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儿 发表于 2019-1-17 15:08:37

诗意,无形中有了颜色 ——访经典文学2018年度十佳精英版主马林

诗意,无形中有了颜色——访经典文学2018年度十佳精英版主马林采访人:孙淑香

【马林先生近照】


【马林先生简介】

马林,男,网名了了,山东省寿光市人,本科学历,高级政工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当代百强诗人,《当代百强诗人诗选》副主编、经典文学网古典文学区版主。已发表作品500余篇,其中300余篇入编全国发行类书刊。

【访谈实录】

    孙淑香:马先生好,祝贺先生被评为经典文学网2018年度十佳精英版主,对此先生有何感想?
马林:这事说起来惭愧,是既出乎意料,又诚惶诚恐。因我担任版主时间尚不足半年,属新手上路,虽尽力履职,但许多方面做得还很不够,这是一。二是,经典文学网是全国纯文学网站的佼佼者,自己这半斤八两,唯恐让网站的几位老师和名家见笑了,有道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自己也仅把这看做是一种鼓励,今后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孙淑香:先生在经典文学网发表过许多作品,能否简单说一下您是怎样走上诗词创作这条路的吗?
   马林:好的。我对诗词的爱好始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学生时期。记得高一暑假期间的语文作业,其中一道题是关于写诗的,老师给判了个“甲+”,动力源于此。但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功利思潮的影响,基本没再把它当回事。直到2004年,偶然遇到一位创作格律诗词的朋友,闲谈之间勾起了我的往事并开始了自学历程。大略算来,真正与诗词结缘,也就十多年的时间吧。

    孙淑香:前期我看到了先生发在经典文学网上的两篇文章,一篇是《怎样才能更好地读懂近体诗》,另一篇是《作诗无古今,唯造平淡难》。先生可否介绍一下这方面的心得吗?
    马林:可以。对于格律诗词,尽管爱好者众,但在理论方面却很少有人念及。即便有一定功力的创作者,同时涉及理论的也不是很多,深入研究的就更少。原因主要在于所谓的“无用”。个人观点,精通理论的,未必能写出好诗;但缺乏理论支撑的,肯定到不了更高层次。譬如唐宋八大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隐、苏轼、王安石、陆游,等等,不仅其作品独树一帜,对诗理的研究也都具很高造诣,这自不待言。本人写的这些东西,都是有感而发,不见得是什么高论,与“研究”更是相去甚远。但通过翻阅大量相关文章,使自己对格律诗词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无疑提高了一大截。对于其他诗者而言,此类作品很难具体说有什么价值,但至少可以从中得到某些启示,这点应该是能够确定的。然而,面对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格律诗词课题,自己的点滴体会,论据和结论定有许多值得商榷之处,且有班门弄斧之嫌,见笑了。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经典文学网举办的格律诗词高级研修班,如春风,似甘霖,给我的诗词人生又添上了浓浓的一笔。幸遇经典文学网,感谢陶老师和孙老师、章老师,借此机会一并感谢各位同仁和诗友。

    孙淑香:格律诗词这一文体,经隋唐以来千年锤炼,其形式和地位是不容置疑的。
    马林:是的。在我初始创作的两年多时间里,种种原因作品存留的很少,也不记得写过几百篇练笔之作了。不论多少,总觉心虚。有时也与业内人士逗逗乐,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由此也带来了许多的困惑。自然而然地多了点取巧心念——幻想着“笼中鸟”如果没了笼子,一夜之间岂不就展翅高飞了?!由此也引发了我对格律诗词创新方面的学习和思考。
    经过半年多的时间,在较系统地浏览了历代诗韵沿革史,包括《切韵》《唐韵》《广韵》《平水韵》《中原音韵》《词林正韵》《中华新韵》《现代诗韵》之后,我写了《近体诗创新浅析》一文,发表在了当地某中学校刊和某微刊上,引起了许多议论。经综合各方面观点,我对格律诗词的创新又有了“进一步”认识——实话实说,就是基本又回到了原点。直到在报刊上正式发表作品后,自己那颗浮躁的心才算沉下来。特别是去年参加了经典文学网举办的第五期格律诗词高级研修班后,明白了此前许多未知的东西,创作内容、意境等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理论上也有了新的认识。

    孙淑香:说到格律诗词的改革创新,其实千年来就一直没有停过。先生在这方面有什么收获吗?
    马林:是这样,许多未竟之事都是“不撞南墙不回头”。几经反复,自己深刻认识到:古典诗词之美,最根本的是天人合一,凝炼典雅,朴实敦厚,含蓄委婉,诗体与内容的高度和谐。而格律诗词的文言文体式,对于白话文的现代人来说,其创作难度——加上社会环境和读者因素——比之古时确实大了许多。风花雪月,品茗斗酒,幽径古寺,宫妃隐士等,是古代格律诗词的主角。而肯德基,优惠券,驱逐舰,特朗普等新词如何入诗,仍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说是世纪难题也不为过。从近百年来的格律诗词创作看,稍为像样点的还是那些仿古类作品,而大多数所谓的“新作”,因脱离了固有的语境,格律虽工,也只不过是徒具形式罢了,远不如现代人写的杂体诗、打油诗、顺口溜来得生动活泼。
    再就是,创作手法上的独巧性和高度凝炼的文字,构成了格律诗词“美”的内核,但这也正是现代“快餐文化”所排斥的。就是说,在写景、状物、述志、言情时采用的点染、虚实、疏密、动静、浓淡、雅俗、巧拙、曲直、隐现、离合等辩证思维过程中的遣词用句,与当下语境、白话文及生活节奏、对外交流等,在功用上是不很合拍的。从目前业界的研究成果看,似乎还没有什么成熟的可改变的东西。内容决定形式,形式适应内容,削足适履的创新大都会以“夹生饭”收场。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始,30多年来历次所谓的革新研讨会成果,每每如雾里看花,哼的也大都是“葬花吟”或“咏叹调”,几无建树可言。所以我认为,这一文体自有其独特之处,思维上可包罗万象,具象上不可成为“大杂烩”,它本身就是个“千年不断创新”的产物,某种程度上几已定型,改无再改。至于某些时代概念如何融入,有无必要融入,对于一般诗词爱好者而言并不特别重要。

    孙淑香:从社会层面上说,写格律诗词的人不少,而同时对理论感兴趣的人确实不多。请先生谈谈对自己的作品是如何把握的?
    马林: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而格律诗词又是集大成者。这一文体的特色,就在于它的“格律”形式。从我个人的经历看,诗友们也多有过“突破”的冲动,千年史上也不乏其人,但成功的例子并不多。即使有些可变通的方面,我认为非诗词大家,应“知之但不为之”,更无必要为之。譬如拗救,李白也写过几篇拗救的作品,但他自称是有意为之。再譬如律诗绝句的句式节拍,只有做到联内出句与对句一致,节奏感才强。邻联节拍相异也是如此。有些名作特别是绝句虽有不一致的,但这总在少数。我的意思是说,绝大多数格律诗词爱好者,形式规范方面应严格按照“最完美”来要求自己,起码在业界认可你是“大师”之前应该是这样。这半年我之所以偏重于写格律诗,而填词较少,一方面觉得功力和精力都还不够,另方面是它的“框框”更具挑战性。因而尽量做到不犯诗病,也极少考虑变通,一切“按部就班”。再就是摆正格律与意境的关系。我理解的意境第一,应是以格律为前提的。反之,没了这“框框”,拟或满脑子都是“宽“念,动辄“破规”,也就不能称其为格律诗词了。意境是抽象的,可以打造,可以多角度、多方法展现,拼的是功力,是长期的积累。而“框框”则是具体的,是不可随意的。框框与意境,两者相得益彰,轻一不可。

    孙淑香:所言极是,先生对自己的作品把握得很精妙,对于诗词创作,先生下一步的方向是什么?
    马林:自己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日常事务还比较繁杂,“朋友圈”内爱好诗词曲赋的人也比较少,外力相对不足。作为业余爱好,很大程度上还在于陶冶情操,自娱自乐。非常欣赏陶老师说过的那句话:“文学不是我们的命,但是我们的根”。至于在创作特色方面,我以为:一首诗好不好,不仅要看合不合规矩,创作手法是否严谨,还要看它有无趣味。“趣者,生气灵机之谓也。”下步考虑多往这方面使使劲:更好地把理与趣熔于一炉,寓教于乐,给人以启迪;更好地把人们从千变万化的事物中引发的审美愉悦,通过叙事过程较好体现出来;更好地把个人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读者得到的特定审美感受等几个方面糅合起来;更好地把自然景象,以独特视角,通过逻辑思维勾画出来。谢谢!

    孙淑香:感谢马林先生接受我的采访。祝先生2019年里笔耕丰盈,佳作连连。


附:马林先生代表作(点击可阅)

1、格律诗一组2、五言排侓40句 餐馆有寄3、马林近体诗作品30首(第一页)4、马林近体诗作品30首(第二页)5、七律·回乡路

莲花王子 发表于 2019-1-17 15:25:49

我理解的意境第一,应是以格律为前提的。反之,没了这“框框”,拟或满脑子都是“宽“念,动辄“破规”,也就不能称其为格律诗词了。意境是抽象的,可以打造,可以多角度、多方法展现,拼的是功力,是长期的积累。而“框框”则是具体的,是不可随意的。框框与意境,两者相得益彰,轻一不可。

精彩{:handshake:}

莲花王子 发表于 2019-1-17 15:26:05

精彩访谈,二位辛苦了,问好。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9-1-17 17:00:43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经典文学网举办的格律诗词高级研修班,如春风,似甘霖,给我的诗词人生又添上了浓浓的一笔。幸遇经典文学网,感谢陶老师和孙老师、章老师,借此机会一并感谢各位同仁和诗友。
{: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9-1-17 17:01:28

诗是文学的最高形式,而格律诗词又是集大成者。{: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9-1-17 17:02:17

非常欣赏陶老师说过的那句话:“文学不是我们的命,但是我们的根”。{: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9-1-17 17:03:45

拜读欣赏二位老师精彩访谈,分享精彩,受益匪浅,二位老师辛苦了,遥祝二位老师2019年佳作连连{:handshake:}

好学 发表于 2019-1-17 20:46:46

恭喜二位老师获十佳精英版主殊荣,拜读二位老师的精彩访谈,欣赏老师们的才华,祝2019再创佳绩。{:handshake:}

人人喜喜 发表于 2019-1-18 12:26:10

精彩访谈,二位老师辛苦了,问好。{:handshake:}{:handshake:}

天香百合 发表于 2019-1-18 13:24:38

我理解的意境第一,应是以格律为前提的。反之,没了这“框框”,拟或满脑子都是“宽“念,动辄“破规”,也就不能称其为格律诗词了。意境是抽象的,可以打造,可以多角度、多方法展现,拼的是功力,是长期的积累。而“框框”则是具体的,是不可随意的。框框与意境,两者相得益彰,轻一不可。

非常赞同先生的观点{:handshake:}

寅叶子 发表于 2019-1-18 13:26:03

祝贺两位老师获奖,欣赏精彩访谈{:handshake:}

海天一色 发表于 2019-1-18 13:39:26

欣赏两位老师的精彩访谈!{:handshake:}

单佳 发表于 2019-1-18 16:51:46

纳入1月18日经典文学微信平台发布,公众号:QQ228220518.

完白潮人 发表于 2019-1-18 17:47:11

赞赏、学习!

大漠箫寒 发表于 2019-1-18 18:53:38

访谈精彩,受益匪浅,问候二位老师。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9-1-18 19:37:29

这里特别需要说明的是,经典文学网举办的格律诗词高级研修班,如春风,似甘霖,给我的诗词人生又添上了浓浓的一笔。{:handshake:}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9-1-18 19:38:57

我以为:一首诗好不好,不仅要看合不合规矩,创作手法是否严谨,还要看它有无趣味。“趣者,生气灵机之谓也。”下步考虑多往这方面使使劲:更好地把理与趣熔于一炉,寓教于乐,给人以启迪;更好地把人们从千变万化的事物中引发的审美愉悦,通过叙事过程较好体现出来;更好地把个人的审美取向,所要表达的情感,使读者得到的特定审美感受等几个方面糅合起来;更好地把自然景象,以独特视角,通过逻辑思维勾画出来。

精彩,{:handshake:}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9-1-18 19:39:46

欣赏两位老师的精彩访谈,受益匪浅,遥祝冬日安暖!{:handshake:}

马林 发表于 2019-1-19 09:30:43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9-1-18 19:39
欣赏两位老师的精彩访谈,受益匪浅,遥祝冬日安暖!

谢谢刘老师临帖鼓励,问好{:handshake:}

马林 发表于 2019-1-19 09:31:47

大漠箫寒 发表于 2019-1-18 18:53
访谈精彩,受益匪浅,问候二位老师。

谢谢但老师临帖鼓励,问好{:handshake:}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诗意,无形中有了颜色 ——访经典文学2018年度十佳精英版主马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