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7:55:36

再赏《荷塘月色》,寻找美文文眼

本帖最后由 风萧^易水 于 2017-11-2 17:56 编辑

   《荷塘月色》是我最喜爱的散文,这是一篇精品之作。记得上中学的时候,听着老师的讲解,文章里的意境让我如痴如醉。这么多年过去了,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于是,再品赏《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的时候,便学会了从不同的角度去领会作者在创作这篇散文时的心境了。    品赏散文关键是要找到散文的文眼,这是我的中学老师告诉我们的。因此一直以来,我一贯遵守着前人结论来品赏《荷塘月色》。如果说过去我品赏《荷塘月色》完全是被那优美的词句和意境所吸引,那么当我带着想要破解文章的意境的心态再次品赏《荷塘月色》的时候,我却陷入了纠结之中。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曾经老师教授给我们的《荷塘月色》的文眼。    说到散文的文眼,这里就必须知道什么是文眼。我们学过如何品赏格律诗,在格律诗里起着支撑诗篇的词句是诗眼,而散文也是如此。   “文眼”是我国传统的、独有的关于文章写作的术语。指文中最能揭示主旨、升华意境、涵盖内容的关键性词句。文章的文眼就像文章的眼睛,透视文章的这扇窗户,能让文章的具体内涵很明了地呈现给读者。文章的文眼设置也是很有奥妙的,有将文眼设置在开篇的、有将文眼设置在文章行文当中的、有将文眼设置在文章结尾。就文章的文眼设置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上,是作者根据文章要表达的主旨而精心设置的。    比如:“文眼”设置在篇首,能起到引领全文,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   “文眼”设置在文中,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不但照顾到前文的文意,而且过渡自然,顺势成章。   “文眼”设置在文章结尾,则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也就是说,作者不管把文章的“文眼”设置在哪里,文章“文眼”的作用都是透视作者在文章里的感情基调的。既然“文眼”是透视作者的感情基调,并通过文眼能够解读作者的文章的深刻内涵。那么我们在品赏一篇文章的时候,就不免要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的时候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思想状况和情绪了,当然更不能将作者的一贯的写作风格遗漏。    就《荷塘月色》这篇文章而言,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是什么呢?   《荷塘月色》创作于1927年7月。我们知道1927年4月12日,在中国的历史上发生了最为黑暗和悲惨的事变,那就是蒋介石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大批的共产党员和爱国志士倒在了反革命的枪口之下。4月28日,中国共产党的先驱李大钊倒在了东北军阀张作霖的绞索架下,5月21日军阀许克祥发动“马日事变”,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开始“清共”,大革命彻底失败。在此期间,军阀混战,使得贫苦民众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国民党右派反革命文人猖獗于世。曾参加过“五四”运动的爱国知识分子朱自清,面对这一黑暗现实,他悲愤、不满而又陷入对现实无法理解的苦闷与彷徨之中。怀着这种孤独苦闷的心情,朱自清先生写下了《荷塘月色》这篇文章。    而就文学写作风格而言,朱自清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他在党派和主义之争间保持沉默,只想静静的沉醉在自己的文字里,因此我们在品赏朱自清先生的其他作品时都能感受到他的字里行间透露出的追求自由,和最温润,最富有妩媚的气息。比如:《绿》《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散文都能让读者感受到赏心悦目的拟人化倾向,这是他的写作风格决定的。作者向往自由,喜欢在文字的世界里孤芳自赏,在他的理想中,人世间的一切都应该是美好的和谐的。他欣赏高雅的东西,在写作中往往刻意避开苦难的笔丰,因此在他的笔下歌舞升平,处处宁和淡雅的描写,会让读者体会不到人生的困境。他的《荷塘月色》也秉承了他的这一风格理念。    写到这里不得不提到他在《哪里走》里说到的一段话:在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代尚未到来的时候,颓废和骚动使大家惶惶然……只有参加革命与反革命,才能解决这惶惶然。不能或不愿参加这种实际行动时,便只有暂时逃避一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他面对着时代的激烈动荡与腥风血雨,他感到自己的渺小、他苦闷但他更感到疑惑。在他的《一封信》中是这样写的“这几天似乎有些异样,像一叶扁舟在无边的大海上,像一个猎人在无尽的森林里……心里是一团麻,也可以说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要明白些什么,但似乎什么也没明白”从这段话来看当时作者的心情,可以看出,他既感受到自己的渺小以至于无力改变社会衰败的颓势,但他又是一个有良知的文人,他的内心装着一团火,似乎要爆发,要挣扎,要搞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他却又无能为力。唯一能让他解脱的便是用文人的武器:笔和墨来表达自己悲愤,可是他的写作风格决定了他是个擅长于描写温润情感的作家,而非一个擅长奋笔疾书直书情理的作家。他有着鲁迅一样的文人的风骨,但他又不是鲁迅,他没有鲁迅那种直书敢言的架势,于是也只能在冷静中陈述着自己沉闷与悲愤。    我们常说朱自清的这种态度是一种逃避,对于这种观点我们要客观分析,在很多的时候,逃避恰恰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无声的反抗,这种态度不同于束手就擒,更不同于打起白旗举手投降,逃避是一种无奈的选择,无奈的对抗,无声的反抗。从朱自清先生最后的历程我们便可以理解了。    1946年10月,经过漫长曲折的道路,在黑暗现实的教育和爱国民主运动的推动下,朱自清先生成为革命民主主义战士。在反饥饿、反内战的实际斗争中,他身患重病,签名于《抗议美国扶日政策并拒绝领取美援面粉宣言》,并嘱告家人不买配售面粉,始终保持着一个正直的爱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情操。    1948年8月12日,朱自清因患严重的胃病逝世,享年50岁。《荷塘月色》是一篇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通过以上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让我们将视线回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上来,品赏这篇名篇。    文章开篇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一句是被现在普遍承认的文章的“文眼”,我们就顺着这个“文眼”往下品赏,我们上文对作品的写作背景做过简单的分析,在这里作者虽然写到“这几天”,但我们可以分析出,这种不宁静的心里绝不是“这几天”,而是几个月来,作者都在这种不宁静的状态下饱受煎熬。这里的“不宁静”向读者传达了作者的苦闷心情。继而在后文中用不同的物象进一步表达了这种“不宁静”的心里了;路是幽僻的,寂寞的;地上的月光是淡淡的,天上的云也是淡淡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听到热闹的蝉声和蛙声,心想“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种“幽僻”让人感到害怕而心里不宁静,这种“寂寞”让人感到心里不宁静,月光是淡淡的,云也是淡淡的,总给人一种蒙在纱里的感觉是那么的沉闷,于是心里是不宁静的。由于心里的不宁静,作者就要想办法解脱这种不宁静的心里。那什么样的景色能让作者的心里宁静下来呢?于是,文章的第三段便告诉了我们,“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我们知道,作者是擅长写这种散文的,可以说这篇散文字字珠玑,没有废话。作者在这里告诉读者:一个人在这片天地里想超出了平常的自己,也就清楚地表达了作者的那种想要超脱尘世喧闹的的意图了。在这里平时的所想,所要做的都可以放下,静静地独处,便觉得自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可见作者对独处的渴望对自由的向往,可以说,这就是作者当时心态的真实写照。经历了那么多的事,想要超脱,寻一净土安静地独处。在现实中这种环境是根本不存在的,因此,作者在自己的文章里为自己找到了这么一块属于自己的安宁的地方。从心情不宁静开始直到找到了这块净土,可以说对作者来说,这里便是让自己释然的地方了,即使再往下写也是应该本着这一思路来写,让作者的放松心态有一个更大的发挥空间,让读者对作者的放松心态有更进一步的了解。虽然作者在文章中交代了“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但,在心情颇不宁静的时候,找一安静的净土独处,却是作者的本意。试想一下,本来心情是不宁静的,再去寻找热闹的地方,找那群居的地方,那作者又何必大半夜地独自披衣来到这个僻静的地方呢?在家和妻子孩子在一起不是一种很好的群居生活吗?或者找上三五好友共聚一场?然而,作者还是找到了这个荷塘,在这块月下的荷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块宁静的地方。可是,当我们接下来品赏的时候,却发生了让人感到突兀的写法。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此处,微风,清香这两种物象都是那样的祥和安静,也就是说,微风送来的清香是无声,这正契合了作者想要的那种安静宁和淡雅的环境,也就是说符合了从文章开篇到这里的文章意图。微风带来的清香是用来闻的,是那么的无声,并且符合作者的当时的心态,可是接下来的一句“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宁静和歌声,多么矛盾的两种状态呀。记得当初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告诉我么,这种修辞方法叫“通感”修辞方法。我们知道,对于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是很有讲究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运用正确,也就是说,修辞手法的运用要符合文章的基本文意,如果脱离了或者违背的文意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就会被视为错误的运用。那我们看看本文在这里的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如果说微风送来的清香和一种也是安静的物象结合,那便合理了,因为在此之前,追求安静独处是作者的目的。然而更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接下来的一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同样的通感手法,同样的前面是静的物象,后面是声音的物象。    如果说作者不是在这两段有意这么写的,我宁可相信这是作者的笔误,或者干脆就是错句。因为,这两句的运用与起到“文眼”作用的“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主旨完全是违背的。因为:“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所以,作者要逃避,作者要寻一宁静的地方独处,不然的话作者不会离开家撇下妻子孩子来到这里。    要不就是作者有意这么写的,如果是作者有意这么写的,那么“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的“文眼”作用便被颠覆。放下这个问题,我们往下看,在下一段里作者又一次强调了: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蛙的鼓噪是混乱的,不和谐的,此起彼伏的。而音乐的声音是悦耳的,是赏心悦目的,是让人愉悦的。看到这里,读者应该明白了,作者对于声音的向往也是有取向的,对于蝉蛙的鼓噪是反感的,对于优美的音乐是向往的。虽然,由于心情颇不宁静而要找到一块宁静的地方独处,但作者也深深地知道这种躲避终究是一时的。蝉蛙鼓噪作者可以不予理会,但理想中的美妙的音乐之声却是作者追求的,虽然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但作者同样为自己在理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追求的环境。    突然在这里我想到了一句话: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不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最最真实的态度吗?    如果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达作者想要寻得一块宁静的净土独处,可以说文章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里便可以戛然而止了,因为这块净土已经被作者找到,而且也已经达到了独处的目的。至于微风中的清香想音乐等完全不必理会,因为作者要找的就是宁静淡雅的生活。    但是,如果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做为“文眼”来解读品赏全文的话,则是另一种意境了,可以说这种意境和“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比,更加升华了,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那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精神境界和文章的意境。这也和后面两段引用古人诗作那种和谐美妙其乐融融的情景相呼应。由此看来,作者将这两句设置在了文章的中心位置是经过了写作前对立意的过程中精心谋篇布局的。    这两句放在文章的中心位置真正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呈上,“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和“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完美地接住了文章上篇作者追求宁静淡雅的独处意境。启下,作者则用:“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两句加上作者的有意注解:“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告诉了读者,“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而这种爱热闹和爱群居和那些蝉蛙鼓噪完全是两回事,作者追求的是像后面引用的两首诗的意境,是那种犹如歌声和琴声的那种和谐,那种自由。    可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只是诠释了文章上半段的那种作者追求独处安静的意境。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两句,作者通过通感的修辞方法,承上启下,将作者既想追求清新淡雅的独处又要追求那种和谐温馨的自由的心里刻画的淋漓尽致。    所以,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里描写构成了全篇的“文眼”,正是抓住了这个“文眼”,才能让读者透视文章的美妙词句,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对作者和《荷塘月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8:42:13

《荷塘月色》是一篇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想超脱现实而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复杂的思想感情,为我们留下了旧中国正直知识分子在苦难中徘徊前进的足迹。
    通过以上分析让我们了解了《荷塘月色》的写作背景以及作者的写作风格。让我们将视线回到《荷塘月色》这篇文章上来,品赏这篇名篇。

读后感的首引,,,{:handshake:}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8:44:09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此处,微风,清香这两种物象都是那样的祥和安静,也就是说,微风送来的清香是无声,这正契合了作者想要的那种安静宁和淡雅的环境,也就是说符合了从文章开篇到这里的文章意图。微风带来的清香是用来闻的,是那么的无声,并且符合作者的当时的心态,可是接下来的一句“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宁静和歌声,多么矛盾的两种状态呀。记得当初老师讲到这里的时候告诉我么,这种修辞方法叫“通感”修辞方法。我们知道,对于一种修辞方法的运用是很有讲究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运用正确,也就是说,修辞手法的运用要符合文章的基本文意,如果脱离了或者违背的文意的修辞方法的运用就会被视为错误的运用。那我们看看本文在这里的通感修辞方法的运用: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独具慧眼,剖析有佳{:handshake:}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8:46:15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蛙的鼓噪是混乱的,不和谐的,此起彼伏的。而音乐的声音是悦耳的,是赏心悦目的,是让人愉悦的。看到这里,读者应该明白了,作者对于声音的向往也是有取向的,对于蝉蛙的鼓噪是反感的,对于优美的音乐是向往的。虽然,由于心情颇不宁静而要找到一块宁静的地方独处,但作者也深深地知道这种躲避终究是一时的。蝉蛙鼓噪作者可以不予理会,但理想中的美妙的音乐之声却是作者追求的,虽然在当时的环境下没有,但作者同样为自己在理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追求的环境。
    突然在这里我想到了一句话:白居易的“此时无声胜有声”。这不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最最真实的态度吗?

透析力度,借寓还意,欣赏{:handshake:}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8:57:24

所以,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里描写构成了全篇的“文眼”,正是抓住了这个“文眼”,才能让读者透视文章的美妙词句,读懂作者的内心世界。让我们对作者和《荷塘月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这是一篇耐人寻味的读后感,给人以启发、启迪和启蒙,如何欣赏一篇好散文,找出文章的“文眼”至关重要,抓住了“文眼”,就可以“顺藤摸瓜”,去领略文章的精髓,去感受作者的“用心良苦”,
欣赏老师对《荷塘月色》情有独钟,且精致的读后感,{: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00:29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8:42
《荷塘月色》是一篇现代抒情散文的名篇。文章借对“荷塘月色”的细腻描绘,含蓄而又委婉地抒发了作者不满现 ...

谢谢叶子老师关注惠评,祝叶子老师笔丰{: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01:16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8:44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在此处,微风,清香这两种物象都是那样的祥和 ...

谢谢叶子老师的雅赞,祝叶子老师佳作连连{: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01:59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8:46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蝉蛙的鼓噪是混乱的,不和谐 ...

多谢叶子老师关注留香,祝叶子老师笔丰{:handshake:}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9:03:56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01
多谢叶子老师关注留香,祝叶子老师笔丰

易水老师客气了,问候老师晚上好{:victory:}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04:00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8:57
所以,这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心里描写构成了全篇的“文眼”,正是抓住了这个“文眼”,才能让读者透视文章的 ...

是的,本人喜欢朱老夫子的这篇《荷塘月色》,所以关注度也不言而喻,感谢叶子老师慧评雅赞留香,祝叶子老师笔丰{: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05:45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9:03
易水老师客气了,问候老师晚上好

不是客气,我很佩服叶子老师的文章,特别是叶子老师的短片散文,真的堪称一绝{:handshake:}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9:09:12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05
不是客气,我很佩服叶子老师的文章,特别是叶子老师的短片散文,真的堪称一绝

在老师的“忽悠”下,我“仿佛”飘飘然,,,{:titter:}
老师切莫忽悠,您才是我学习的榜样{:handshake:}{:victory:}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17:18

寅叶子 发表于 2017-11-2 19:09
在老师的“忽悠”下,我“仿佛”飘飘然,,,
老师切莫忽悠,您才是我学习的榜样{:handshake: ...

老师文笔老道,希望老师佳作连连{:handshake:}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7-11-2 19:28:46

既然“文眼”是透视作者的感情基调,并通过文眼能够解读作者的文章的深刻内涵。那么我们在品赏一篇文章的时候,就不免要了解作者在创作文章的时候的时代背景和作者在创作作品时的思想状况和情绪了,当然更不能将作者的一贯的写作风格遗漏。{:handshake:}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7-11-2 19:29:58

如果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表达作者想要寻得一块宁静的净土独处,可以说文章写到“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这里便可以戛然而止了,因为这块净土已经被作者找到,而且也已经达到了独处的目的。至于微风中的清香想音乐等完全不必理会,因为作者要找的就是宁静淡雅的生活。{: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31:13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7-11-2 19:28
既然“文眼”是透视作者的感情基调,并通过文眼能够解读作者的文章的深刻内涵。那么我们在品赏一篇文章的时 ...

多谢老师关注,多谢老师设置精华鼓励,祝老师笔丰,祝老师天天好心情{:handshake:}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7-11-2 19:32:30

可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只是诠释了文章上半段的那种作者追求独处安静的意境。而“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两句,作者通过通感的修辞方法,承上启下,将作者既想追求清新淡雅的独处又要追求那种和谐温馨的自由的心里刻画的淋漓尽致。


为老师的精彩分析点赞,敬茶,辛苦了,{:handshake:}

风萧^易水 发表于 2017-11-2 19:33:22

在水之湄 发表于 2017-11-2 19:32
可以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只是诠释了文章上半段的那种作者追求独处安静的意境。而“微风过处,送来 ...

老师辛苦,祝老师笔丰,祝老师佳作连连{:handshake:}

竹林康 发表于 2017-11-3 09:58:34

上午好!欣赏佳作!祝工作愉快!

碧水蓝 发表于 2017-11-5 11:32:27

这种通感的写作手法确是不同寻常,不经超版的点评分析,我还真的以为是作者的笔误呢。谢谢精彩分析!
页: [1] 2
查看完整版本: 再赏《荷塘月色》,寻找美文文眼