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亮 发表于 2014-5-17 14:38:20

对联的关联问题和方法

对联的关联问题和方法
许多朋友都已经掌握了格律和词性结构,这些仅仅是对联的外衣或者骨架。而其核心是联意相偕
对联对联,就是要做到格律相对,联意相偕 这样才是对联
今天我们在掌握了对联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来讨论联意相偕的问题
联意相偕一般有两层要求??一是关联,二是意境,关于意境以后做专题讲
今天我们重点来讨论关联的问题
关联,指的是上下联之间,在风格、情调、气势、以及内容方面的内在关系

有时我们的对句单独看都很好,但是和出句相悖,意思连不上,这样的问题就被称之为凑字或者凑句。
关联有三种情形
关联中不能犯:情隔、意隔、景隔和合掌
锄禾自忘人辛苦==
大家对对看
你们不对我咋说?
我们分析出句
锄禾自忘人辛苦==
首先有田园风光,其次是说人的乐观态度,耕耘时想到丰收的景象,就忘却辛苦了,充满了乐观和企盼
那么对句就要扣住出句的风格情意来对
锄禾自忘人辛苦==
挥汗更知谷味香
这样对句就和出句风格连上了,展开了出句未曾企及的内容,耕耘,肯定会流汗,经历过了辛苦方知稻谷的馨香
意思连贯而下,不可中断
江心长敛忠魂骨==z
这是缅怀性的句子 屈原
你们咋不对呢?
江心长敛忠魂骨==z
史册永垂烈士风      
这个是紫雨对的 对滴很好 江心是指天地的空间,而史册则是指历史的长河,这样气势和出句匹配。联意相互呼应,接着出句连贯而下。
内容相反,对比映衬
灞桥惜别风花雪==
灞桥是啥
汉典灞桥,桥名,本作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灞桥惜别是个典故,风花雪其实是指风花雪月,是指情感方面的感受,和惜别连在一起互相呼应。所以这是个情意缠绵、意境凄美的句子
灞桥惜别风花雪==
三径就荒松竹梅
这个也是紫雨对的 晋 陶潜 《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竹犹存。"三径指归隐者的家园,而归隐者一般都是有着孤高不屈的情怀,用岁寒三友来形容,其实暗喻了隐者的品质
这种对句,看似毫不相关,但是却各自用了一个典故来敷衍联意,使得上下联相映成趣,风花雪(情趣)和松竹梅(品格)对比映衬。
简单说一下 情隔、意隔、景隔 以及合掌
景隔,就是季节景物搞错 这是常见病
以春对秋,以莺对雁...
春对秋不是不可以 要分析联意 是不是寓理句 寓理句还是可以的
意隔,就是要看出句风格 是欢快大气豪放还是婉约幽怨凄惨,如果把两者放在一副对联里,就是意隔了。
情隔,就是要看出句是带着什么感情,是柔美赞美壮美,而对句去对凄美凄凉悲凉,那就是情隔
合掌,就是同一件事物你用不同的词汇来描述
灞桥惜别风花雪==
出句婵娟,对句又说玉兔,这都是月亮的别称 在上下联里同时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称之为合掌。
合掌主要是指在名词里别犯合掌
中国的词汇很丰富,许多名词的别称大大方便了我们格律的运用。但是切记,凡是成为别称的名词,在对句里,不能互相出现,如果互相出现,那就是犯合掌
暗香和疏影,其实都是梅花的别称,如果用暗香来对疏影,那就是合掌
还有就是意境,我认为不是靠讲课来提高的,那需要个人慢慢积累
意境是一种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大量的训练 那是一种深厚的积淀 多看书,涉猎广泛。书到用时方恨少
看到出句 先审其意 再审其情 三审其眼 这里有一个眼 诗有诗眼 联有联眼 这个以后在说
三审而过,感觉自出 你个人的心境,就会融合进出句的意境中 必须理解了出句的含义,才能下笔对句
记住:对联关联的定义 三种情形的关联,避免三隔和合掌,扣住联眼。好了就说这些吧
出 对 句各自的内容之间,所述事物互不相关,缺乏必然的联系,貌合而神离,似对而实隔

对联对联 对,即内容、形式的对仗,联,即照映、贯通、呼应也
只顾形式之对,不管内容之联,难称为对联
好的对联 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
隔是思维紊乱之表现,胡拼乱凑的结果
合掌是联而不对 隔是对而不联
合掌这种对仅是文字形式上的词性相对,其内容实为一物,不是相对,而是雷同
古人有正对为劣,反对为优之说
就是因为正对内容多为并列关系,上下联内容相似、相近或相关,把握不准,则易出现合掌之弊
反对则多从事物的不同方面加以描画,在内容构成上有转折 变换 目的关系,上下联体现一个事物的正反两面性
有一个很有名的句子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上下联内容互相映衬,形成对照,犹如二珠合璧,相得益彰,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给人以深刻印象
对联,作为一种传统的、大众的文学形态 和其他的文学一样 追求真情实感、通俗自然

追求的是平淡、自然、单纯、质朴的美学效应
李白论诗说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谢榛说 自然妙者为上,精工者次之
中国对联是汉语言中最为精美的文学体裁之一
曾经无比辉煌的中国文化日渐衰颓,受人民大众喜爱的传统文化,也渐渐远离了工农仕子的生活。远离了传统文化,我们便很难免于流俗
。拣来了老外的ABCD,我们却丢弃了自己的韵律文采,中国文化于是就走进了蛮荒,而我们就只能在俗言俚语中沦为庸俗恶俗的盲民,中国文化因此斯文扫地
华夏子孙当重新审视我们的传统文化,各尽所能,而有所传承,有所发扬,以造福于我们的后辈
我们临屏对句 在组织意象与词语时,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来思考,快速的找出上联联语的同义词或反义词,这样就可以做为入对的突破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展开联想,放飞思绪,才能快速对出下联
有些相对的词确实是可以信手拈来的
那些简单自然的词语 你会感觉如此的亲切,对联词语的组织运用本就可以驾轻就熟得
临平应对时,我们最好能精细的区分出对联词语的不同类别 寻找相同类别的词语入对,这样有助于我们集中思路,尽快应对
对联是独一无二的汉语言文学体裁,当之无愧为中国的国粹。学好对联,不仅可以增强我们的思想修养,开扩我们的眼界,
还能提高我们的文学创作能力,更能提高我们的文学审美水平
浩浩云天,是谁许我三篙水,五湖徜徉;            悠悠雁字,携梦乘风一枕山,万里逍遥。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对联的关联问题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