写了《清平调》三章,均七言,玄宗和贵妃看了十分赞赏。宦官高力土因恨“脱靴之辱”,暗中挑拨杨贵妃说,词中“可怜飞燕倚新妆”一句,是把杨贵妃比作汉成帝先宠后废的妃子赵飞燕。于是,杨贵妃憎恨李白,并向玄宗进谗言。李白被“赐金还山”,从此便摆脱了名利的束缚,放浪山水,写出了大量优秀诗篇。下联用一“喜”字,在作者看来,这是坏事变成了好事。
 
十 通用联和专用联
  根据适用范围的大小,对联可以分为通用联和专用联。适用于较大范围的对联,叫通用联。看周恩来同志青年时期的一副题联:
  与有肝胆人共事,
  从无字句处读书。
  徐特立赠王汉秋联:
  有关家国书常读,
  无益身心事莫为。
  童璞题联:
  闻鸡起舞,
  跃马争春。
闻鸡起舞,见《晋书祖逖传》:“祖逖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情好绸缪,共被同寝。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荒鸡,半夜啼叫之鸡,古人以为不祥,祖逖和刘琨却因其鸣而发奋振作。
  上面这三副对联,一般人都可以使用,也没有时间地点的限制,就是通用联。
  仅用于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对象的对联,叫专用联:
  铁汉三杯软脚,
  金刚一盏摇头。
这副对联仅适用于酒馆。
  推移皆有准,
  圆转恰如环。
这副对联仅适用于磨坊。
  取任四时,不须改火;
  热传一点,便尔发光。
这副对联仅适用于火柴厂。
  价为三都贵,
  名因十样新。
《晋书文苑传》:左思著《三都赋》,十年乃成。赋成,豪富之家争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这副对联仅适用于纸铺。
  截来淇上平安竹,
  开到人间片刻花。
淇上,淇水之滨。这副对联仅适用于爆竹店。
  上面五副对联,都只适用于某方面,就是专用联。一些只适用于某个人的喜联、寿联和挽联,也是专用联。
  通用与专用,是相对而言的。通用并非适用于一切方面。如开头二副,尽管适用范同较广,拿去祝寿或哀挽死者就不可以。专用联有的也可以在各自所属的范围内通用,上面五副都是如此。在那个范围内,它们又是通用联。
  即使是仅适用于某一特定对象的,也有通用与专用之分。如扬州史(可法)阁部祠联:
  佩鄂国至言,不爱钱,不暗命;
  与文山比烈,曰取义,曰成仁。
鄂国,指岳飞,岳飞死后追封鄂王。至言,指岳飞所说的话:“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宋史岳飞传》)文山,文天祥。南宋抗元民族英雄。在大都(今北京)就义后,人们在他衣带上发现有他在狱中所写的一段铭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史可法在扬州抗清,誓不投降,英勇战死,其精神可同文天祥相比。这副对联专讲史可法,不适用于其他人物,从这一点上说是专用联;但凡纪念史可法的地方都可以用,从这一点上说,它又是通用联。“国士无双双国士,忠臣不二二忠臣”这副专用联见于潮州双忠祠(祀张巡和许远),也见于巴且双忠祠(祀巴曼子和梁红玉)和粤东某地双忠祠(祀文天祥和谢枋得),也属这种情形。
  潮卅韩文公祠联:
  天意起斯文,不是一封书,安得先生到此;
  人心归正道,只须八个月,至今百世之师。
一封书,指韩愈所上谏迎佛骨的表章。唐宪宗非但没有采纳韩愈的建议,还将他贬到潮州当刺史。韩愈在潮州只住了八个月,但在人民中留下了良好的影响。百世之师,谓潮州人把韩愈奉为开发潮州文化的始祖。这副对联是结合韩愈在潮州的事迹写的,只能用在潮州韩文公祠,这就是彻头彻尾的专用联了。
  由于不了解对联所题的背景,把某些完全是专用的对联作通用联来用的情形也是有的。元人赵子昂所题应制联“日月光天德,山河壮帝居”,本是专用于皇宫的,人们就曾把它作为一般春联书于街头巷尾。清雍正皇帝赐桐城张廷玉的“天恩春浩荡,文治日光华”这副对联,本是专为勉励保和殿大学士张廷玉而题的,后来也被京城乃至外省许多人家采作门联。这就是笑话了。这告诉我们:选用对联时,一定要弄清是通用联还是专用联,自己拿去贴合不合适。即使是通用联,本当贴在大门上的,却拿去贴在卧室或厨房里,有时也会成为笑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长联
  字数较多(笔者以每边二十字为下限)的对联,谓之长联。长联在明代已有所见。袁文荣在嘉靖年间所撰皇家斋醮联,每边已达三十三字:
  洛水灵龟初献瑞,阳数九,阴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
  歧山威凤两呈祥,雄声六,雌声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嘉靖皇帝,万寿无疆。
徐谓所题开元寺大殿一副,每边更达七十字:
  坛为祝厘之重,暂集衣冠剑佩,尽宜斋沐焚修。况前临芹沼,后倚花封,并称高山仰止。念锡檀家搬柴运米,触目皆证果圆机,切莫向糟丘畔时酣花鸟醍醐,看天堂之登,笑地狱枉设。
  寺当辐辏之廛,则凡湿化胎卵,未免屠沽驵验。若故杀养生,因贪恣狡,便坠涅海无边。今禅林辈暮鼓晨钟,何下非醒人未铎,但能于枕头上常见衅牛觳觫,许今朝入市,与昨日不同。
  但是,只是到清代出现了昆明大观楼长联以后,长联才进一步发展起来。
  康熙二十九年(1690),昆明西郊大观楼建成;三十五年,增修为三层。时有孙髯翁寄籍昆明,在圆通寺咒蛟台卜易为生,乾隆间,见大观楼前文人墨客酌酒吟诗,粉饰太平,心中甚为恼恨,傲然写下了一副一百八十字的对联,这就是世人所谓昆明大观楼长联。这副长联,上联写滇池风物,下联写云南历史,气魄雄伟,前无古人。请看: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披襟岸帻,谓解开衣襟,掀起帽子。神骏,指金马山。灵仪,指碧鸡山。蜿蜒,指蛇山。缟素,指鹤山。蟹屿螺洲,指滇池中的小岛小滩。风鬟雾鬓,指垂柳。汉习楼船,指汉武帝因洱海地区昆明族阻碍他从滇池通印度,欲练水军进行讨伐事。《史记平淮书》:“武帝大修昆明池,治楼船。”铁柱,为唐进击吐蕃时所铸记功之物。玉斧,文房玩物,亦说头上饰物。《续资治通鉴宋纪》:“王全斌即平蜀,欲乘势取云南,以图献;帝(宋太祖赵匡胤)鉴唐天宝(玄宗年号)之祸起于南诏,以玉斧画大渡河以西曰:‘此外,非吾有也。’”此指宋太祖持玉斧看地图情态。革囊,牛羊皮船。《元史宪宗本纪》:“忽必烈(元世祖)征大理过大渡河,至金沙江,乘革囊及筏以渡。”“珠帘画栋”与“暮雨朝云”两句,谓功业烟消云散。语出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这副长联,首先由昆明寒士陆树堂用行草书写悬挂于大观楼上,备受赞赏,大观楼因之增色不少。
  咸丰七年(1857),长联与大观楼同毁于火。同治五年(1866),大观楼重修。光绪十四年(1888),赵藩又将长联正楷重书悬挂大观楼,至今赫然在上。
  道光二十年(1840),粱章钜曾经说过:“胜地壮观,必有长联始称。然不过二三十余字而止。惟云南省城附廓大观楼,一楹帖多至一百七十余(应为一百八十)言,传颂海内。”乾隆年间,大观楼长联就被誉为“海内第一长联”、“古今第一长联”,道光这个时候,仍是当之无愧的。咸丰、同治特别是光绪以来,对联陆续出现了一批鸿篇巨制,都是受了大观楼长联影响的结果。吴可读题甘肃举院长联,钟耘舫题成都望江楼长联,俞樾题杭州西湖彭玉麟祠长联,潘炳烈题武昌黄鹤楼长联,李济善题四川青城山天师洞道观长联,张之洞题屈原湘妃祠(?)长联,无名氏挽友长联,钟耘舫拟题四川江津县临江城楼长联,等等,每副由192字到1612字不等。光绪十六年(1890),俞樾在其《楹联录存》中谈他题彭玉麟祠长联的经过时说:“世传大观楼长联最长,合上下联亦不过180字。今年湖上彭刚直(玉麟)祠落成,其湖南同乡撰一长联,寄余点定,其联凡270字。余因亦自撰一联,共340字。”俞樾提到大观楼长联时用了“不过”一语,对彭玉麟之湖南同乡所题的长联长度超过了它,而自己所题的一副长度又超过了湖南同乡的,颇有矜持之意。但他特地提到大观楼长联,把它作为一个比较的基点,就足见这副长联确是我国长联创作的一面旗帜。
  大观楼长联在艺术手法上给后来的对联、特别是长联创作提供了借鉴。一边写景,一边叙事,一边抒情,景,事、情相互交融这种格调,可以说就是来自大观楼长联的。大观楼长联较多地使用排句和自对,对后来的长联,也有较大的影响。这些,只要读一读湖南岳阳楼长联、贵阳甲秀楼长联等,就可以感觉出来。更有甚者,有人甚至把大观楼长联当作词牌曲谱之类的东西来填写。下面一副就非常典型:
  五百两烟泥赊来手里。价廉货净,喜洋洋兴趣无穷。看粤夸黑土,楚重红瓢,黔
                      
尚青山,滇崇白水。估成辨色,何妨请客闲评。赴火旺炉燃,煮就了鱼泡蟹眼;正更
                   
长夜永,安排些雪藕香桃。莫辜负四棱响斗,万字香盘,九节老枪,三镶玉嘴;
                        
  数千金家产忘却心头。瘾发神疲,叹滚滚钱财何用!想品类巴菰,膏珍福寿,种
                   
传罂粟,花号芙蓉。横枕开灯,足尽平生乐事。尽朝吹暮吸,哪管它日烈风寒;纵妻
                     
怨儿啼,都装作天聋地哑。只剩下几寸囚毛,半抽肩膀,两行清涕,一副枯骸。
                         
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鸦片作为一种商品,以“洋药”的名义,“合法”地、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市场。这副长联就是为劝诫人们不要吸食鸦片而作的。不仅嘲喻相间,庄谐结合,怜恨交织,发人深省,而且句式、平仄一律依照大观楼长联,还直接保留了大观楼长联中的许多重要词语(带点的即是)。由此可见,人观楼长联的历史地位,是没有任何长联可以取代的。讲长联不能不讲大观楼长联,原因正在这里。
  长联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是容量大,可以包含比一般对联更丰富的内容。对联越长,一般地说内容就越丰富。有人说有的长联简直就像一篇赋,这是一点也不过分的。
  二是较多地使用排句。单大观楼长联,用排句的地方就有两处(上下联各一处)共八句。这就是:“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屈原湘妃祠(?)联中的“焉知他是雾锁吴樯,焉知他是雪消蜀舵,焉知他是益州雀舫,是彭蠡鱼艭”也属这一类。排句便于铺陈,用得好不仅富于节奏感,而且腾挪迭宕,颇有气势。若用得过多过滥,也会显得单调。
  长联在使用排句时,不是杂乱无章的。昆明大观楼长联之“东骧”、“西翥”、“北走”、“南翔”,是按方位排句;“汉习”、“唐标”、“宋挥”、“元跨”是按朝代先后排句。仅此一联,排句就有两种方式,足以启发我们在研究和创作时,作进一步的归纳与思考。
  三是常用自对。自对就是当句对,本书“彼此对仗”一节有详述,可参阅。自对多用于长联之中,构成了长联的一大特色。看兰州甘肃举院长联:
  二百年草昧破天荒。继滇黔而踵湘鄂,迢迢绝域。问谁把秋色平分?看雄关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外勿弃九边桢干,内勿遗八郡梗楠。画栋与雕梁,齐焜耀于铁马金戈以后;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莫辜负我名相怜才,如许经营,几番结撰。
  一万里文明培地脉。历井鬼而指斗牛,翼翼神州,知自古夏声必大。想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尽眼前兰岭。群山兼众壑,都奔赴于风檐寸晷之中;迭嶂层峦,惊涛骇浪,无非为尔诸生下笔,展开气象,推助波澜。
在这副长联中,上下两联各有七处地方自对。上联自对的地方是:“继滇黔而踵湘鄂”,“继滇黔”与“踵湘鄂”都是联合结构作宾语。“雄关四扇,雉堞千寻,燕厦两行,龙门数仞。”这四句都是主谓结构,主语是个名词,谓语是个数量词。“外勿弃九边桢干,内勿遗八郡梗楠。”这两句都是主谓结构,主语部分是一个方位词;谓语部分主要是个动宾结构。“画栋”与“雕梁”,两词都是偏正结构,“偏”的部分是动词作定语。“抚今追昔”,“饮水思源”。这两句都是联合结构,而联合的两项又都是动宾结构。但“今”与“昔”为时间名词自对,“水”与“源”为普通名词自对。“如许经营,几番结撰。”这两句都是偏正结构。下联的自对,所在位置与上联相同,但结构不一样:“列井鬼而指斗牛”,结构与“继滇黔而踵湘鄂”同。但“滇黔”与“湘鄂”是地域名词自对,“井鬼”与“斗牛”则为星宿名词自对。“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这四句也是主谓结构,但谓语是个偏正结构。“淘不尽耳畔黄河,削不尽眼前兰岭。”这两句都是动宾结构。动词部分是一个后补结构,宾语部分是一个偏正结构。“群山”与“万壑”,两词都是偏正结构,“偏”的部分是数词作定语。“迭嶂层峦”,“惊涛骇浪”。这两句也是联合结构,联合的两项都是偏正结构,但“迭嶂层峦”乃数词性形容词修辞表山的名词,“惊涛骇浪”却为动词性形容词修饰表水的名词。“展开气象,推助波澜。”这两句都是动宾结构。在这副不到两百字的长联中,至少有十四处地方自对,这个特点就够显著了。
  长联在自对中,不时使用隔句对(即第一句对第三句,第二句对第四句)。成都望江楼长联之“花蕊飘零,早埋了春闺宝镜;枇杷寂寞,空留着绿野香坟”、青城山天师洞道观长联之“夜朝群岳,圣灯先列宿柴天;泉喷六时,灵液疑真君唾地”等,皆属此类。有一点应当注意:像昆明大观楼长联之“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萍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因“蟹屿”与“螺洲”、“风鬟”与“雾鬓”、“萍天”与“苇地”、“翠羽”与“丹霞”,句中已经自对,就不能再视为隔句对。
  长联中用自对,既可以使上下联某些地方求对的困难得以避免,也可以使对仗灵活多样,因此,其意义是积极的,而不是消极的。
  四是喜欢用典。应当说在联中适当用典,可以增加对联的深度和色彩。若用典过多,变得晦涩难懂,就有副作用了。可是有些长联作者,似乎都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们在联中一个接一个地堆砌典故,有的用得很冷僻,有的甚至拐着弯子用,以致有时查到了典故,还难以明白作者的用意。这样的长联在今天就不可能有多少读者。由此看来,长联的喜欢用典,是一大特点,处理得不好的活,也会成为一大缺点。
  五是句脚的平仄应注意遵守马蹄韵的规则。本书第三章有详述,可参见。
  六是注重贯气。蔡东藩《联对作法》云:“凡句与句相迭,句分而意相连属,或二句或三句乃尽者,谓之节。”又云:“长联必有节奏。即如以四句为一联,亦多分两节。起二句为一节,末二句为一节;或起三句为一节,末句总束为一节。”从“句分而意相连属”一语看,所谓节,就是一层意思。长联因其长,联往往含有两层乃至多层意思。因而也就往往出现两节乃至多节来。但每副长联都有一个主旨,融注于上下联中。这样,不仅上下联之间,而且各层意思之间,都不是孤立的而是连贯的了。不懂得这一点,就易流于拼凑。而要不流于拼凑,就要注意体现因长联主旨的融汇而产生并贯穿于节与节之间的逻辑联系,使全联浑然一体。这个功夫就是所谓贯气。长联若不贯气,必然破碎支离,越长越令人生厌。《清稗类钞》在介绍西湖彭刚直祠长联时说:“长联最难作,盖不难于长而难于一气贯注也。”这确是经验之谈,也说明贯气在长联写作中的重要性,必须倾心尽力去做好它。但是,长联要气贯得好,里面还有一个“势”的问题。有些长联,意思也连贯,但读起来就是平淡无奇,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气而无势。大凡有气无势的长联,节与节之间都只有静止乃至机械的衔接,没有活力。有些长联,读之如高屋建瓴,飞流直下,即使婉转曲折,也能欢然畅通。这是有气又有势者。长联只有做到有气又有势,才能像吕云彪在《楹联作法》中说的“如长江之水,自西而东一泻千里,涌往无阻”,也才能达到林昌彝所说“如悬绳千尺崖,坠而不断;又如骑五花快马,奔山绝涧,一勒便转”(林庆铨《楹联述录》)的上乘境界。为此,除了文字表达的技巧上必须着力而外,长联在酝酿时,就要把起点放高,不仅应于气盛时作之,而且开首的句子,最好就要能给上下联开出一条顺畅的运行之路。这需要作者有比较开阔的艺术构思和比较坚实的底蕴力量。如果没有这种构思和力量,那就还是先写短联为好。
  七是多用领字。所谓领字,指用于联中一些句子的开头,单独停顿,起承启、统领等作用的词语。古人没有语法学上的“词”的概念,所以以“字”称之。
  只用一个字的领字叫一字领,用两个字的领字叫二字领,用三个字的领字叫三字领。
  领字长短联都用,但以长联使用最为常见。以昆明大观楼长联为倒,上联一字领有“喜”、“看”、“趁”、“更”;二字领有“何妨”;三字领有“梳裹就”、“点缀些”、“莫辜负”。下联一字领有“叹”、“想”,“尽(儘)”、“便”;二字领有“费尽”;三字领有“卷不及”、“都付与”、“只赢得”。再以兰州甘肃举院长联为例,上联一字领有“继”、“问”、“看”、“齐”;二字领没有;三字领有“莫辜负”。下联一字领有“历”、“知”、“想”、“都”;二字领有“无非”;三字领没有。
  一般说来,上联某个位置用了几个字作领字,下联相应的位置上也要用多少个字作领字,结构才对称。昆明大观楼长联就是如此。但有时候个别地方也有例外。兰州举院长联上联倒数第三句开头用“莫辜负”三字作领字,下联相应的位置上却只用了“无非”两字作领字。严格地说,这种情况是不允许的,尤其在表现出明显不协调时是如此。但是若无明显的不协调,也可以原谅过去,不算大的失误。
  在上文第六点中,曾经谈到长联的每一联都是分节的,而且一节就是一层意思。长联的所谓贯气,就是要使全联的各层意思能自始至终有机地联系起来。要达到这个目的,在写作时就要特别注意各层意思间的过渡与衔接。而过渡与衔接,即上下的承启,除了各层意思之间要有内在的逻辑联系而外,对领字正确而巧妙的运用,就是一个关键。
  领字的承启作用,表现是多方面的。或者表示连贯,或者表示递进,或者表示转折,只看语意上的需要。大观楼长联中,上联一个“看”字,就把人们的视线由滇池转向四周;下联一个“想”字,又把人们引入了历史的回顾。除此而外,这两个字还分别表示统领。“看”字统领了东、南、西、北四方,“想”字统领了汉、唐、宋、元四代。“更”字把对滇池美景的描述推进了一层,而“便”字对封建王朝衰败的描述也有深化的作用。
  除了承启、统领之类的作用而外,领字也可以增强联语的节奏感。如“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这几句,由于领字的多少不等,时而二字领,时而一字领,时而又三字领,使联语的节奏呈现出轻重缓急,读起来抑扬有致,流畅自然。
  领字还使对联的句式变得多样化。就以上例来说,若去掉领字,就只剩下“高人韵士”、“选胜登临”、“蟹屿螺洲”、“风鬟雾鬓”,全是一些四字句,不仅不连贯,而且非常单调。而领字一加,句子的字数变为四、六、五、七,一种变化和错综的美就产生了。
  领字有只领一句(或者一个词组)的,如“趁蟹屿螺洲”;有领两句(或者两个词组)的,如武昌黄鹤楼联之“直吞八百里洞庭,九百里云梦”;有领三句(或者三个词组)的,如某地孟子庙联之“能富贵不淫,贫贱不移,威武不屈”;有领四句(或四个词组)的,如“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有领多句(或者多个词组的)的,如南京妙相庵联之“犹剩得半折磬,一卷经,五更钟,六月凉风,三冬积雪”。其中又以领一句(或者一个词组)、两句(或者两个词组)和四句(或者四个词组)者最为常见。
  领字的平仄,要求比较松宽。像某君挽邹韬奋联之“孤愤韩非,离骚屈子”,从其平仄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自成对应来看,其前面的领字“无非是”是独立于后八字之外的。又“积石南横,崆峒东矗,流沙北走,瀚海西来”,也是如此。其平仄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也自成对应,其前面的领字“看”也独立于十六字之外。正因为领字一般都是独立于联语正句之外的,其平仄一般也就不受正句的约束。也正因其不受正句的约束,平仄就比较自由,要求就比较松宽了。上般说来,领字的平仄,只要做到与所领的部分交错和谐,上下联彼此对立,就可以了。
  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批评大观楼长联说:“此联虽一纵一横,其气足以举之,究未免冗长之讥也。”毛泽东说:“(大观楼长联)从古未有,别具一格,此评不确。”梁章钜对大观楼长联的这个批评虽然错了,但其谓写长联应避免冗长的观点却是应当记取的。
余德泉《对联通》第七章 对联类叙(上)
  对联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作不同的划分。梁章钜在《楹联丛话》中,把对联分为故事、应制、庙祀、廨宇、胜迹、佳话、挽词、集句、杂缀等九类,就不是按照一个标准作一次划分的结果。这样的划分,尽管在当时有一定的道理,但现在已不完全适用,比如应制对联,而今就没有了。光绪年间出的《楹联汇编》把对联分为万寿、寿诞、职官、廨宇、故事、佳话、神庙寺观、应制、胜迹、人品、人事、格言、四书、店铺、俗语、戏名、春联、新婚、哀挽、屋宇(厅堂、山居、田家、门窗、园林、书室)等20类,分得非常细,除了也有一些过了时而外,还显得繁琐和紊乱,而今更不适用。这几年来,一些书籍和文章对对联种类的划分,比较切合现在的情况,可取的成分增加了,但也还带有较大的随意性。   根据功用,现在最常见的是将对联分为春联、喜联、寿联、挽联、胜迹联和普通联等。  
一 春联
  每年除夕前后,为庆新春的到来而作的对联,叫春联。   春联发端于桃符。《燕京岁时记春联》:“春联者,桃符也。”所谓桃符,就是悬于门上的桃木。要弄清它同春联的关系,得从一个神话传说谈起。据《淮南子》说,东海有座度朔山,山上有株大桃树,蟠屈纵三千里。树下有一鬼门,由“神(shēn)荼(shū)”与“郁垒(lǜ)”二神把守。遇鬼怪作恶,则以苇索系之喂虎,鬼怪见而畏之。由此,每年除夕,人们便以桃木悬于门户以辟邪祟。   这种习俗,相传从周代开始,此后就一直沿续下来,但古时悬的是桃梗或桃人。汉应劭《风俗通》卷八《典祀桃梗》:“于是县官常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茭,画虎于门,皆仙木。”又《晋书礼志》上:“岁旦,常设苇茭、桃梗,磔鸡于宫及百寺之门,以禳恶气。”桃人、桃梗,都是指将桃木刻削成的木人,用以象征神荼、郁垒二神。但要刻桃人,实非易事,于是人们渐渐改用了桃木板。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这里的“桃符”,即桃木板,虽未提及在桃木板上写什么,不过绝不会是两块光木板。《说郛》卷十引马鉴《续世始》:“《玉烛宝典》曰:元日造桃著户,谓之仙木……即今之桃符也。其上或书神荼、郁垒之字。”在上面写的是神荼、郁垒,这就说得很明白了。看来,在桃木上写字,至迟不得晚于南朝。而用的是木板,每块板上又只写两个字,这就简便得多了。   由桃符到春联的发展过程,据陈驹《春节话春联》所言,大致是这样的:由于桃符是在一年送旧迎新之际用来消灾灭祸的,就不免惹动某些文人墨客的诗兴。他们在上面随兴题两句诗,于是就产生了所谓“桃符诗句”,也就是所谓楹帖(亦叫春帖子)。再往后,楹帖又从桃符中分离出来,另立门户;桃符仍被分于两扇大门之上,也仍专司祓除不祥;楹帖则分贴于大门两旁,专任述志抒怀,祈福志庆。于是楹帖脱胎成了楹联。因为它原为春节所专用,所以又叫春联。   人们有意识地把两个对仗的句子写在房门两边的桃木板上,史书记载是在五代。《蜀梼杌》云,五代后蜀主孟昶有“新年纳馀庆,嘉节号长春”一联,题于蜀末归宋前一年除夕。到宋代,题桃符者仍以宫廷和士大夫居多。苏东坡在黄州,一日遇岁除,访王文甫,见其家方治桃符,戏题一联于其上:   门大要容千骑入,
  堂深不觉百男讙(xuān)。   京口韩香请客,作桃符曰:   有客如擒虎,
  无钱请退之。   洪平斋自署桃符:   未得之乎一字力,
  只因而己十年间。   这些题联者多属士大夫之列。到了明代,由于明太祖朱元璋的推广,春联才在民间流行开来。   春联由写在桃木板上转而写在红纸上,也自明初始。其所以用红纸,据说是因为过去有一种叫“夕”的猛兽,每年除夕就出来虐人害物。但它畏惧红色,人们便用大红纸来吓唬它。由题桃木板改为写红纸,简便多了,所以一般都乐于接受。只是其意义,人们当初可能清楚,渐渐便不甚了然。后来人们用红纸写春联,不过取个吉祥如意,而今则多表示喜庆。   春联所题的位置,没有一定。一般在大门,也可以在寝门、书房门乃至灶门。黄修复《茅亭客话》云:“蜀后主每岁除日,诸宫门各给桃符一对。”宫门就是宫廷的大门。“新年纳馀庆”一副,则是题在寝门上的。《楹联丛话》讲清代“紫禁城中,各宫殿门屏槅扇,皆有春联,每年于腊月下旬悬挂,次年正月下旬撤去”的情形,不过是一个代表。民间稍有不同的是,一则没有宫庭那么大的排场和数量,二则春联贴后就不撤。   春联,过去也并非都在除夕写。明代,杭州人于除夕就只在门的两边贴两条大红纸,直到初五才把联语补上去。有些地方,贴春联的习俗还推及其他节日。福州旧时就有一种乡俗,不但春节贴对联,端午也贴。每年五月初一,便悬蒲插艾于门庭,五日午时,再用红笺写对联,贴于楹柱,谓之“午时书”。这是由仿春联之制而来的,故梁章钜称之为“桃符之别调?/span>。   清代,京师宦宅所制春联.每喜以本岁干支分冠联首。例如乙未年一副:   乙近杏花袍曳紫,
  
  未匀柳色绶拖黄。
   古代一品到四品官穿紫袍。绶,印带,黄色。丁酉年一副:   丁岁观光惭国士,
  
  酉山采秘识奇书。
   这类对联,大多内容空泛,且见拼凑痕迹,加之民国时起即用公历而不用干支纪年,而今已很少有人模仿。   还有专切姓氏的春联。这种春联的内容,主要是隐切同姓中有名望的人物,以使其受联者感到荣耀。如上文“有客如擒虎,无钱请退之”即是。又如:   秋水落霞惊四座,
  桐花栖凤服群贤。   切王姓。上联指王勃作《滕王阁序》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ぬ煲簧?span>”令四座惊叹。下联写清诗人王士祯以“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一语,倾倒一时,人谓之王桐花。而今也还有人仿写这种春联。   春联中有一种“数九迎春联”,比较特别。旧俗冬至以后,就以数九来推箅节令。每过一九,气候发生一些变化。民谚说:“一九二九,袖中插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六十三,行人路上脱衣衫;八九七十二,牛在田中呃;九九八十一,农夫戴斗笠。”这个民谚可以清楚地看出由寒变暖的过程。但某月某日,到底已入了哪一九,不记得冬至日,又没有记录,常常说不准。于是,便产生了《九九消寒图》。据明代刘侗、于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春场》介绍,这种图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是:“日冬至,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但因花瓣排于枝上没有按九间隔,每个九不易明辨,《九九消寒图》才被“数九迎春联”取而代之。这种春联,每边九个字,每个字都是九笔。请看下面一副:   柔柳秋咽囿柯風恃勁,
  院庭春染幽巷草重盈。 这副对联乃旧时所写,“風”、“勁”均是繁体。“草”本作“□(上  下早)”,十画,这里把“  ”,连笔写成了“艹”,与今同,故为九画。这种对联,笔画都要写成双钩中空,如“柔”就要写为“□(柔字中空)”。从冬至后一日起,依顺序每天将上下两联同位置上的字各填实一笔,待两联各填完一个字时,就表明已过了一九。这样,某月某日,已进人哪一九,乃至哪一九的第几天,都一目了然。而今数九的习俗还在,“数九迎春联”却早成了历史。   春联的内容十分广泛,下面略举几例,即可见一斑。   元代杨瑞给寓所自题的一副,颇有寄情山水之意:   光依东壁图书府,
  心在西湖山水间。   明嘉靖年间,南京城守门宦官高刚,感海刚峰(瑞)、林念堂(润)谏德,于中堂书春联赞云:   海无波涛,海瑞之功不浅;
  林有梁栋,林润之泽居多。   清人吴让之,不愿为官家书屏,弃家宿庙,岁除之日,题联庙门以叹曰:   有子有孙,鳏寡孤独;
  无家无室,柴米油盐。   清人范文甫,宁波名医,一生以救人为己任,虽家境贫寒而其志不改。某年春节,题联自慰:   但愿人皆健,
  何妨我独贫。   国民党统治时期,民不聊生。某年春节,重庆传出这样一副对联:   年年难过年年过,
  处处无家处处家。   一九四九年元旦,重庆解放在即,渣滓洞志士欢欣鼓舞,于狱中题联寄慨:   看洞中依然旧景,
  望窗外已是新春。   解放后,祖国景象长新。某地农村一副春联写道:   又是一年春草绿,
  依然十里杏花红。   新春之际,祖国人民格外思念台湾同胞。有人题联寄意曰:   新岁雪晴,祖国红梅争怒放;
  故园春满,台湾紫燕好归来。  
二 喜联
  为贺婚嫁、乔迁以及其他喜庆之事而作的对联,叫喜联。喜联始于清代。梁章钜《楹联丛话》(包括《续话》和《三话》)一书中,所见五副,都是婚嫁方面的。   出于乾隆年间的一副,记在《丛话》里。时有冯诚修,即相传上京应试时以“夕阳反照桃花洞”句续救“柳絮飞来片片红”句而名声大噪者。冯与其夫人同庚,乾隆四十七年(1782)80岁,结婚亦正好60年。结褵(l)周甲之日,“亲友门生,骈集称庆”。冯与夫人“重行花烛交拜之礼”,并自题联曰:   子未必肖,孙未必贤,屡忝科名,只因老年娱晚景;
  夫岂能刚,妻岂能顺,重谐花烛,幸邀天眷锡遐龄。 这副对联题于二老“重谐花烛”之时,这个内容亦占主导地位,因此它是一副喜联。但联非他人所送,连高寿也一起讲了,从这一点上看,又不大纯粹。也许这正表现了喜联初起时的原始特征。   出现于乾隆、嘉庆年间的一副,录于《二话》中:   绣阁团圞同望月,
  香闺静好对弹琴。 这副对联乃天津太守牛稔文为子娶妻时,纪昀所题。上联暗切“吴牛喘月”,下联暗切“对牛弹琴”,说牛而不见“牛”字,虽有玩笑意味,但单从字面上看,全联讲夫妇和谐,已是一副十足的喜联。   出现于嘉庆、道光年间的三副,两副见于《丛话》,是程春海在京续娶时友人送的。黄左田所赠联云:   调羹定识威姑性,
  洒翰应增吕子书。 调羹,调制羹汤以奉公婆。威姑,即君姑,丈夫之母。洒翰,写作。吕子书,指宋吕祖谦撰《东莱左氏博议》一书。相传(其实不确)成于蜜月之中,故多引作新婚佳话。又陈石士所赠联云:   博议书成临月按,
  合欢酒热对花斟。 博议,亦指《东莱博议》。按,察究。   一副见于《续话》,为侯理庭子新婚时,严问樵代曹氏所拟:   雀屏妙选今公子,
  鸿案清芬古大家。 侯理庭,某郡太守。雀屏妙选,取唐高祖李渊得窦皇后故事,谓女婿是百里挑一的。《旧唐书高祖窦皇后传》:“(窦毅)谓长公主曰:‘此女才貌如此,不可妄以许人,当为求贤夫。’乃于门屏画二孔雀,诸公子有求婚者,辄以两箭射之,潜约中目者许之。前后数十辈莫能中。高祖(李渊)后至,两发各中一目。毅大悦,遂归于我帝。”鸿案,盛食的有足木盘。取东汉孟光对梁鸿相敬如宾的故事,赞新娘贤德。《后汉书梁鸿传》:“(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联中引用这两个故事,都同婚嫁密切相关。   从乾隆至道光年间,婚嫁喜联当然并非仅此五副,但因未经搜集而散失了,一时无从查考。   光绪十六年(1890),光绪皇帝举行结婚大典。英国维多利亚女王送给他一封贺信和一座自鸣钟,那钟上也刻有一副用中文书写的喜联:   日月同明,报十二时吉祥如意;
  天地合德,庆亿万年富贵寿康。 日月和天地,都是指皇帝和皇后。光绪帝结婚,外国女王也送喜联,喜联的使用和影响,到此时已比较广泛,这一点已无庸置疑。   几十年来,婚嫁喜联大为普及,而今青年们结婚,常常贴得满房都是,确也使热烈的气氛和喜庆的色彩增添不少。就写法上来就说,基本上保持着传统的格调。例如:   邀得空中比翼鸟,
  来看枝上并头莲。 某单位两个青年,原是大学同学,彼此相爱已有一段时间。结婚时,在当地工作的其他两个同学也刚结婚不久。大家得到通知,都双双前去祝贺。其中一位,见墙上一幅荷花水墨画,遂得这副喜联。联语内容比较严肃。   但也有些婚嫁联很诙谐。这又有雅俗之分。前面所引纪昀题贺牛稔文之子娶妻之联,上下联各含一个成语,风趣又不伤人,就雅得可以。清末林庆铨题贺江西李岱阳之父续弦一联,亦属此类。李岱阳之母不幸早逝,其父晚年孤寂,重娶一寡妇,以相依为命。林庆铨得知,遂为题如下一联:   阿婆学作新嫁娘,争看螺髻盘青,有绕膝孙曾戏呼少妇;
  而翁本是美男子,倘把虾须濡墨,使比邻妯娌错讶檀郎。 檀郎,旧时对夫婿或所爱男子的美称,因晋代潘岳是个美男子又小名檀奴而来。   而今喜联之诙谐者,则多是伙伴们故意逗趣而作,文辞上就未必有纪、林二人那么讲究了。例如:   娘子官人,平日无非演戏剧;
  生哥莺妹,今宵真要做夫妻。 这是观众朋友为两演员结婚而作的一副喜联。联语从他们平日合演《西厢记》上来立意,写得很有意思。再如:   巧师傅勤快跑布店,天晓得是不是看顾客们喜欢什么花色;
  秀货员热情待访者,无须问有没有给同志哥说点弦外之音。 这副喜联,一看就是在同新郎新娘开玩笑。新郎姓“乔”,是某绸缎厂花样设计师,以“巧”谐音,是极言其技艺很高。秀者,售也。以秀谐售,是极言新娘长得漂亮。   这类喜联,而今已比较常见,这同人们生活的自由和精神的解放,是分不开的。不过,也有过分恶作剧的情形,即把喜联的内容弄得低级庸俗,即使是开玩笑,因有背于高尚的情操,也是不足取的。   上面所举婚联,都是别人题贺的。有些地方别开生面,由男方与女方自己题对,这就颇具传奇色彩。   由新郎和新娘直接对对联者,至迟明代就有这种情形。旧小说《苏小妹三难新郎》,讲苏东坡之妹在新婚之夜,要夫婿秦少游答得三个问题,才准进入洞房。这第三个问题就是需要秦少游属对的一个上联:   闭门推出窗前月。 最后秦少游以如下一联相对:   投石冲开水底天。 于是两人花好月圆。   冯梦龙说的是宋代的事。宋代是否确有这类事情,无有佐证,苏小妹和秦少游是绝无此事的。但若明代尚无这类事情,冯梦龙恐怕就无从附会了。   也有男女两家对对联者。李曼馨先生在《庚柬对联的代作》一文中说,苏北旧俗,男女订婚都要写庚帖。庚帖上除了写生辰八字而外,还要写一副表示吉庆的对联。按规矩,是由男家出上联,女家对下联。对联都是请人代作,内容也通常是“鱼水千年合,芝兰百世荣”之类的话。但有时也有佳对。如潘、何二姓联姻,潘家的出联是:   喜潘家有田有水兼有米。 此联将“潘”字拆为“水”、“田”和“米”三字。何家的对句是:   庆何氏添人添口又添丁。 此联将“何”字拆为“人”、“口”和“丁”三字,对得极工。又某地东西两庄一亲戚再次结亲,男家的上联是:   先是老亲,后是新亲,亲上加亲,亲亲嫡嫡。 一连用了六个“亲”字。女家的对句是:   乾为男子,坤为女子,子又生子,子子孙孙。 也一连重言六个“子”字,对得极工。   据梁柱华先生《有趣的婚礼插曲——轿对》一文介绍,江西崇仁、永丰一带,也有类似的风俗习惯。所不同者,只对联是贴在花轿上而不是写在庚柬上。而且,男家出联太易,会被认为对婚事不重视;女家对不上来,也会被男家看不起,因此,两家对此事都非常认真。特别有趣的是,男方把上联贴在花轿上迎亲,新娘快上轿时也把所对的下联贴在轿上,这时,围观者便喊:“对上了!”“对得好!”既夸对联,又夸新郎新娘。在结婚时让双方对对联,看来正是为了达到这种双关的目的。   通过这种方式产生的婚联,当然是好的见多。比如有一迎亲的上联是:   今月乃古月,美景良辰心像意。 此联用析字和嵌名两法,把新郎“胡美意”的名字写了进去。女方的对句是:   新人真可人,妙龄佳偶竞蝉娟。 此联也用相同的方式,写进了新娘的名字“何妙娟”。梁文讲的这种风俗而今尚在,只是代替花轿的已是喜车罢了。   大厦落成或迁入新居,人们也纷纷以对联道喜。这类喜联和其他喜联,当起自婚嫁喜联之后。   民国年间,有一私塾先生于某地山边建一茅屋,落成之日,乡人以联贺曰:   有竹有松,凤翔鹤住神仙地;
  无尘无扰,水绕峰环处士家。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农村经济政策得到贯彻落实,农民生活水平提高很快。某地过去一困难户,两年打了翻身仗,除还去积年全部欠款外,还建了一栋砖瓦屋。乔迁之日,有人送了这样一副门联:   一屋新成,水增气象山增色;
  四邻同庆,男颂方针女颂勤。   某地某姓,姐妹失散四十余年,在党和政府帮助下,终于取得了联系。重新团聚之日,正值八月中秋。一方所在单位送联致贺云:   月朗心甜人聚日,
  情亲泪热话长时。   贺学会成立,贺商店开张,贺老年得子等,也具有喜联的性质。要归到喜联里来,未尝不可,但这些对联,通常都以交际联(本书入“普通联”)视之,这里就不再列述了。   由于喜事并非时时皆有,而且一办即过,所以喜联都带有临时应景的性质。喜联的内容也因事而定。但不管哪类喜联,都是为贺喜而作的,而且要使人家觉得有可喜之处,否则就不能叫喜联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寿联
  为贺生日而作的对联,叫寿联。   寿联起于北宋末年。旧《辞源》“寿联”条云:“宋孙奕《示儿编》:‘黄耕庾夫人三月十四日生,吴叔经作寿联曰:天边将满一轮月,世上还钟百岁人。’寿联之风始此。”   这条材料取自《楹联丛话》。梁章钜在其下作了如下评论:   或谓“将满一轮”,若是十三日亦使得,不若云“犹欠一分”,便见直是十四日也。予谓“犹欠一分”,非祝寿底语,终未若魏仲先寿莱公诗云“何时生上相,明日是中元”,形容得七月十四,坦然明白矣。周益公生于丙午七月十五日,尝寿以联曰:“年与潞公同丙午,日临莱国占中元。”……已道尽了生年日月,只欠说出一个生时,便是一本好建生矣。按此二事,亦后来寿联切日之滥觞也。 这段评论的意思,一是说是叔经(北宋仁宗时人)所作寿联中,“将满一轮”四字用得不确切,不能肯定生日就是十四;二是说吴叔经所作寿联同周益的生日寿联是切日的开端。是否整个寿联的开端呢?粱章钜没有明说。但在此以前的寿联,尚未发现,因此,《辞源》“寿联之风始此”的结论,也是可以接受的。不过,若说成“此为已发现记载最早的寿联”,似乎更准确一些。莱公或莱国,即宋代寇准。潞公,即宋代文彦博。   元明时代当也有寿联,暂未收到例子。到清代,寿联渐多,尤以皇帝万寿盛典时为最。   1713年,康熙六十大寿。北京“自大内出西直门达西苑路,皆有牌坊坛宇,每座落必有楹联”,而且“肃括宏深,闻皆出当时名公硕彦之手。”(《楹联丛话》)下面略引两例:   题于般若庵经棚的一副是:   周雅赓歌,如山如川如日月;
  箕畴敛福,曰富曰贵曰康宁。 周雅,指《小雅》,《诗经》组成部分之一。歌,指《天保》篇。该篇有“如山如阜”、“如川之方至”、“如月之恒”、“如日之升”等语,均为祝寿之词。赓,连续。“箕畴五福咸敷敛,皇极躬持锡庶民。”下联意取于此。箕畴,即《尚书洪范》之“九畴”,传为箕子所述,故曰箕畴,为传说中天帝赐与夏禹的九种治理天下的大法。五福,指寿、福、康宁、攸好德(即好德)、考终命(即善终不横夭)。敛,集。   题于广济寺牌坊的一副是:   算永东华,若木光腾春九十;
  祥开南极,蟠桃花放岁三千。 算,数也,此指寿。若木,古代神话传说中树名,生于昆仑山极西处“日落之地”。   1790年8月,乾隆八十大寿,即位五十五周年,庆典联也相当多。其中以彭文勤题的一副,比较著名:   龙飞五十有五年,庆一时五数合天,五数合地,五事修,五福备,五世同堂,五色斑斓辉彩服;
  鹤算八旬逢八月,祝万寿八千为春,八千为秋,八元进,八恺登,八音从律,八风缥缈奏丹墀。 龙飞,指皇帝即位。五事,指貌、言、视、听、思。鹤算,指高寿。八元,传说中高辛氏的八个才子。八恺,传说中高阳氏的八个才子。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等八种古代乐器。八风,八方之风。丹墀,皇宫前的石阶。这副寿联虽仍属阿谀之词,但抓住“五”和“八”作文章,写得很有特色。   有些寿联喜欢把寿者的年龄结合起来讲。   乾隆年间,湖湘一老人百岁,岳麓书院主讲王文清送一寿联:   人生不满公今满,
  世上难逢我独逢。 “人生不满百”和“世上难逢百岁人”,均世间俗语。两联虽将“百”字隐去而所言皆在“百”上,亦可谓巧矣。   嘉庆十八年(1813),梁山舟九十,夫人八十九,张问莱赠联贺寿:   人近百年犹赤子,
  天留二老看元孙。 元孙,即玄孙,因避康熙帝玄烨讳,故改玄为元。人近百年,即八九十岁之时。   不知何时,有人作五十岁寿,“五十”在寿联中也说得很明白:   数百岁之桑弧,过去五十,再来五十;
  问大年于海屋,春华八千,秋实八千。 桑,桑木所作之弓。古时男子生日,要用桑弧蓬矢(蓬梗作的箭)射天地四方,以示胸怀大志。大年,高寿。海屋,语出《东坡志林》卷地:“尝有二老人相遇,或问之年。一人曰:‘吾年不可记,但忆少年时与盘古有旧。’一人曰:‘海水变桑田时,吾辄下一筹,尔来吾筹已满十间屋’”后即以“海屋添筹”为祝寿之言。春华(花)、秋实,本指仙桃“八千年一开花,八千年结实”,寿长之谓,此为答语。   有些寿联不讲年龄,却侧重于讲寿者的事迹、品性之类。   1940年12月6日,马寅初因抨击四大家族,蒋介石下令将其秘密逮捕。消息传开,群情激愤。次年五月初九,乃马寅初六十寿辰。为营救马寅初出狱,社会各界提前于3月30日在重庆大学礼堂举行“遥祝马寅初六十寿辰大会”。周恩来、董必武、邓颖超合送寿联如下:   桃李增华,坐帐无鹤;
  琴书作伴,支床有龟。 桃李增华,言马寅初的言行,已使越来越多学生从沉梦中觉醒。坐帐无鹤,典出《神仙传》。传云,有名介象者,善隐形之术。吴王徽至武昌,诏令“立宅供帐”,与之学。后象食美梨而“死”,而当日又现身于建业(今南京)。吏以表奏闻,开其棺,中“惟一符耳”。为立庙祀,“常有白鹤来集座上,迟回复去”。本联用此典,意在婉惜马寅初已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不能亲临今天的寿典。支床有龟,典出《史记龟策列传》:“南方老人用龟支床足,行二十余岁,老人死,移床,龟尚生不死。”本联用此典,既示高雅,又有祝其长寿之意。“坐帐无鹤”与“支床有龟”连用,出庾子山《小园赋》。仅上联两语,马寅初为何许人,而今的状况如何,便已一目了然。   术精业亦精,名士名医随客唤;
  人寿己也寿,仙桃仙李逐年栽。 这副寿联,一看便知寿者是个医生。   秋翁永健,
  春色长留。 这副寿联,一看便知寿者是个园丁。   寿联若是自己为自己的生日题写的,叫自寿联。   自寿联以抒怀者见多,笔调也比较轻松。清代著名书画家郑板桥六十岁时题写的一副自寿联,就是如此:   常如作客,何问康宁。但使囊有余钱,瓮有余酿,釜有余粮。取数页赏心旧纸,放浪吟哦。兴要阔,皮要顽,五官灵动胜千官,过到六旬犹少;
  定欲成仙,空生烦恼。只令耳无俗声,眼无俗物,胸无俗事。将几枝随意新花,纵横穿插。睡得迟,起得早,一日清闲似两日,算来百岁已多。   某渔翁题的一副自寿联,也活现了自己的志趣和性格:   水上飘流数十年,就凭这一张网、几颗钓,福也福,寿也寿;
  人间风雨千百次,无奈我青箬笠、绿蓑衣,去便去,来便来。   有的对联虽题于祝寿之时,其实并非祝寿,不过是借题发挥而已。请看下面一副:   万寿无疆,普天同庆;
  三军政绩,割地求和。 据文廷式《闻尘偶记》载,1894年西太后六十大寿,为了隆重庆祝,从紫禁城西华门至西郊颐和园,沿途四十华里,大兴土木。生日当天,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中日甲午战争,西太后惟恐冲了她的“万寿盛典”,在“宁赠友邦,勿与家奴”的思想指导下,下令“不准抵抗”。结果,中国北洋海军全军覆没。随即,又派李鸿章为“全权代表”,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赔款银二万万两外,还割让台湾与澎湖。民众对西太后的卖国行径十分愤慨。后来,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在北京一城门上写下了这副寿联,对西太后进行了辛辣的讽刺。   民国初年,某地一位县太爷,在位时大刮地皮,闹得全县人人怨嗟。某年,此公生日,要全县绅商送寿礼,绅商们只好照办。一位绅商请一穷秀才代撰贺联,秀才写道:   大老爷做生,哪管它高梁、玉麦、黄豆、白花,刮尽地皮收贺礼;
  小百姓该死,已吃尽苦蕨、葛藤、树皮、青草,求开天眼救微躯。 这也是借题发挥。商人看后,大为咋舌,当然不敢送去。但此联不胫而走,一直流传至今。   这样的寿联,只在特殊情况下出现。  
四 挽联
  为悼念死者而作的对联,叫挽联。   挽联来源于古挽词。古挽词包括挽诗、吊文和挽歌等,多是韵文。   《左传文公六年》:“秦伯任好(穆公)卒,以子车氏三子奄息、仲行、针虎为殉(陪葬),皆秦之良也。国人哀之,为之赋《黄鸟》。”后收入《诗秦风》。其首章云:“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惟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这是一首挽诗,内容充满了悲愤。   西汉文帝时,“贾谊为长沙王太傅,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文选》贾谊《吊屈原文并序》)《吊屈原赋》是一篇吊文。下面是该文的两段:   恭承嘉惠兮,俟(s)罪长沙。仄(c)闻屈原兮,自湛(chn)汩罗。造托湘流兮,敬吊先生。遭世罔极兮,乃陨厥身。   乌虖(hū)哀哉兮,逢时不详。鸾凤伏窜兮,鸱鸮(chī xiāo)翱翔。闆茸(trǒng)尊显兮,谗谀得志。贤圣逆曳兮,可正倒植。谓随夷溷(hn)兮,谓跖蹻(zhju)廉。莫邪为钝兮,铅刀为铦(xiān)。于嗟默默,生之亡故兮。斡(w)弃周鼎,宝康瓠兮。腾驾罢(p)牛,骖褰(jiǎn)驴兮。骥垂两耳,服盐车兮。章父荐屦(j),渐不可久争。嗟若先生,独离此咎(ji)兮! 这篇吊文,是作者联系自己的身世来写的,对屈原的不幸遭遇寄予了深切的同情,读起来十分感人。   《黄鸟》和《吊屈原赋》,都是为挽死者而作的,但都没有在送丧时作歌唱过。   崔豹《古今注音乐》:“《薤(xi)露》、《蒿里》,并丧歌也,出田横门人。横自杀,门人伤之,为作悲歌……至孝武时,李延年乃分二章为二曲;《薤露》,送王公贵人;《蒿里》送士大夫庶人,使挽者歌之,世亦呼为挽歌。”   《薤露》曰:“薤上露,何易晞!露晞明朝更复落,人生一去何时归!”晞,干。   《蒿里》曰:“蒿里谁家地,聚敛魂魄无贤愚。鬼伯一何相催促,人命不得稍踟蹰。”这就是专在送丧时唱的挽歌了。   此后还出了许多挽词。如汉武帝《伤霍嬗(shn)诗》,司马相如《哀秦二世赋》、后汉蔡邕《吊屈原文》、胡广和王粲《吊夷齐文》、曹植《金瓠哀辞》、潘岳《金鹿哀辞》与《为任子咸之妻作孤女泽兰哀辞》,等等。这些作品,内容都比较伤感。唯东晋陶渊明,谓人终不免一死,何悲之有,并不把死看成一件大不了的事。故其《拟挽歌词》云:“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足道,托体同山阿。”其《自祭文》云:“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之如何?”   挽词这些格调,对后来的挽联都有直接影响。   挽词怎样演化成挽联的,尚无确载。据推测,当是古挽词中间有两句脍炙人口的,如李廌祭苏轼文中的“皇天后土,实表平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复收自古英灵之气”(见吕本中《紫微诗话》)之类,人们把它摘下来挂在帷幕之中,逐渐便自成一体。又如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韩琦死,王安石所致挽词中有两句:“木稼尝闻达官怕,山颓果见哲人萎。”(《临川集》三五《忠献韩公挽词》之二)这两句就曾被人作为一副独立的挽联来对待。木稼,木甲,即树上所结冰壳,形似武士甲胄。宝庆三年(1040),韩琦与范仲淹同御西夏,兵威远震。边人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后王安石为相变法,韩琦多次上疏反对,王安石也畏他三分。此语意在言其刚正。   刘禹锡曾给其故上司写过一篇祭文,以申门吏之礼。《唐语林》中仅见其一个对句:“事吴之心,虽云已矣;报智之志,岂可徒然。”这个对句若当时已摘出来单独使用,恐怕这就要算最早的挽联了。可惜《唐语林》没有言明。   相传最早的一副挽联,为苏轼所作。苏轼有个丫环(后来作了苏轼的爱妾),名朝云。一次苏轼扪着肚子笑问身边的人:“这里面都有些什么东西?”只有朝云说:“我看是一肚子不合时宜的牢骚。”苏轼听了,认为只有朝云最了解他。后朝云病故,苏轼便作了如下一副挽联挽她:   不合时宜,唯有朝云能识我;
  独弹古调,每逢暮雨便思卿。 这副挽联,《楹联续话》又说是清人严问樵为“姬人没于清江”而撰。看来是否苏轼所作,还是个问题。   我国史籍记载最早的一副挽联,见于南宋叶梦德(号石林)所撰《石林燕语》。该书讲北宋庆历年间韩康公(绛)得解(考举人)、过省(考进士)、殿试(考状元),皆第三名;后为相四迁,皆在熙宁中。死日,苏子容挽:   三登庆历三人第,
  四入熙宁四辅中。 庆历,宋仁宗年号。熙宁,宋神宗年号。   挽联一般要求写得有感情。清人林昌彝说:“挽联若能赅括切实,可当篇行状读。惟有笔足以达意,才足以写情。”(见林庆铨《楹联述录》)若连“意”都不可达,“情”自然就难以写出来了。又《文心雕龙哀吊》:“隐心而结文则事惬,观文而属心则体奢。奢体为辞,则虽丽不哀;必使情往会悲,文来引泣,乃其贵耳。”意思说,为写挽词而表示痛心,则浮夸而不实;只有因痛心而写挽词,才能情辞切合。一些挽联之所以动人,就因为都不是无病呻吟。   清代以来,挽联比比皆是。“中流社会,遇有哀吊事项发生,联语动以百计;交游稍广,甚以千计。”(卢希裴《六家联语合钞》序)。   1661年,郑成功抗清失败,率水师四万渡海东征。鏖战九个月,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台湾。后来,其灵柩自台湾迁葬故里福建南安石井镇时,康熙因其功在不灭,曾亲题了一副挽联:   四镇多二心,两岛屯师,敢向东南争半壁;
  诸王无寸土,一隅抗志,可知海外有孤忠。 四镇,南明福王时设于江北的四个抗清据点,由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分守。两岛,金门岛与厦门岛。1646年起,郑成功即以此为抗清根据地。诸王,指南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等。一隅,指台湾。抗志,坚持高尚气节。这副挽联表彰了郑成功,虽意在提倡忠君,但对郑成功的事迹和精神,都是讲得很确切的。   1898年,西太后发动戊戌政变,杀谭嗣同等维新派首领六人。康有为题联以挽:   逄比孤忠,岳于惨戮,古人尚迩,君复奚悲!地下如有知,好从孝孺先生侈口问成王安在!
  汉家党锢,唐代清流,自昔已然,于今为烈。海内正多故,愿效子胥相国悬眸看越寇飞来。 逄(pāng),关龙逄,夏末大臣,因谏夏桀,被杀。比,比干,商纣王叔父,因谏纣王,被剖腹挖心而死。岳,岳飞。于,于谦。明正统十四年(1449)土木堡之役,英宗被俘,立景帝,于北京抗击瓦剌军。后英宗被释,发动夺门之变,加以“谋逆罪”,被杀。孝孺,方孝孺。明成祖篡侄帝位,曰效周公辅成王,要方孝孺起登极诏,方不肯,且质问“成王安在”,被诛十族。党锢,指东汉李膺、陈蕃等“党人”谋诛宦官不密,一次被禁、二次被杀事。清流,指唐末裴枢等三十余人,因反对朱温以牙将张廷范为太常卿,被杀于白马驿。子胥,伍员,春秋时吴国大夫,因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并停止伐齐,被赐自尽。临死前,谓门人曰:“抉(挖出)吾眼,悬吴东门之上,以观越寇之入灭吴也。”康有为乃戊戌维新主要首领,侥幸逃脱追捕。这副挽联一方面安慰死者,一方面对西太后之流表示极大愤慨。   1936年,鲁迅逝世,社会各界人士隆重追悼于上海万国殡仪馆,几乎皆送有挽联。有一副题的是:   拯溺是前锋,才德兼备,君乃勇逾义者。冲突荒霾,拥护自由,开辟光明途径,阐文化而驰驱,作民众之导师,那料半世冷宦青毡,宏业忽中阻,则感到彷徨故室,白发,红颜,黄口,共衔悲哀,招魂何处,归鹤几时,气魄非常生无敌。
  著述称巨擘,知识先觉,人固莫如命也,抗衡环境,砥柱潮流,散布伟大种子,慨社会将沉沦,挽国难于狂澜。太息当此凄风苦雨,鲁殿又圮灵,只留得呐喊余声,断稿,残编,遗迹,同资纪念。盖棺定论,下笔千秋,学术卓荦没为神。 溺,落水之人,此指受苦受难的人民。荒霾(mi),喻社会黑暗。黄口,小孩。归鹤,化鹤归来。《搜神后记》云:辽东人丁令威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来,集城门华表柱上。有少年欲射之,乃徘徊空中而歌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岁今来归。城郭如是人民非,何不学仙冢垒垒。”鲁殿,汉鲁灵光殿,屡经战乱,岿然独存。常被用以称颂硕果仅存者。圮,毁坏。鲁殿又圮灵,谓鲁灵光殿毁坏,借喻鲁迅逝世。卓荦(lu),卓越。这副挽联对鲁迅的伟大作了充分肯定。   1976年1月,周恩来总理逝世。4月5日,北京百万群众不顾“四人帮”压制,纷纷汇集天安门广场进行悼念。除花圈、诗词、誓言之外,挽联亦甚多,下面乃其中一副:   灰撒江河,看不尽波涛,涓滴都是人民泪;
  志华日月,信无际光焰,浩气长贯神州天。   有的挽联挽同道挚友。   过去,有一农夫在傍晚收工时不幸失足落水而死,其伙伴悲而挽之:   刚唱罢一曲农歌,奸趁夕阳觅归路;
  岂欲效三闾故事,错把洋湖作汩罗。 三闾,指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楚国都城郢都被秦军攻破时,感救国无望,自投汩罗江而死。洋湖,农夫落水之地。   清末,虚谷和尚与任颐,均著名画家。任颐死,虚谷挽之:   笔无常法,别出新机,君艺称极也;
  天夺斯人,谁能继起,吾道其衰乎!   有的挽联挽各类亲属。   曾国藩挽乳母联:   一饭尚铭恩,况保抱提携,只少怀胎十月;
  千金难报德,论人情天理,亦当泣血三年。 上联指韩信事。《史记淮阴侯列传》说,韩信见漂母供给他饭食,“谓漂母曰:‘吾必有以重报母。’母怒曰:‘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后韩信为楚王,“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在曾国藩看来,乳母对他的恩德,绝不是千金可以报答的。   无名氏挽叔联:   先中秋卧病,后重九登仙,想阿叔动避龙山,赏菊别尘寰去矣;
  读薤露伤情,诵蓼莪增惨,叹婶母悲登走石,哭声动梓里哀哉! 龙山,登高避劫之地。《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学,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当有灾厄,急宜去令家各作彩囊,盛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消。’景如言。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蓼莪(1 ),《诗小雅》篇名。朱熹《诗集传》注云:“人民劳苦,孝子不得终养,而作此诗。”夫石,望夫石。梓里,邻里。   无名氏挽妻联:   你翁衰,你姑衰,你祖姑尤衰。听盆鼓声喧,一个个顿足捶胸,看你哪何舍得!
  我女幼,我子幼,我次子更幼。到更阑人静,皆依依索衣问母,教我怎样开销! 盆,古时一种瓦质乐器。   人们有时在生前就写挽联预挽自己,这种挽联叫自挽联。一般自挽联,内容多抒发情怀。   自挽联也起自宋代,汉以前就有一种风俗,人死以后要在柩前竖一旗幡,上写死者姓名。这种旗幡叫铭旌,亦作明旌。北宋赵鼎,死前就自题一联于铭旌之上:   身骑箕尾归足上,
  气作山河壮本朝。 箕尾,星宿名,二十八宿中的两宿。骑箕尾,亦省作“骑箕”,星图言傅说死后,其灵魂跨于箕尾二宿之间,后即以“骑箕尾”或者“骑箕”为“死”的讳称。这里即指死。   前清时一穷秀才,惨淡经营而屡试不中,一感世之不容于己,二为生活所迫,意欲自绝,写下了这样一副自挽联:   母也六十年垂老,身又靠谁?幸有兄有弟有侄儿,诸事放心,到争朝正好归去。
  妻乎五百载修来,尔休怪我。惜无男无女无恒产,欲图如意,待他生再作商量。   1926年,熊亨瀚被国民党反动派禁于狱中,临刑前也写了一副自挽联,表达他对未完事业的遗憾和革命到底的决心:   十余载劳苦奔波,秉春秋笔,执教士鞭,仗剑从军,矢忠护党,有志未能伸,此生空热心中血;
  一家人悲伤哭泣,求父母恕,劝兄弟忍,温语慰妻,负荷嘱子,含冤终可白,再世当为天下雄。   自挽联若有“兼示”性,则带遗嘱意味。清时一林姓妇人,中年遽卒,临死前一副“出语告夫,对语教子”的自挽联,就是如此:   我别君去,君何患无妻。倘异时再叶鸯占,莫谓生妻不如死妇。
  儿随父悲,儿终当有母。愿他日得酬乌哺,须知养母即是亲娘。 这副挽联,后来又被改为:   我别良人去矣,大丈夫何患无妻,他年弦续房中,休向生妻言死妇。
  子依严父哀哉,小孩儿终当有母。异日欢承膝下,须知继母即亲娘。 挽联也有戏题的。1916年,袁世凯皇帝梦破产,气病而死。有人送了一副戏挽联:   起病六君子,
  送命二陈汤。 六君子,为中药名。这里是双关语,指杨度、孙毓筠等六人。1915年8月l4日,此六人在袁世凯之子袁克定授意下联名通电全国,组织“筹安会”,鼓吹君主立宪。从此,袁世凯便正式做起皇帝梦来。二陈汤,中药名,这里也是双关语,指陈树藩、陈宦和汤芗铭。此三人皆为袁世凯心腹,迫于护国讨袁运动的发展,先后在陕西、四川和湖南宣布独立,使袁世凯失去了最后的地盘。袁世凯见大势已去,不久便一命呜呼。   戏挽联在通常情况下,对被挽者都颇有些不敬。但亦不全然。看下面一副:   蝴蝶东飞,蝴蝶西飞,不管东飞西飞,依庄周说蝴蝶终归梦里;
  先生来了,先生去了,无论来了去了,据穆叔言先生长在人间。 这副戏挽联乃1945年湖南大学中文系学生谭佛雏为挽该校著名音韵学家曾远乾先生逝世而作。曾逝世前,正为学生讲授《庄子》,深受学生欢迎。谭遂借庄周梦见化为蝴蝶事,撰写此联,以表达对曾先生的深切怀念。此联笔调幽默,出自学生之手,既诙谐又得体。   有时人们将挽联(非自挽联和戏挽联)写得与寿联没有区别,原因是“只顾单纯称赞、歌颂死者”。例如:   德高望重,
  伟绩丰功。   生于旧社会,能特立独行,志气可贵;
  处在新中国,愿同心协力,精神足多。   早年怀壮志,恨黑暗重重,睥睨(pn)权贵,有两只冷眼;
  晚岁见赤心,喜红旗处处,服务人民,惟一片热忱。   罗元贞先生在《漫谈对联》一文中指出:“像这些挽联,都必须恰当地加上哀悼字句。比如‘千古’、‘不朽’、‘永逝’、‘长存’、‘含哀’、‘挥泪’、‘伤益友’、‘哭良师’等等,否则就不像挽联。”这个意见很对。  
五 胜迹联
  题在名胜古迹地方建筑物上的对联,叫胜迹联。   “三千里外一条水,十二时中两度潮”,是我国已知最早的一副胜迹联。此联一般认为题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7)。但胡毅雄君据陶岳《五代史补》的记载考定,此联是题于吴越广顺初年(951)。陶岳是北宋人,离契盈不远,记载应当是可靠的。又《宋代楹联辑要》载,后蜀主孟昶的花园中有个百花潭(在今成都南郊),其兵部尚书王瑶曾题过如下两句来描绘那里的景色:   十字水中分岛屿,
  数重花外见楼台。 此联题于964年以前,也是比较早的。   在这些对联影响下,有胜迹的地方,便逐渐有人题写。   北宋元符三年(1100),苏轼由海南儋州路过广州,相传也给广州真武庙题了一副: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伏虎降龙手段,龟蛇云乎哉! 《六家联语合钞》序说:“朱熹题广信南岩寺联云:‘一窍有泉通地脉,四时无雨滴天浆。’寺庙联始此。”如果“披发仗剑”非苏轼所作,则此说可信。   朱熹在好些胜迹之地都题过对联。题于福建建宁府学明伦堂的一副,《朱子全集》中就有载:   师师庶僚,居安宅而立正位;
  济济多士,由义路而入礼门。 这副对联很好地表达了这位道学家的思想。元人赵子昂题于杭州灵隐寺的一副是: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龙涧,灵隐涧,今其上还有回龙桥。鹫峰,即灵鹫峰。桂月,指月桂峰,在灵鹫峰上,传说唐时月中桂子曾震落其上。   明人胜迹题联,所见已多。   文征明集唐人诗句题苏州拙政园联:   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   杨升庵题昆明华亭寺联: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一水,指滇池。群峰,指昆明西山诸峰。   董其昌题杭州于忠肃公祠联:   赖社稷之灵,国已有君,自分一腔抛热血;
  竭股肱之力,继之以死,独留青白在人间。 于忠肃公,即于谦。“独留”句。出于谦《吟石灰》诗:“千锤万击山深山,烈火焚烧视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惜,要留青白在人间。”青白,石灰颜色,谐清白。   清代,胜迹联已广为应用。或题于坊塔峰洞,或题于楼阁亭台,或题于堂祠墓冢,或题于历史遗迹,或题于书试院署,等等。在胜迹地方,一处工程告竣,第一件事便是将对联题在上面。年久陈剥,又换上新的。之所以这样做,正是为了让名胜溢彩。用《红楼梦》中贾政的话来说,是因为:“若大景致,若干亭榭,无字标题,任是花柳山水,也断不能生色。”(第十七回)园林如此,其他胜迹也是如此。如祠墓之类的地方题上几副对联,其肃穆庄重的气氛,也会显得更加浓厚。至于对联的内容,自宋以来,就是因时、因地、因对象、因作者而异的。   题于坊塔峰洞的,如湖南衡山南天门石坊联:   门可通天,仰观碧落星辰近;
  路承绝顶,俯瞰翠微峦屿低。 这副对联充分显示了南天门所在位置之高,使人觉得“天门”之称并非虚妄。   广东潮州凤凰塔联:   玉柱擎天,凤起丹山标七级;
  金轮着地,龙盘赤海镇三阳。 凤凰塔,高七层,底为圆形。赤海,即南海。三阳,指广东潮阳、揭阳和海阳。全联把塔写得很有气势。   福建太姥山摩霄峰联:   雁影白磺天际路,
  日光红涌海门潮。 这副对联写出了站在摩霄峰顶远眺所见的最象。   贵阳飞云洞联:   洞辟几时,问孤松而不语;
  云飞何处,输老鹤以长闲。 这副对联写飞云洞一尘不染,与世无争,很好地寄托了作者的意趣。   题于楼阁亭台的,如湖南岳阳楼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泣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爽气,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云南人窦兰泉撰、湖南道州何绍基书的这副对联,乃清道光间物。五言绝唱,指杜甫《登岳阳楼》一诗。两字,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与“乐”。滕子京,名宗谅,与范仲淹同科进士。作庆州(辖今甘肃庆阳一带)知府时,因被诬告而降作巴陵郡守。吕纯阳,即吕岩,通称吕洞宾。传说重修岳阳楼后,他曾化名“回岩客”拜访滕子京,三次醉酒岳阳楼,并题诗一首于岳阳楼上:“朝游北越暮苍梧,袖里青蛇胆气粗。三醉岳阳人不识,朗吟飞过洞庭湖。“前不见”两句,出自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湖北汉阳晴川阁联:   栋宇逼层霄,忆几番仙人解佩,词客题襟,风景最佳时,坐倒金樽,却喜青山排闼至;
  川原揽全省,看不尽鄂渚烟光,汉阳树色,楼台如画里,卧吹玉笛,还随明月过江来。 这副对联乃清溧阳宋鐄新题。解佩,取下佩玉。典出刘向《列仙传》卷上:“江妃二女者,不知其何所人也。谓其仆曰:‘我欲下请其佩。’……遂手解佩与交甫。”词客,指唐温庭筠、段成式等。题襟,抒怀。温、段等人曾将唱和之作编为《江汉题襟集》。玉笛,出自李白《与史郎中饮听黄鹤楼上吹玉笛》诗“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句。《过江来》,曲调名,这里语带双关。   安徽滁县醉翁亭联:   翁去八百载,醉乡犹在;
  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不孤者,谓游人常集也。   湖北汉刚伯牙台(今曰古琴台)联:   志在高山,志在流水;
  一客荷樵,一客听琴。 这副对联讲俞伯牙遇知音事。俞伯牙,春秋时晋国大夫,楚郢都(今湖北江陵)人。修聘使楚毕,游览故国山川,于汉阳江口得遇钟子期。《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第二年,伯牙复往探望,子期已故。伯牙为谢知音,挥泪一曲之后,摔碎瑶琴,永不复弹。这副对联上联讲俞伯牙,下联讲钟子期,“荷樵”、听琴”,皆子期“一客”而已。   题于堂祠墓冢的,如扬州蜀冈鉴真纪念堂联:   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鉴真,唐代高僧,扬州人。幼年出家,遍研三藏,专宏戒律。天宝元年(712)应邀东渡日本,五次受挫;天宝十二年第六次始获成功。在日本奈良筑坛传授戒法,为日本律宗创始人。对日中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异域,不同国度。联语虽只八个字,但很好地道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近邻关系和鉴真的作用。   北京袁崇焕祠联:   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
  闻鼙鼓思辽东将帅,一夫当关,隐若敌国,何处更得先生? 袁崇焕,明末民族英雄。1622年,明军在广宁(今辽宁北镇)被后金(清的前身)击溃,廷议主张放弃山海关以外土地。袁单骑出关调查,回朝请缨。1626年率兵赴辽东,“刺血为书,激以忠义”,打败努尔哈赤,次年又打败皇太极。后因皇太极用离间计,被崇祯冤杀。隐若敌国,指袁之威重像处于胜势的敌国一样。语出《后汉书吴汉传》:“诸将见战阵不利,或多惶惧,失其常度。汉意气自若。帝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剑阁姜维墓联:   志在中原,费尽平生胆智;
  神栖剑阁,永昭千代英灵。 姜维,蜀汉大将军。曾多次率军攻魏,不克。景耀六年(263),由汉中退守剑门。魏将邓艾由阴平偷袭成都,刘禅束手,令投戈放甲。维诈降魏将钟会以图恢复,事败战死。姜维之于蜀汉,亦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题于历史遗迹的,如四川邛峡文君井联:   君不见豪富王孙,货殖传中,添得几行香史。停车弄故迹,问何处美人芳草,空留断井斜阳。天涯知己本难逢,最堪怜绿绮传情,白头兴怨;
  我亦是倦游司马,临邛道上,惹来多少闲愁。把酒倚栏杆,叹当年名士风流,消尽茂林秋雨。从古文章憎命达,休再说长门卖赋,封禅遗书。 文君,西汉临邛卓王孙之女,善文学,丧夫居家,私奔司马相如。先往成都,后返临邛,当垆卖酒。其井乃文君、相如汲水涤器处。绿绮,相如琴名。初在文君府上,相如曾以此琴弹《凤求凰》向文君求爱。白头,《白头吟》,乐府曲名。古辞写男有二心,女来决绝,并表示“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兴怨,指这样一个传说:相如为景帝武骑常侍,因病免,居茂林,欲娶茂林女子为妾,文君诵《白头吟》以示绝意,乃止。文章憎命达,指文章好的人,命运往往不好。语出杜甫《天末怀李白》。长门,宫名,武帝陈皇后所居。卖赋,传说陈皇后失宠,使人奉黄金百斤诣相如取酒,相如作《长门赋》以悟武帝事。末句指汉武帝欲封禅,遣使召相如,使至相如已卒,文君以遗书献之,乃封禅之文。   湖北黄州赤壁联:   月色如故,
  江流有声。 黄州赤壁,在今湖北黄冈长江边上。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之后,于神宗五年(1082)七月和十月,曾在此处纵情游览,并作前后《赤壁赋》。   题于书试院署的,如四川江油青莲场陇西书院联:   旧是谪仙栖隐处,
  恍闻昔日读书声。 陇西书院,诗人李白读书处,亦早年栖隐之所。谪仙,指李白。   福州贡院联:   场列东西,两道文光齐射斗;
  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 贡院,清代举行乡试、会试的场所。大门内为龙门,再进为至公堂。至公堂东西侧为外帘。至公堂后进有门,入门为内帘,乃试官阅卷之处。试毕,即封帘与外隔绝。此类建筑,过去几乎各省都有。   寺庙对联是胜迹联中最常见的一种。这里主要介绍佛寺对联与道观对联。   佛寺对联,指题于佛教寺庙上的对联。佛寺对联,从内容上大致可分为景禅联、佛理联和劝善联三种。   景禅联,是既写佛寺风光,又表达某种佛理的对联。而佛理的表达,又是通过写景自然流露的,既非机械的说教,也不是额外的加添。这种对联可说是寓教于景,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其影响。如南岳高台寺联:   松阴匝地,
  佛法参天。 在高台寺旁的岩石上,有三株念庵松,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树干高不过一丈,胸围却有两米,此即“匝地”二字由来。上联主要写树景。在南岳只有高台寺独有此景,因而亦可说是写寺景。参天,高出空际。下联以此二字来表现“佛法”,是极言其广大。也可以解作松阴所以能够匝地,正是佛法参天(广大)的结果。这是景落到了禅上。又如湖北黄石弘化寺联:   当年挂锡名山,想佛在心头,万丈毫光超上界;
  此日寻碑古寺,看云生脚底,一朝霖雨洒芳田。 锡,锡杖,僧人所持。挂锡,指行脚僧暂住某寺,此似指弘化寺之开创者唐代智印祖师。名山,指弘化寺所在之东方山,佛家禅语有“即心即佛”。某书诗释云:“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就在尔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早向灵山塔下修。”上联谓一想到“佛在心头”,就有“万丈毫光”升于上界的感觉,所言者正是佛教这种观点。碑,指寺旁东方古道碑等。下联写到弘化寺寻碑过程中看到的景象。这是禅落到景上。   有些对联有景有禅,但分不出何是景何是禅,是景与禅互为表里者,为景禅合一。如台湾台南寺德化堂联:   云亦好闲,却向亭前栖树;
  鱼能知趣,频来水面听琴。 此联用“石”、“亭”、“树”、“鱼”、“水”、“琴”,组成了一幅风景画。但“云”何以“好闲”而到亭前来“栖树”?“鱼”何能“知趣”,竟频繁地到水面来“听琴”?自然只能是受佛法感召的结果,在这里,景和禅就这样两位一体了。此联是以景见性来写的。这类对联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表达,读者可自己去体会。   佛理联是宣扬佛教教义的对联。   佛教的教义非常复杂。如果作简单的概括,就是主张任何事物的生起,都不是无因的,都是受必然的因果律支配的,都是因缘和合的现象,没有实体存在,所以有“无我”(天地没有固定的主宰)、“无常”(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事物)之说,有“色(事物)即是空,空即是色”之说。佛教认为,人生有生老病死,就是一个苦海。苦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在各人自身的“惑”(贪、瞋、痴等烦恼)、“业”(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将产生轮回报应。只有摆脱这个苦海,才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依经、律、论三藏,修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对世俗的欲望和认识,种今世善因,以求结来世善果,最后完全脱离“六道轮回”,进入智慧福德、圆满成就、永恒寂静、安乐无比的涅槃境界。佛教就是要寻求摆脱苦海的方法,以普救众生。   在佛理联中,有的介绍佛学常识。如峨眉山雷洞坪联:   我佛所宗,真如贝叶;
  众经之长,妙法莲花。 《成唯识论》云:“真,谓真实,显非虚妄;如,谓如常,表无变易。”是即真如。贝叶,指经书。古代印度人多用贝多罗树的叶子作纸抄写佛经,故称经书为贝叶,实为借代用语。妙法莲花,即《妙法莲花经》。此经起源甚早,流传很广,后为天台宗的主要经典。   有的宣传佛家哲学。如汉阳归元寺联:   见了便做,做了便放下,了了有何不了;
  慧生于觉,觉生于自在,生生还是无生。 了了,即要了结。不了,即不能了结。慧,佛教指智慧、聪明。觉,梵语“菩提”的意译,意为觉悟。自在,佛教指身体进退无阻,或心离烦恼,通达无碍。生生,即有生。无生,即无灭。佛教认为,绝对静止是一切现象的共同本质,一切现象的生灭变化,都是世界众生虚妄分别的产物。《仁王经》云“一切法性真实空,不来不去,无生无灭”,就说的这个道理。上联谓“了了有何不了”,下联以“生生还是无生”释其根据,这就宣传了一种事物间没有质的差别的哲学思想。   有的昭示佛法广大。如福州涌泉寺法堂联:   播贝叶五千文,灵山自在;
  洒杨枝一滴水,法界长春。 贝叶,见前峨眉山雷洞坪联释义。灵山,即灵鹫山,在印度,传为佛居圣地,此指佛境。又观音菩萨手中持有净瓶一只,传说从瓶中沾出一滴法水,便可起死回生。法界,佛教指一切事物,亦指众生的本性。用杨柳枝洒一滴法水,世间万物便可长住春景,这个佛法还不广大吗? 门功德,都是遵循佛教教义去作的,颂扬这种功德的对联,当然离不开佛理。这副对联,上联言佛身有“三世”,下联讲佛对众生又“利”、又“救”、又“渡”,就表现得很明显。   有的阐述成佛途径。如台湾基隆十方大觉寺地藏殿联:   地狱即空,众生有尽愿无尽;
  人伦最贵,孝道圆成佛自成。 地藏菩萨,中国佛教所奉四大菩萨之一。佛教称其受释迦牟尼嘱咐,自誓在释迦既灭、弥勒未生之前,必尽度六道众生,拯救诸苦,始愿成佛。上联由此而发。下联指出一般人要入佛境,必须从尽孝做起,“孝道圆成”之日,便是成佛作祖之时。佛经中讲目连犍曾下地狱救母,为天下第一孝子;中国儒家也有“以孝治天下”之说。看来这副对联指出的成佛途径,是佛家与儒家的思想都掺合在一起的。   劝善联,就是以规劝众生为目的而作的对联。其内容无非是要人们行善积德,但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劝善联中,亦多寓佛理。但与一般佛理联比,又有自己的特色。   当从正面表示时,常用“愿”、“劝”一类词语。当从反面表示时,常用“休”、“莫”一类词语。若无明确对象时,也有不用这些词语的。   泛言型的,如峨眉山洪椿坪联:   处己何妨真面目,
  待人总要大肚皮。 这副对联规劝众生要对己不自欺,对人宽宏大量。   提示型的,如峨眉山报国寺弥勒殿联:   看他皤腹欢颜,却原是菩萨化相;
  愿你清心涤虑,好去睹金顶祥光。 这副对联提示那些参拜者,别忘了“清心涤虑”,礼敬虔诚,否则到金顶就看不到佛光。   嘱劝型的,如湖南宁乡万寿山联:   灵山开觉路,个中人来去了然,喜炉热香温,鸟啼花笑,嘱头陀户莫扃,恐拘束满院清风明月;
  梵宇傍通衢,门外汉奔波苦矣。看主缘孽债,利锁名缰,劝征夫行且住,试领略此间暮鼓晨钟。 头陀,本义为去掉尘垢烦恼,此指僧人。这副对联,上联嘱咐头陀,下联劝勉征夫,“嘱”、“劝”二字见于联中。   规谏型的,如杭州上天竺联:   从何处参透禅机?试听灵隐钟声,钱塘潮信;
  愿大家解除烦恼,莫笑金刚怒目,菩萨低眉。 参,了悟。禅机,指佛法的机要秘诀。这副对联要人们在解除烦恼上下功夫,不要去讥笑佛身的外表形象。   告诫型的,如福州涌泉寺护法伽蓝殿联:   君欲欺心神未许,
  汝敢昧已我难瞒。 这副对联告诫那些“欺心”、“昧己”的人,不要干坏事,否则神灵是不会饶恕的。   在佛寺对联中,写观音菩萨和弥勒佛的对联,相对而言,具有一定的个性,有必要单独提出来说一说。   观音菩萨,在我国过去是普遍信奉的。她被佛教信徒奉为慈悲的化身,其对联也表现了这一特点。   台湾台南县接云寺联:   接物渡慈航,婆心一片;
  云荫垂觉岸,援手十方。 援手,即救助。十方,极言区域广大,无处不达。能这样,是因其有“婆心一片”的关系。又长沙古麓山寺观音阁联:   清净在音闻,倾耳循声度苦厄;
  妙明原性觉,现身说法证圆通。 “性”与“相”相对,佛家指事物内在的不可改变的本质。觉,佛家指对真理的领悟。证,佛家指通过检验而有所得。圆通,佛家指完满而无碍惑。下联指观音对佛理领悟很透彻,现身说法讲得精妙明白,使善男信女理解得很充分。   观音联不仅结合观音的功德、事迹来写,也结合其供奉地的情况来写。湖北汉川县泐山有一泉,过去有人曾在泉边石壁上刻一观音像,此泉便名观音泉。有人为此题了一副对联:   龙井列云台,金浆在瓶中泛出;
  神泉居林里,玉液从石内移来。 瓶,观音手中的净瓶,内装法水,此以“金浆”代称。玉液,即泉水。此联既写观音,又写石壁之泉。似乎观音泉的水,就如观音净瓶中的法水。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写,这副对联的专用性亦即不可移用性,表现得很突出。   弥勒佛,在中国也是很讨人喜欢的。   弥勒佛造像具有大肚子、满脸笑容这两个特点,大凡写弥勒佛的对联,多抓住这两个特点作文章。如北京潭柘寺的一副: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这副对联,有的民居饭馆都抄挂了,但上联少一“容”字,下联少一“笑”字,读起来很别扭。又衡阳罗汉寺的一副:   大肚能容,问人间恩怨亲仇,个中藏有几许?
  开口便笑,想世上悲欢离合,此处已无些须。 又浙江鄞县天童寺的一副:   大肚能涵,断却许多烦恼碍;
  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又天津蓟县天成寺的一副:   终日解其颐,笑世事纷纭,曾无了局;
  经年坦乃腹,看胸怀洒落,却是上乘。   道教从东汉时期出现教派以来,已有近两千年历史了。如果追溯到方士的出现,还可上推到战国时期。   道教的教义,主要有两个方面:世俗方面,就是建立一个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的世界;理想方面,就是要入仙境,过仙人生活。   所谓仙境,除了传说中的蓬莱、方丈、瀛洲之类的仙山以外,主要是洞天福地。道教有所谓“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说,所在都是我国一些风景奇丽之地。除五岳而外,著名的还有江西的龙虎山、江苏的茅山、四川的青城山、广东的罗浮山、陕西的终南山、湖北的武当山、山东的崂山、云南大理的巍山,等等。   道教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得到长生,并不像佛教把希望寄托于来世。为此,道教很注意养生。   道教为求长生之术,把采仙药、炼金丹之类作为其重要手段。而这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科学特别是医学的发展。   道观不及佛寺来得普遍,因而道观对联在数量上没有佛寺对联多。但就其类别而言,则并不少,有的道观对联在佛寺对联中甚至还找不到相应的类别。即使类别相同者,思想情趣与佛寺对联也不一样。   有写神事活动的。如河南浚县碧霞宫联:   山水簇仙君,仰碧榭丹台,一阙清音天半绕;
  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 这副对联生动地记述了在碧霞宫举行神事活动的盛况。   有写仙游情景的。如河南偃师县仙霞观联:   笙音缥缈凌秋月,
  鹤羽翔回驻岭云。 仙霞观,在县城东南缑山。《列仙传》云:王子乔名晋,为周灵王太子。好吹笙作凤鸣,游伊、洛之间,遇道士浮丘生,接引上嵩山,修炼二十年,后于缑山之巅,乘鹤仙去,受封为桐柏真人。   有称颂上仙的,如河南洛邑老君台联:   开张天岸马,
  奇逸人中龙。 老君台,传为老子飞升之处。老子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之后,又为道德真君。开张,指雄伟。孔子在洛阳向老子问礼后回到鲁国,对人讲了“老聃其犹龙乎”一语,下联“人中龙”系用此典。此联称颂老子。   有宣传道家思想与道教教义的:   心随流水去,
  身与白云闲。 这副对联宣传了道家的“无为”思想。又邯郸黄粱梦亭联:   睡至二三更时,凡功名都成梦幻;
  想到一百年后,无少长俱是古人。 这副对联宣传了道家人生如梦的思想。又杭州黄龙洞联:   读上清璚书宝箓,响琅法鼓,烟馥众香,天际常瞻紫气;
  到此地修竹茂林,朝吸湖光,暮饮山渌,九间自有丹邱。 上清,道教所称“三天”之一,为灵宝君所治,在绝霞之外。璚,玉也。“箓”,道教秘符。响琅,琅琅作响。法鼓,僧道举行宗教仪式时所用之鼓。烟馥众香,即支支香冒着烟发出浓郁的香味。紫气,祥瑞之气。传说老子出函谷关前,关吏见紫气东来,知道将有圣人过关,果然没有多久,老子便骑青牛而至。山渌,山间的清泉。丹邱,海外神仙地。这副对联题于太清宝殿。从殿内外的情景,可以看出道教的庄严和庙宇的宁静优美。又青城山上清宫联:   欲求寡欲先无我,
  为所当为不问他。 这副对联宣扬了道家与道教的行事修身原则。   有记述道教史事的。如杭州黄大仙洞联:   圯桥风远留黄石,
  古洞云深护素书。 《汉书留侯传》云,张良曾于下邳圯上遇一褐农老父,履坠于柝下,张良捡上来并给老父穿上,得授兵书一卷,老父说:“师此可为王者师,后十三年,于济北谷城下,黄石即我矣。”后张良佐高祖定天下,过符城,得黄石,取以奉祀,世称圯上老人,又称黄石公。素书,传为黄石公撰,张英书,实乃张氏伪托。全联所述即黄石公事。   有抒写情怀的。如青城山天师洞门楼联:   积习已全空,只难忘石上清泉,松间明月;
  名山聊小憩,幸领略锦江春色,玉垒浮云。 积习,长期形成的习惯。石上清泉、松间明月,出自王维《山居秋暝》。锦江春色、玉垒浮云,出自杜甫《登楼》。这副对联主要写游青城山近观远眺的感受,显得恬淡自然。   道观对联也有劝善的。如泰山斗姥宫联:   我有一片婆心,把个孩儿与汝;
  你行百般好事,积些阴德与他。 斗姥,传为北斗众星之母,乃道教所奉女神。宋元以来信者渐多,被尊为“先天斗姥大圣元君”。又湖北江陵灵官庙联:   作恶人难漏三眼,
  行凶汉谨防一鞭。 灵官,即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降”。相传姓王名善,宋徽宗时人,曾从林灵素弟子萨守坚传符法,死后由玉皇大帝封为“先天主将”,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明永乐中封为“隆恩真君”。道观内多塑其像,赤面,三目,武装执鞭,作为镇守山门之神,如果上一副对联还是嘱劝性的,这一副便具有很强的告诫性。
第九章 说对课
  对课,就是老师教学生对对子,或者说作对联。
  对课是旧时私塾常见的乃至必开的课程之一,也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8: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 对课盛行过一千余年
  对课到底出现于何时,尚无确考。至迟不得晚于唐开元年间。其时官修的类书《初学记》,各卷每节皆有“事对”一项,置于“叙事”之后,“赋”、“诗”之前。多为二言对,亦有三言、四言、五言者。如卷一天第一之“覆盆,转毂”、“玉仪,铜浑”、“杞国忧,秦密答”、“白鹤云,黄雀风”,雾第六之“邓公呼吸,猛兽吐嗽”、“青山青天,四塞四起”,卷九总叙帝王之“忠恕无过言,仁厚有智量”,卷二十六饼第十七之“刘子扬知盐,何平叔疑粉”,等等,每节皆有数对乃至数十对之多。
  “事对”一词,出自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何以不说南北朝时即有对课呢?这是因为其时尚未用以进行教学。《初学记》则不然,其编纂目的,就是为玄宗诸皇子受教“学缀文”时“检事及看文体”之用。这一点,《大唐新语》九说得很清楚:“玄宗谓张说曰:‘儿子等欲学缀文,须检事及看文体。《御览》之辈,部帙既大,寻讨稍难。卿与诸学士撰集要事并要文,以类相从,务取省便,令儿子等易见成就也。”唐初承六朝余绪,骈文还很盛行,文章讲究词藻典故,《初学记》为“学缀文”时“检事及看文体”而编,所“缀”之文,主要就是骈体文。不排除学作近体诗,但若说习作对联,则为时尚早,因为其时尚无此种意识。可以这么说,对联产生以后,那就兼而顾之了。
  对课有一种重要的方式,就是“属对”。其特征是一人出上句,一人对下句。在教玄宗诸皇子时,若用了属对的方式,那就可以认为此时已产生了对联的雏形。但《初学记》对此并未提及,《大唐新语》之言“检事及看文体”,也只是让诸皇子将书放在身边以备随时翻检,即使列出了许多“事对”的例子,仍看不出有将其中任何一对独立运用的意思。因此,“事对”部份,不仅不能以对联视之,就是对课,也还处于原始阶段。
  唐代确实已有属对。唐宣宗以“金步摇”三字“请求进士对之”,温庭筠以“玉条脱”相对而得宣宗赏赐,此即一例。这种属对,虽可以三字联视之,因与教学无关,不属对课范围。
  由唐至宋,对课逐渐发展,且结合属对的方式进行。明代吴兴人朱国桢在其《涌幢小品》中,有如下记载:
  刘珙少时,谒梦于大乾惠应祠。金牌上有“曲巷勒回风”五字,未晓所以。迨登第,除诸王宫教授。一夕,上幸宫邸,问诸王何业,珙答以“属对”。时月照窗隙,上曰:“可令对‘斜窗抝明月’。”诸王方思索间,珙遽对以“曲巷勒回风”。显唬骸按松耧也。?
  刘珙,字共父,北宋末登进士乙科。绍兴中迁礼部郎官,孝宗朝拜参知政事,官终观文殿学士。此条明言其作“诸王宫教授”后,曾教诸王“属对”,属对与对课,在这里就融为一体了。属对进入对课,不仅增加了对课的活力,也推动了对联的发展。
  元明时代,对课已比较盛行。《春明梦馀录》言及明阁臣为太子授课,“皆有对偶之句”,且“由浅渐深,由近及远,比物连类,触发颇多”,这种教授方法正是对民间私塾教授方法的继承。阁臣还“将旧对佳者集为一帙,恭候东宫(即太子)时取观览”,足见对对课的重视。郎瑛《七修类稿》说有人曾以“人间自古无仙骨,地上于今有凤毛”一联“课徒”。而阁老袁元峰十岁时,县令审里役于清道观,元峰随父前往,县令问他“曾习对乎”,又出“三清殿上飞双鹤”一联使对,元峰对以“五色石中驾六龙”,被县令称为“神童”。袁元峰年仅十岁,对对子的水平就这么高,实属难得。而宋代以来,诸书所载之“神童对”比比皆是。其中不免有虚夸成分,但真实的情形嗟辈簧佟U庑┧?缴裢??苋绱嗣艚莸囟猿龊枚宰樱???谴有【褪芏钥窝盗罚?欠植豢?摹?
  清代,对课在私塾中更是随处可见。直到清末,还是如此。鲁迅先生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就有如下叙述:
  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
  民国年间,私塾在乡村中还维持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因而对课也延续了下来。笔者小时候就读过《声律启蒙》,其时离解放已经很近了。等到新学取代旧学,对课便随之消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9:1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 对课的方式与要求
  对课进行的方式,往往因师而异。仅时间安排就有很大的不同。有每天都进行对课的,鲁迅当年就是如此,只时间在晚上。有每旬安排一定时间进行的,私塾一般都是这样。这里主要讲讲一般的情形。
  私塾的写作日期,一般都定在每旬的三、六、九或三、八几日,由老师订入馆规,相当于列入而今的课程表之类,按时进行。到了写作的日子,老师便将分别拟定的文题、诗题和联题,用纸条写好,交给学生,并分别讲解题意与要求。有数人一题者,也有一人一题者。对课也有指定几个人同时对一个联题的,但不准交头接耳。各人写好之后,就坐在座位上,等待交卷。交卷的时间,作文加作诗,以半天或者一天为限。对课则视联题的长短、难易而定,按刻香一寸、二寸或三寸的都有。有时钟的老师,亦按钟点计。从这一点看,对课进行的方式,显然是受诗钟的影响,或者说是从诗钟那里接过来的。在写作时间里,有时也允许学生到外面散步,以便“得自然之助”。
  对子对好之后,老师当面阅改,作批评表扬。对得有毛病的,老师一般都启发或帮助学生改正。对不出的,通常责打手心。若属顽皮所致,情节恶劣又引起老师气愤者,令伏凳捶楚——打屁屁的,亦不鲜见。对得好的,老师或予以口头勉励,或叫年长的学生抄录张贴,以作展观。能得如此,学生自然感到光荣和鼓舞。
  对课的要求,视学生程度而定。学生初学对课,塾师的联题都比较简单,通常只是字时。字对包括单字对和多字对。单字对就是一个字对一个字。如塾师出“雨”,学生对“云”;塾师出“地”,学生对“天”。多字对,这里指处于单字对和句对之间的对仗,包括两字或两字以上的词和词组。单字对练习一段之后,便可进入多字对。多字对从两字开始,循序渐进。如师出“麟角”,生对“凤毛”;师出“青枝”,生对“绿叶”。明沈德符《野获编》辑“京师人以都城内外所有作对”的一条材料,由三字对至八字对,都在多字对的范围。如以“单牌楼”对“双塔寺”,以“白靴校尉”对“红盔将军”,以“麻姑双料酒”对“玫瑰灌香糖”,以“京城内外巡捕营”对“礼部南北会同馆”,以“秉笔司礼佥书太尉”对“带刀散骑勋卫舍人”。这条材料缺六字对,并非世间没有六字对仗,也许是京城内外没有找到六字为名且能成对者。
  从《野获编》的材料看,尽管每边多至八字,仍然只是一个名词性偏正词组,还不是一个句子,因而还不属句对的范围。
  学生对多字对掌握较好之后,塾师便让学生转入句对。
  句对,指对文每边分别成句的对仗。所谓成句,就是要表达完整的意思。在通常情况下,句中都要有作为谓语的动词或者形容词。因为只要表达完整意思,有时一边虽然只有两个字,仍然是句对而非前面讲的字对。“尔来”对“我往”,“水秀”对“山青”即是。
  在初学对课阶段,所取入对的事物,总是从眼前常见的开始。《野获编》诸例,均为“京城内外所有”;梁章钜《巧对补录》之取杭州地名为对,亦人所熟悉者;还有以周围或历史人名等为对的。古人从小便读经书,以经书语集对者,亦在此列。
  就近取物为对,因事物名称现成.可说是一种集词对。而经书集对,则集词集句均有。由此可知,集句也是古代对课的一种方式,而就近取物为对,对本书所谓“集句”,在内容上也是一个补充。
  就近取物入对,初学者容易联想。容易联想,就容易对上。容易对上,就容易发生兴趣。有了兴趣,进步就快了。
  初学对课,一般只要求对上就行。如“红盔将军”四字虽然全是平声,因与“白衣校尉”词性、结构乃至颜色都相应,与“白衣校尉”相对,就可以通过。但是,塾师在训练过程中,即使对学生不苛求,仍然不忘记加以引导,使学生的对课逐步达到既合对仗又合平仄的标准。比如出两字为一平一仄时,就要求学生以一仄一平的两字来对,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即使不讲成套的理论,学生对一些基本规则的领会,仍然会一天天加深。
  对课有了一定的基础,内容上便开始对学生提出要求,这就是应当有志气,有喜气,有吉祥气,有功名富贵气,宏大而不偏狭,表现出忠爱仁厚的性情,忌萧瑟语,忌不祥语,忌杀伐语。比如某塾师给四个学生这样一个出句:“今日晴光好。”学生甲对曰:“昨宵月亮明。”师改“亮”字为“色”字,以增其雅。学生乙对曰:“他家喜气多。”师问:“谁家有何喜?”生答:“邻家有庆寿的,也有嫁女的。”师改为“吾村喜事多”,以添其豪迈感。学生丙对曰:“前山云气深。”师改“深”为“开”,并说:“一字之差,气象迥异,同时也使人免生云气既深则晴光难见之疑。”学生丁对曰:“明朝红杏开。”师激赏之,谓有富贵气象,但词不工,“红杏”对“晴光”欠妥,改为“高枝红杏开”。又将自己的出句改为“今日艳阳好”。另一私塾学生皆成人,多能诗之辈,因常打鸟,师出上联相诫:“报尔好声,诸生莫打庭前鸟。”一生久不交卷,说不敢交。师索阅所答,则是:“爱他美味,小子方添席上珍。”师说:“既伤仁爱,又涉豪奢,可不诫哉?”另一生的对句为:“养他健翮,来日高栖月上枝。”言下之意,除非它飞到天上,我们就不打了。但老师取其正面语意,谓既能容物,又旨趣高远,必有前途。可见即为私塾对课,高明的老师也是寓道于教,特别注意艺术与思想的结合的。
  十一二岁的学生,一般都读了若干本启蒙读物。程度高一些的读到了四书。喜欢对课的,还读过一些赋文诸如《北山移文》、《滕王阁序》、《赤壁斌》、《岳阳楼记》之类。由于朝夕不离,死记硬背,在朗朗上口之后,又加上老师的点拨,居然能渐渐觉悟,闯过平仄对仗这一关。又由于脑子里塞进了许多典故,聪明的学生到十五六岁时,便能在社会应酬中,作出比较好的春联、喜联、寿联、挽联之娄的应用联了。
  对课可以在课堂内进行,亦可以在课外进行,不择地亦不择时,只要方便;字对句对也并不都分得很死,只要对象适合。梁章钜在《巧对录》中就说:
  余养疴浦城,喜课幼孙属对,以为消遣。时佳孙十二岁,俦孙甫九岁,一日晨起舆洗,偶以“铜盆”命对,佳孙应声曰:“玉爵。”又以“桑叶洗眼”命对,俦孙应曰:“杏花插头。”佳孙曰:“柳汁染衣。”值春分日,以“日夜分”命对,佳孙曰:“风云会。”余每笑其喜学大言也。又值听雨夜坐,以“清明时节雨纷纷”命对,两孙俱有窘状。其母杨氏饬之曰:“此《千家诗》中语,何不即以《千家诗》集句对云‘歌管楼台声细细’乎?”余为之冁然。又一日,以“牡丹花富贵”命对,俦孙曰:“松柏树长春。”佳孙尚未能对,适归祝门长女在侧,曰:“顷闻汝读杜老《秋兴》诗,何不云‘枫树气萧森’乎?”此等虽不得为巧对,而童稚天机,闺阁韵事,不忍过而辄忘也,因附记于卷末云。
由此可见一斑。
  为了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而今有些学校也开设了对联讲座之类。除了介绍一般对联理论而外,有的老师也引导学生搞对课活动。
  而今的教育对象,早在小学五六年级,对名词、动词之类,便已有所了解。虽不懂得按古四声定平仄,但于普通话的四声,也比较熟悉。这就使对课的开展有了与过去不同的有利基础。唯古典诗文背诵太少,对课启蒙读物基本没有涉及,感性材料不多,搞起对课来比较费力,所对的联句也多不典雅。
  这些老师的对课教学,正是在吸收古代对课的成功经验并结合而今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作法大致可概括为三步。
  第一步,是随口出单词给学生对。如师出“桌子”,生对“花儿”;师出“眼神”,生对“口罩”;师出“爱晚亭”,生对“飘香桔”;师出“走三步”,生对“摔一跤”,等等。
  第二步,是从一个单词开始对起,逐步增加,直到一句较长的话。这与本书:“对联的艺术技巧”部分“层进”一节所引《笑得好·风雨对》一例相同。如师出“菊”,生对“湖”;师出“一园菊”,生对“千顷湖”;师出“篱下一园菊”,生对“门前千顷湖”;师出“香飘篱下一园菊”,生对“月静门前千顷湖”,等等。
  第三步,是全以一句一句的话给学生对。如师出“写一枝红铅笔”,生对“开几簇白兰花”;师出“半月湖中鲢鲤戏”,生对“双樟岭上鹤鹰飞”,等等。
  从上面的情况看,引导学生对课,有三点应当注意。
  一是从单词到长句,由少到多,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通常是单词对练习到一定程度再转到词组对,词组对练习到一定程度再转到长句对。一开始就搞得比较复杂,学生难于适应,效果也不好。
  二是先以就近取事为对,逐步由近及远。如单词对最好就先以学生身边的事物为题,人名、地名、物名皆可。好处是对比较熟悉的事物,学生容易联想。
  三是学生对句不只一个对,只要词性、结构对应上了的,郁应予肯定。这样可以打开学生的思路。语意和平仄可以逐步要求。语意就是要使学生的对句思想健康并逐步与出句连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析评优劣,把学生引向更高的层次。平仄可以分阶段要求。对初中生,可以只按普通话四声定平仄。对高中生,如果是在其方言有入声的地区,不妨引导学生加以分辨,让学生按古四声安排平仄,为其走向更高的阶段打下基础。对大学生(不管是文科生还是理工科生),若仍只按普通话四声定平仄,与“大学”二字就太不相称了。这个阶段,即使在没有入声的北方官话区,也应要求以古四声定平仄,以便与传统接轨,否则写出来的对联,不仅登不了大雅之堂,有时还会成为笑料。因为尽管推广普通话是方向,但方言不是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就能消灭的,传统更不可能在短期内消失。如果大学特别是大学文科讲对联,学生对以古四声定平仄还一无所知,至少对传统对联的艺术理解是无从登堂入室的。对联遗产的研究也会后继无人。因此,在大学特别是大学文科的对联教学中,仍以推广普通话为借口将以古四声定平仄排除在对联艺术要求之外,是非常有害的。它只能导致将本应达到的水平降低,甚至把对联弄得不成一个玩意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39: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 常见的几种对课启蒙读物
  我国古代为学生编了许多启蒙读物。这些启蒙读物,不仅含有丰富的社会知识,而且多为韵文,容易诵记。其中有几种对学习对课特别有帮助,如《声律发蒙》、《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等,可以说就是专为对课编写的基本教材。这里择要介绍几本。
(一)幼学故事琼林
  明程允升(亦说邱濬)编。原名《幼学须知》,又有《成语考》、《故事寻源》等名,简称《幼学》。清人邹圣脉增补注释后,遂以《幼学故事琼林》通行。民国以后一增再增,均逊于程、邹。有人认为,此书是由五代后晋李瀚(一说唐代李翰)之《蒙求集注》发展而来,如此则渊源甚为久远。
  全书共四卷,内容包罗万象。常见的成语典故,书中几乎都可以查到。而其对成语典故随文解释,亦颇精当。句式上只要求偶句成对,不求整齐押韵。各卷内容多少不一。第一卷包括天文、地舆、岁时、朝廷、武职。第二卷包括祖孙父子、兄弟、夫妇、叔侄、师生、朋友宾主、婚姻、妇女、外戚、老幼寿诞、身体、衣服。卷三包括人事、饮食、宫室,器用、珍宝、贫富、疾病死伤。卷四包括文事、科第、制作、技艺、讼狱、释道鬼神、鸟兽、花木。下面从“岁时”中摘引一部分,以见其具体面貌。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象更新。履端是初一元旦,人日是初七灵辰。元日献君以椒花颂,为祝遐龄;元旦饮人以屠苏酒,可除疠疫。新岁曰王春,去年曰客岁。火树银花合,谓元宵灯火之辉煌;星桥铁锁开,谓元夕金吾之不禁。二月朔为中和节,三月三为上巳辰。
唐李峤诗有“七日最灵辰”句,即以“灵辰”指初七。花椒颂,篇名,为晋刘臻妻陈氏所作。屠苏酒,唐孙思邈创制,除夕以药浸于井中,初一取水制酒而成。唐睿宗元夕作灯树,高二十丈,燃灯五万,号为火树。李冰守蜀,作桥,画斗魁七星于其上,名曰星桥。金吾,汉代戒夜行之官,唯正月十五夜不禁,谓之放夜。朔,即初一。此书在各类私塾中甚为普及。
(二)声律发蒙
  此指清杨林人蓝茂著者。乾隆年间,翰林院编修孙人龙序云:“《发蒙》一书,切于幼学,吟诵之下,恍觉景物山川,皆成佳趣,庙堂经济,如在目前。学者童而习之,便不至白首茫然也。”清末赵藩又序云:“《声律发蒙》,为塾师课童蒙之本,所在皆有其书。南海谭叔裕言见有元人板木,与今坊本相同,则其由来已久。”又云:“其用韵以东钟山寒合部,似遵《洪武正韵》,殆于元人旧帙有所增损也。”从赵序看,《声律发蒙》出于元代,今本乃明清之人一再增损而成,蓝茂不过增损者之一,因原著者无考,蓝氏增损又确凿有据,遂落蓝氏之名。
  全书分二十韵,即一东钟,二支思,三齐微,四车鱼,五模糊,六皆来,七真文,八山寒,九桓观,十先天,十一箫豪,十二戈何,十三家麻,十四车遮,十五阳唐,十六庚青,十七尤侯,十八侵心,十九廉纤,二十缄函。从皆两韵相合看,《声律发蒙》用韵较宽。而“四车鱼”与“十四车遮”,皆有韵字“车”在内。两“车”读音虽不同,但这种重复,容易使人生疑,实无必要。每韵又有对文两则,每则中的对文多少不一,又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用韵也非一韵到底。其体倒是每韵前一则对文全用某韵部规定的韵。为平声;后一则前半部却用仄声韵。看十五阳唐:
  朱对粉,白对黄。隐显对柔刚。深沉联俯仰,用舍对行藏。暮雨朝烟成底事,秩鸿社雁为谁忙。沉潜仁义,扶植纲常。随时礼乐,冠世文章。人心同好恶,世态异炎凉。月暗萤灯明院寺,雨晴蛙鼓闹池塘。夜醉方归,衫袖半掩邻舍酒,早朝初退,衣冠犹带御炉香。
  绿水池,红尘陌。挂彩帆,摇金勒。画写丹青,棋排黑白。琴樽乐醉翁,诗礼留佳客。山径寻云策短筇,江楼倚月吹长笛。青玉案,白牙床。红锦帐,碧纱窗。鱼梭燕剪,蝶板莺簧。雨昏鸦作阵,风静雁成行。榴花带雨红巾重,杨柳牵风翠缕长。君圣臣贤,耿耿精诚昭日月;官清政简,棱棱节操凛冰霜。
第二则前半的韵字:陌、勒、白、客、笛,全为仄声(入声)字。在平韵中夹上一部分仄韵,可能是按古韵阴阳入相配的结果。
  此书近乎口语,基本不用典故,是一个很突出的特点,也是一个很大的优点。
(三)训蒙骈句
  明代司守谦著。全书上平声十五韵,下平声十五韵,每韵三段,每段五对,五言至十一言,一韵到底,很有可读性。请看“一先”:
  清冷节,艳阳天。樽前歌舞,花里管弦。高松栖瑞鹤,病柳咽寒蝉。处处插秧梅坞雨,家家缫蚕竹篱烟。秋色方升,淝水风霜悲唳鹤;春风欲暮,蜀山花木怨啼鹃。
  红杏雨,绿杨烟。庭花一梦,禁柳三眠。砚冷冰团结,帘疏月影穿。隐士不荒三径菊,美人常采一溪莲。鏖战将军,一道甲光衔雪亮;凯歌士卒,千群马色截云鲜。
  君臣药,子母钱。刻符制鬼,铸鼎升仙。烛奴燃豹髓,剑客舞龙泉。竹笋双生稚犊角,蕨牙实出小儿拳。枕上怀人,梦断还思倾国色;庭前饯客,酒阑更赠绕朝鞭。
  缫蚕,当为“缫茧”始合平仄。淝水句,用东晋于淝水之战中败秦王苻坚事。啼鹃,用西蜀望帝死化杜鹃悲鸣啼血事。陶渊明《归去来辞》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句,“隐士”句出此。铸鼎句,指黄帝在荆山铸鼎乘龙上天事。烛奴,初指刻成人形的烛台,后泛指烛台。豹髓,指名贵的蜡烛。绕朝,春秋时秦国大夫。晋计诱士会由秦返晋,临行,绕朝赠之以策,世称绕朝策,亦作绕朝鞭,喻指有先见的谋略。
(四)龙文鞭影
  明萧良有著。原名《蒙养故事》。杨臣净以为,此书“有裨幼学”,“逸而功倍”,而“惜其征事过少而夏广文注又多舛谬疏略”,加以订补。因龙文(马名)鞭而疾驰,遂改名《龙文鞭影》,以使“逸而功倍”之意,益加彰明。李绶恩复加增删,于光绪间刊行。李晖吉与徐讃仿其体例,于清末编出《龙文鞭影二集》。书坊将其与萧、杨诸本合刊,遂成今本。
  书中内容,主要取自二十四史中的典故人物,又广采神话传说、民间故事等。此书读懂记熟了,确实可以掌握不少典故。
  全书按韵编排,逐联押韵。下面摘录“三江”部分内容:
  古帝凤阁,刺史鸡窗。亡秦胡亥,兴汉刘邦。戴生独步,许子无双。柳眠汉苑,枫落吴江。鱼山警植,鹿门隐庞。
古帝,指轩辕。相传凤凰朝于阿阁,黄帝得天老述其象,斋戒殿中,凤凰至集梧桐,没身不去。宋宗为晋兖州刺史,得一长鸣鸡,养于窗前而作人语,使宗玄学大进。始皇时卢生奏篆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始皇误为胡人,遂遣蒙恬发士三十万筑长城以御匈奴,不知亡于其次子二世胡亥。后汉戴良,议论奇伟,答同郡谢季孝问,有“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无与为偶也”之语。东汉许慎,字叔重,博于经学,有“五经无双许叔重”之称。相传汉苑中有柳,其状如人,一日三眠三起。唐崔信明,贞观时为秦州令,诗有“枫落吴江冷”之句。鱼山在山东泰安府境,曹植登临,忽闻经非同凡响,不觉敛矜祗敬。后汉庞德,不受刘表之请,率妻子登襄阳鹿门山隐居。
  对“三江”一韵的十句对文,注释如许之多,犹未尽意。可见句句有典,读起来是很麻烦的。对于年岁不大的学生,如无高明老师讲解,很难理解,对文中的典故,有些也没有多大的意义。
(五)声律启蒙
  全称《声律启蒙摄要》。通谓清车万育著,因其内容与元代祝明之《声律发蒙》基本相同,作者当为祝明,而车万育仅为此书之润色者。全书两卷,亦按韵编写对文,情形与《声律发蒙》相同。每韵各有对文三则,每则对文十对。对文也从三言到十一言不等,但对仗严格,一韵到底,颇有生活气息,用典也不甚多。因有这些优点,颇易诵记,深得蒙童喜爱。
  此书在体例上比《声律发蒙》有较大的改进,影响比本节介绍的几种启蒙读物都要广大和深远,且不限于诗联领域。而今年纪上了五十五岁的人,大凡进过私塾的,很少有未读过或者说不知道《声律启蒙》的。尽管有些对文在今天看来对蒙童还是深奥了一点,但只要读过这本书的人,都觉得音韵铿锵,词藻华丽,妙不可言。今将“一东”三则摘录如下: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
  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
《论语·雍也》载孔子称赞颜回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是即“颜巷陋”。据《晋书·阮籍传》载,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走不通),辄恸哭而返”,是即“阮途穷”。梁帝,指梁武帝萧衍。他笃信佛教,曾在同泰寺讲经。未央宫,汉代宫殿名。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后,曾置酒宴群臣于此。绿绮,古琴名。晋傅玄《琴赋序》:“司马相如有琴曰绿绮。”青铜,指青铜镜。
  此书今已出过许多版本。
(六)笠翁对韵
  清李渔著。李渔号笠翁,《对韵》乃以号名。此书体例,与《声律启蒙》同,亦具有与《声韵启蒙》相似的优点。唯每韵对文或二则或三则或四则不等。近年所出,皆附于《声律启蒙》之后,影响也很大。今将“十三元”两则摘录如下:
  卑对长,季对昆。永巷对长门。山亭对水阁,旅舍对军屯。杨子渡,谢公墩。德重对年尊。承乾对出震,迭坎对重坤。志士报君思犬马,王仁养老察鸡豚。远水平沙,有客泛舟桃叶渡;斜风细雨,何人携榼杏花村。
  君对相,祖对孙,夕照对朝曛。兰台对桂殿,海岛对山村。碑堕泪,赋招魂。报怨对怀恩。陵埋金吐气,田种玉生根。相府珠帘垂白昼,边城画阁动黄昏。枫叶半山,秋去烟霞堪倚杖;梨花满地,夜来风雨不开门。
杨子渡,又作扬子渡,在今江苏江都县南。谢公墩,在今南京市秦淮河畔,相传晋王献之曾在此送其妾桃叶渡江,并歌曰:“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楫。”杏花村,杜牧《清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后亦泛指卖酒之处。碑堕泪,即堕泪碑。据《晋书·羊祜传》载,羊祜好山水,每有风景必造岘(xiàn)山置酒言咏。有惠政于襄阳。卒后,襄阳百姓为建碑,见者莫不堕泪,因名堕泪碑。赋招魂,屈原为招楚怀王之魂作《招魂》赋。埋金,相传秦王曾埋金于金陵山,以镇王气。种玉,《搜神记》载,杨伯雍居无终山,设义浆供行旅,三年后,一人与之一斗石子曰:“种之生玉。”
(七)其 他
  古代童蒙读物中,于对课有帮助者,还有一些别的书。《时古类对》即其一。此书岳麓书社出版的《声律启蒙》后有附。体例是按对文长短分类编排的。对文从二言、三言至十七言不等。其例如“太乙,长庚”、“风行天上,雷在地中”、“午倦一方藤枕,晨兴半柱名香”、“细雨密如华,何机可织;明霞红似锦,无剪堪裁”等,不无实用价值。《千金裘》一书均为二言对子,于初对课者,亦有些用处。
  此外,《千字文》《千家诗》等书中多对偶之文,对课也可借鉴。
  尚须说明的是,几乎每一种童蒙读物,包括《声律启蒙》在内,都有一些封建性糟粕,由于时代的限制,这是不能苛求于作者的,阅读时只要批判地吸收就行了。
  近几年,有不少人仿《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写了一些类似的读物。因反映了新时代的新事物,令人感到亲切,颇有可取之处。湘人刘亦山先生所写的《通俗对韵》,就是一个代表。今摘其“六麻”两则如下,标点为笔者所加:
  门对户,室对家。苦菜对甜瓜。葱头对豆角。芥干对芝麻。绍兴酒,武夷茶。土豆对蕃茄。同心向祖国,携手振中华。咬定牙关求学识,放开眼界看春花。旭日一轮,雪化红梅添异彩,东风万里,春回芳草发新芽。
  横对竖,正对斜。牧笛对胡笳。黄莺对翠鸟。白鹭对乌鸦。独角兽,两头蛇。蝼蚁对鱼虾。勤劳先致富,俭朴早兴家。春风拂绿千门柳,时雨浇红一径花。北斗高悬,喜今宵群星灿烂;东风浩荡,看祖国遍地芳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附录 题款习惯用语
  书写对联时,题款非常重要。这些题款,在用语上有一些习惯性的说法。这里择其大要,介绍如下。 标联语   标联语,题标对联(亦可题标诗词)性质与用途的词语。不同类的对联,有不同的标联语。
(一)题赠联
  其标联语可分为三类。   意在请人指教的,可写正之、政之(政与正同)、指正、教正、赐正、雅正(雅,敬辞。有高尚、文明等义)、清正(“清”有雅洁、高明等义,遂用为敬辞)、雅教等。如“△△方家正之”。   意在请人观览的,可写清玩、清赏、清鉴、雅玩、雅赏、雅鉴等。如“△△先生清鉴”。   意在表明应命而作者,可写属(通嘱)、属书、雅属等。如“△△仁兄雅属”。
(二)喜 联
  其标联语有若干类。   贺婚。若为男家,可写大喜、燕喜(《诗·谷风》有“燕尔新婚”之语,后通作贺婚之辞)、燕尔、新婚、结伉(伉俪一词古时多指嫡妻、正妻,后作夫妇通称)、结俪等。若对女家,可写于归(《诗·桃夭》有“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句,后相承以“于归”为女子出嫁之辞)、出阁(本指公主出嫁,后为女子出嫁通称)等。若为续婚,可写续弦(古以琴瑟比夫妇。《通俗编·妇女》:“俗谓丧妻曰断弦,再娶曰续弦。”)、弦续(同续弦)、鸾胶再续(犹续弦)、胶续(犹续弦)等。  贺新居。奠基时,可写奠基(奠,定也)、奠居、权舆(本指草木萌芽状态,引申为起始义,故用为贺奠基语)等。落成时,可写落成、大厦落成、华居落成(华,美也)、秩秩、斯干(《诗·斯干》乃为贺宫殿落成之诗,首句为“秩秩斯干”,后省作“秩秩”或“斯干”,为贺新居语)等。迁居时,可写乔迁(《诗·伐木》有“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句)、更垲(垲,高燥。《左传·昭公三年》:“初,景公欲更晏子之宅,曰:‘子之宅近市,秋隘嚣尘,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者。’”后即以“更垲”为贺迁居之辞)等。  贺其他。如门面开张,可写开张、新张、开幕等。生孩子:若生男,可写弄璋(《诗·斯干》:“乃生男子,……载弄之璋。”璋,圭璋,宝玉也,为侯王所执。诗祝男孩成长后成为侯王,后因称生男曰弄璋)、麟喜(古代以“麒麟儿”颂人幼子聪颖,又以“麟子凤雏”喻人子孙高贵,后遂称生男为“麟喜”)等;若生女,可写掌珠(掌上明珠)等;若双生,可写孪喜等。书籍出版,可写大著名世等。   喜联的标联语,上文所录凡未含“喜”字的,其后宜加“之喜”或“志喜”二字。如:“△△与△△结伉之喜”,“△△乔迁志喜”。
(三)寿 联
  其标联语也有分别。   男女寿均可写华诞、寿诞、寿辰、晋祝(晋,进也)、晋寿、初度(《离骚》有“皇览揆余初度兮”之语,后即以“初度”指生日)、×旬华诞(或寿诞,寿辰)等。男寿还可以写称觞(本指举杯祝酒。汉崔寔《四民月令》有“举觞称寿”一语,后即以指生日)、×秩称觞(一秩为十年)、×秩荣庆等。女寿还可以写帨诞(帨,女子佩贴,此明女性)、帨辰等。   有一种情形比较特别,即贺整寿时,若用开庆一词,则须加十岁标联。如贺六十寿者,便写“七旬开庆”;贺七十岁者,便写“八旬开庆”。其所以这样写,在于“开庆”即开始庆祝,含预祝之意。
(四)挽 联
  其标联语若为一般颂辞,可写千古、不朽之类;若意在对死者表示客气,则可写灵座(座,位也。称“△座”,含尊意)、灵右(古以右为尊,故以“右”称所见重者)、阴鉴(阴,地府)、冥鉴(犹阴鉴)等。
(五)春 联
  春联一般不写标联语。如果为了突出题送的性质,亦可写春禧(禧,幸福,吉祥)、年禧、岁禧、新禧、春福、年福、岁福等。   不论哪一类对联,如果对联直接送给某人,则只写某人即可,如“△△六十华诞”。如果写给某人的长辈、晚辈或其他人,而又是因某人的关系才写的,则二者均要称及,如“△△乡兄令媛(△△)出阁志喜”。  应当注意的是,如果受联之人是长者而又有字或号,题写时就应称其字或号而不能直书其名,否则将被视为失礼。无字号者不在此限。   凡写标联语的对联,下款均要署名,有印者还要钤印。题赠联尤其如此。  署名时一般应直书已名。若意在隐去自己的名姓时,亦可用笔名、别号之类。自己名前,还可加上一些自谦性词语,如在长者面前自署“愚晚(辈、生)△△”等。   送联若以两人名义,则依次上下排列或并行排列均可;以三人名义,例与两人同,唯并排时应以为主者居中;以四人或多人名义者,不论上下还是并行排列,均可既按主次,也依姓氏笔划进行。 称谓   除了一般亲戚称谓而外,还有一些习惯性称谓,应当了解。   对一般人包括有身份的人,男的可称先生、阁下等;女的可称女士、小姐等,亦可称“先生”。   对长者,可称老、先生、前辈、老前辈、老先生、年伯(本指与父同年登科的长辈,明以后便用以泛指一般长者)、老年伯等。  对有头衔或者职称的人,可称其头衔或者职称,如局座(长)、教授等。  对饱学之士或者专家,可称方家、大家、法家等。   对平辈的朋友,可称君、兄、仁兄、贤兄(贤,敬辞)、足下等。   对平辈或晚辈的夫妇,可称贤伉俪等。   对同学,可称同学、同窗、学兄、年兄(唐宋以来,科举考试同榜登科者称同年,互相尊称为年兄。后来亦以“年兄”泛称同学)、世兄(称“世”者,谓两家为世交)、学长等。  对同乡,可称乡兄、邑兄、梓兄(梓,桑梓,故乡之谓)、贤乡兄、贤邑兄、贤梓兄等。  对学生,可称弟、贤弟、贤棣(棣,弟也)、仁棣、君、贤契(契,合也。谓意气相合)等。   对老师,可称师、尊师、恩师、夫子等。或在这些称谓后再加函丈(教席)二字,如“△△尊师函丈”。   对朋友的父亲,可称令尊(令,敬辞)、令尊大人、尊翁、伯、世伯等。   对朋友的母亲,可称令堂(堂,“萱堂”之省。萱,亦作谖,一种草。《诗·伯兮》:“焉得萱草,言树之背。”背,北堂也。句谓北堂树萱也。古言萱草可令人忘忧,后因以“萱堂”指母亲居室,亦指母亲)、伯母、世伯母等。  对朋友的妻子,可称尊夫人、嫂夫人、令攸(犹言贤妻)、令阁(阁,内室)、令阃(阃,读kǔn,或写作梱,妇女居室,即内室)等。   对朋友的儿子,可称公子、令公子、令子、令嗣(嗣,继承人)、令似(同令嗣,似与嗣音同)、哲嗣(犹令嗣,哲含“聪明”意)、令郎(由古诗“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句而来)等。  对朋友的女儿,可称令爱、令媛(媛,本指美女)、千金(意喻其尊贵)、令千金、女公子等。   对朋友的女婿,可称令坦、东床(《世说新语·雅量》言太傅郗鉴派门生向丞相王导求婿。门生回报说“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坦腹卧如不闻。”郗曰:“正此好!”访为王羲之,遂以女妻之。后遂称人婿为“令坦”或“东床”)等。   对朋友的岳父,可称令岳、尊岳、令泰山(唐明皇封泰山,张说为封禅使,张说七婿郑镒本九品官,因张说而骤升五品,明皇怪而问之,镒无辞以对。黄旛绰曰:“此泰山之力也。”后人因谓妻父为“泰山”)等。   对朋友的亲戚,可统称令亲、令至亲等。  纪年   可用干支,亦可用生肖。   干支,即天干和地支。天干十: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十二: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干和地支依次组合为六十个单位,称六十甲子: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已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已卯 庚辰 辛巳 壬午 癸未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乙丑 庚寅 辛卯 壬辰 癸巳
  甲午 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已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
  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已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
  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已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   落款时,某年属何甲子,只要知道上一年的干支,即可推出。比如已知某年的上一年为甲寅,甲过了是乙,寅过了是卯,某年即为乙卯年。已知某年的上一年为丁酉,丁过了是戊,酉过了是戌,某年即为戊戌年。即使不知道,历书上有载,可以查阅。如1990年,历书上写明是庚午年,l991年,历书上写明是辛未年。   生肖,即十二生肖,又称十二属相。是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而产生的。它们是:  子鼠 丑牛 寅虎 卯兔 辰龙 巳蛇 午马 未羊 申猴 酉鸡 戌狗 亥猪   用十二生肖纪年,以甲子中所含地支为准。1990年是庚午年,午属马,故为马年。1991年是辛未年,未属羊,故为羊年。   干支纪年,每六十年为一个循环。生肖纪年,每十二年一个循环。  纪月   一月。又称正月、征月(秦始皇讳“政”,读“正”如“征”,故亦写作“征”)、端月(《史记》司马贞“索引”,言秦避始皇赢政讳,故云正月为端月)、初月(王羲之父名正,因避讳,故以“初月”代“正月”)、泰月(《易·泰》:“天地交,泰。”正月由冬交春,故称泰月)、陬月(《尔雅·释天》:“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bǐng),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郝疏:陬,陬訾,星名,即营室东壁。正月日在营室,日月会于陬訾,故称正月为陬月,且以“孟陬”为名)、三微月(古历周以十一月、殷以十二月、夏以正月为年始,称三正。此时万物微而未著,故又称三微)、十三月(《春秋六命芭》有“夏人以十三月为正”之语,故《后汉书·陈宠传》注云:“十三月,今正月也。”)、寅月(古人以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并以通常冬至所在之十一月配子,十二月配丑,夏历正月正好配寅,故正月为寅月。以此类推,则二月为卯,三月为辰,四月为巳,五月为午,六月为未,七月为申,八月为酉,九月为戌,十月为亥)、三之日(《诗经·七月》周夏两历并用,夏历正月,为周历三月,《七月》称“三之日”,又将夏历十二月称“二之日”,十一月称“一之日”,还将二月称“四之日”)、孟春(孟有始义,仲有中义,季有末义,古人以孟、仲、季配每季中的三个月,则一年十二个月依次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首春(梁元帝《纂要》[下称《纂要》]:“孟春曰首春。”与首春相配有中春[二月]、末春[三月],首夏[四月]、中夏[五月]、末夏 [六月],首秋[七月]、中秋[八月]、末秋[九月],首冬[十月]、中冬[十一月]、末冬[十二月])、肇春(肇有始义、正义,故正月称肇春,亦称肇岁)、端春(端,始也。春始即正月)、早春(《纂要》:“孟春曰早春。”)、上春(《纂要》:“正月孟春,……亦曰上春。”)、春王(《春秋》体例,鲁十二公之元年,均应书“春王正月公即位”,有些地方因故不书“正月”,后遂以“春王”代之)、春孟(犹孟春)、春正(语出《春秋·桓公三年》“春正月”一语)、孟阳(《纂要》:“正月孟春,亦曰孟阳。”)、初阳(犹孟阳)、首阳(犹孟阳)、新正(谓新年之正月。唐时已有此称。亦指元旦)、开岁(即岁首,故用称正月)、献岁(进入新年,故用称正月)、首岁(《汉书·萧望之传》注:“首岁,岁之初首,谓正月也。”)、正岁(《周礼·是官·小宰》“正岁”注:“谓夏之正月。”)、肇岁(见“肇春”)、孟陬(见“陬月”)、太簇(本乐管名,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个月相配纪年,谓“孟春之月,律中太簇;仲春之月,律中夹钟”等等。于是又以十二律名称十二个月。依次为:太簇[一月],夹钟[二月],姑洗[三月],中吕[四月],蕤宾[五月],林钟[六月],夷则[七月],南吕[八月],无射[九月],应钟[十月],黄钟[十一月],大吕[十二月]等)、王春(即“春王”)。   二月。又称如月(见一月“陬月”。郝疏:“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丽月(《昭明太子集》“夹钟二月”条有“花明丽月”之语,故以丽月称二月)、桃月(《汉语大词典》:“农历二月的别名。”)、桃李月(因二月桃李花开而来。李白《宫中行乐词》:“昭阳桃花月,罗绮自相亲。”)、建卯(见一月“建寅”)、中春(见一月“首春”,中读zhòng)、半春(二月为春之半。戴复古《谢王使君送旅费》:“如何残腊月,已似半春天。”)、兔月(二月建卯,卯属兔,故称。黄庭坚《和答梅子明王扬休点密云龙》诗:“兔月葵花不足论。”)、酣春(犹盛春。李贺《河南府试十月乐词·二月》:“劳劳莺雁怨三春。”)、杏月(因二月杏花开放而来。清黄清原《婚姻·祝寿·庆贺·丧祭范典》:“杏月正芳辰。”)、卯月(见一月“寅月”)、仲春(见一月“孟春”)、仲阳(《纂要》:“二月仲春,一曰仲阳。”)、河魁、天魁(见一月“登明”)、竹秋(明彭大翼《山堂肆考·时令》:“二月为竹秋。”)、四之日(见一月“三之日”)、夹钟(见一月“太簇”)等。   三月。又称寎月(见一月“陬月”。寎,又作窉,丙也。《广韵》:“三月阳气盛,物皆炳然也。”)、蚕月(《诗集传》:三月为“治蚕之月”,故称蚕月)、秧月(三月为插秧季节,故称)、契月(契,通禊,古人三月有禊饮之事,故称)、辰月(见一月“寅月”)、建辰(见一月“建寅”)、季春(见一月“孟春”)、晚春、暮春、末春(见一月“首春”)、杪春(犹末春。杪即末义,故以“杪春”称三月,“杪夏”称六月,“杪秋”称九月,“杪冬”称十二月)、小清明(清周亮工《闽小记》:“三月为小清明,八月为大清明。”)、花见月(因三月百花盛开而来)、樱序、樱笋时(《能改斋漫录·方物》韩致光《湖南食含桃》诗注:“秦中谓三月为樱笋时。”其时樱桃、春笋上市)、雩风(《论语·先进》有暮春时节“风乎舞雩”之说,称三月为“雩风”本此)、桃浪(《韩诗外传》即称三月为“桃花水之时”。杜甫《春水》诗有“三月桃花浪”句,“桃浪”,乃“桃花浪”省语)、姑洗(见一月“太簇”)等。   四月。又称梅月(因初夏江南梅子黄熟且多梅雨而得名)、阴月(《西京杂俎》五:“四月阳虽用事,而阳不独存,此月纯阳疑于无阴,故亦谓之阴月。”)、乏月(《四时纂要》:“四月也,是谓乏月,冬谷既尽,宿麦未登,宜振乏绝,救肌穷。”意由青黄不接而来)、麦月(四月为麦收季节,故又称麦月、麦秋、麦候)、乾月(见一月“泰月”)、余月(见一月“陬月”。《诗·小明》正义引李巡曰:“四月万物皆生枝叶,故曰余。余,舒也。”)、清和(本指暮春初夏天气,后多作四月的别称)、巳月(见一月 “寅月”)、孟夏(见一月“孟春”)、首夏(见一月“首春”)、初夏(来源与“初春”同)、早夏(犹初夏)、梅夏(同“梅月”)、槐夏(因四月槐花开放而得名)、惟夏(傅玄《述夏赋》云:又称“正阳”)、正阳(见“惟夏”)、麦秋(见“麦月”。《礼记·月令》:“孟夏麦秋至。”)、麦候(见“麦月”)、仲侣(见一月 “太簇”)等。   五月。又称皋月(见一月“陬月”。皋,同高。谓五月阴生,欲自下而上,故称皋月)、蒲月(旧俗于端午悬菖蒲于门,并用以浸酒,谓可辟邪,故称蒲月,又称蒲节)、榴月(因五月榴花盛开而来。韩愈《题张十一旅舍三咏》诗云:“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恶月(古代迷信对五月之称。《太平御览》二二东汉董勋《问礼俗》:“五月俗称恶月。”)、午月(见一月“寅月”)、建午(见一月“建寅”)、仲夏(见一月“孟春”)、中夏(即仲夏。中,读如仲。再见一月“首春”)、蒲节(见 “蒲月”)、小刑(《淮南子·天文训》:“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午,通五)、鸣蜩(《诗·七月》有“五月鸣啁”之语)、蕤宾(见一月“太簇”)等。   六月。又称荷月(六月二十四为荷花生日)、伏月(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起为初伏,第四个庚日起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起为末伏。三伏的时间主要在六月,故称六月为伏月。因伏天气候非常炎热,故又称六月为暑月)、暑月(见“伏月”)、且月(见一月“陬月”。郝疏:且,行不进也。“六月阴渐起,欲遂上,畏阳,犹行不进也。”故称且月)、焦月(《尔雅》:“且月”一作“焦月”,因六月盛热,故曰焦)、建未(见一月“建寅”)、小吉(见一月“登明”)、荔红(因六月荔枝红熟而得名)、未月(见一月“寅月”)、季夏(见一月“孟春”)、晚夏(六月在夏之末,故称)、暮夏(犹晚夏)、末夏(见一月“首春”)、杪夏(犹末夏。再见三月“杪春”)、溽暑(《礼记·月令》谓为季夏的气候,后即以称六月)、林钟(见一月“太簇”)等。   七月。又称相月(见一月“陬月”。郝疏:“相者,导也。三阴势已成,遂导引而上也。”)、凉月(《纂要》:“七月曰首秋、初秋、上秋、肇秋、兰秋、凉月”)、否月(见一月“泰月”)、巧月、巧秋(因七月七日晚有乞巧故事而来)、兰月(《事物异名录》:“七月为兰月。”)、瓜月、瓜时(《诗·七月》有“七月食瓜”句,故称七月为“瓜月”、“瓜时”)、申月(见一月“寅月”)、建申(见一月“建寅”)、孟秋(见一月“孟春”)、新秋(七月为秋之始,故为新秋)、初秋(见“凉月”)、上秋(见 “凉月”)、肇秋(见“凉月”)、首秋(见“凉月”,再见一月 “首春”)、首旻(犹首秋。旻,秋也)、早秋(犹“初秋”)、兰秋(见“凉月”)、火逝(本指七月火退,亦用指七月)、河鼓宵明(河鼓,牵牛星。宵明时乃七月也)、初商(商,五音之一,属秋。故七月又称初商,八月又称仲商,九月又称暮商、杪商、季商)、夷则(见一月“太簇”)等。   八月。又称桂月、桂秋(因八月桂花开放而得名)、壮月(见一月“陬月”。郝疏:“壮,太也。八月阴大盛。”故称壮月)、获月(《诗·七月》有“八月其获”句,由此而来)、酉月(见一月“寅月”)、建酉(见一月“建寅”)、仲秋(见一月 “孟春”)、中秋(犹“仲秋”。中,读如仲)、正秋(《易·说》孔疏:“斗柄指西,是正秋八月。”)、秋半(半月居秋之半)、大清明(见三月“小清明”)、仲商(见七月“初商”)、南侣(见一月“太簇”)等。   九月。又称菊月、菊秋(《礼记·月令·季秋之月》:“菊有黄花。”故称九月为菊月、菊秋)、玄月(见一月“陬月”。郝疏引李巡等云:九月万物毕尽,阴气侵寒,其色皆黑。故称玄月)、朽月(四川夔州一带九月多雨,物易朽坏,故名。宋黄仁杰《夔州苦雨》有“九月不虚为朽月”句)、戌月(见一月“寅月”)、建戌(见一月“建寅”)、剥月(见一月“泰月”)、季秋(见一月“孟春”)、晚秋(犹季秋,与“早秋”对)、暮秋(犹晚秋)、末秋(犹暮秋,再见一月“首被”)、杪秋(见三月“杪春”)、穷秋(鲍照《白纻歌》有“容秋九月荷叶黄”句。穷秋,秋尽之时也,故为九月之称)、杪商(见七月“初商”)、暮商(亦作商暮,见七月“初商”)、霜月、霜辰(因九月下霜而来)、太冲(见一月“登明”)、授衣(由《诗·七月》“九月授衣”句而来)、季商(见七月“初商”)、无射(见一月“太簇”)等。   十月。又称小春、小春月、小阳春(谓十月不寒,有如初春。亦有说八月为小春者)、良月(《左传·庄公十六年》:“公父定叔出奔卫,(郑伯)三年而复之,……使以十月入,曰:‘良月也,就盈数焉。’”后遂称十月为良月)、阳月(见一月 “陬月”。《诗》郑笺谓十月为“坤用事,嫌于无阳,故以名此月为阳”)、坤月(见一月“泰月”)、亥月(见一月“寅月”)、建亥(见一月“建寅”)、孟冬(见一月“孟春”)、初冬(犹孟冬)、上冬(犹孟冬。谢灵运《游岭门山》诗有“协以上冬月”句)、开冬(犹初冬。南朝颜延之《应诏观北湖田收》诗有“开冬眷徂物”句,开冬即指初冬)、寒孟(犹“孟冬”)、应钟(见一月“太簇”)等。   十一月。又称冬月(古有“十冬腊月”之说,是冬月乃十一月也。今四川等地仍称十一月为冬月,十二月为腊月)、畅月(见《礼记·月令·仲冬之月》。注训畅为充。疏谓十一月为充实之月,故称畅月。清俞樾谓畅当为畼,十一月太阴用事,万物未生,是即畼义)、辜月(见一月“陬月”。郝疏:“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子月(见一月“寅月”)、复月(见一月“泰月”)、龙潜月(《抱朴子》:“十一月为龙潜之月。”)、仲冬(见一月“孟春”)、中冬(即仲冬。中,读如仲。再见一月“首春”)、一之日(见一月“三之日”)、黄钟(见一月“太簇”)等。   十二月。又称腊月、腊冬、冬腊、岁腊(腊,亦作臈,岁终祭众神之名,故称十二月为腊月,腊冬。再见十一月“冬月”)、除月(《纂要》:“十二月季冬,亦日暮冬,杪冬,除月,暮节,暮岁,穷稔,穷纪。”)、涂月(犹除月。涂,音除。再见一月“寅月”)、严月(《事物异名录·岁时》“严月,季冬之月也。”)、荼月(犹除月。除,亦作荼)、嘉平(本殷代对十二月的称呼。秦始皇三十一年十二月,又“更名腊曰嘉平”)、丑月(见一月“寅月”)、季冬(见一月“孟春”)、暮岁、暮节、暮冬(见“除月”)、末冬(犹暮冬。再见一月“首春”)、杪冬(见三月“杪春”,再见“除月”)、腊冬(见“腊月”)、星回(星宿回复原位,一年将终。《礼记·月令》谓为季冬之象,故用称十二月)、神后(见一月“登明”)、穷稔(见“除月”。穷,尽也。稔,年也。穷稔,即年尽之意)、穷纪(见“除月”。古以一年为一纪,十二月为年终之月,故曰穷纪)、清祀(本腊祭名,亦指腊月)、二之日(见一月“三之日”)、大吕(见一月 “太簇”)等。   上述月令,在书联时,如未含“月”字者,其后可加“之月”一字。如“端春之月”、“鸣啁之月”。  纪日   正月初一。又称元旦(南朝萧子云《介推》诗有“四气新元旦”句。《梦粱录·五月》:“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元日(张衡《东京赋》:“于是孟春元日,群侯旁戾”。 “元日”本为吉日,自《东京赋》始,相沿以称正月初一)、元辰(本指吉日。晋庾阐《扬都赋》有“岁惟元辰,阴阳代纪”句,后即指正月初一)、元正(汉崔瑗《三子玟铭》有元正上日,百福孔灵”句,后即以“元正”指正月初一)、元朔(唐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有“献岁观元朔”句,“献岁”为正月别称,后即以“元朔”指正月初一)、元春(北齐《元会太享歌皇夏辞》有“展礼肆乐,协此元春”句,后即以“元春”指正月初一)、正朔(一年的第一天)、三朝(朝,读zhao。正月初一,为岁、月、日之始,故称“三朝”)、三元(隋杜台卿《玉烛宝典》:“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日,……亦云三元。”元,首也。三元,指岁之元,时之元,月之元)、春元(见《宋史·乐志十四》)、正旦(出自《列子·说符》“正旦放生”句)、春旦(出自庾信《奉和赵王西京路春旦》诗)、开正(出自丁仙芝《京中守岁》诗“开正献岁酒”句)、月吉(本指每月初一,亦指正月初一)、履端(出自《左传·文公元年》“先王之正时也,履端于始”句)、端日(韩鄂《岁华纪丽》卷一,谓正月初一为“八节之端”,胡震亨注“端日”)等。   正月初二。又称履端二日(见正月初一“履端”)等。   正月初三。又称天庆节(宋大中祥符元年,“诏以正月三日为天庆节)、小年朝(《岁时佳节记趣》:“正月初三又叫‘小年朝’。”)   正月初七。又称灵辰(唐李峤诗有“七日最灵辰”句。故后以“灵辰”指正月初七)等。   正月初八。又称谷日、答诞(俗以正月初八为谷日,并据该日天气占卜当年的丰歉,亦作谷诞)。   正月十五。又称上元(《五杂俎》谓《道经》以正月十五为上元,七月十五为中元,十月十五为下元)、元宵(本指正月十五日晚上,后亦用称正月十五)、元夕(同“元宵”)、灯节(因正月十五日夜必放灯而来)等。   二月初一。又称中和节(唐德宗贞元五年,下诏废止正月晦日之节,以二月初一为“中和节”)等。   二月十二。又称花朝(王力《古代汉语》又谓“花朝”是二月十五)、百花生日等。   二月十五。又称春中(春季三个月,此日正好一半)、中春(犹“春中”)等。   二月十六。又称长春节(因宋太祖生于此日。为建隆元年所定)等。   三月初三。又称重三(月为三,日亦为三)、元巳(张衡《南都赋》:“于是暮春之禊,元巳之辰。”元巳初指三月第一个上巳日,后专指三月三日)、上巳(本指三月上旬之巳日。古人于此日有修禊——临水以祓除不祥的习俗,自魏以后,此举定在三月三日,而仍沿用“上巳”的名称)、三巳(本指三月之上巳日,魏以后专指三月初三。晋王廙《洛都赋》:“若乃暮春嘉,三巳之辰。”)、上除(因上巳日临水祓除不祥之俗,故三月初三又称“上除”)、禊日(见“上巳”)、修禊日(即禊日)等。  四月初三。又称展上巳(展,延伸)等。   四月初八。又称浴佛节(《荆楚岁时记》:“荆楚以四月八日,诸寺香汤浴佛,共作龙华会,以为弥勒下生之征也。”我国以为四月八日是佛之生日)等。   四月十九。又称浣花日(因蜀人于每年四月十九日游宴于成都浣花而来)、浣花天(同“浣花日”)等。   五月初一。又称端一(元陈元靓《岁时广记》:“京师市廛人,以五月初一日为端一,初二日为端二,数以至五日谓之端五。”等。   五月初二。又称端二(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三。又称端三(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四。又称端四(见五月初一“端一”)等。   五月初五。又称端五(见五月初一“端一”)、端午(犹 “端五”。午、五二字古通。又唐玄宗八月五日生,以其日为千秋节,张说上《太衍历事》称为“端午”,宋璟《请以八月五日为千秋节表》也有“月惟仲秋,日在端午”句,后每月初五皆可称端午。《岁时杂记》:端午指五月初五日,又称“端阳”、 “重五”和“重午”)、端阳(《月令广义》:“五月初五日端阳。”)、重五(月为五,日也为五)、重午(即“重五”)、蒲节(因端午有挂菖蒲避邪的习俗而得名)、天中节(唐宋以来,以五月初五为“天中节”,亦称“浴兰令节”。《梦梁录》卷三“五月”条有载。《岁时广记》云:“五月五日,乃符天数也,午时为天中节。”后因以作端午节的别称)、浴兰令节(《楚辞·九歌·东皇太一》有“浴兰汤兮沐芳”句。《大戴礼·夏小正》云:“五月,……蓄兰为沐浴也。”唐韩鄂《岁华纪丽》注:“午日以兰汤沐浴。”故唐宋以来,便称端午为“浴兰令节”)、艾节(因五月初五家门悬挂艾叶以辟邪而来)、诗人节(为纪念屈原,于佑任曾请定五月初五为诗人节,并题有一诗,遂有此称)等。   六月初六。又称天贶节(贶,读如况,赐也。宋大中祥符四年,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定为天贶节)等。   六月二十四。又称荷花生日(见沈朝初《忆江南》注)。   夏至。又称长至(《礼记·月令·仲夏之月》:“是月也,日长至。”疏:“长至者,谓此月之时,日长之至?L?仿┨,夏至致┝??蹇蹋?孤┤??蹇蹋?侨粘ぶ烈?span>”是以称夏至为 “长至”,夏至为一年中白天最长之日,冬至为最短之日,与夏至相比,冬至则称“短至”。但因冬至日过后,白天日渐加长。故亦有称冬至为长至者,谓长日子开始来到)等。   七月初七。又称巧日、乞巧节(《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人家妇女结采缕穿七孔针以乞巧。遂称七月初七为巧日、乞巧节)、双星节(七月七日,牛郎与织女相会)等。   七月十四。又称秋禊(每年七月十四日在水边举行的修禊活动。刘桢《鲁都赋》:“及其素秋二七,天汉指隅,民胥祓禊,国于水游。”可见汉末已经流行。参见三月初三“上巳”)等。   七月十五。又称中元(见正月十五“上元”)、盂兰盆节、鬼?/b>(佛教传说,目连之母堕入饿鬼道中,食物入口,即化为烈火。目连求救于佛,佛为他说盂兰盆经,叫他在七月十五作盂兰盆会以救其母。于是七月十五有“盂兰盆节”之称。因此日有施饿鬼等迷信活动,民间又把此日称为“鬼节”)等。   八月初五。又称千秋节(因唐玄宗生日而来。参见五月初五“端午”)、天长节(《明皇实录》:“开元十七年,百官上表请以八月初五日为千秋节。天宝七年改为“天长节”)等。   八月十五。又称中秋节(以八月十五居秋季三个月之中也)、秋节(即中秋节)、团圆节(《帝京景物略》:“八月十五日,女归宁,是日返其夫家,曰团贺节。”今俗仍有此名)等。   九月初九。又称重阳(古以九为阳数,九月而又九日,故称重阳)、重九(源同重阳)、九日(即重九,《艺文类聚》四引《续晋阳秋》:“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饮菊酒。”六朝以来诗题以 “九日”者,皆指重九节)、菊节(因古人于重九登山饮菊花酒之习俗而得名)、黄花节(黄花,菊之别名)、暮节(南朝时即有此称。谢灵运《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有“云旗兴暮节”句,暮节即指重九。唐司空图《重阳》诗之“亦应知暮节”,义亦同)、登高节(《全国风俗志》:“重阳节,又名登高节,因桓温举家于是日登高避劫而来)等。   十月十五。又称下元(见正月十五“上元”)等。   冬至。又称短至(见夏至“长至”)、亚岁(汉末即有此称。曹植《冬至献履袜颂表》:“亚岁迎祥,履长纳庆。”)等。   十二月二十四。又称送灶日、灶日、小年(是日民间送灶王上天)、交年(《东京梦华录》:“二十四日交年。”)。   十二月二十八。又称小除、小除夕(时在除夕前一日)、小年夜等。   十二月三十。又称岁除(旧俗于腊岁前一日击鼓驱疫,谓之逐傩,逐除,故后以年终之日为岁除)、除夕(本指岁除之夜,后亦用指年三十这一天)等。   春节。又称华节、良节、芳节、嘉节、诏节、淑节。(皆见《纂要》。“华”、“良”,“芳”、“嘉”、“诏”、“淑”诸字,皆含美好之意。)   董勋《问礼俗》云:“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故正月初一称“鸡日”,初二称“狗日”,初三称“羊日”,初四称“猪日”,初五称“牛日”,初六称“马日”,初七称“人日”。  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称“春社日”。   清明前一日,称“寒食节”(不用火)。《荆楚岁时记》说,寒食节在冬至后一百五日(有时是一百六日),故又称“一百五”(温庭筠《寒食节日寄楚望》诗:“时当一百五。”“一百五”就指寒食节)。  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称“秋社日”。   冬至前一日,称“小至”。   每月初一,又称“朔”、“月朔”、“月旦”(魏晋时即有此称。《世说新语·雅量》:“顾和始为扬州从事,月旦当朝,未入顷,停车州门外。”)、“月额”(南北朝时候即有此称。梁元帝《金楼子》六自序:“孟秋之月,阳亢日久,月旦虽雨,俄而便晴。有人云:谚曰‘雨月额,千里赤。’”这里“月额”与“月旦”并用,月额,即月旦也,即指初一)、“吉”(《周礼·地官大司徒》注:“吉,朔日也。”)、“吉月”(《论语·乡党》注:“吉月,月朔也。”)、“月吉”(《周礼·地官·簇师》:“月吉,每月朔日也。”亦指正月初一)等。   每月初三,又称“朏(朏,读fěi。本指新月初见貌,引申为训明。《书·召诰》:“三月,惟丙午朏”。传:“朏,明也。月三日明生之名。”因以代称每月初三。《汉书·律历志》下:“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朏’。”)。   每月十五,又称“月半”。   大月十六,小月十五,又称“望”(《释名·释天》:“望,月满之名也。月大十六日,小十五日,日在东,月在西,遥相望也。”故以称此两日。但通常指十五日)、“月望”(犹“望”也。《资治通鉴》一○三晋成安元年注:“至十五日,日月相望,谓之月望。”)、“望日”等。  每月最后一日,称“晦”(晦,月尽也。《春秋·成公十六年》:“甲午晦,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甲午晦,谓甲午这一天正是月末)。   每月前十日,称“上澣”(澣,读huǎn。唐制,官吏十日一休沐。沫谓澣。)、“上浣”(浣,同澣);中十日,称“中澣”、“中浣”;后十日,称“下澣”、“下浣”。若落款作“季春中浣四日”,即三月十四日;若作“蒲月下澣七日”即五月二十七日。  春夏秋冬四季之孟月初一,又称“吉日”(《周礼·地官·党正》:“四时之孟月吉日。”注:“四孟之月朔日。”)。  一年还有二十四个节气,如果恰好碰上某个节气,落款时表日期亦可写节气名。这些节气是: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还有以韵目代日者。如一日为东先董送屋,九日为佳青蟹泰屑,十六日为铣谏叶,二十一日为马箇,等等。1927年5月,许克祥在长沙发动反革命政变,因时在二十一日,该日电报代日韵目为“马”字,故称“马日事变”。以韵代日,用于公历。而此前所述之年月日,均为阴历。对联落款,通常也只用阴历纪时,故其日期不宜用代日韵目表示。 
后记
  1985年,我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对联纵横谈》,曾产生过比较大的影响,国内十余家报刊对该书予以介绍,香港《大公报》亦将其推荐给海外读者。在诸多评介中,该书被称为 “一部承前启后的著作。(《对联》杂志)”“自清道光年间梁章钜撰《楹联丛话》及其子梁恭辰撰《楹联四话》之后,许多联书相继问世,但就对联研究的科学性,系统性、可读性而论,当推此书为嚆矢。(《南方日报》)”直到而今,尚有读者来信索购此书。但是,那毕竟是1985年时的作品,尚有诸多不足之处。从1990年起,我开始对该书进行修订。第一次修订后,定名为《对联学》,打印给学生做教材。再次增补后,更名为《对联通论》,纳入湖南大学出版社《中华通艺丛书》之后,又作了一次较大的调整,将近40万字的书稿,压缩到20余万字,最后以《对联通》之名出版。   与《对联纵横谈》相比,本书增写了第三章、第八章和第九章,重写了第二章和第六章,其他各章也作了许多改动。完稿之后,面目已有很大的不同,完全成了一部新的作品。  1997年,我在岳麓书社出版了《对联格律·对联谱》一书。该书专讲对联平仄运用的基本规则——马蹄韵,并根据马蹄韵编出了我国第一个对联谱。本书与《对联格律·对联谱》不同,主要是全面讲述对联的基础理论。学做对联,若就这两书而言,首先就要掌握本书的内容。在掌握本书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对联格律·对联谱》的知识,这样,即使在创作上一下子还达不到上乘境界(因为还要看作者语言文学等方面的素养如何),至少亦可成为对联方面的一个门内汉了。
                           余德泉
                   1998年1月春节前夕   于半月湖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5 11:41: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楹会余会长专著,谨供大家学习参考!

点评

下载了学习,致谢半山人老师。我下载这些都用了不少工夫,可见先生之用心,再次致谢。虽然我不会写对联,但这些文章对我却颇有启迪。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 22:2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发表于 2015-10-1 22: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半山人 发表于 2015-9-25 11:41
中楹会余会长专著,谨供大家学习参考!

下载了学习,致谢半山人老师。我下载这些都用了不少工夫,可见先生之用心,再次致谢。虽然我不会写对联,但这些文章对我却颇有启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4-20 12:59 , Processed in 0.168267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