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天 发表于 2018-6-12 20:50:12

大明史诗——(六十七)王振干政

本帖最后由 笑天 于 2019-4-8 09:11 编辑

大明史诗——
(六十七)太监干政

一纸朝令调女教,净身入宫具通识。
冷落学官悲所志,自作阉人赴京客。
鸡群一鹤声为喜,翰飞青宫引接翼。
违天经营私非觊,自信附尾凌云力。
五臣顾命承重寄,病主衔笑运天策。
圣皇崩驾隆治逝,文武股肱登辅弼。
好语教认瑚琏器,丹心炯炯鬓面湿。
滂沱吓杀诛王振,霹雳叱喝归耻格。
幼主求情刀光下,蠲容全赖君恩及。
训言历历实在耳,着眼兢兢郁陶积。
西掖庭前常垂训,奸慝凄凄看愠色。
藏机暗伏三千楯,侵道雄窥蜂虿贼。
慈宁宫外寒日薄,司礼监前阴风急。
偶有黩财枉阉手,但遭蒙犯霜雪逼。
正愁飞鱼衔锋刃,幸得高名行忿激。
鸣鹤冲天俯北斗,孤胆传情奋一击。
太后升仙赴阙月,元臣故老转心寂。
宦官乘时盗国柄,委鬼茄花当头立。
深居九关啄天下,白马清流六州泣。
偷天换日恃皇宠,刀俎鱼肉百官慄。
内臣不得干政事,五十年后内臣剔。
太祖铁碑知不见,贤豪袖手全作壁。
畴咨朱棣扬熙载,仿求郑和留功绩。
枵腹欲染出征指,争奈天公送金镝。

1.一纸朝令调女教,净身入宫具通识。
      永乐末年,朝廷下了一道旨意,大意是:凡是各省各市教育局的官员,如果长期工作表现不好,可以调到京城当官。
      这样的好事实际上没几个人理会。因为调到京城后干的工作是“净身入宫中训女官辈。”
2.冷落学官悲所志,自作阉人赴京客。
         一个因为犯错而即将受到惩罚的学官正在自己家中犹豫。他有老婆孩子,生活虽然不宽裕,但也不穷,大可以安心过日子,但在他的心中,却有别人无法了解的雄心壮志——自幼渴望出人头地。虽成儒士被选为学官,却一直无法金榜题名。现在已经成家,但立业却迟迟不见踪影。如今学官也干不下去,难道就此了结一生?
      现在机会来了,却不是好机会。不管那么多了,要出人头地就要付出代价!别人不干,我来干!这个干出别人不敢干,也不想干的事情的人,名字叫做王振。
3.鸡群一鹤声为喜,翰飞青宫引接翼。
      王振怀着敢为人所不为的勇气进入宫廷。让他十分惊喜的是,在宫中他竟然得到大家的尊重。由于在一堆文盲和小学文化者中鹤立鸡群,他被大家称为王先生。
      王振在宫中的名声越来越大,受到朱瞻基关注,感觉他是个人才,便派他去侍奉太子朱祁镇读书。从此,王振与朱祁镇结下不解之缘,二人有极其深厚的感情和信任。
4.违天经营私非觊,自信附尾凌云力。
      王振意识到:要实现自己的抱负,必须牢牢抓住手中的稀世珍宝——朱祁镇。朱祁镇是自己一手带大的,是自己的学生,对自己言听计从,虽然他还只是太子,只有九岁,但他终究会长大,终究会成为皇帝。
      在这种信念支持下,王振耐心地等待着独掌大权,权倾天下的机会。
5.五臣顾命承重寄,病主衔笑运天策。
      朱瞻基并不担心,九岁儿子朱祁镇虽然年幼,但他死前为朱祁镇选择了五位顾命大臣。朱瞻基应该很安心。
6.圣皇崩驾隆治逝,文武股肱登辅弼。
      朱瞻基二十七岁登基,做了十年皇帝。宣德十年,一代英主朱瞻基经抢救无效死亡,年仅三十八岁。仁宣之治就此完结,明朝黄金十年就此结束。
      朱瞻基为朱祁镇选择的五位顾命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濙。这个阵容确实豪华,文有三杨,武有张辅,胡濙是专干秘密工作的。
7.好语教认瑚琏器,丹心炯炯鬓面湿。
      正统元年二月,张太皇太后召集五大臣入朝开会,她把皇帝领过来,让他看清楚这五个人,语重心长地说:“这五个人是先帝留给陛下的,如果陛下有什么想做的事情,一定要和这五个人商量。如果事情没有得到这五个人的赞成,你就不能做!”五大臣十分感动。
8.滂沱吓杀诛王振,霹雳叱喝归耻格。
      过了一会儿,张太皇太后命令王振进宫。王振跪拜行礼后,刚才还和颜悦色的张太皇太后一下子从慈母变成恶煞,突然对王振大喝:“你侍候皇帝的起居,不过是个宦官而已,却多有不法的行为,今天,我要杀了你!”殿上侍卫拔出亮闪闪的刀,架在王振脖子上。
      王振顿时魂不附体,浑身发抖。这一景象的突然出现不但出乎王振的意料,也让在场的五位大臣一头雾水。
9.幼主求情刀光下,蠲容全赖君恩及。
      朱祁镇大为吃惊,跪下来求祖母开恩,大臣们也一起求情。
      其实张太皇太后并不是真想杀掉王振,当时的王振实在算是个老实人,没犯什么错误,于是她顺水推舟,饶恕王振,同时恶狠狠地警告他:“今天看在有人为你求情的份上,就饶了你,今后不准你干预国事!”
10.训言历历实在耳,着眼兢兢郁陶积。
      张太皇太后可怕的眼神给王振留下深刻印象,造成心理阴影。
      自此之后,只要见到这位太皇太后,王振就如同老鼠见了猫一样,马上退避三舍,逃之夭夭。
11.西掖庭前常垂训,奸慝凄凄看愠色。
      张太皇太后没有放松对王振的敲打,隔三差五找时间把王振叫过去骂一顿,这种搞法使得王振痛苦不堪。
12.藏机暗伏三千楯,侵道雄窥蜂虿贼。
      王振及时转变策略,对“三杨”礼敬有加。他的举动使得三杨作出错误判断,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人。
      然而王振却私下不断地拉帮结伙,扩大势力,利用司礼监的权力安插侄子王山为锦衣卫同知,广结党羽,控制朝臣。
13.慈宁宫外寒日薄,司礼监前阴风急。
      “三杨”可以应付过去,张太皇太后应付不过去。王振没有办法,只能等她老人家自然死亡。
      正统六年,太皇太后病危,无法再训斥王振,王振实际已经控制朝政大权。
14.偶有黩财枉阉手,但遭蒙犯霜雪逼。
      这一年,所有外地巡抚官员回京照例孝敬王振金银财宝。于谦也从山西巡抚回京,别说金银,连陈醋都没带回来一瓶。
      王振气得七窍冒烟,大发雷霆,当即把于谦关起来。于谦被王振整得很惨,一句软话也没有说过,一直痛骂王振,一点面子也不给他,坚持和他对抗到底,大有你能把我怎么样的气势。
15.正愁飞鱼衔锋刃,幸得高名行忿激。
      王振编织罪名,准备把于谦干掉。
      但地方官僚、老百姓帮他说话,重臣杨士奇等人也为他求情,甚至某些藩王也出面,要王振不要把事情做绝,否则就要他好看。
16.鸣鹤冲天俯北斗,孤胆传情奋一击。
      王振于是放了于谦。可惜在当时这样的人太少了。
17.太后升仙赴阙月,元臣故老转心寂。
      正统七年十月,张太皇太后离开人间,此时杨荣已经去世,剩下的杨士奇和杨溥年老多病,已回天无术。
18.宦官乘时盗国柄,委鬼茄花当头立。
      王振从此大权独揽,广结同党,不但控制锦衣卫,还收很多属下,其中不乏饱学之辈,圣人门徒,而要论最无耻的一个,莫过于工部侍郎王祐。正是有了这些无耻之徒的帮助,王振在朝廷内的势力越来越大。
19.深居九关啄天下,白马清流六州泣。
      王振排除异己,利用杨士奇儿子杀人事件,攻击他教子无方,最终打垮这位四朝老臣。之后王振又陆续诬陷户部尚书刘中、祭酒李时勉等不服从他的大臣,把他们赶出京城。
20. 偷天换日恃皇宠,刀俎鱼肉百官慄。
      此时的王振,内得皇帝信任,外有打手帮忙,独掌大权,鱼肉百官,可谓风光无限,成为明朝开国以来最有权势的太监。
21.内臣不得干政事,五十年后内臣剔。
      五十年前,朱元璋为了防止今天王振现象的出现,特地在宫门口立了一面三尺高的铁碑,铸上八个大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
      王振觉得这玩意儿太刺眼,命人移走。如果老朱还在,他一定会把王振这小子抓起来,剐上三千刀再让他死。可时代不同了,也实在不行了。
22.太祖铁碑知不见,贤豪袖手全作壁。
      第二天上朝,大家看见开国皇帝的手迹突然没有了,都保持集体沉默。他们知道是谁干的,到最后却成了打死我也不说,打死我也不管。
23.畴咨朱棣扬熙载,仿求郑和留功绩。
      掌握朝政、统领群臣、家财万贯,不是王振的最终目的。
      王振的偶像是朱棣,他的梦想是有朝一日自己能像朱棣一样横扫千军,他十分向往率军出征的威风凛凛,先辈郑和的丰功伟业也不断鼓励着他。
      太监就不能横刀立马吗?立给你们看看!王振的人生追求是建功立业,名留青史。
24.枵腹欲染出征指,争奈天公送金镝。
      问题是这位有志太监本身的素质不行。明明是个不成器的教书先生,明明是个投机的死太监,明明是个贪图权位的小人,居然要把自己往军事天才、战争英雄上面靠,实在是太不要脸了。
      偏偏当时的时局给了他这样一个不要脸的机会。

香儿 发表于 2018-6-12 21:49:00

慈宁宫外寒日薄,司礼监前阴风急。{:handshake:}

香儿 发表于 2018-6-12 21:49:09

创作辛苦,欣赏佳作。

天香百合 发表于 2018-6-13 21:20:32

欣赏佳作,创作愉快。

天香百合 发表于 2018-6-13 21:20:57

慈宁宫外寒日薄,司礼监前阴风急。
偶有黩财枉阉手,但遭蒙犯霜雪逼。{:handshake:}

吾波 发表于 2018-6-14 15:43:52

欣赏佳作,感佩才情,文词生动,描摹细腻,蕴意深远,耐人寻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大明史诗——(六十七)王振干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