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半山人

[对联赏析]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系列)

[复制链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小和尚妙对秀才


从前,某寺院里有一个小和尚,聪明伶俐,很有文才,善于吟诗对对子,深得长老的信赖,因此,每逢寺院来人,长老都让小和尚作陪。
    一天,有一个姓叶的秀才来到寺里,照例又是小和尚陪同游玩。二人兴致勃勃,边走边谈,在距寺院不远的田里,人们穿梭似的忙着挑担运禾,这时,叶秀才指着担禾的人群对小和尚说:“你看,那群人中好像还有几个尼姑,尼姑也忙着担禾,这可是件新鲜事儿。”
    小和尚顺着叶秀才手指的方向看去,确实是这样。这时,叶秀才突然针对此情此景,说出一句上联:
    师姑田里担禾上;
    秀才并要小和尚续出下联。
    小和尚一听,秀才话中有话,分明是在取笑他,脸唰地一下直红到耳根,低着头,半晌说不出话来。
    就在低头的当儿,小和尚也在思考以什么样的话作为回复,不多一会,小和尚开腔了:
    美女堂前抱绣裁。
    叶秀才听了,暗暗佩服小和尚的文才。
    二人行至一池塘边,放眼望去,满池荷花的花托已发育成莲蓬,结出莲子,叶秀才又脱口说出一句上联:
    莲子已成荷长老;
    小和尚望着池塘边上的几棵梨树,对道:
    梨花未放叶先生。
    寺庙里竟有这样多才的僧人,真了不起。叶秀才听了小和尚两次对句,连连称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3: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刘道真戏妇遭讽

刘道真戏谑
  【原文】:刘道真遭乱,于河侧为人牵船,见一老妪操橹,道真嘲之曰:“女子何不调机弄杼?因甚傍河操橹?”女答曰:“丈夫何不跨马挥鞭?因甚傍河牵船?”又尝与人共饭素盘草舍中,见一妪将两小儿过,并着青衣,嘲之曰:“青羊引双羔。”妇人曰:“两猪共一槽。”道真无语以对。
  【译文】:刘道真遭遇社会动乱,在河边给别人拉船,见一老妇也在这里摇橹,他嘲讽说:"女人怎么不在家织布,为什么到河上来摇橹?"女人答道:"你是大丈夫,怎么不去骑马挥鞭,为什么来到河上拉船?"又有一次,刘道真与人共用一个盘子在草房中吃饭,见一个女人领着两个孩子从门前走过,都穿的是黑衣裳,他便嘲讽人家道:"青羊牵着两只小羊。"那妇人道:"两头猪共用一个槽。"结果刘道真无言以对。
  【介绍】:刘道真(晋 刘宝,字道真,今山东钜野人)曾因犯罪而被罚劳作。扶风王司马骏(晋 字子藏,司马懿第七子,好学至孝)...
  文中"两猪共一槽"是用来讽刺“刘道真与人共用一个盘子在草房中吃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知县快走

     明朝末年 , 鲁西南发生了严重的天灾 , 先旱 三月 , 后 涝半年 , 粮 食颗 粒不收 , 民 不聊 生。第二 年 春天 , 青黄不接的时候 , 一个县令却过开了生日 , 为了勒索寿礼 , 他不顾百姓死活 , 派出爪牙 , 四 处抢掠。农民十分气愤 , 便商议撰写了一副对联 , 趁黑贴到了县衙门口 :
县太爷过生日 , 金也要 , 银也要 , 鸡也要 , 黑白不分一把抓 ;
小百姓过灾年 , 糠没有 , 菜没有 , 柴没有 , 青黄不接万家空。
横批 : 知县快走
天亮后 , 这副对联恰好被前来视察灾情的巡抚看到了 , 马上奏明 , 革了县官的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3: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苏东坡改联诓权贵

据说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才貌双全,琴棋诗画样样精通, 一时才名传京华。许多皇亲国戚、王孙公子求婚者,络绎不绝。
一天,苏东坡的政敌、权臣的儿子方若虚, 也送上几篇诗文, 前来求婚。苏小妹仔细看过诗文后,觉得文笔粗淡, 见地平庸,便提笔批一联于文尾曰:
笔底才华少;
胸中韬略无。
文卷退了出来,东坡一看大吃一惊, 担心触怒权臣,惹出是非。他想把这批联裁掉, 无奈批字紧连正文,不可下手。正在他焦急万分之时, 忽然眼前一亮,智从急生“: 我何不把这批文添改两字, 变成赞颂之词诓他。”于是,他仿小妹笔迹, 在批联后加上两字,变成:
笔底才华少有;
胸中韬略无穷。
并对对方说“: 小妹脸长额高, 相貌丑陋, 实不敢高攀。”说着并拿出他同小妹的戏诗为证。方某一见也就不再强求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苏东坡兄妹互戏联
据说,苏东坡脸较长, 苏小妹额较高。一日,两人见面, 苏小妹先发制人,取笑苏东坡说:
去年一滴相思泪;
至今流不到腮边。
东坡毫不示弱,随即反击道:
未出房门三五步;
额头先到画堂前。
一天,苏小妹坐在窗前捉虱子, 苏东坡正邀请朋友在门外饮酒。小妹戏吟一联道:
阿兄门外邀双月
东坡随即对道:
小妹窗前捉半风
双月即“朋”字,半风即“虱”字。半风对双月非常工整。拆字巧妙, 情趣盎然。
接着,苏小妹端来一盘破开的盐蛋给他们下酒, 并又吟一联曰:
剖开舟两叶,内装黄金白玉。
这是指破开的盐蛋而言的“谜语对”。东坡一时想不到对句。小妹正准备讥笑他。忽然一颗石榴从树上掉下,跌破榴壳。东坡顿悟, 立即对道:
打破坛一个,中藏玛瑙珍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4:3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包青天智联破奇案


      北宋著名清官包拯(999—1062 年),字希仁,庐州合肥( 今安徽合肥) 人,天圣进士,初因父母皆老,故朝廷授官,均坚辞不就,及双亲亡故,方出任地方官。他清廉、明断,颇有政绩,旋升监察御史,主张练兵选将,加强边备,反对岁赂契丹。后历任三司户部副使、天章阁待制、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又知江宁(今江苏南京)、开封等府。在朝曾数论斥权幸大臣,上书仁宗明亲纳、辨朋党等,在地方则执法严峻,不畏权贵,平豪强,抑冤狱,因而贵戚宦官无不惮惧。由于他为官清正,铁面无私,民间称之“包待制”、“包青天”。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则盛传“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小说戏曲多取为题材,是中国封建社会最著名的清官。
    包拯幼年家贫,但学习刻苦,聪颖过人,才华出众,及至长大成人,又于宋天圣年间考中进士。
    宋仁宗年间,包拯任某地方官。有一天,包拯带着家人包兴微服私访,来到一个地方,天色将晚,只好投宿于一家小客店。他们刚进店休息,就听到店外传来一阵哭泣声。推窗一看,见一老者坐在客店对面台阶上失声痛哭。包拯忙出店门,问老人为何这般伤心。老者抽泣着说出一桩奇案来。
    原来老者姓徐,夫妇年过半百,膝下仅得一独子,年方十八,正在寒窗苦读,幼年时曾同某世交订立婚约,姑娘出身书香门第,聪明贤慧,知书识礼,全家人都很满意。前不久,老夫妇为儿子娶了亲,新婚之夜,洞房之中,新娘子知道新郎最近正在攻读,准备进京考试,一时兴起,出了一比下联要新郎答对,答对不出,则不准进洞房。 新娘子出的下联是:
    点登阁各攻书。
     “登”“灯”同音,“各”“阁”同音,“登”“各”又是“灯( 繁体字为)”、“阁”组字的一部分。对句也必须如此。对于这比叠音出句,新郎琢磨了半夜,虽苦思冥想,搜尽枯肠,还是对不出来,又羞又愧,只好到学堂里找几个学友挤宿。
    新郎到了学堂,几个学友非常惊奇,问他:“新婚之夜,不陪新娘,跑到学堂做甚?”新郎便将洞房试联,无法答对一事说了一遍。
    第二天天一亮,新郎从学堂回到家中,仍是闷闷不乐。新娘见状,问其缘故。新郎说:“为对不出你的下联发愁。”新娘惊异地说:“不是你昨晚已对出来了吗?为何又忘了?”新郎十分奇怪,说:“昨夜我何时对出过对联?我昨晚挤宿学堂之中,对从何来?”新娘一听,方知被坏人钻了空子,悔恨交加,悲哭连天。新郎不知其故,再三劝说,新娘只哭不说话。新郎无奈,连忙去找双亲。谁知等他把父母找来,见新娘已悬梁自尽了。 新娘的娘家人闻讯,速赶来探问缘由,见他说不出所以然,便告他全家害死了新娘,告到县衙。知县不问青红皂白,把新郎抓去,屈打成招,问成死罪,打入死囚牢中,只等秋后问斩。徐老夫人闻讯,投河自尽。
    包拯听罢老者申诉,忙劝老人不要哭泣,也不要张扬,说他自有办法查明案情,解救新郎。说完便到县衙去了。
    却说包公听完老者的讲述,在去县衙的路上,便心中犯疑。谁是促使新娘冤死的凶手?他反复思索后认为,要破此案,还须先对出个对子来。
    这天晚上,包公就住在徐老者家里,苦思怎样对出对句,在老者后院来回踱了一会,腿困了,便叫包兴搬来一把太师椅,倚坐在梧桐树旁,对月凝思。想着想着,他忽然灵机一动,想出了对句:
    移椅倚桐同赏月。
     “移”“椅”“倚”3 字同音,“桐”“同”同音,“奇”“同”又分别是“椅”“倚”和“桐”字的组字部分。对联想出来了,破案也就好办了。     转眼到了中秋佳节,县府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常。原来,包公在县衙内邀请了许多文人学士,要一同在中秋之夜赏月。当满城秀才们云集毕至时,包公开言道:“圣上命我每到一地,注意留心贤才名士,广开才路,为国荐贤。今天老夫邀请诸位来一同赏月,请诸位八仙过海,各显本领,以便让老夫挑选贤才。”
    文人秀士们一听,高兴至极,一个个显能逞奇,有的献诗文,有的献书画,有的献乐技,不一而足。正在文人秀士们兴致勃勃之时,包拯止住众人道:“老夫我今晚也特别高兴,想出一副对联的上联,欲请诸位各显手段。老夫所得上联是:
    移椅倚桐同赏月。
    众人一听,连称奇妙。这个说,切合此时、此地、此情、此景;那个说,同音叠韵,出句不凡。赞毕,又一个个抓耳挠腮,冥思苦想,都希望对出工称的下联,显一显自己的才华。这时,有一个书生站出来,得意洋洋地高声对道:     点登阁各攻书。
   ①关于此联来历,民间一说为佚名者撰。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作:移椅倚桐同赏月;等灯登阁各攻书。
    包拯闻对,高声叫道:“对得好!”众人一听,也觉对得不错,自愧弗如。     包拯忙带这个书生到了后堂。书生原以为包拯要带他这个“贤才”到京城“荐贤”,高兴得差点跳起来。
    来到县衙后堂,包拯对包兴附耳低语一阵,包兴转身出去,不一会把新郎带了进来。 包拯问新郎:“这个书生可是你那天晚上同宿的同学?”新郎点了点头。书生一听包拯这句话,知道自己的事败露了,不等包拯发问,便招了实情。     原来,这个书生那天晚上也宿在学堂里,听到新郎说的一番话,便牢记在心。等到半夜,跑到新娘房门口。新娘早已入睡,听到有人敲门,问是何人。这书生也不说话,只说了句: 移椅倚桐同赏月。
    新娘以为是新郎对出了对句,觉得对句极好,很符合新婚喜庆的气氛,就信以为真,也未点灯,便开了新房门。
    第二天,新娘一听新郎说他昨晚并未对出对句,才恍然大悟,知道自己被歹人骗奸了,自觉无颜见人,只好悬梁自尽了。
    案情至此水落石出,新郎已被无罪释放回家,真正的罪犯得了应有的惩罚。
    世间之事,无独有偶。后来,包拯升任开封府知府时,又碰到一桩与对联有关的命案。 有一民女名叫张雪凤,年方二八,聪慧活泼,本是开封府西郊张家庄人氏,被东郊溪西村徐家公子娶过门。新婚之夜,新娘因在娘家时听说新郎饱读诗书,窃喜自己也粗通文墨,出了一比下联,要考一考新郎的才学。等闹洞房的宾客们散去,已过五更,金鸡齐唱。
    张雪凤触景生情,出句道:
    溪西鸡齐啼。
    这比下联,除了叠韵之外,兼有嫁鸡随鸡、百年齐眉之意,又巧借了婆家的地名“溪西”。新娘当时开玩笑说:“对不出来,不准进洞房。”
    谁知这徐公子虽饱读诗书,却是个书呆子,一时对不出来,竟认了真,赌气走了。
    第二天,新娘见新郎背着手一边踱步,一边独自吟哦,愁眉不展,便问:“有何心事?”新郎没好气地回答:“还能有何心事?都因你出的好题目!”新娘禁不住噗嗤一笑道:“有一比对句也就够了,何必再二再三?”新郎说:“是啊!可惜半句至今仍无。”“唉呀,怪不得我听着口音……”新娘惊叫一声,便哭着奔出门,投井身亡。
    出了人命案,徐家告到县衙,县衙觉得无法断明,交到开封府。包拯听完案情,心想上次所断那个案子,名声已传出去,再要如法炮制,恐难奏效,看来得采用新办法。对句究竟如何,新娘已死无从对证,看来只有从出句入手了。想到此,包拯已自有了主意。
    包拯有一女,名叫春芳,尽管其父面黑,可这春芳却生得雪肌冰肤,美丽非凡,更兼知书识礼,聪慧过人,因而,芳名远播。包拯把女儿叫来,商量了一个妙法——选女婿,而且是对对联选女婿。听说,出句是包小姐所拟,一联定终身。这个消息一传出,整个开封城满城轰动,沸沸扬扬。     这天,包拯亲自主考,备选的秀才、书生等,至少也有一两千人。尽管他们都是寒窗苦读、满腹诗书之人,但一个个仍显得有些紧张。有些想入非非之徒,居然觉得比应“殿试”还要心慌。良辰一到,鼓乐过后,闹哄哄的赛场顿时鸦雀无声。包拯亮开洪钟般的嗓子,一字一顿地诵读出半联:     岸南船伴还。 上联一出,满场一下子乱了套,有人唏嘘,有人嗟叹,有人焦急,有人失望,竟无一人敢对句。这时,只见人头分处,走出一个清瘦书生,嘴角挂着一丝笑意,说了声:“献丑了!”便分开众人,跨上半步,对道:
    屋北鹿独宿。
②关于此联来历,一说为明代白衣御史徐作府吏时对某太守出句。另有传说称为明代神童才子祝枝山与杭州秀才斗对时所对。
    包拯一听,暗中叫好:静对静,动对动,两比各用叠韵,更有择偶之意巧含其中,真乃天造地设。但分明听出此人读“屋北”二字时,用的是同一声母,显然是凭借了吴中方言,与中原一带人的发音不同。     尽管满场人七嘴八舌,有的嫉妒,有的怏怏不快,有的自愧弗如,但却无论如何也没有料到包拯目光似电,发声如雷:“来人哪,带下去!”张龙、赵虎二位从旁应声而出,带走了青年。经过一番审讯,这青年果然招了供。
    原来,此人祖籍吴中,由于在家时寻花问柳,不务正业,被家人送到在京做官的姑父跟前,谁知他狗改不了吃屎,到京城后,仍是到处鬼混。那天,徐张二人拜花堂入洞房之后,他也混入人群闹洞房,见张雪凤生得俊俏,顿生邪念。是夜,闹洞房的人散去后,他一直守在洞房门外暗处偷听。听到张小姐出句后,见徐公子对不出,赌气出走,他乘机对了对句。张雪凤夜中不辨真假,被他骗奸,鸾凤和鸣不成,竟至冰消雪殒,酿成悲剧。
    包拯这次为了不露破绽,虽然仍是以对对联破案,但方法不同。上次用了新娘出句的试对句为题,名义是选贤;这次,他知道再用旧法恐不灵验,便先定“美人计”,然后苦思冥想,拟出一比与新娘出句“溪西鸡齐啼”相仿的并蒂下联“岸南船伴还”,为的是不致于打草惊蛇,网漏真鱼。恶棍果然中计,自投罗网。真个是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唐玄宗亲试李泌


公元728年,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全国神童选拔,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登台观看。城楼下设有高坐,供神童们登台答辩。只见一位叫员俶的九岁孩子率先登台,舌战群童,击败了所有的对手。
  唐玄宗非常高兴,将员俶叫到身边问:“还有比你更聪明的孩子吗?”员俶回答说他的表弟李泌年方七岁,才学比自己更高。玄宗立刻派人飞马把李泌接来。这时玄宗正与燕公张说对弈,便让张说以象棋为题,试试李泌的才学。张说出句道:“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李泌稍假思索即对:“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
  玄宗听后觉得答得别致,寓意深刻,连忙把李泌抱在怀里说:“因为你年纪还小,如果七岁封官,不利于才智的发展。”接着又嘱咐李泌的父母要用心教子,使其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后来,李泌确实不负众望,大展经纶,成为肃宗、代宗、德宗三个朝代实际上的宰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5: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欧阳修答对过关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吉水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

  少年时代的欧阳修家贫如洗,为觅生计和求学,四处奔波。十二岁那年的一天,他身背书囊,匆匆行至襄阳城下,见城门已关,抬头望见城头有一个老兵把守,便拱手施礼道:“烦请老伯开门,放学生进城好吗?”老兵问:“城下何人?为何现在进城?”欧阳修答道:“读书人远道而来,进城求宿。”老兵本不敢违例开城门,但听出是个很懂礼貌很有点口才的小学生,顿起爱怜之心,说道:“既是书生,我出一联,对得出,放你进城;对不出,明晨再进。”欧阳修答道:“遵命。”老兵念道:“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欧阳修一听这上联,看似随便说出,其实叠字连用,暗藏机巧,便接上说:“出对子容易,对对子难啊,请先生先对吧。”老兵大声道:“我是要你对的!”欧阳修笑道:“学生已经对过了。”老兵一想,恍然大悟,立即下城楼开了城门。

  讲到这里,也许少年朋友们会问:“对联讲究的是字数相等,既然上联十一个字,下联怎么是十六个字呢?”其实,这幅对联是:

  开关早关关迟放过客过关,

  出对易对对难请先生先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娃娃戏知府

清咸丰年间,热河知府卜昌欺塞外无人才,便微服去热河诗社寻衅。适逢两个娃娃在家,卜昌喝令他们快去找社主。一个小孩道:“今天我俩在家,要对诗,只管赐教。”卜昌无奈,出句道:
    两火为炎,既然不是盐酱之盐,为何加水便淡。
    一个小孩一眨巴眼,笑眯眯对道:
    两土为圭,既然不是乌龟之龟,为何加卜为卦。
    另一个道:
    两日为昌,既然不是娼妓之娼,为何加口便唱。
两个娃娃拿卜昌的名字糟蹋戏弄,使他异常难堪。从此,卜昌再也不敢藐视热河的文人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大堂六部小畜一院


刑户吏礼工兵,大堂六部;
马牛羊鸡犬豕,小畜一院。
   
 清人曾彬,省试曾名列第一。一次某县吏出一上联请他对,曾笑以一院小畜戏对朝廷六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6: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后人改联讽太守

三国时著名的“赤壁之战”,发生在湖北省蒲圻县西北的长江南岸,但有人误将黄冈县城西门外的赤鼻矶当做“三国赤壁”,因而引起较长时期的争论。
    清朝黄州(今黄冈县)有个太守,以贪污受贿闻名乡里,为标榜自己的“政德”,他曾经在黄州城外的放龟亭题一联曰:
    昔日黄州如何,今日黄州如何,请君且自领略
    这是赤壁也可,那是赤壁也可,何必苦为分明
    后人根据这位太守的“德行”,把对联一改,竟恰到好处地勾画出他的贪婪而狡猾的嘴脸。联曰:
    原告送钱若干,被告送钱若干,请君且自领略
    这边有理也可,那边有理也可,何必苦为分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08:56: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飞黄腾达不忘旧对

    清朝有位姓胡的文人,在落魄之年,给人当私塾教师。主人总看他不顺心,想辞掉他。
    有一日,天降大雪,主人大宴宾朋。来赴宴的,都是本地名流。胡先生也被破例邀请来参加宴会。席间,雪越下越大,可以看见窗外的竹子都被雪压弯,头垂到地。主人对胡先生说:“有个对子,让你现在就对。能对上呢,这塾师的位子还是你的:否则,恐怕我要另请高明了。”说完,出了一对:
    雪压竹枝头扫地,只因腹内空虚
    胡先生知道,这是主人逐客的办法,并让自己当众出丑,十分气愤。人到情急之时,常常文思阻塞。胡先生一时想不到好对,又愧又愤,只得离开此地了。
    几年后,胡先生飞黄腾达,官至军门。忽然有一天,胡军门手下的人找到当年下逐客令的主人。
    虽说是“大人有请”,他的心却也乱跳不止,不知是福是祸。
    一见面,胡公说:“您的那副对子,我一直没忘。”
    故主人吓得一哆嗦,赶忙下跪:“小的不该如此,请大人恕罪。”
    胡公说:“请起,请起。出对以判赏罚,何罪之有只是这对子出得太好了,害得我想了好几年。
    昨日春游,见柳枝为风所动,飘飘忽忽,猛然悟出对句,今日特请故主人过目,看可否交卷”说完,取出一纸,上面写着:
    风吹柳叶背朝天,足见眼前轻薄。
    这位故主人知是嘲他“轻薄”,羞愧无言,连忙叩谢而去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1:32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罄有鱼(庆有余)

苏东坡被贬官到黄州任职期间,与佛印和尚结为好友,经常诗文往来。

有一次,苏东坡到寺庙里拜访佛印和尚,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鱼腥昧,因为他知道佛印和尚平日最喜欢吃鱼饮酒,而且每次必定要给他留一份。但这一次佛印和尚却一点不露声色。苏东坡心里明白这是佛印同他开玩笑,便在屋子里来回走,想找出鱼来下酒。可是,屋子里除了一只罄之外,别的没有地方可以藏鱼,苏东坡判断鱼一定藏在罄里,他不点破此事,对佛印笑道:“今天请你对一联,你能对上吗?”说罢,吟出上联:

向阳门第春常在

这是一副人人皆知的常用对联,但佛印不知苏东坡的用意,就立即对道:

积善人家庆有余

苏东坡哈哈大笑道:“既然罄(庆)里有鱼(余),还不拿出来下酒。”

佛印方知上了苏东坡的当,高兴地把鱼拿出来同苏东坡一起享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1: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不嫌文丑惟爱颜良

清末某年,太史徐花农来广州当主考官。开平县有个姓方的大财主,花了不少银子行贿,才得以带着公子去见太史。太史要方公子即席写几个字,方公子就提笔写了“一品当朝”四个字。太史受了贿赂,又见他如此恭维,于是就录取他做贡生。
    大家都知道方公子没有什么才学,所以放榜之日,众论哗然。那些受了十年寒窗之苦而没有考上的儒生,更是愤愤不平。因为方公子的相貌很漂亮,有人便拿这一点并结合他写文章水平低的事实来讽刺,在红榜旁边贴上一副对联:
    不嫌文丑
    惟爱颜良
    文丑、颜良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文丑”字面意思是文章写得不好,而“颜良”字面意义是容貌美丽,用得真是巧妙,尖锐地批评了主考官的徇私丑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阎王怕和尚

清朝末年,鄂西神农架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常常对前来烧香许愿的人说,凡给神佛捐钱的人,都可以“消灾免祸”,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将遭到报应。为了宣扬他的迷信说法,老和尚特意在庙门口挂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人敬神一诚有感;

钱才能通冥,神应人万福无穷。

老和尚整天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虽然迷惑了许多无知的人,使得寺庙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个姓张的秀才来庙里烧香,和尚要他捐钱捐油,并表示愿意为他念经消罪。张秀才嗤之以鼻,对老和尚说:“照你这么说,如果念经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复生的话,那阎王不就是怕你这和尚了吗?你这样精通佛法,难道就能长生不老吗?你说菩萨保佑捐了钱的人,那如果烧杀抢掠的强盗把钱财送给菩萨,而菩萨保护他,这菩萨岂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贪官了吗?”

张秀才一番义正词严的话,把老和尚说得哑口无言,可是却遭到了一众“善男信女”的反对,认为他这是谤佛灭道,对神佛不敬。张秀才看见庙门口的对联,沉吟片刻,大笔一挥,也写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阎王难道怕和尚?

钱才能通冥,菩萨岂不是贪官?

此联尖锐泼辣,幽默风趣,又对仗工整,在当地传为美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2:2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阎王怕和尚

清朝末年,鄂西神农架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常常对前来烧香许愿的人说,凡给神佛捐钱的人,都可以“消灾免祸”,而那些不信神佛的人必将遭到报应。为了宣扬他的迷信说法,老和尚特意在庙门口挂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人敬神一诚有感;

钱才能通冥,神应人万福无穷。

老和尚整天装神弄鬼,骗取钱财。虽然迷惑了许多无知的人,使得寺庙香火旺盛,然而有人就是不信他那一套。

有一天,一个姓张的秀才来庙里烧香,和尚要他捐钱捐油,并表示愿意为他念经消罪。张秀才嗤之以鼻,对老和尚说:“照你这么说,如果念经超度可以使人死而复生的话,那阎王不就是怕你这和尚了吗?你这样精通佛法,难道就能长生不老吗?你说菩萨保佑捐了钱的人,那如果烧杀抢掠的强盗把钱财送给菩萨,而菩萨保护他,这菩萨岂不是成了昧良心的贪官了吗?”

张秀才一番义正词严的话,把老和尚说得哑口无言,可是却遭到了一众“善男信女”的反对,认为他这是谤佛灭道,对神佛不敬。张秀才看见庙门口的对联,沉吟片刻,大笔一挥,也写了一副对联:

经忏可超生,阎王难道怕和尚?

钱才能通冥,菩萨岂不是贪官?

此联尖锐泼辣,幽默风趣,又对仗工整,在当地传为美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2: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一联吓走两个教谕

      从前,贵州有两个教谕,一个叫冷超儒,一个叫钱登选,掌管文庙祭祀,教育所属 县学生员。但因他俩都是靠贿赂上司得官,便为读书人所鄙视。有人写了一联,张挂在文庙的大门上:
      不读书以超儒,士心皆冷;
      未通文而登选,人谓有钱。
.这副对联嵌了二位教谕的姓名,讽刺他俩没有真才实学。他俩看了对联,就托病辞官,躲走他乡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3: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新娘子回敬歪生员

李秀才新婚之夜,一班生员前去闹房。有个歪秀才出个歪点子:闹房人同新娘赛对。闹房人做一副,新娘也要做一副。谁做不出就灌谁的酒。新娘点首同意。歪秀才水袖一摆,诌出一副歪对:
    生铁是铁,熟铁也是铁,生砧熟捶铁打铁
    男人是人,女人也是人,男上女下人叠人
    说完众人哄堂大笑,以为占了便宜,可以难倒新娘了。新娘一听这粗野的歪对,随即指着壁上的《舞狮》、《弄猴》两副彩画,正色地回击一联曰:
    弄子弄狮,一副假头皮,难充真兽
    画工画猴,这等无心腹,枉作生猿
    “生猿”谐音“生员”。骂他们这些不学无术的秀才是“假头皮”、“无心腹”的野兽。实在骂得狠,骂得巧,使这些想讨便宜的歪秀才,羞愧地一哄而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苏、黄趣对

      苏东坡,四川眉山人,是我国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不仅在诗文、书法、绘画上造诣很深,而且对医学、考古、水利等诸方面均有独到的见解。由于他才华洋溢,万古风流人物,因此在楹联上也流传他的一些故事。
      苏东坡诗风豪迈清新,与黄庭坚并称“苏黄”。有一天晚上,黄庭坚与苏东坡饭后闲步,但见暮蔼沉金,水天一色,渔歌唱和,悠扬悦耳。于是出对道;
      晓霞映水,渔人争唱满江红。
      苏东坡稍加思索,便对道:      
      朔雪飞空,农夫齐歌普天乐。
      上下句均妙在以曲牌名《满江红》、《普天乐》入对,甚为自然。
       有一天,苏东坡和黄庭坚在松树下对弃围棋、对弈间 ,忽有几颗松子掉落在棋盘上,苏东坡触景生情,信口念道:
      松下围棋,松子每随棋子落。
      说也凑巧,此刻对面湖边有一渔夫在柳下悠闲垂钓。黄庭坚院视了一下,应声对出下联:
      柳边垂钓,柳丝常伴钓丝悬。
      真是其乐无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0%

 楼主| 发表于 2015-9-27 10: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古代经典楹联故事.苏氏兄妹对巧联

一次,苏小妹抵京看望其兄苏东坡。相见后话说不尽,索性秉烛夜谈。苏东坡想起有人曾说过苏小妹才华过人,是女中豪杰,便对她说:“都说你天质聪明,才智不凡。你若今晚对好我出的对子,我就佩服你。”
妹答:你快出吧。于是,苏东坡出一上联曰:
            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
苏小妹听后,暗暗叫苦,苦于一时想不出下对。这时,月光下一丫环端来酒菜,准备给他们饮酒助兴。她灵机一动,便对出了下联:
             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
苏东坡听了妹妹的下联,禁不住拍案叫绝。因为此副对联,妙在上下联巧含“水仙子”、“碧玉簪”、“声声慢”、“虞美人”、“红绣鞋”、“步步娇”六个曲牌名,且以拟人化的手法,赋予具体形象,品味反复,引人入胜。


再一日,苏东坡与他的朋友佛印和尚谈论佛事。佛印大吹大擂什么佛力广大、佛法无边等,恰被躲于帘后的苏小妹听到了,意欲刺一刺这个大言不惭的和尚,便写了一句上联,叫使女拿去,让佛印对下联。苏东坡看后,哈哈一笑,交给佛印说:“有意思,有意思。”
原来,那上联是:
              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佛印看后,知道是挖苦自己的,但又不甘心认输,经一番思索,写出了下联,也交给了苏东坡。东坡一见下联是:
               女卑为婢,女又可称奴。

遂连连叫好,并说:“不但对得工整,这反戈一击,也妙极了!”

注:此联看后哈哈一笑而已,丝毫无对女同胞不敬之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3-29 20:19 , Processed in 0.135065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