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1747|回复: 77

[记叙散文] 让文字在钢轨上擦出心灵的火花

[复制链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1 11: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参与互动,展示风采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本帖最后由 乔木木 于 2021-11-11 11:28 编辑

【人物风采】卢习洪:让文字在钢轨上擦出心灵的火花
图片1.png

【人物名片】
  卢习洪,又名卢祎,笔名乔木木,1971年生,贵州湄潭人系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微型诗社会员,贵州省青年文学研究会会员。“盛世中华杯”国际文学创作邀请赛作品精选》副主编。经典文学网贵州分部会长,经典文学网现代诗歌版超级版主。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荣登中华文艺名人榜。《贵州作家网》《中国·当代作家联盟》《中华文艺》《经典文学网》《世纪诗典》《传世图书文化策划出版中心》《笔若诗歌网》等多家平台签约作家、诗人。作品散见于《贵州日报》《安顺日报》《当代作家文选》《中国当代诗人诗选》等报刊和30多种诗歌选本,并多次获奖。著有诗集《夏日.我们在小站相约》《诗的呼唤》。
        
【题记】
  两代人的铁路缘,未高中毕业便成为铁路大家庭的一员。从此,与铁路结下了不懈之缘。从接触铁路、了解铁路、热爱铁路、写铁路。如今,铁路成了每日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山里娃,深知勤奋好学才有出路。喜欢诗词和文字的,在面对漫长人生路上,“让文字在钢轨上擦出心灵的火花”成了的座右铭。

【把文字写在钢轨上】
  1995年入路,子承父业那时,铁路工作脏、苦、累是外界对铁路的整体认识。最初,我也不理解,经常在父亲面前耍小脾气,尤其是节假日不能与家人团聚。一次,父亲带我到上班的地方贵阳南站过暑假,贵阳南站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编组站,每天进出的列车特别多,真不知有多少货物被运到全国各地。记得那天,我们来到站台上,看见直喘粗气的列车、头冒白烟、鸣笛通过时,让人震撼。浓厚的白色蒸汽团把庞然大物笼罩得严严实实——蒸汽机。心想不就是心中期待已久的火车吧!一幕幕,在童年的记忆里太深这些给留下了美好的记忆。小时候,最崇拜的人是父亲,一位铁道兵,后来,为支援地方建设,进入铁路局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在同学面前,没少提起父亲“三件宝”:一盏手提信号灯、一个巡道包、一把检查锤。

  经过短暂培训,半年后,我被分配到距省城30余里开外的沪昆线上一个偏僻小站——石板哨。工区两栋一层楼的瓦房与运转室在铁路线的两旁遥相呼应,车站共有5股道,四面光秃秃的山,腰有三两户人家,这让深刻体会到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实含义。眼前的现实再次让童年美好的记忆受到冲击,与想象中有着很大的落差。白天,面对7斤半的捣镐,整天与两根钢轨打交道。晚上,三三两两抬着一杯包谷烧对饮高歌。面对这些现实问题和环境,开始在思想上有些迷茫,出现信心不足,感觉全身心俱疲。这很快引起了领导的注意后来才知道,原来工区里的很多老前辈,刚调来时也有同样的不适应。是领导频频注入暖流,让倍感亲切和鼓舞,是党渐渐融化了心中寒冰。很快进入到一种新的工作状态,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大山里,体验着忘我的学习、工作和快乐。

  一次偶然机会,参加段组织的纪念“五四”征文比赛,的诗歌《铁路》获第二名,被段团委推荐在《贵州铁道报》枫叶副刊发表。段团委徐书记和党办陈主任亲自把报子送到工地上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从此,成了工区的名人,工友们都称“诗人”。20多年过去了,这一称呼被同事们延续

  一个富有诗意的称呼,不断鞭策着鼓励着。这些年,其作品1000余首(篇)发表于省内外报刊及30多种诗歌选本。应该说,文学之路是成长的,但创作的艰辛难以言表,尤其自己所选择的创作题材——诗歌。文学,她不只在于记录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的情感和体悟,更在于她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延续和发扬。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应有勇于担负和创新的精神,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那就必须使自己的作品更负有时代感、汗青感和厚重感,这样才有生命力。为了使自己的作品推陈出新,白天与工友们摸爬滚打在一起,晚上秉灯夜读,找来好的诗词、好的报告文学,认真学习、领悟。一首好的诗歌,一篇好的文章,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人一种心灵的传染、震撼。学习使人进步,领悟让人提高。长年累月与铁道线打交道,万物是有灵性的,一颗道钉、一根枕木、一粒道砟……看似平常的东西,在的诗里,尽可能它们活起来,一样有梦、有思想、有精神。

《穿越隧道》
路,蜿蜒
走向大山,走进曾梦见的山洞
时隐时现的亮光
渐渐消退在身后
心灵的四壁碰击洞体
才感觉到脚下的石头
用心体会后,有一种思想
在洞中,钢轨和枕木
还有道砟
都做过平原之梦
我也想起身鞠拜
与之接近的人们
远离洞口时
唯有大山的养路人
在体现一种精神

2005年2月,发表于《贵州铁道报》

  近年来,我国铁路快速发展,突飞猛进,势不可挡。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10来年间,贵州掀起新一轮铁路建设热潮。自2000年株六复线建设进入贵州后,相继有内昆铁路贵州段先后建成通车,贵州第一条地方铁路水柏铁路投入营运,贵阳火车站改扩建、六盘水铁路枢纽建设、贵阳南枢纽改扩建等工程相继完工,随着黄织铁路的投入营运,贵州铁路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2010年5月,先锋号快速列车驶入贵阳的消息,让人们为之振奋。时速140km/h的“先锋号”,跑出“贵州第一速”,跑出了贵州人民的梦想。在贵州山区看到“蓝箭”号快速列车飞驰,都匀、安顺、六盘水迅速融入贵阳市3小时经济圈,贵州铁路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漫长铁道线上,一阵阵风吹过,小站,如今面目全非。就像一个个消失的村庄,留在记忆里。一代铁路人沉重心情,是伤心、是眼泪、是思考、一抹纯真的记忆……

《老火车站》
一座城市,火车站
有名的地标性建筑
火车一列列,南来北去
旁边的邮局,典型的“政治中心”
人流,资金流,物流
信息流的集散地
多少人,寻梦开始的地方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新月异
一睹其风采的面貌
渐渐褪色,老去,如今
不再是这座城市的代名词
终将退出历史的舞台
——这里,新商业综合体
拔地而起,有多少人
会留下伤感的泪水
这是一个”时代”的终结
但,无论楼有多高
却难以构成
那一代人心中的新地标
火车站,她就像一个人的乳名
无论是否已经长大成人
都有一抹纯真的记忆……

2017年9月,发表于《西南铁道报》)

【酣畅夜星空,筑梦新时代】
  2014年,怀着西南第一代高铁人的梦想,被调到成都高铁工务段,参与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高铁贵广客专的建设,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西南高铁建设大会战中。这一年12月26日,贵广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西南,贵州第一速”的成绩被刷新,纪录被打破。250km/h的时速,标志着贵州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带给西南人们的是欢呼雀跃,更多的是满满幸福和希望。在贵州高铁建设初期,们常把自己比喻成前沿阵地的炮兵,攻下一个阵地,转移一个阵地。待贵广高铁开通后,随工友们转战沪昆高铁贵州东段和西段开展工作。历时两年多时间,沪昆高铁全线贯通。沪昆高铁开通后,亲眼目睹开往长沙南的首列动车驶出贵阳北站,心情无比激动,自豪感油然而生。时速达300km/h,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贵阳昆明两城间实现千里一日还,从昆明到上海也仅需11.5小时。贵州融入国家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主骨架中,与成贵、渝黔、贵广等铁路共同构成西南地区铁路网主骨架。这是贵州人民的骄傲,是西南人民的自豪。一年一条高铁开通,像号角一样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动车来了》
上年冬天,从岭南文化之城
到高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
动车来了,掀起一股热浪
来贵州旅游,去广州看海
清晨,喝完岭南的早茶
坐上横跨粤桂黔三省的动车
中午,品尝贵阳饮食文化
越过峰峦、峡谷、溪流、瀑布
幽美的景观塞满向往
赏侗寨大歌,尝鲜黄姚豆豉
累了再回头看看高铁人曾爱过的乌塘
那些习惯了周末或半月回一趟家的人
坐上动车,怀揣梦想
小伙子与动妹对上眼
羞涩的笑开成桃花一样

2017年12月,发表于《新诗百年·中国当代诗人佳作选》)

  对于一个酷爱文学的人来说,文字可以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文字可以代表内在的心魂。为了记下这些美好场景,或瞬间,为了写好身边的人和事,置身其中,亲身体验。好的作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引起人们内心的憧憬和感叹,才会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同时,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首先要学会让自己静下心来。生活五彩缤纷,堪称乱花诱人眼,切记心浮气躁,要沉得住气,学会躲进小楼忍住孤傲,古人曰:“文以气为主”,也就是这个道理。每篇好的文章都是对自己心灵的表白。

《致高铁养路人》
和谐号跑完了
夜,非常的沉静
让人感到落魄和孤寂
远处还点缀着些许亮光
高铁综合区的灯光特别亮
照着一群年轻人,身上
穿着银黄镶嵌的工装
个个显得那样的抖擞,精神
入网的大门开了,又关上
脚踩上无碴轨道
走在高铁线路上,号角
正式吹响
高铁养路人的“夜生活”
品味着
对线路设备的精心养护
对安全隐患的仔细排查
夜色中
能感受
隧道洞壁深处的体温
却无法感知
横跨江河大桥的高度和跨度
头灯亮光散散
四周充斥着
青蛙与蟋蟀的叫声
高铁养路人
入侵了它们的领地
仿佛在对入侵者进行顽强的抗争

2017年6月,发表于《贵州铁道文艺》)

  一首佳作,是真心表白,讴歌当代铁路人的真实情感,讴歌精神风貌。这些属于那些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高铁人,也属于自己。作品的出新,在立意,在于用理想化的思考,展开独特的想象,引发一些奇巧的比喻,从而使文章从立意上达到出新的效果。酣畅夜星空,筑梦新时代。赶上新潮流,高铁是梦飞翔的地方。雕塑家罗丹就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尤其是我国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呈现在身边和现实生活中的处处都是活生生的素材,当我们叹伤自己时运不济、生活暗淡之时,不要忘了,自己缺少的正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灵敏的触觉和洞察力,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独有潜能。相信,一个身体力行,不歇执着和追求的人,定将是一位能创造和出新的诗人。

《动车开到水乡》
2014年的寒冬
动车开到雷公山下,水乡
水家文化若现的神秘
面纱,尽情的让动妹慢慢揭开
独具新潮流,崭新的时代魅力
力推三都县,高铁站之夜
着实抢尽风头,宽敞的站房
与冬日的月光辉映,更加明亮
大气,一片辉煌迷人
站前广场,荧屏闪现
水家小伙子与姑娘情歌对唱
点燃水族风情,晚风中
天色暗里着迷,飘飞的雪
与路灯的交接,歌声
不知不觉迎来海边的客人
最后一趟靠站的,动车悄然
动妹子风速,又去了远方
夜色下,熠熠生辉的
普安街上,灯火通明,站台
别开生面的光亮,桥下的
冰面,流淌着小溪水
夜幕的深邃与瑰丽中,高铁医生
为线路设备的健康巡诊
走进站场,身心疲惫的
轨道,站房,耸立的铁塔
深夜,形如冬眠的青蛙
蜥蜴、蛇,无声无息
在一片宁静中睡去

2018年8月,发表于《贵州诗人》)

【逆境,磨练一个人的励志】
  童年的记忆,对大多数人来说,是美好、幸福而甜蜜的。但对于来说,却成了记忆深处的痛,是逆境,从小受尽苦难。出生在一个半工半农家庭,父亲长年累月在外,母亲多病,拉扯四个娃,无法顾及。有人问起脸上那块疤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没有一点记忆,但问起那只不同寻常的左手时,却记忆尤新。六次苦难降临于身:一次掉入火坑,烧伤了右脸;二次患神经瘤和一次高空坠落,伤残了左手;一次不慎跌入池塘;一次高烧不退演变成了肺病。六次命悬一线、死里逃生。村里老人都说这娃,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幸经常找上门,上小学,上初中,学学,停停。同龄人调侃“大学生”。初中三年课程,读了七年。一颗坚强的内心,一个山里娃的远方,实现梦想的历程是艰辛的。一路风,一路雨,是苦、是难,是泪、是痛、是创作素材,在其内心早已转换成前行的动能和精神的食粮,前行,逆境,磨练一个人的励志。是把励志化为一种动力的人,曾经的苦涩、心底含泪的麻辣味,分明是一介草根与命运对抗与智斗的闪光。文学,诗和远方——一生追求的梦想。

  1994年,处女作《十七岁的梦》发表于《中国当代小诗大观》一书,由当代青年诗人、作家陈晓昕老师主编,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全国发行。高中时期,是求是中学(浙大附中)一颗星,曾多次参加全国性诗歌比赛,四次获奖。每学期,一封封笔友信、一封封约稿函,却馋了人眼球。

  诗意从容,人生坎坷,心灵致远。如今,从成长历程,看到自己创作的源泉。生命犹如铁占,愈激发,愈能擦出心灵的火花。相继荣获河北省沙河市“校园诗”优秀奖;湖南娄底第二届、第三届“文坛杯”当代诗文佳句大赛优秀奖;中国首届“神秘之旅杯”诗文·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三等奖;“经典杯”华人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当代华人爱情文学大赛一等奖;“当代精英杯”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微型诗全国征稿比赛优秀奖;多彩贵州·文化荟萃-2020年度贵州省社区原创诗词大赛二等奖;经典文学网20192020年度十佳精英版主。

  被评为“中国跨世纪诗人”“当代诗歌名家”“当代知名诗人”“新时代中国优秀诗人”“百强诗人”“中国新诗百年百佳诗人”等荣誉称号。

2021年11月10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1 11:3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佳作,学习!

点评

谢谢提读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1 11:5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1 11:4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细腻,成就斐然,欣赏佳作。

点评

问候,谢谢老师帮助和厚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1 12:0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11:59:0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提读鼓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楼主| 发表于 2021-11-11 12: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莲花王子 发表于 2021-11-11 11:42
文笔细腻,成就斐然,欣赏佳作。

问候,谢谢老师帮助和厚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1 20: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字可以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文字可以代表内在的心魂。

点评

谢谢老师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1 20: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诗人的情怀,欣赏佳作。

点评

敬茶问候!上午好!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38: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代人的铁路缘,我未高中毕业便成为铁路大家庭的一员。从此,与铁路结下了不懈之缘。从接触铁路、了解铁路、热爱铁路、写铁路。如今,铁路成了我每日生活不可缺的一部分,山里娃,深知勤奋好学才有出路。喜欢诗词和文字的我,在面对漫长人生路上,“让文字在钢轨上擦出心灵的火花”成了我的座右铭。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我最崇拜的人也是父亲,一位铁道兵,后来,为支援地方建设,进入铁路局成为一名铁路工人。在同学面前,没少提起父亲“三件宝”:一盏手提信号灯、一个巡道包、一把检查锤。

点评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48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39:56 | 显示全部楼层
经过短暂培训,半年后,我被分配到距省城30余里开外的沪昆线上一个偏僻小站——石板哨。工区两栋一层楼的瓦房与运转室在铁路线的两旁遥相呼应,车站共有5股道,四面光秃秃的山,半山腰有三两户人家,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实含义。眼前的现实再次让童年美好的记忆受到冲击,与想象中有着很大的落差。白天,面对7斤半的捣镐,整天与两根钢轨打交道。

点评

谢谢鼓励!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次偶然机会,我参加段组织的纪念“五四”征文比赛,我的诗歌《铁路》获第二名,被段团委推荐在《贵州铁道报》枫叶副刊发表。段团委徐书记和党办陈主任亲自把报子送到工地上的场景,至今,历历在目。从此,我成了工区的名人,工友们都称我“诗人”。20多年过去了,这一称呼被同事们延续着。

点评

敬茶问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49
遥握问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富有诗意的称呼,不断鞭策着、鼓励着我。这些年,其作品1000余首(篇)发表于省内外报刊及30多种诗歌选本。应该说,文学之路是成长的,但创作的艰辛难以言表,尤其自己所选择的创作题材——诗歌。文学,她不只在于记录某一件事或某一个人的情感和体悟,更在于她对人类精神文明的传承、延续和发扬。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应有勇于担负和创新的精神,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那就必须使自己的作品更负有时代感、汗青感和厚重感,这样才有生命力。

点评

隔屏问候!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49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1:25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好的诗歌,一篇好的文章,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给人一种心灵的传染、震撼。学习使人进步,领悟让人提高。长年累月与铁道线打交道,万物是有灵性的,一颗道钉、一根枕木、一粒道砟……看似平常的东西,在我的诗里,尽可能让它们活起来,一样有梦、有思想、有精神。

点评

周末快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近年来,我国铁路快速发展,突飞猛进,势不可挡。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10来年间,贵州掀起新一轮铁路建设热潮。自2000年株六复线建设进入贵州后,相继有内昆铁路贵州段先后建成通车,贵州第一条地方铁路水柏铁路投入营运,贵阳火车站改扩建、六盘水铁路枢纽建设、贵阳南枢纽改扩建等工程相继完工,随着黄织铁路的投入营运,贵州铁路的运输能力进一步提高。2010年5月,先锋号快速列车驶入贵阳的消息,让人们为之振奋。时速140km/h的“先锋号”,跑出“贵州第一速”,跑出了贵州人民的梦想。在贵州山区看到“蓝箭”号快速列车飞驰,都匀、安顺、六盘水迅速融入贵阳市3小时经济圈,贵州铁路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漫长铁道线上,一阵阵风吹过,小站,如今面目全非。就像一个个消失的村庄,留在记忆里。一代铁路人沉重的心情,是伤心、是眼泪、是思考、是一抹纯真的记忆……

点评

谢谢支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3:06 | 显示全部楼层
2014年,怀着西南第一代高铁人的梦想,我被调到成都高铁工务段,参与我国西南地区第一条高铁贵广客专的建设,以饱满的热情积极投身西南高铁建设大会战中。这一年12月26日,贵广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西南,贵州第一速”的成绩被刷新,纪录被打破。250km/h的时速,标志着贵州结束没有高铁的历史。带给西南人们的是欢呼雀跃,更多的是满满幸福和希望。

点评

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贵州高铁建设初期,我们常把自己比喻成前沿阵地的炮兵,攻下一个阵地,转移一个阵地。待贵广高铁开通后,我随工友们转战沪昆高铁贵州东段和西段开展工作。历时两年多时间,沪昆高铁全线贯通。沪昆高铁开通后,我亲眼目睹开往长沙南的首列动车驶出贵阳北站,心情无比激动,自豪感油然而生。时速达300km/h,是以往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如今,贵阳昆明两城间实现千里一日还,从昆明到上海也仅需11.5小时。贵州融入国家四纵四横高速铁路网主骨架中,与成贵、渝黔、贵广等铁路共同构成西南地区铁路网主骨架。这是贵州人民的骄傲,是西南人民的自豪。一年一条高铁开通,像号角一样鼓舞人心,催人奋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5: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一个酷爱文学的人来说,文字可以表达出真实的情感,文字可以代表内在的心魂。为了记下这些美好场景,或瞬间,为了写好身边的人和事,我置身其中,亲身体验。好的作品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引起人们内心的憧憬和感叹,才会对现实生活有指导意义。同时,要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首先要学会让自己静下心来。生活五彩缤纷,堪称乱花诱人眼,切记心浮气躁,要沉得住气,学会躲进小楼忍住孤傲,古人曰:“文以气为主”,也就是这个道理。每篇好的文章都是对自己心灵的表白。

点评

敬茶!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50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6: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首佳作,是真心表白,讴歌当代铁路人的真实情感,讴歌精神风貌。这些属于那些无私奉献、勇于拼搏的高铁人,也属于我自己。作品的出新,在立意,在于用理想化的思考,展开独特的想象,引发一些奇巧的比喻,从而使文章从立意上达到出新的效果。酣畅夜星空,筑梦新时代。赶上新潮流,高铁是梦飞翔的地方。雕塑家罗丹就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的确,在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尤其是我国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呈现在身边和现实生活中的处处都是活生生的素材,当我们叹伤自己时运不济、生活暗淡之时,不要忘了,自己缺少的正是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灵敏的触觉和洞察力,是一位文学爱好者独有潜能。相信,一个身体力行,不歇执着和追求的人,定将是一位能创造和出新的诗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47: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路风,一路雨,是苦、是难,是泪、是痛、是创作素材,在其内心早已转换成前行的动能和精神的食粮,前行,逆境,磨练一个人的励志。我是把励志化为一种动力的人,曾经的苦涩、心底含泪的麻辣味,分明是一介草根与命运对抗与智斗的闪光。文学,诗和远方——一生追求的梦想。

点评

遥握!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11-12 10:51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升级   100%

发表于 2021-11-12 08:55: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意从容,人生坎坷,心灵致远。如今,从成长历程,看到自己创作的源泉。生命犹如铁占,愈激发,愈能擦出心灵的火花。相继荣获河北省沙河市“校园诗”优秀奖;湖南娄底第二届、第三届“文坛杯”当代诗文佳句大赛优秀奖;中国首届“神秘之旅杯”诗文·硬笔书法大赛优秀奖;首届“精英杯”全国文学创作邀请赛三等奖;“经典杯”华人文学创作大赛二等奖;当代华人爱情文学大赛一等奖;“当代精英杯”全国文学大赛一等奖;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微型诗全国征稿比赛优秀奖;多彩贵州·文化荟萃-2020年度贵州省社区原创诗词大赛二等奖;经典文学网2019、2020年度十佳精英版主。


拜读佳作,祝贺老师所取得的成就,源于对梦想的追求,经不懈的努力,终会取得斐然的收获。遥祝老师再创佳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经典文学网 ( 苏ICP备19050466号-1 )

GMT+8, 2024-6-16 03:52 , Processed in 0.193215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