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12-22 08:24:49

铜烘炉子

本帖最后由 梁山好汉 于 2018-12-22 08:25 编辑

铜烘炉子陈以忠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里下河农村,大多用“铜烘炉子”取暖,我家就有一个这样的宝贝,曾被我们磨的“傻亮”、“雪滑”,至今还放在家中,已经生了“铜绿”变成古董,每当冬天取暖的时候,总会想起曾经“滚暖”的“铜烘炉子”。    在我小时候的冬天总觉得特别的阴冷,可能因为没有棉袜和棉鞋穿,时常觉得脚趾头生疼,空心棉袄穿在身上,总感到有冷风从领口和袖口溜进,贪婪地吸吮着身上的热气,所以常流“清水鼻涕”。为此,我们总是缩着颈项、双手对操笼入袖口,以抵御犯嫌的寒风钻进棉袄。课间喜欢倚着朝阳的一面墙分成两队“压脂油”,或是男生“斗鸡”,女生踢毽子、跳绳等,上放学的路上就撒开大步冲锋、追逐、竞走而跑暖腿脚。    晚上睡觉前总不肯先钻冷被窝,父母知道我怕睡觉的缘由,总是早早的焐热了被窝,才让我享受那特别暖和的空间,甜甜的酣然入睡。渐渐的长大后,看到劳累一天的父母十分辛苦,学会了晚饭后默默地烧开热水,跟父母一起热水洗脚,一起上床睡觉,总喜欢把他们的冷脚搂在自己的怀里,听他们轻声的夸赞“儿子懂事了”,自己心里感到特别的暖和,每晚在这美美的心情中酣然入梦。    上初中后,家里添置了一个叫“铜烘炉子”的精致实物,铜质的像个灯笼状的香炉,腰身鼓鼓的,下边有一段圆柱底盘,上口加一个铜锣样的盖子,盖子上满是圆圆的排列规则的孔,还有一个半圆的铜带把手,由两个如意状的花铜片与炉身焊接,突出的耳叶与把手用铆钉相连,提炉时翻起来,放下后就贴放炉身一侧,炉腔里放上适量炭火余烬,为了能长时间供暖,还要在炭火下预埋一些木屑或稻壳之类的燃料,隔一段时间翻起一部分,炭火余烬缓慢散热,我们就可以享受暖暖的热源了。晚上做作业,兄弟几个围坐在烘炉旁,几双脚紧贴着炉子取暖,父母看到我们在油灯下做作业的认真劲,脸上一定是流露着最开心的微笑,因为感受到他们轻轻地行走、默默地做事的轻捷动作,那份家的温暖与屋外的寒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逐渐丰富,我懂得了“铜烘炉子”的科学原理:铜是热的良导体,具有延展性、易熔化浇铸、硬度适中、耐磨;那个盖子上的圆孔,是用来透气的,便于炉内的炭火燃烧发热,充足供氧起到助燃的作用;圆球的造型是最节省材料的,宽宽的带状把手能减小压强“不疴手”......小小的“铜烘炉子”,蕴藏着许多的学问,成为我们在冬天的温暖伙伴,被磨得“傻亮”、“雪滑”就是佐证。    父母每天都在陪伴着我们,为了不让劳累的父母熬夜,我们每晚先用烘炉把他们的被窝烘热,催促他们早点休息,然后我们再集中做作业,踏实享受烘炉暖源,这样从脚下升起的热流会暖遍全身......如今回想起来仍然暖意融融。    现在的冬天,人们有空调、电暖器、电热焐、热水袋等多种取暖器物,环保、方便、干净、舒适好用,不再用“铜烘炉子”了,但是每当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的冬季来临时,还是怀念“铜烘炉子”带给我的那种特别的暖意。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8:59:09

本帖最后由 梁山好汉 于 2018-12-22 09:05 编辑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里下河农村,大多用“铜烘炉子”取暖,我家就有一个这样的宝贝,曾被我们磨的“傻亮”、“雪滑”,至今还放在家中,已经生了“铜绿”变成古董,每当冬天取暖的时候,总会想起曾经“滚暖”的“铜烘炉子”。
铜烘炉子是上世纪里下河地区人们冬天取暖的奢侈品,过去有铜烘炉子的人家都是比较有钱的人家才有,一般人家是没有的,买不起.到了七十年代人们生活有所改善,铜烘炉子也进入农家,好汉老师家的铜烘炉子也是那时农民生活改善的见证物.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9:02:04

在我小时候的冬天总觉得特别的阴冷,可能因为没有棉袜和棉鞋穿,时常觉得脚趾头生疼,空心棉袄穿在身上,总感到有冷风从领口和袖口溜进,贪婪地吸吮着身上的热气,所以常流“清水鼻涕”。为此,我们总是缩着颈项、双手对操笼入袖口,以抵御犯嫌的寒风钻进棉袄。课间喜欢倚着朝阳的一面墙分成两队“压脂油”,或是男生“斗鸡”,女生踢毽子、跳绳等,上放学的路上就撒开大步冲锋、追逐、竞走而跑暖腿脚。
回忆真实{:handshake:}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9:03:45

晚上睡觉前总不肯先钻冷被窝,父母知道我怕睡觉的缘由,总是早早的焐热了被窝,才让我享受那特别暖和的空间,甜甜的酣然入睡。渐渐的长大后,看到劳累一天的父母十分辛苦,学会了晚饭后默默地烧开热水,跟父母一起热水洗脚,一起上床睡觉,总喜欢把他们的冷脚搂在自己的怀里,听他们轻声的夸赞“儿子懂事了”,自己心里感到特别的暖和,每晚在这美美的心情中酣然入梦。
孝心之举{:handshake:}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9:05:53

上初中后,家里添置了一个叫“铜烘炉子”的精致实物,铜质的像个灯笼状的香炉,腰身鼓鼓的,下边有一段圆柱底盘,上口加一个铜锣样的盖子,盖子上满是圆圆的排列规则的孔,还有一个半圆的铜带把手,由两个如意状的花铜片与炉身焊接,突出的耳叶与把手用铆钉相连,提炉时翻起来,放下后就贴放炉身一侧,炉腔里放上适量炭火余烬,为了能长时间供暖,还要在炭火下预埋一些木屑或稻壳之类的燃料,隔一段时间翻起一部分,炭火余烬缓慢散热,我们就可以享受暖暖的热源了。晚上做作业,兄弟几个围坐在烘炉旁,几双脚紧贴着炉子取暖,父母看到我们在油灯下做作业的认真劲,脸上一定是流露着最开心的微笑,因为感受到他们轻轻地行走、默默地做事的轻捷动作,那份家的温暖与屋外的寒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描写细腻{:handshake:}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9:06:17

现在的冬天,人们有空调、电暖器、电热焐、热水袋等多种取暖器物,环保、方便、干净、舒适好用,不再用“铜烘炉子”了,但是每当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的冬季来临时,还是怀念“铜烘炉子”带给我的那种特别的暖意。
{:handshake:}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12-22 09:09:44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8:59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里下河农村,大多用“铜烘炉子”取暖,我家就有一个这样的宝贝,曾被我们磨的“傻亮 ...

感谢王勤版主点评支持,遥祝冬至吉祥!{:handshake:}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12-22 09:10:31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9:02
在我小时候的冬天总觉得特别的阴冷,可能因为没有棉袜和棉鞋穿,时常觉得脚趾头生疼,空心棉袄穿在身上,总 ...

感谢王勤老师关注留评,遥祝写作愉快!{:handshake:}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12-22 09:11:11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9:03
晚上睡觉前总不肯先钻冷被窝,父母知道我怕睡觉的缘由,总是早早的焐热了被窝,才让我享受那特别暖和的空 ...

问候版主,感谢点评,遥祝冬祺!{:handshake:}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12-22 09:11:52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9:05
上初中后,家里添置了一个叫“铜烘炉子”的精致实物,铜质的像个灯笼状的香炉,腰身鼓鼓的,下边有一段圆柱 ...

感谢王勤老师留评鼓励,遥祝冬至日快乐!{:handshake:}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12-22 09:12:55

王勤1 发表于 2018-12-22 09:06
现在的冬天,人们有空调、电暖器、电热焐、热水袋等多种取暖器物,环保、方便、干净、舒适好用,不再用“铜 ...

感谢王勤版主建精华鼓励,遥祝冬祺笔丰!{:handshake:}

竹林康 发表于 2018-12-22 10:00:12

上午好!欣赏佳作!祝周末愉快!

梁山好汉 发表于 2018-12-22 10:27:48

竹林康 发表于 2018-12-22 10:00
上午好!欣赏佳作!祝周末愉快!

感谢竹林康版主关注,遥祝写作愉快。{:handshake:}

寅叶子 发表于 2018-12-22 10:47:31

在我小时候的冬天总觉得特别的阴冷,可能因为没有棉袜和棉鞋穿,时常觉得脚趾头生疼,空心棉袄穿在身上,总感到有冷风从领口和袖口溜进,贪婪地吸吮着身上的热气,所以常流“清水鼻涕”。为此,我们总是缩着颈项、双手对操笼入袖口,以抵御犯嫌的寒风钻进棉袄。课间喜欢倚着朝阳的一面墙分成两队“压脂油”,或是男生“斗鸡”,女生踢毽子、跳绳等,上放学的路上就撒开大步冲锋、追逐、竞走而跑暖腿脚。

童心,童趣,穷开心,嘻嘻,,,欣赏{:handshake:}

寅叶子 发表于 2018-12-22 10:50:27

    随着年级的上升知识逐渐丰富,我懂得了“铜烘炉子”的科学原理:铜是热的良导体,具有延展性、易熔化浇铸、硬度适中、耐磨;那个盖子上的圆孔,是用来透气的,便于炉内的炭火燃烧发热,充足供氧起到助燃的作用;圆球的造型是最节省材料的,宽宽的带状把手能减小压强“不疴手”......小小的“铜烘炉子”,蕴藏着许多的学问,成为我们在冬天的温暖伙伴,被磨得“傻亮”、“雪滑”就是佐证。

“铜烘炉子”,是家里的宝贝,年代久了,成了古董,可以做传家宝了,,,{:titter:}

寅叶子 发表于 2018-12-22 10:55:13

    现在的冬天,人们有空调、电暖器、电热焐、热水袋等多种取暖器物,环保、方便、干净、舒适好用,不再用“铜烘炉子”了,但是每当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的冬季来临时,还是怀念“铜烘炉子”带给我的那种特别的暖意。

即便是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的东西依然不会丢弃,“铜烘炉子”就是最好的例子,它成了记忆,成了怀念,成了情愫,
欣赏老师叙的“家长里短”,那么富有人情味,给人一种励志和钟情,文字流畅,情感饱满,欣赏佳作,
冬至问好老师{: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8-12-22 11:24:27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里下河农村,大多用“铜烘炉子”取暖,我家就有一个这样的宝贝,曾被我们磨的“傻亮”、“雪滑”,至今还放在家中,已经生了“铜绿”变成古董,每当冬天取暖的时候,总会想起曾经“滚暖”的“铜烘炉子”。虽变古董,那也是华丽转身,值得珍藏{: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8-12-22 11:25:20

初中后,家里添置了一个叫“铜烘炉子”的精致实物,铜质的像个灯笼状的香炉,腰身鼓鼓的,下边有一段圆柱底盘,上口加一个铜锣样的盖子,盖子上满是圆圆的排列规则的孔,还有一个半圆的铜带把手,由两个如意状的花铜片与炉身焊接,突出的耳叶与把手用铆钉相连,提炉时翻起来,放下后就贴放炉身一侧,炉腔里放上适量炭火余烬,为了能长时间供暖,还要在炭火下预埋一些木屑或稻壳之类的燃料,隔一段时间翻起一部分,炭火余烬缓慢散热,我们就可以享受暖暖的热源了。晚上做作业,兄弟几个围坐在烘炉旁,几双脚紧贴着炉子取暖,父母看到我们在油灯下做作业的认真劲,脸上一定是流露着最开心的微笑,因为感受到他们轻轻地行走、默默地做事的轻捷动作,那份家的温暖与屋外的寒冬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刻画细腻,{: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8-12-22 11:26:36

现在的冬天,人们有空调、电暖器、电热焐、热水袋等多种取暖器物,环保、方便、干净、舒适好用,不再用“铜烘炉子”了,但是每当寒风刺骨、雪花纷飞的冬季来临时,还是怀念“铜烘炉子”带给我的那种特别的暖意。
现代化的东西带给我们的是方便,但老物件带给我们的满满的温暖和回忆{: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8-12-22 11:29:22

拜读欣赏陈老师佳作,感受“老铜炉”带给我们的温暖回忆,文笔间勾起我们很多相思回味,情在物中,物唱情怀,分享精彩,遥祝老师笔耕快乐{:handshake:}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铜烘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